1 原理
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是通过检测细胞凋亡早期过程中细胞核DNA的断裂情况来评价细胞凋亡的有效方法。细胞凋亡中染色体DNA的断裂是个渐进的分阶段的过程,染色体DNA首先在内源性的核酸水解酶的作用下降解为50-300kb的大片段。然后大约30﹪的染色体DNA在Ca ² 和Mg² 依赖的核酸内切酶作用下,在核小体单位之间被随机切断,形成180~200bp核小体式DNA片段(核小体式剪切)。由于DNA双链断裂或只要一条链上出现缺口即可产生一系列DNA的3’-OH末端。
增加细胞膜通透性 → 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 Enzyme)和 荧光素(fluorescein)标记的dUTP进入细胞内 → 在TdT的辅助下dUTP与凋亡细胞中断裂DNA的 3’-OH末端结合 → 再用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的抗荧光素抗体与dTUT上的荧光素(fluorescein)特异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 最后用辣根过氧化酶底物二氨基联苯胺(DAB)、过氧化氢与HRP发生氧化、环化反应,形成苯乙肼聚合物而呈现棕褐色 → 特异准确地定位正在凋亡的细胞 → 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不同视野中TUNEL阳性细胞的比例来判断细胞凋亡发生情况。
由于正常的或正在增殖的细胞几乎没有DNA的断裂,因而没有3'-OH形成,很少能够被染色。适用于组织样本(石蜡包埋、冰冻和超薄切片)和细胞样本(细胞爬片、涂片)的凋亡原位检测。还可应用于抗肿瘤药的药效评价,以及通过双色法确定细胞死亡类型和分化阶段。
2 器材与试剂
2.1 器材:
光学显微镜及其成像系统、染色缸、湿盒、各种规格的加样器及头、镊子、24孔或6孔板、盖玻片、载玻片、1.5ml eppendorf管、平皿、吸管、锡纸、摇床、计时表、荧光显微镜、光镜、MARKER笔、冰盒、恒温箱、加湿器、塑料缸、微波炉等。
2.2 试剂
2.2.1试剂盒内容:ROCHE(10人份)
(1)50μl酶浓缩液(TdT-enzyme solution)10× 蓝色 来源:小牛胸腺,大肠杆菌重组
(2)550μl标记溶液(label solution) 1× 紫色,核苷酸混合物 荧光素标记
(3)700μl转化剂-POD(converter-pod) 即用型 黄色,抗荧光素抗体,来源于绵羊的Fab片段,与horse-radish peroxidase偶联
注意:3个试剂用前-20度保存,解冻后就都不能反复冻融,溶解后只能在4度保存, 1和2在4度放1个月或3放6个月应该没问题(有放3近10个月做的效果还挺好)。
1和2绝不能一次配好分装,配好后,哪怕立即冻存下次也不能用了。只能一次融解,按1:9用多少配多少,配好后直到使用时要一直放在冰上,余放4度保存。
2.2.2 需准备试剂
2.2.2.1 一般试剂:双蒸水、二甲苯、梯度乙醇(100、95、90、80、70%)、中性树胶、盐酸酒精、苏木素染液等。
2.2.2.2 黏附细胞、细胞涂片
(1)PBS(pH7.4)
(2)封闭液:3%过氧化氢-甲醇(新鲜制备): 20ml中含30%过氧化氢2ml,甲醇18ml(有用0.3%过氧化氢-甲醇的)
(3)固定液:4%多聚甲醛-PBS pH7.4 (新鲜制备):100ml:4g 多聚甲醛溶于PBS 中,定容到100ml,存放在密闭容器中,65度水浴中溶解,4度保存(两周内使用)。
(4)渗透液:0.1%Triton X100-0.1%柠檬酸溶液(新鲜制备并4度预冷):先配10×即1%的柠檬酸钠溶液,然后,配20ml渗透液:水17.98 ml + 1%的柠檬酸钠溶液2ml + Triton X-100 20μl。注意:曲拉通比较黏稠,用加样器吸取后加入时,不要接触溶液,以免凝成砣样,使含量不足。加入后剧烈摇晃可溶。(有用0.2% Triton X100)
(5)DAB(新鲜制备)
2.2.2.3 石蜡包埋组织
(1)PBS(pH7.4)
(2)无核酸酶的Proteinase K工作液(10-20 μg/ml in 10 mM Tris/HCl, pH 7.4-8)
(3)下列3项任选一项:
A:渗透液(同上)
B:无核酸酶的胃蛋白酶(0.25%-0.5% in HCL,pH2.0)或胰蛋白酶(0.01N HCL)
C:0.1M柠檬酸缓冲液,pH6.0,微波修复。
(4)DAB(新鲜制备)
2.2.2.4阳性对照
(1)DNase 1(3000 U/ml– 3 U/ml in 50 mM Tris-HCl,pH 7.5, 10 mM MgCl2,1 mg/ml BSA)
2.2.2.5困难组织
(1)PBS(pH7.4)
(2)0.1M柠檬酸缓冲液,pH6.0,微波修复。
(3)0.1MTris-HCL,pH7.5,含3%BSA、20%正常牛血清
3 操作步骤
3.1 流程图
3.2 详细步骤:
3.2.1黏附细胞、细胞涂片等
3.2.1.1细胞准备及固定
(1)准备培养皿、载玻片或盖玻片 →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 → 接种培养皿中载玻片或盖玻片(把细胞液滴在盖玻片上,不溢出四边,待细胞贴壁后再补加液体,200μ液体在37度孵箱内可留30小时,400μl液体3天没问题) → 药物等处理 →拿出无菌室,吸弃培养液,37度PBS洗3次(时间不用太长3-5min)或取出载玻片,放入玻璃切片缸内用PBS洗 → 去净PBS,加新鲜配制的4%多聚甲醛,室温(15-25度)固定60min(不能用甲醛代替,因市售甲醛中含甲醇)(有固定25min的)。
对于细胞涂片:载玻片准备:载玻片上铺一层薄薄的多聚赖氨酸(在载玻片表面铺上薄薄的一层,晾干,去离子水漂洗,在空气中干燥30-60min,干燥后4度保存备用(可保存7天)。适当方法诱导细胞凋亡,同时设未经诱导的对照组,各组离心收集约1×106个细胞,PBS洗一次,重悬,加到铺好的多聚赖氨酸载玻片上,自然干燥,使细胞很好的吸附到载玻片上。放入玻璃切片缸内,加新鲜配制的4%多聚甲醛,室温(15-25度)固定60min(不能用甲醛代替,因市售甲醛中含甲醇)。(有固定25min的)
3.2.1.2 封闭
取出载玻片放入另外玻璃切片缸内,PBS洗3次,摇床上5min → 取出切片,放在湿盒中(用滤纸小心吸去样本区域周围的多余液体,无明显水珠,湿而不干),滴加3%过氧化氢-甲醇室温作用10min(高浓度的过氧化氢可能会影响结合力,故可根据实验将其浓度下调,如0.3%)
3.2.1.3 渗透处理
载玻片放回玻璃切片缸内 → PBS洗3次,摇床上5min(期间冰箱4度预冷湿盒) →取出切片,放在湿盒中(用滤纸小心吸去样本区域周围的多余液体,无明显水珠,湿而不干),滴加渗透液,放入冰箱4度孵育2-5min
3.2.1.4 标记反应
载玻片放回玻璃切片缸内 → PBS洗2×5min(此PBS要预冷,洗在4度冰箱进行,期间用手摇晃)→ PBS洗的过程中准备标记反应混合物(方法:融解管1和管2,置于冰上,从管2中取100μl用作2次阴性对照,将管1中的50μl酶浓缩液加入管2,混匀,置于冰上知道使用,如果一次用不完,用多少配多少,在1.5的EP管中配)→取出切片,放在湿盒中(用滤纸小心吸去样本区域周围的多余液体,无明显水珠,湿而不干),滴加标记反应混合物50μl/片(可根据需要调整:片大小和细胞多少等。标记所加区域) → 37度,避光反应60min(也有过夜)(为防蒸发和保证液体分布均匀可用PE手套或保鲜膜或盖玻片覆盖,在湿盒内进行不盖也可),阴性对照只加50μl分出的管2溶液
3.2.1.5 荧光显微镜观察
在暗室内用PBS洗2次,每次3min,可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3.2.1.6 POD转换
载玻片放回玻璃切片缸内 → PBS洗3×5min → 取出切片,放在湿盒中(用滤纸小心吸去样本区域周围的多余液体,无明显水珠,湿而不干)滴加管3液体50μl/片(一定和加标记反应混合物区域一致) → 37度,避光反应30min(也有过夜)(为防蒸发和保证液体分布均匀可用PE手套或保鲜膜或盖玻片覆盖,在湿盒内进行不盖也可)
3.2.1.7 DAB显色、复染、分化、脱水、中性树胶封片、光镜观察
载玻片放回玻璃切片缸内 → PBS洗3×5min → DAB显色,光镜观察控制显色,底面出现适量黄色时水洗终止 → 复染、分化、脱水、中性树胶封片、光镜观察
4 其它 注意事项
4.1 如果20×DAB 溶液颜色变深成为紫色,则不可使用,需重新配制。
4.2 荧光素标记的dUTP液含甲次砷酸盐和二氯钴等致癌物,可通过吸入、口服等途径进入机体,注意防护。
4.3 结果分析时注意:
假阴性:个别形式的凋亡可能存在DNA未断裂或断裂不完全;空间阻碍效应(如细胞外基质成分等)阻碍TdT等与DNA断端的接触等。
假阳性:坏死后期DNA广泛断裂,增殖过旺盛或代谢过活跃的细胞可能也有DNA断裂。可结合凋亡细胞形态特征来综合判断(未染色细胞变小,胞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晚期出现凋亡小体,贴壁细胞出现邹缩、变圆、脱落;而染色细胞呈现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质分割成块状/凋亡小体)
4.4 把握好细胞通透的时间,标准:保证酶和抗体进入胞内。
4.5 TUNEL反应液时间。一般是37度1h,也可以根据凋亡损伤程度,选择更长的时间,可长至2h,但要结合最终的背景着色。
4.6 PBS的充分清洗,在TUNEL反应后和酶标反应后的清洗应十分严格,可增加次数达5次,因为这些清洗直接决定最后切片的非特异性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