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广东省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21:42:48
文档

广东省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广东省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阅卷人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得分1.(2分)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披荆斩棘C.死灰复燃D.百炼成钢2.(2分)运输氢氧化钠固体的包装箱上应张贴的标识是()A.B.C.D.3.(2分)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中污染物监测范围的是()A.COB.SO2C.N2D.PM2.54.(2分)广东咸肉粽口感鲜香,配料中五花肉富含的营养素
推荐度:
导读广东省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阅卷人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得分1.(2分)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披荆斩棘C.死灰复燃D.百炼成钢2.(2分)运输氢氧化钠固体的包装箱上应张贴的标识是()A.B.C.D.3.(2分)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中污染物监测范围的是()A.COB.SO2C.N2D.PM2.54.(2分)广东咸肉粽口感鲜香,配料中五花肉富含的营养素
广东省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总分
评分
阅卷人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得分
1.(2分)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星火燎原 B.披荆斩棘 C.死灰复燃 D.百炼成钢

2.(2分)运输氢氧化钠固体的包装箱上应张贴的标识是(  )  

A. B.

C. D.

3.(2分)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中污染物监测范围的是(  )

A.CO B.SO2 C.N2 D.PM2.5

4.(2分)广东咸肉粽口感鲜香,配料中五花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  

A.油脂 B.维生素 C.糖类 D.无机盐

5.(2分)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 B.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排放

C.肥皂遇到软水易起浮渣 D.水由氧原子和氢分子组成

6.(2分)在测定锌、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方面做出卓越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  

A.杨振宁 B.屠呦呦 C.侯德榜 D.张青莲

7.(2分)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O3)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化物 D.化合物

8.(2分)如图是某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其中属于磷肥的是(  )  

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用量单位:mg/L)
MgSO4

Ca(NO3)2

KNO3

NH4H2PO4

H3BO3

4925906061532.86
A.MgSO4 B.Ca(NO3)2 C.KNO3 D.NH4H2PO4

9.(2分)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除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

A.烧杯 B.酒精灯 C.铁架台 D.蒸发皿

10.(2分)牛奶中能促进骨骼生长和牙齿坚固的化学元素是(  )  

A.钠 B.铁 C.钙 D.锌

11.(2分)幸福需要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
A用发酵粉培制糕点NaHCO3能产生CO2

B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铁部件潮湿易生锈
C用食醋清除水壶内壁的水垢醋酸能与水垢反应
D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12.(2分)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黄金面具残片,结合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的元素符号是AU B.金原子的质子数是79

C.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8 D.金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7.0g

13.(2分)如图是硼酸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硼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B.将a点的硼酸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C.将b点的硼酸溶液降温至t1℃时,有晶体析出

D.t2℃时,向50g水中加入20g硼酸后充分搅拌,可得70g溶液

14.(2分)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纳米催化剂,二氧化碳和水在其表面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生成物  的化学式是CH4O

C.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D.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都发生变化

15.(2分)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去除铁粉中的碳粉在足量的氧气中灼烧
B鉴别CO与H2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C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
D鉴别BaCl2溶液与Ba(NO3)2溶液

分别滴加稀硫酸
A.A   B.B   C.C   D.D

阅卷人二、填空题  (共3题;共19分)
得分
16.(6分)2021年5月,“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1)(1分)火星车使用的新型镁锂合金属于       (填“金属”或“复合”)材料,实现了探测器的轻量化。

(2)(2分)火星车热控材料——纳米气凝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       ,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3)(2分)火星车集热窗内装有正十一烷(C11H24),此物质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4)(1分)火星车的动力来源于太阳能,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还有       (写一种)。

17.(7分)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想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1)(3分)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       和       ,这是燃烧的       个条件之一。

(2)(3分)省油灯的原理是:油燃烧       ,上层内盏油温       ,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       ,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3)(1分)“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多选,填字母序号)。

a.水分子受热分解    b.水分子不断运动

c.水分子间隔变大    d.水分子数目减少

18.(6分)胆矾(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1分)农药波尔多液由胆矾和石灰乳等配制而成。不能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液,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       (填“强”或“弱”)。

(2)(5分)将25.0g胆矾放在坩埚内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加热至       ℃时,CuSO4开始分解。

②加热至1000℃时,CuO开始分解,生成Cu2O与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该气体为       ,CuO完全分解时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       g。

③根据胆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计算“题图”中x的值       (写出计算过程)。

④下列物质均可作为炼铜的原料,理论上,冶炼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得到铜最多的是       (填字母序号)。

a.CuSO4﹒5H2Ob.CuSO4    c.CuOd.Cu2O

阅卷人三、综合题  (共3题;共22分)
得分
19.(7分)根据如图中的实验装置问答:

(1)(1分)仪器a的名称是       。

(2)(2分)用装置A制取CO2,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是       ;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应从导管口       (填“b”或“c”)通入。

(3)(2分)用装置B制取O2,检査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2分)某同学在学习氮肥时,查阅资料: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②氨水在浓度大或受热时易分出氨气。

实验室用生石灰和浓氨水能快速制取氨气的原因是                                 ;制得的氨气       (填“能”或“不能”)用装置D收集。

20.(8分)某兴趣小组探究与稀盐酸的反应。

(1)(1分)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分)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镁条的目的是                       。

(3)(1分)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灰白色沉淀”产生的异常现象。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2O;变色硅胶遇水由蓝色变为粉红色;

碱式氯化镁( 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

(提出假设)甲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不含MgCl2,你认为原因是             。

乙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

猜想Ⅰ:Mg            猜想Ⅱ:Mg(OH)C1            猜想Ⅲ:Mg(OH)2

(4)(3分)(实验探究)乙同学将灰白色沉淀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①②③的试管中。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向试管①中加入适量       (填物质名称)

沉淀消失无气泡产生猜想Ⅰ不成立
实验2加热试管②,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置于试管口

滤纸条变红猜想Ⅱ       

实验3加热试管③,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变色硅胶

变色硅胶                   

猜想Ⅲ成立
(5)(2分)(讨论分析)实验2中滤纸条变红是由于HCl气体溶于水使溶液呈       性,生成HCl气体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1.(7分)牙膏中常用碳酸钙粉末做摩擦剂。利用石灰石(杂质不溶于水和酸)制备纯净碳酸钙的一种方法如图。

(1)(2分)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操作Ⅰ的名称是       。

(2)(2分)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1分)该方法中,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对制备碳酸钙是否有影响?判断并简述理由                                                       。

(4)(2分)大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           。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提出一条实现“碳中和”的措施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 星火燎原指的是小火苗变大火,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 披荆斩棘指的是刀劈斧砍,清除掉路途上的障碍,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 死灰复燃涉及到了燃烧,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百炼成钢的过程中把生铁中的碳转化为了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答案】A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贴腐蚀品的标志,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图标的含义,进行分析。

3.【答案】C

【解析】【解答】空气污染包括有害气体污染和粉尘污染,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粉尘污染包括PM2.5;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的污染物,进行分析。

4.【答案】A

【解析】【解答】五花肉富含的营养素是油脂,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油、动物油属于油脂。 

5.【答案】B

【解析】【解答】A. 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不属于纯水,故A不符合题意。

B. 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排放,避免对水资源造成污染,故B符合题意。

C. 肥皂遇到硬水易起浮渣,遇软水易起肥皂泡,故C不符合题意。

D. 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水易起浮渣的为硬水,若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6.【答案】D

【解析】【解答】A. 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故不符合题意;

B. 屠呦呦成功提取出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故不符合题意;

C. 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故不符合题意;

D. 张青莲是测定锌、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方面做出卓越献的中国科学家,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科学家的贡献,进行分析。

7.【答案】A

【解析】【解答】臭氧由一种物质组成,且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纯净物,还属于单质;

故答案为:A。

【分析】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8.【答案】D

【解析】【解答】含营养元素磷元素的化肥,称为磷肥,MgSO4、Ca(NO3)2、KNO3都不含磷元素,NH4H2PO4,含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答案为:D。

【分析】含磷元素的化学肥料属于磷肥。

9.【答案】A

【解析】【解答】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用到仪器除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烧杯,配置溶液,需要在烧杯中溶解,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实验室配制一定量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的仪器,进行分析。

10.【答案】C

【解析】【解答】钙元素能促进骨骼生长和牙齿坚固,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钙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1.【答案】D

【解析】【解答】A. 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使糕点蓬松,故A不符合题意。

B. 铁在水和氧气作用下容易生锈,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避免铁部件潮湿生锈,故B不符合题意。

C. 食醋中有醋酸,可以和水垢反应,故用食醋清除水壶内壁的水垢,故C不符合题意。

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碳酸氢钠的用途,进行分析。

B、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

C、根据醋酸的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

12.【答案】B

【解析】【解答】A. 金的元素符号是Au,故A不符合题意。

B. 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金原子的质子数是79,故B符合题意。

C. 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79,故C不符合题意。

D.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1”不是“g”,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汉字下面是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3.【答案】C

【解析】【解答】A. a点是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饱和溶液,溶解度是10g,此时硼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故A不符合题意。

B. 将a点的硼酸溶液升温至t2℃时,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C. b点是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饱和溶液,硼酸溶液降温至t1℃时,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故C符合题意。

D. t2℃时,向50g水中加入20g硼酸后充分搅拌,溶解硼酸  可得50g+15g=65g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4.【答案】B

【解析】【解答】A. 反应过程中微粒数目减少的是反应物,增加的是生成物,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两种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故A不符合题意。

B.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物  的化学式是CH4O,故B符合题意。

C.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15.【答案】C

【解析】【解答】A. 铁粉在加热时容易被氧化,铁粉减少,故A不符合题意。

B. 一氧化碳和氢气点燃火焰颜色接近,不易区分,故B不符合题意。

C. 氯化钠可溶,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故C符合题意。

D. 氯化钡和钡都可以和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分,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除杂的原则:1、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16.【答案】(1)金属

(2)SiO2;+4

(3)有机物;11:2

(4)核能

【解析】【解答】(1)合金属与金属材料,故填:金属。

(2)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氧元素-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故填:SiO2;+4。

(3)正十一烷属于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1:2,故填:有机物;11:2。

(4)火星车的动力来源于太阳能,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还有核能,故填:核能。

【分析】(1)合金、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

(2)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

(3)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4)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如氢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和核聚变能等。

17.【答案】(1)炷;油;三

(2)放热;升高;蒸发

(3)bc

【解析】【解答】(1)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炷和油,这是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故填:炷;油;三。

(2)油燃烧放热,上层内盏油温升高,下层盏内水吸热,可以减少油的蒸发,以达到省油目的,故填:放热;升高;蒸发。

(3)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是因为水受热,水分子间隔变大,水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加快,跑到了外界,故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

故答案为:bc。

【分析】(1)根据物质燃烧条件,进行分析。

(2)油燃烧放热,水吸热,可以减少油的蒸发。

(3)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会加快。

18.【答案】(1)强

(2)650;O2;0.8;16;d

【解析】【解答】(1)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铁可以和硫酸铜反应,故不能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液,故填:强。

(2)①由图可知,加热至650℃时,CuSO4开始分解,故填:650。

②加热至1000℃时,CuO开始分解,生成Cu2O与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为氧气,CuO完全分解时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8.0g-7.2g=0.8g,故填:O2;0.8。

③解:设完全分解生成硫酸铜质量为x。

x=16g

故填:16。

④作为炼铜的原料,冶炼等质量的物质,铜元素质量分数最高,得到的铜最多,

a.CuSO4﹒5H2O中铜元素质量分数  。

b.CuSO4铜元素质量分数  。

c.CuO铜元素质量分数  。

d.Cu2O铜元素质量分数  。

故答案为:d。

【分析】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符合题意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结合各个小题,进行分析。

19.【答案】(1)锥形瓶

(2)稀盐酸;b

(3)将导气管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导气管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好;2KMnO4 K2MnO4+MnO2+O2↑

(4)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不能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a为锥形瓶,故填:锥形瓶。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是稀盐酸,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应从导管口b通入,故填:稀盐酸;b。

(3)用装置B制取O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将导气管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导气管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好,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需要加热,发射装置可选B,故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故填:将导气管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导气管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好;2KMnO4 K2MnO4+MnO2+O2↑。

(4)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氨水在浓度大或受热时易分出氨气,故实验室用生石灰和浓氨水能快速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填: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不能。

【分析】(2)用装置C收集气体时,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气体应从长导管通入。

(3)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4)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度会加快。

20.【答案】(1)Mg+2HCl=MgCl2+H2↑

(2)去除镁条表面的氧化膜

(3)氯化镁可溶

(4)稀盐酸;成立;由蓝色变为粉红色

(5)酸;Mg(OH)Cl  MgO+HCl↑

【解析】【解答】(1)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故填:Mg+2HCl=MgCl2+H2↑。

(2)镁和氧气常温下生成一层氧化膜,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镁条的目的是去除镁条表面的氧化膜,故填:去除镁条表面的氧化膜。

(3)[提出假设]

氯化镁是可溶的,故白色沉淀中不含MgCl2,故填:氯化镁可溶。

(4)[实验探究]

实验1: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向试管①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消失无气泡产生,说明猜想Ⅰ不成立;

实验2:加热试管②,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置于试管口,滤纸条变红说明生成了氯化氢气体,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样品中一定有Mg(OH)Cl,猜想Ⅱ成立;

实验3:得出结论猜想Ⅲ成立,即白色沉淀中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变色硅胶遇水由蓝色变为粉红色;

故填:稀盐酸;成立;由蓝色变为粉红色。

(5)[讨论与分析]

实验2中滤纸条变红是由于HCl气体溶于水使溶液呈 酸性,生成HC1气体的原因是 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故填:酸;Mg(OH)Cl  MgO+HCl↑。

【分析】(1)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2)镁和氧气常温下生成一层氧化镁氧化膜。

(3)根据氯化镁是可溶的,进行分析。

(4)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

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变色硅胶遇水由蓝色变为粉红色。

(5)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

21.【答案】(1)CaCO3 CaO+CO2↑;过滤

(2)Na2CO3+CaCl2=CaCO3↓+2NaCl;复分解

(3)有影响,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附着在固体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4)温室效应;植树造林

【解析】【解答】(1)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A是氧化钙和杂质,固液分离操作是过滤,故填:CaCO3 CaO+CO2↑;过滤 。

(2)固体A是氧化钙和杂质,固体A加稀盐酸生成氯化钙和水,溶液B是氯化钙溶液,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C是碳酸钠溶液,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该反应双交换价不变,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Na2CO3+CaCl2=CaCO3↓+2NaCl;复分解反应。

(3)该方法中,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影响,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附着在固体表面阻止反应进行,故填:有影响,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附着在固体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4)大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的措施植树造林,故填:温室效应;植树造林。

【分析】(1)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2)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结合转化图可知,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3)硫酸钙微溶于水。

(4)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71分

分值分布客观题(占比)30.0(42.3%)
主观题(占比)41.0(57.7%)
题量分布客观题(占比)15(71.4%)
主观题(占比)6(28.6%)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题目量(占比)分值(占比)
单选题15(71.4%)30.0(42.3%)
填空题3(14.3%)19.0(26.8%)
综合题3(14.3%)22.0(31.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难易度占比
1普通(66.7%)
2容易(23.8%)
3困难(9.5%)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知识点(认知水平)分值(占比)对应题号
1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7.0(9.9%)19
2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8.0(11.3%)20
3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0(2.8%)8
4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2.0(2.8%)2
5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2.0(2.8%)10
6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7.0(9.9%)21
7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7.0(9.9%)17
8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2.0(2.8%)6
9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6.0(8.5%)16
10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7.0(9.9%)21
11保护水资源2.0(2.8%)5
12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6.0(8.5%)16
13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6.0(8.5%)18
14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2.0(2.8%)1
1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2.0(2.8%)9
16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2.0(2.8%)11
17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2.0(2.8%)4
18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2.0(2.8%)12
19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2.0(2.8%)14
20水的组成2.0(2.8%)5
21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7.0(9.9%)19
22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2.0(2.8%)6
23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6.0(8.5%)16
24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2.0(2.8%)15
25化学式的相关计算6.0(8.5%)16
26空气的污染与防治2.0(2.8%)3
27物质的简单分类2.0(2.8%)7
28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6.0(8.5%)18
29燃烧与燃烧的条件7.0(9.9%)17
30硬水与软水2.0(2.8%)5
31物质的鉴别、推断2.0(2.8%)15
32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2.0(2.8%)11
33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2.0(2.8%)13

文档

广东省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广东省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阅卷人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得分1.(2分)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披荆斩棘C.死灰复燃D.百炼成钢2.(2分)运输氢氧化钠固体的包装箱上应张贴的标识是()A.B.C.D.3.(2分)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中污染物监测范围的是()A.COB.SO2C.N2D.PM2.54.(2分)广东咸肉粽口感鲜香,配料中五花肉富含的营养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