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中人教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21:45:03
文档

高中人教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高中人教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txt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了。我就是在路上斩棘杀龙游江过河攀上塔顶负责吻醒你的公主。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道家学派:和。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学派的。法家学派的。2、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孔子的思想主张:A、思想的核心是,“爱人”、“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了思想,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B、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
推荐度:
导读高中人教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txt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了。我就是在路上斩棘杀龙游江过河攀上塔顶负责吻醒你的公主。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道家学派:和。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学派的。法家学派的。2、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孔子的思想主张:A、思想的核心是,“爱人”、“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了思想,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B、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
高中人教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txt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了。我就是在路上斩棘杀龙游江过河攀上塔顶负责吻醒你的公主。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道家学派: 和 。 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学派的 。法家学派的 。 

2、孔子及儒学的勃兴. 

孔子的思想主张:A、思想的核心是 ,“爱人”、“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了 思想,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B、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兴办 。 

3、孟子的思想主张 

A、“仁政” B、“民贵君轻” (“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并非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 C、“性 论” 

4、荀子的思想主张:A、“仁义”、“王道”B、“君舟民水”C、“性 论”D、法治 

(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改造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 

体系。 

主要思想:针对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 ”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 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 

”,提倡孝道。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全面肯定新儒学的措施。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 ,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 系统。“ ”成为教科书,教育为 所垄断。 

结果:西汉后期, 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思想。 

(第三课 ) 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1、宋朝的程朱理学: 

北宋时期 程颐、程颢 

二程基本观点:万物皆只是一个理, 是万物的本原(核心);把天理与 直接联系起来;发挥了孔子“ ”的学说 

南宋 朱熹 

朱熹的理学内容:“ 论”(客观唯心论):理和气不可分离。“ 论”:性无不善,情应当从善,人应克制自己的感情,让 来支配和指导行为。著述《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 考试内容 

2、阳明心学:“心即理也”的主观唯心论宇宙观,认为 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提出“ ”学说,进一步发挥了儒家“ ”的思想 

(第四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1、离经叛道”的 :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揭露 的虚伪;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如抨击男尊女卑,高度评价商鞅、吴起改革家,认为农民是贪暴的统治者逼出来的。 

2、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知识简表 

共 同 

经 历 

共同 

主张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共同 

作用 

处于和阶级斗争激烈动荡的年代,参加过抗清斗争 

反对君主 

提出君主是“ ”的结论 

“ 

”的进步思想 

认为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私有,应当 

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提出“ ”主张,反对重农抑商 

主张“ ” 

主张“经世致用” 

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提出“ , 

”的思想 

主张“ , 

”的思想,反对道学的空疏浮泛的学风,学以致用 

主张 第一性,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是杰出的 思想家 

著述 

《 》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2、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 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 和 ; 

(2) 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世界从 时代进入 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 

(3) 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 ,西方用 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 为主导的整体.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3、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起源于六千年前的“ ”。 代形成完整体系。 

演变脉络: —金文— —隶书— 。总趋势由 到 。 

4、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 

楷书:始于 ,笔画详备、结体严整。代表:初唐 的《九成宫醴泉铭》;盛唐 《颜氏家庙碑》;晚唐的 《玄秘塔碑》 

草书:起于汉初,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东晋 、 ;盛唐 、 。 

行书:最活跃的书体,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雅俗共赏。代表:王羲之《 》有“ ”的美誉。 

5、了解元杂剧和京剧的产生: 

元杂剧: 元朝时,一些士子与民间艺人一起,吸取 和 之长,把 、 、 

、 融于一炉,形成一种新的戏曲———元杂剧。元杂剧把我国戏剧推向 

阶段, 的《窦娥冤》、 的《西厢记》、 的《汉宫秋》。 

京剧: 

背景(1)乾隆年间形成 和各种地方戏曲争雄局面;(2) 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3) 末年,安徽徽班戏曲进京,风行一时。 

形成:道光年间, 和 互相融合,吸取 和其剧种的艺术优点而成。 

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 ”。 

发展: 由北京走向全国; 时期走向世界。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潮流 

(第一课) 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 

●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1、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 

(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 (主张君主立宪,三世说)、 (主张变法图存)、 (用民权否定君权)。 

主张: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康有为把社会划分为 、 、 三个发展阶段; 

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批判君权论,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激发人民的 思想和 精神; 

(2)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 ,抨击 ,促进人民的觉醒; 

(3)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近代史上第一次 运动。 

(第二课)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李大钊、 、鲁迅。 

标志: 年《青年杂志》(《新青年》)创刊 

2、主要内容:提倡 和 ,反对和愚味、迷信;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新发展:十月后宣传 。 

3、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的影响: 

作用:是 文化反对 文化的斗争。动摇 统治地位,起到 作用, 和 的思想得到弘扬。为 传播、 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课)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开始传入、广泛传播到成为主流思潮这一过程中的主要史实。 

1、传入:1918年, 在《新青年》发表《 》,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2、传播:(1) 为《新青年》主编出版《 专号》,并刊登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 

(2)广东 也发表文章《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社会主义》(姊妹篇) 

(3)各地出现了一些研究马克思主义的 。 

3、论战:(1)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宣扬 主义。 

(2)李大钊发表《 》,回击胡适,掀起“问题”与“主义”之争。 

(3)论战实质:在中国要不要用 来根本解决问题。 

4、扩大;《新青年》出版 专号,提高工人觉悟。 

5、党早期组织的宣传:各地出现《党》月刊等刊物宣传 。 

■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一课)孙中山三民主义 

●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 

●2、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中所起的作用。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内容 

1、民族主义(民族)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民权主义(政治)即“创立”(核心) 

3、民生主义(社会)即“平均地权” 

1、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凡反帝之个人和团体享有民权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实践 

的指导思想;《中华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 

成为 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的发展 

评价 

积极: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纲领,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发展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 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 纲领。 

进步性:和中国党的民主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是国共合作的基础;实际上确立了“ 、 、 ”的三大(解决了的依靠力量问题),推动了大的高涨 

局限性:没有超出 范畴 

联系 

都是 纲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扬弃和发展。 

(第二课) 思想 

1、了解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 

时间 

内 容 

主要著作 

初步形成 

土地时期 

创造性提出“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和 思想,为中国指明了方向,标志着 思想初步形成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走向成熟 

抗日战争时期 

创造性提出中国的 战略和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完整的阐述,标志着思想达到 (七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1940)《论联合》 

丰富发展 

战争,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 

在国家政权理论、转变理论、工作重心转移、社会主义改造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工业化道路、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均有重大民展,特别是创立了 学说。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2、认识思想的深刻影响: 

思想的科学内涵: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自主。 

(第三课)理论 

●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认识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时间 

内 容 

精髓及指导意义 

酝酿 

1978年 

关于 的讨论 

精髓:思想、实事求是 

指导意义: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 的基本路线,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 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 

产生 

1978年 

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展 

1982年党十二大 

1987年党十三大 

提出“ ”理论 

提出社会主义 理论 

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 

1992年 

1992年党十四大 

1997年党十五大 

“南方谈话” 

成为比较完整的体系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第四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1)中国党要始终代表 ; 

(2)中国党要始终代表 ; 

(3)中国党还要始终代表 。 

年党的十六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事 件 

代表人物 

理论贡献 

实践成果 

当时的主要任务 

辛亥 

推翻了满清,建立了资产阶级 国,颁布了《中华 》 

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取得 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 

制度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实现了 ,开创了建设 的道路 

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一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了解“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 

1、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 年,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3、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4、 年,“神舟”号载着宇航员 升上太空。 

5、20世纪60年代, 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 

19年以来选育了第一个杂交水稻—— ; 

2001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 ”。 

(第二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1、了解我国的“双百”方针 

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生产力水平低,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制定:1956年, 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确定实行 

“ ”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 ”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2、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作品成: 的话剧《茶馆》、 的历史剧《蔡文姬》、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的长篇小说《三里湾》) 

(第三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改革开放后提出:优先发展 的思想; 兴国战略;教育的三个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制定《义务教育法》 

■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1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1、智者学派:西方人文精神开始于对“ ”的否定,智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 思想的起源。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安提丰。 

基本思想: 

(1)有些人尊重习俗和法律,主张城邦公民应当遵守; 

(2)有的要求废弃约束和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 

(3)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在教育、财产、种族方面); 

(4)人是万物的尺度 

2、苏格拉底: 

探究课题:人类及其环境。 

政治主张:支持 政治,反对 的民主政治,提倡教化人民,改善人的 ; 

道德主张:提倡 的道德,伦理思想是“ ”; 

优秀个人的素养: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 

(第二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根源:资本主义萌芽;兴起:首先兴起于 ,而后向欧洲各国扩展; 

核心: 主义:崇尚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要求把人从 的束缚中出来。 

实质:反映欧洲新兴 阶级要求的思想运动 

意义:人们思想,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 

2、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在文学方面的成就简表 

时期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地位 

最早 

文学 

跨世纪诗人 

早期 

文学 

提出“人学”对抗“神学”, 之父 

文学 

肯定人的尊严与价值,反对 观念 

3、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便可得救(核心);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以婚配和还俗;《 》高于教士和教皇; 的权利高于教士和教皇。 

(第3课)启蒙运动的兴起 

兴起条件: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取得许多成就; 

主要内容:抨击 的权威和迷信,反对和愚味,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性质: 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核心: 主义——提倡理性,自己思考判断事物,敬畏事实,尊重科学,反对封建及宗教思想。 

1、理解启蒙家的进步主张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1)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了思想,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2)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最终爆发了大,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 

(3)启蒙运动的影响超出法国波及世界。北美、拉美赢得。 

(4)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 

思想家 

主要著作 

思想主张 

伏尔泰 

《哲学通信》 

《 》 

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相信法律应以 为出发点,法律面前 

孟德斯鸠 

《 》 

反对君主,主张 制,提出“ ”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卢梭 

《 》 

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民主共和制,论述了 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狄德罗 

《 》 

宣扬 和科学,反对迷信和 

康德 

《 》 

主权属于 ,相信 是天赋,认为 是人类一切进步的条件;法律应保护个人的权利,反对暴力。 

第七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 

1、了解伽利略、牛顿建立经典力学所做的贡献 

(1)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发现 定律,确立 和 两个概念。自制望远镜发现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星体。1632《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宣传“ 说”。 

(2)牛顿(英国科学家)——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经典力学建立标志:1687年《 》,建立完整力学体系。发现 力定律和 三定律,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范例,经典力学最显著特征:以 

为基础、以 为表达形式。 

意义: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第一次进行的 的概括和总结。 

3、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 ;1916年爱因斯坦完成 的最终形式;1900普朗克提出 说,宣告量子论的诞生。 

4、了解达尔文的主要观点: 年《物种起源》出版标志 的诞生;1871年《 》发表进一步论证了其观点。主要观点: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 向 、由 向 的发展过程;生物会发生 ;生物 和 

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是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5、了解工业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是工业时期最伟大的发明,这个时代称为“ 时代”。 

6、 了解第二次工业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1831年英国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德国 研制成发电机;不久,比利时人 发明了电动机, 

电灯、电话、电车、无线电报和电影等电器产品涌现,人类社会进入“ 时代”。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世界的文学艺术(请自己列表) 

1、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亚非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2、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作品 

3、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文档

高中人教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高中人教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txt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了。我就是在路上斩棘杀龙游江过河攀上塔顶负责吻醒你的公主。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道家学派:和。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学派的。法家学派的。2、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孔子的思想主张:A、思想的核心是,“爱人”、“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了思想,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B、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