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物编码与产地一览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21:43:10
中药材物编码与产地一览表
编号物料名称产地科属种名药用部位性状(气、味)01板蓝根河北、江苏、河南、安徽、陕西、甘肃、黑龙江等十字花科菘蓝根气微,味微甜后苦涩02大青叶河北、江苏、河南、安徽、陕西、甘肃、黑龙江等十字花科菘蓝叶气微,味微酸、苦、涩03木香云南、四川、等菊科木香根气香特异,味微苦04吴茱萸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芸香科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近成熟果实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05白芍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山东等毛茛科芍药根气微,味微苦、酸06忍冬藤山东、河南等忍冬科忍冬茎枝气微,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07芦根全
导读编号物料名称产地科属种名药用部位性状(气、味)01板蓝根河北、江苏、河南、安徽、陕西、甘肃、黑龙江等十字花科菘蓝根气微,味微甜后苦涩02大青叶河北、江苏、河南、安徽、陕西、甘肃、黑龙江等十字花科菘蓝叶气微,味微酸、苦、涩03木香云南、四川、等菊科木香根气香特异,味微苦04吴茱萸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芸香科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近成熟果实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05白芍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山东等毛茛科芍药根气微,味微苦、酸06忍冬藤山东、河南等忍冬科忍冬茎枝气微,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07芦根全
编号 | 物料名称 | 产地 | 科属种名 | 药用部位 | 性状(气、味) |
01 | 板蓝根 | 河北、江苏、河南、安徽、陕西、甘肃、黑龙江等 | 十字花科菘蓝 | 根 | 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
02 | 大青叶 | 河北、江苏、河南、安徽、陕西、甘肃、黑龙江等 | 十字花科菘蓝 | 叶 | 气微,味微酸、苦、涩 |
03 | 木香 | 云南、四川、等 | 菊科木香 | 根 | 气香特异,味微苦 |
04 | 吴茱萸 |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 芸香科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 | 近成熟果实 | 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
05 | 白芍 | 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山东等 | 毛茛科芍药 | 根 | 气微,味微苦、酸 |
06 | 忍冬藤 | 山东、河南等 | 忍冬科忍冬 | 茎枝 | 气微,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 |
07 | 芦根 | 全国大部分地区 | 禾本科芦苇 | 新鲜或干燥根茎 | 气微,味甘 |
08 | 薄荷 | 江苏、浙江、湖南等 | 唇形科薄荷 | 地上部分 | 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
09 | 枇杷叶 | 华南、华东及陕西、甘肃、广东、江苏等 | 蔷薇科枇杷 | 叶 | 气微,味微苦 |
10 | 柴胡(南、北柴胡) | 河北、河南、辽宁、湖北、陕西、四川等 | 伞形科柴胡或狭叶柴胡 | 根 | 气微香,味微苦(南柴胡具有败油气) |
11 | 连翘 | 山西、陕西、湖南、甘肃、河北、山东、湖北等 | 木犀科连翘 | 果实 | 气微香,味苦 |
12 | 荆芥穗 | 江苏、浙江、河南、山东等 | 唇形科荆芥 | 花穗 | 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0 -. |
13 | 桑叶 | 全国各地 | 桑科桑 | 叶 | 气微,味淡、微苦涩 |
14 | 牛蒡子 | 东北、浙江、四川、湖北、河南、陕西等 | 菊科牛蒡 | 成熟果实 | 气微,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 |
15 | 大枣 | 全国大部分地区 | 鼠李科枣 | 成熟果实 | 气微香,味甜 |
16 | 小麦 | 全国大部分地区 | | | |
17 | 金钱草 | 四川、长江流域及山西、陕西、云南、贵州等 | 报春花科过路黄 | 全草 | 气微,味淡 |
18 | 广金钱草 | 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 | 豆科广金钱草 | 地上部分 | 气微香,味桅甘 |
19 | 葛根 | 湖南、河南、广东、浙江、四川等 | 豆科野葛 | 根 | 气微,味微甜 |
20 | 金银花 | 山东、河南等 | 忍冬科忍冬 | 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 气清香,味淡、微苦 |
21 | 菊花 | 浙江、安徽、河南、四川、河北、山东等 | 菊科菊 | 头状花序 | 气清香,味甘、微苦 |
22 | 苍术 | 江苏、湖北、河南、浙江、山东、安徽、山西等 | 菊科茅苍术或北苍术 | 根茎 | 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 |
23 | 陈皮 | 广东、福建、四川、江苏、浙江、江西、湖南、云南等 | 芸香科橘及其栽培变种 | 成熟果皮 | 气香,味辛、苦 |
24 | 厚朴 | 四川、湖北、浙江、江西、云南、安徽、陕西、贵州等 | 木兰科厚朴或凹叶厚朴 | 干皮、根皮及枝皮 | 气香,味辛辣、微苦 |
25 | 白芷 | 河南、河北、浙江、福建、四川等 | 伞形科白芷或杭白芷 | 根 | 气芳香,味辛、微苦 |
26 | 茯苓 | 湖北、安徽、河南、云南、四川、贵州等 | 多孔菌科茯苓 | 菌核 | 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
27 | 大腹皮 | 海南、云南、福建、广西等 | 棕榈科槟榔 | 果皮 | 气微,味微涩 |
28 | 半夏 | 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等 | 天南星科半夏 | 块茎 | 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
29 | 红参 | 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北、山西、甘肃、四川等 | 五加科人参的栽培品 | 蒸制后的根及根茎 | 气微香而特异,味甘、微苦 |
30 | 五味子 | 四川、云南、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河南、山西等 | 木兰科五味子 | 成熟果实 | 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
31 | 干姜 | 四川 | 姜科姜 | 根茎 | 气香、特异、味辛辣 |
32 | 丹参 | 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四川等 | 唇行科丹参 | 根及根茎 | 气微,味微苦涩 |
33 | 川芎 | 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等 | 伞形科川芎 | 根茎 | 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
34 | 赤芍 | 内蒙古、东北、四川、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山西等 | 毛茛科芍药或川赤芍 | 根 | 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
35 | 红花 | 河南、河北、浙江、四川、等 | 菊科红花 | 花 | 气微香,味微苦 |
36 | 香附 | 山东、浙江、湖南、河南等 | 莎草科莎草 | 根茎 | 气香,味微苦 |
37 | 山楂 | 山东、河北、河南、辽宁等 | 蔷薇科山里红或山楂 | 成熟果实 | 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
38 | 夏枯草 | 江苏、安徽、河南等 | 唇形科夏枯草 | 果穗 | 气微,味淡 |
39 | 野菊花 | 全国各地 | 菊科野菊 | 头状花序 | 气芳香,味苦 |
40 | 桔梗 | 全国大部分地区 | 桔梗科桔梗 | 根 | 气微,味微甜后苦 |
41 | 栀子 | 湖南、江西、湖北、浙江、福建等 | 茜草科栀子 | 成熟果实 | 气微,味微酸而苦 |
42 | 黄芩 | 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等 | 唇形科黄芩 | 根 | 味微苦 |
45 | 党参 | 山西、陕西、甘肃、四川、湖北等 | 桔梗科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 | 根 | 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
46 | 甘草 | 内蒙古、甘肃、等 | 豆科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 | 根及根茎 | 气微,味甜而特殊 |
47 | 茵陈 | 陕西、山西、安徽、东北、河北、山东等 | 菊科滨蒿或茵陈蒿 | 地上部分 | 气清香,味微苦 |
48 | 生姜 | 全国各地 | 姜科姜 | 新鲜根茎 | 气香特异,味辛辣 |
49 | 绵马贯众 | 黑龙江、吉林、辽宁等 | 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 | 根茎及叶柄残基 | 气特异,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辛 |
50 | 益母草 | 全国各地 | 唇形科益母草 | 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 | 气微,味微苦 |
51 | 地黄 | 河南 | 玄参科地黄 | 块根 | 气微,味微甜、微苦。 |
52 | 牡丹皮 | 安微、四川、河南、山东 | 毛茛科牡丹 | 根皮 | 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
53 | 山茱萸 | 浙江、河南、安徽 | 山茱萸科山茱萸 | 成熟果肉 | 气微,味酸、涩、微苦。 |
54 | 山药 | 河南 | 薯蓣科薯蓣 | 根茎 | 气微,味淡、微酸 |
55 | 泽泻 | 福建、四川、江西 | 泽泻科泽泻 | 块茎 | 气微,味微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药材物编码与产地一览表
编号物料名称产地科属种名药用部位性状(气、味)01板蓝根河北、江苏、河南、安徽、陕西、甘肃、黑龙江等十字花科菘蓝根气微,味微甜后苦涩02大青叶河北、江苏、河南、安徽、陕西、甘肃、黑龙江等十字花科菘蓝叶气微,味微酸、苦、涩03木香云南、四川、等菊科木香根气香特异,味微苦04吴茱萸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芸香科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近成熟果实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05白芍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山东等毛茛科芍药根气微,味微苦、酸06忍冬藤山东、河南等忍冬科忍冬茎枝气微,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07芦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