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年级物理 声现象 练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21:42:00
文档

八年级物理 声现象 练习题

试卷一一、填空:(15×4分=60分)1、声音靠()传播。声音在钢铁中比水中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是()米/秒。2、人耳要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必须满足:传入人耳的原声与回声时间相差()秒以上,人距障碍物不得小于()米。3、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的振动,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的是()发出的振动。5、利用回声测定海底的深度,需要先知道(),需要测出(),然后利用()公式计算。6、某同学对着一山崖高喊一声,2秒后听到回声,该同学距山崖有()米。7、
推荐度:
导读试卷一一、填空:(15×4分=60分)1、声音靠()传播。声音在钢铁中比水中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是()米/秒。2、人耳要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必须满足:传入人耳的原声与回声时间相差()秒以上,人距障碍物不得小于()米。3、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的振动,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的是()发出的振动。5、利用回声测定海底的深度,需要先知道(),需要测出(),然后利用()公式计算。6、某同学对着一山崖高喊一声,2秒后听到回声,该同学距山崖有()米。7、
试卷一 

   一、填空:(15×4分=60分)

   1、声音靠(         )传播。声音在钢铁中比水中传播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是(         )米/ 秒。

   2、人耳要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必须满足:传入人耳的原声与回声时间相差(         )秒以上,人距障碍物不得小于(        )米。

   3、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         )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             )的振动,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的是(           )发出的振动。

5、利用回声测定海底的深度,需要先知道(              ),需要测出(            ),

 然后利用(       )公式计算。

   6、某同学对着一山崖高喊一声,2 秒后听到回声,该同学距山崖有(     )米。

   7、人们彼此交谈的语声,是靠(       )传播的。

   二、选择:(4×5分=20分)

   1、下列关于声音现象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 、振动停止以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D 、只要我们对着高墙喊话,就一定能听到回声。      

   2、用两个金属盒或塑料瓶盖,中间串上一根塑料绳,做成一个土电话,这是利用了:(  )

    A 、回声;     B 、空气传声;

    C 、固体传声快; D 、气体传声快。

   3、声音在空气、水、枯木、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A 、枯木; B 、水;C 、枯木; D 、钢。

   4、自来水工人甲在一根很长的已供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工人乙在水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  )

    A 、一次敲击声; B 、两次敲击声;

    C 、三次敲击声; D 、无数次敲击声。

   三、计算:(20分)

   1、某一运动会上100 米赛跑时,记时裁判员听到发令响后才按表记时,问裁判员给运动员少记了多少秒钟?

   2、一汽车以20米/ 秒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2 秒钟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 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

试卷一答案

   一、1、介质;大于;340。     2、0.1;17。     3、声带;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左右翅摩擦。

     4、无线电;真空不能传声。   5、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时间;v=s/t。

     6、340。           7、空气。

   二、1、B;    2、C;   3、D; 4、C。

   三、1、0.29秒。          2、320米。

试卷二   

 一、选择题:(5×5分=25分)

   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C、“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              D、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

    C、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中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水、铁和空气这三种介质中,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A、铁、水、空气;     B、水、空气、铁;

    C、空气、铁、水;    D、水、铁、空气。

   4、我们能辨别二胡和笛子的声音,这是由于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品不同;       D、上述三项都不同。

   5、人看到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其原因是:(  )

    A、蝙蝠不会发声;   B、蝙蝠发声响太小;

    C、发声的频率太高;  D、发声的频率太低。  

  二、填空:(15×3分=45分)

   1、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人的说话声吓跑,表明(            )。

   2、声音的传播靠(    ),在(    )和(    )中声音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快。

   3、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的。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   )有关,响度还跟距离(    ) 的远近有关。

   4、一位男低音歌手还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两位歌手中(   )歌手的音调高,(    )歌手的响度大。

   5、停在山崖前的汽车,司机鸣笛后0.4秒内听到两次笛声,汽车到山崖的距离是(  )米。

   6、在月球上,宇航员面对面也要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

   7、夏季雷雨天气里,一人看到闪电后4秒钟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距离人(  )米。

   8、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方法。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戴上耳塞,减弱传入人耳 的噪声,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在住宅区植树,这是在(     )减少噪声。

   三、计算题:(5×6分=30分)

   1、如果火车钢轨每根长25米,若在45秒内听到车轮和钢轨接头处撞击声30次,火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注:第一次听到撞击声时开始计时)

   2、远处开来一列火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中传来的声音早2秒,求火车离此人多远?(此时气温15℃,声音在 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米/秒)

   3、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米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米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气 温是15℃,求汽车的行驶速度?

   4、列车运行前方有一高大峭壁,司机鸣笛后1.2秒听到来自峭壁的回声,如果列车前进速度为72千米/时,则司机鸣笛时离峭壁多远?

试卷答案:

第三章 声现象 练习题(2) (参)

   一、1、A;  2、A; 3、A; 4、C; 5、D。

   二、1、水能传声。2、介质;固体;  液体。           3、频率;  振幅;  发声体。  

 4、女高音;男低音。  5、68米。          6、空气。7、1360。  8、声源;人耳;传播过程中。

   三、1、58。        2、727米。       

     3、t声=t车      S声/V声=S车/V车 

       (700米+700米-40米)/340米/秒=40米/V车     V车=10米/秒

     4、V车=72千米/时=20米/秒       S车=V车×t=20米/秒×1.2秒=24米

     t声=t车     S声/V声=S车/V车

       (S+S-24米)/340米/秒=24米/20米/秒     S=216米

试卷三

    一、填空题

   1.物体的___发出声音,物___时,发声停止。

   2.声音不能在_______传播。传播声音必须有_________,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在月球上______________。

  3、上课时,学生听老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老师的声带__,使空气中产生__,再使学生的耳膜__

    4.甲在一根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在水管的另一端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敲击声由_______传播来的,第二次听到的敲击声由_______传播的,第三次听到的敲击声是由____传播的。

    5.乐音的三个要素是___、___和__。

    6.在屋子里讲话比在空旷的地方听起来响亮,是由于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不到______秒,使原声得以_____的缘故。

    7.水中的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这表明_____能够传声。“土电话”表明______也能传声。

    8.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伴唱的是位女高音歌手:______歌手的音调高,_____歌手的响度大。

    二、选择题

    9.放在钟罩内的闹钟,钟锤不断地敲打铃盖,但却听不到铃声。这是因为:()

      A.闹钟停     B.没有发声物体

     C.钟罩内没有空气 D.声音让钟罩挡住了

    10.下列关于回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被山崖、高墙反射回来的声音才叫回声

     B.回声比原声晚0.1秒以上

     C.在较小的房屋内说话没有回声

     D.只要有障碍物存在就有回声

    11.人无法听到飞翔的蝙蝠发出声音的原因是:()

        A.蝙蝠没有发出声音

        B.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高

        C.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低

        D.蝙蝠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12.用提琴和胡琴同时演奏一支曲谱,一听声音就能区分出提琴与胡琴声,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都不同

    13.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

        A.只是由声源的振幅决定的 B.只是由声源的频率决定的

        C.只是由声源到人耳的距离决定的

        D.是由声源的振幅、声源到人耳的距离等因素决定的

    14.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养人分辨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密归来,根据是:()

        A.音调高低 B.响度的大小 C.音色的不同 D.翅膀振动的多少

    15.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

        A.狗猫的耳朵比人更灵

        B.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

        C.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D.猫狗的听觉有问题

    三、计算题

    16.某人面对远处的山崖喊话,经过2.8秒听到回声。设空气中的声速为340米/秒,求山崖与人之间的距离。

    17.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钟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米/秒,求:

        (1)若汽艇静泊水面,他离高崖多远?

        (2)若汽艇以10米/秒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多远?

    18.一木匠在屋顶敲钉,每秒敲4次。一观察者恰巧在看到木匠把槌举到最高时,听见敲钉的声音,问观察者与木匠最短距离为多少?

试卷答案: 

【参】 

    一、填空题

        1、振动 振动停止  2、真空 介质 没有空气 3、振动 声波 振动

        4、水管 水 空气   5、音调 响度 音色     6、0.1 加强   7、水固体   8、女 男

    二、选择题 9、C 10、D 11、B 12、C 13、D 14、A 15、C

    三、计算题

        16、476米 17、(1)850米 (2)875米 18、42.5米

试卷四

一、境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1.乐音的三要素是          、           和           ,其中         与频率有关,            与振幅有关,           与发声体本身有关,          与距发声体远近有关.

2.大多数人的听觉范围是          到          ;发声频率范围是      到       .

4.简谱中的1、2、3、4.5、6、7七个音符中,音调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

5.一切正在振动的物体          在发声(填“一定”或“不一定”)

6.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是            、           、          、         

7.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必须依靠        来传播,一切            、            和物质都能传播声音,“土电话”表明         能传声.

8.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            都属噪声.

9.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1)      ;(2)                   

(3)        

10.歌唱家的唱歌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属于             ;但在某些场合也会令人烦躁不安,这时的歌声就成为                 .

11.为了              ,噪声应不超过50dB;为了                 ,噪声应不超过70dB;为了                     ,噪声应不超过90dB.

二、选择题(单选,共30分)

12.两只耳朵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因为(    )

A.声音一定是由空气传来的

B.声音一定是由液体和固体物质传来的

C.声音一定是由无线电波传来的

D.声音可能是由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传播来的

13.决定音调的是(    )

A.声源的振幅  B.声音的响度 C.声源的频率  D.是由声源频率与振幅共同决定的

14.下面措施中,哪项不能使声音的响度变(    )

A.使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  

B.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大

C.使声源离人耳更近些

D.拿一根空气塑料套管,一端紧贴人耳,另一端靠近声源

15.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小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男中音响度大,音调高B.男中音响度小,音调低

C.女高音响度小,音调低D.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

16.关于声音的发生,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D.振动停止,发声还将继续一段时间

7.医生用的听诊器能把声音传到远处,是因为它能保持声音的下列哪个特征(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18.距离声源越远,则(    )

A.音调变得越低    B.响度变得越小

C.音色发生变化    D.频率变得越低

19.用一块软橡胶以不同力轻敲一下音叉,所产生的声音将有不同的(    )

A.频率   B.音调   C.音品   D.响度

20.挑选铁锅时,常常用手指轻敲锅体,曲声音来判断它的好坏,这主要是由下面哪一条来确定的(    )

A.音调  B.响度C.音色D.音调和音色

21.有一发声体每秒振动6次,关于它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发声体可能是钢琴

B.比频率为600次人的声音传播得慢些

C.人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D.这种声音不能反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2.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尽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沈括的这段记载有何科学道理?

23.古有中医悬丝诊脉,今有听诊器听音,都是医生了解病人脉搏和心脏跳动情况的手段,请简述其中的道理(提示:“悬丝诊脉”即用丝线系在病人的手腕上.)

24.男女同学的说话声很容易区别,请用物理知识解释.

四、计算(共19分)

25.两座高山相距340m,某人站在两山之间某处高喊一声,他听到两次回声的时间差为1s,试求人与两山之间的距离.(9分)

26.乘火车旅行的一位旅客,在火车行到一隧道口前一段距离时,火车第一次鸣笛.经过3s后,他听到回声,再过4s后,火车第二次鸣笛,此次只经过了2s时间他就听到了回声,试求火车第一次鸣笛时离隧道口的距离及火车的速度.(旅客到车头的距离不计)(1分)

试卷答案: 

一、1.音调 响度 音色 音调  响度  音色  响度  

2.20H2    20000H2  85H2   1100H2  3.振动  振动  4.7  1  5.不一定  6.固体废料污染废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噪声污染  7.波  介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固体8.无规则杂乱无章影响工作和休息9.声源处减弱  传播过程中减弱  人耳处减弱  10.乐音  噪声  11.保证休息和睡眠  保证工作和学习  保护听力  

二、12-16.D C A D D  17-21.A B D D C

三、22.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得多23.医生从线的另一头可感受病人脉搏的跳动,听诊器用橡胶管将心脏振动声传给人耳,减少了声音的分散。24.男同学声带长而粗;女同学声带短而细,造成发声时声带振动频率不同,男同学频率低,放音调低.

四、25.255m  85m  26.26m/s  550m

人听到回声的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2倍

文档

八年级物理 声现象 练习题

试卷一一、填空:(15×4分=60分)1、声音靠()传播。声音在钢铁中比水中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是()米/秒。2、人耳要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必须满足:传入人耳的原声与回声时间相差()秒以上,人距障碍物不得小于()米。3、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的振动,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的是()发出的振动。5、利用回声测定海底的深度,需要先知道(),需要测出(),然后利用()公式计算。6、某同学对着一山崖高喊一声,2秒后听到回声,该同学距山崖有()米。7、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