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 文件编号: |
版 次: | |
不锈钢拉丝检验标准 | 生效日期: |
页 次:第1页 共3页 |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的表面分区、抛光后的表面质量要求、降级接收要求和检验方法。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点支事业部不锈钢镜光、拉丝产品表面质量的检验。
3.职责
3.1、品管部:负责根据客户的要求、相关国家标准及抛光能力科学合理制订统一的抛光品质标准并依此进行检验。
3.2、生产部:负责根据品质标准进行生产作业。
4.表面分区
产品在安装之后,按照观察产品的习惯,是否容易观察到产品的表面来区分产品的主要外露面、次要外露面和不易看见的面。见表1
表1 抛光产品表面的分区
表面分区 | 特点描述 | 重要度 |
主要外露面A | 产品安装后最容易看到的表面。 | 极重要控制面 |
次要外露面B | 向下的面、侧面、边位、角位、接合位、内弯曲位。 | 重要控制面 |
不易看到的面C | 产品安装后的隐藏位、遮盖位。 | 一般控制面 |
5.1不锈钢镜光产品
按磨光抛光工艺抛磨完工后,不锈钢镜光产品合格的表面质量按表2执行;降级接收按表3执行。
表2 不锈钢镜光产品表面要求
材 质 | 表面质量标准要求 | |||||
不锈钢 | 按镜光产品样板比对验收,从材质、抛光质量和产品保护三方面进行检验 | |||||
材质方面 | 不允许有杂质点 | |||||
不允许有沙孔 | ||||||
抛光方面 | 1、不允许有沙纹和麻纹路。 2、不允许有毛坯面残留。 抛光完工后不允许有下列变形现象。 a、孔要匀称,不得出现拉长变形现象。 b、平面要平整,不得出现凹陷或高低起伏的波浪面;曲面要平滑,不得出现扭曲变形现象。 c、两面交接棱角线须符合要求不能凹陷(特殊要求除外)。 d、垂直的两个面,抛光完工后保持两个面构成的直角匀称。 不允许残留过热时的发白表面。 | |||||
保护方面 | 1、不允许有夹伤、压痕、碰伤、擦花。 2、不允许有裂缝、孔洞、缺口。 |
编 制 | 审 核 | 批 准 | ||||
123 | 文件编号: | |||||
版 次: | ||||||
不锈钢拉丝检验标准 | 生效日期: | |||||
页 次:第2页 共3页 |
表3 不锈钢镜光产品表面质量降级接收要求 尺寸单位:mm
缺陷点所在
的表面积mm² | A面 | B面 | |||||||
A面允许接收缺陷点总个数 | 直径≤0.1 允许数量(个) | 0.1<直径≤0.4 允许数量(个) | B面允许接收缺陷点总个数 | 直径≤0.1 允许数量(个) | 0.1<直径≤0.4允许数量 (个) | ||||
沙孔或杂质 | 砂孔 | 杂 质 | 沙孔或杂质 | 沙孔或杂质 | |||||
≤1000 | 1 | 1 | 0 | 0 | 2 | 2 | 管的焊缝位不沙孔个数 | 焊接位边缘或钻孔位边缘允许有1个沙孔,其它位不允许,管的焊缝位不沙孔个数。 | |
1000--1500 | 2 | 1 | 0 | 1 | 3 | 3 | |||
1500-2500 | 3 | 2 | 0 | 1 | 4 | 4 | |||
2500--5000 | 4 | 3 | 0 | 1 | 5 | 5 | |||
5000--10000 | 5 | 4 | 0 | 1 | 6 | 6 | |||
>10000 | 产品表面积增加5000平方毫米,增加1个缺陷点 |
1)缺陷点所在的表面积是指A面、B面和C面的表面积。
2)表中限定了A面和B面缺陷点的个数,A面和B面缺陷点的个数之和,为产品表面的缺陷点总个数。
3)表面缺陷点大于2时,两缺陷点间距大于10~20mm。
5.2不锈钢拉丝产品
按磨光抛光工艺抛磨完工后,不锈钢拉丝产品表面质量按表4执行,降级接收标准按表5执行。
表4 不锈钢拉丝表面要求
材质 | 抛光表面 | 表面质量标准要求 | |
不 锈 钢 | 拉 丝 | 按样板比对验收,从材质、抛光质量和产品保护三方面进行检验 | |
材质方 面 | 不允许有杂质点 | ||
不允许有沙孔 | |||
抛光方 面 | 1)纹路粗细一致均匀,产品每一面的纹路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方向一致,产品的弯位允许有轻微的不影响产品外观的紊乱纹路。 2)不允许有毛坯面残留。 3)抛光完工后不允许有下列变形现象。 a、孔要匀称,不得出现拉长变形现象。 b、平面要平整,不得出现凹陷或高低起伏的波浪面;曲面要平滑,不得出现扭曲变形现象。 c、两面交接棱角线须符合要求不能凹陷(特殊要求除外)。 d、垂直的两个面,抛光完工后保持两个面构成的直角匀称。 | ||
保护方 面 | 1)不允许有夹伤、压痕、碰伤、擦花。 2)不允许有裂缝、孔洞、缺口。 |
123 | 文件编号: |
版 次: | |
不锈钢拉丝检验标准 | 生效日期: |
页 次:第3页 共3页 |
表5 不锈钢拉丝表面降级接收要求 尺寸单位:mm
缺陷点所在的表面积mm² | 砂孔直径≤0.5 | |
A面 | B面 | |
≤1000 | 0 | 焊接位边缘和钻孔位边缘允许有1个,除管的焊接缝上不外,其它表面不允许存在。 |
1000--1500 | 1 | |
1500-2500 | 1 | |
2500--5000 | 2 | |
5000--10000 | 2 | |
>10000 | 产品表面积增加5000平方毫米,增加1个缺陷点 |
1)缺陷点所在的表面积是指A面、B面和C面的表面积。
2)表中限定了A面和B面缺陷点的个数,A面和B面缺陷点的个数之和,为产品表面的缺陷点总个数。
3)表面缺陷点大于2时,两缺陷点间距大于10-20mm。
6.检验方法
6.1目力测试,视力大于1.2,在220V 50HZ 18/40W萤光灯和220V 50HZ 40W的日光灯下,目测距离为45±5cm。
6.2双手带作业手套握持抛光件。
6.2.1产品水平放置,目测该面,检查完后,以两手为轴旋转到相邻的一面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
6.2.2上一方向目测完工后,旋转90度,变为南北方向,先上下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
6.3镜光、亚光、拉丝检验参照标准图形
(图1)镜 光 (图2)拉丝 (图3)亚光(拉丝+喷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