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构成一般要求偷逃关税数额在( )万元以上。
A、一 B、三 C、五 D、十
2、 刑事责任能力就是行为人( )自己行为的能力。
A、 预见和辨认能力 B、理解和控制能力
C、辨认和控制能力 D、识别和控制能力
3、 叛逃罪的主体要件是( )。
A、中国公民 B、国家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D、任何人
4、 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劣药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对犯罪成立的意义不同。
A、 犯罪主体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 D、危害结果
5、 想象竞和犯是指( )。
A、 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 B、一个行为触犯数个法律条文
C、数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 D、数个行为触犯数个法律条文
6、 有期徒刑的期限是( )。
A、 6个月以上20年以下 B、3个月以上20年以下
C、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D、3个月以上15年以下
7、 下列属于法定量刑情节的是( )。
A、 犯罪动机 B、犯罪目的 C、自首 D、退赃
8、 爆炸罪与采用爆炸手段实施的杀人罪之间的区别是( )。
A、 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B、行为是否有致人死亡的结果
C、行为人的主观目的
D、行为是否造成财产损失
9、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 )。
A、行为犯 B、结果犯 C、危险犯 D、实害犯
10、甲自制假药并予以销售,销售额达6万元,经有关部门检验,该药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甲的行为( )。
A、 不构成犯罪 B、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
C、构成生产销售劣药罪 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11、偷税罪的构成要求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 )。
A、10%并5万元 B、10%并1万元 C、5%并5万元 D、5%并1万元
12、我国刑法中的惯犯是( )
A 、 盗窃成性或者以盗窃为业的 B、一贯诈骗的
C、以为业的 D、一贯走私的
13、甲系有妇之夫,与本村现役军人乙的妻子通奸,致丙怀孕,丙怕众人知道难堪,遂自缢而死。甲的行为( )。
A、构成重婚罪 B、构成破坏军婚罪
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不构成犯罪
14、甲自制假毒品200克卖给乙,得款2万元。甲的行为( )。
A、构成诈骗罪 B、构成贩卖毒品罪
C、构成贩卖毒品(未遂)罪 D、不构成犯罪
15、盗窃并使用信用卡的,构成( )。
A、盗窃罪 B、盗窃信用卡罪
C、诈骗罪 D、信用卡诈骗罪
二、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凡多选或者少选者,均不得分)
1、只能由中国公民构成的犯罪有( )。
A、背叛国家罪 B、国家罪
C、投敌叛变罪 D、叛逃罪
2、洗钱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明知是( )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
A、毒品犯罪 B、走私犯罪
C、淫秽物品犯罪集团 D、性质组织犯罪
3、犯下列( )的,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A、诈骗罪 B、侵占罪
C、敲诈勒索罪 D、盗窃罪
4、既可以由首要分子构成,也可以由积极参加者构成的犯罪是( )。
A、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B、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
C、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 D、聚众斗殴罪
5、下列哪些情况可以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
B、 教他人如何卖淫 B、教他人如何吸毒
C、教他人如何偷东西 D、教他人如何制造假酒
6、下列哪些犯罪是由故意构成的?
A、 医疗事故罪 B、非法行医罪
C、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 D、传播性病罪
7、主犯包括:( )
A、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人
B、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
C、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
D、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
8、下列各罪中属于不作为的犯罪有:( )。
A、危险物品肇事罪 B、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C、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 D、消防责任事故罪
9、我国死刑的性规定主要有( )。
A、适用范围 B、适用对象
C、死刑复核程序 D、死缓制度的存在的
10、下列( )的构成要求行为人对犯罪对象必须是明知。
A、运输假币罪; B、非法持有假币罪;
C、非法持有毒品罪; D、非法持有支罪。
11、下列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有( )。
A、又聋又哑的人犯罪 B、间歇性精神病在正常时犯罪
C、盲人犯罪 D、醉酒的人犯罪
12、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13、甲、乙有宿怨,一天,甲偷开丙的汽车,径直向被困在墙角的乙撞击,见乙倒下不动后,甲开车逃窜,撞伤行人丁,后乙被救起,重伤瘫痪。甲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 B、故意杀人(未遂)罪
C、故意伤害罪 D、交通肇事罪
14、下列属于一般主体的犯罪有( )。
A、故意杀人罪 B、交通肇事罪
C、渎职罪 D、刑讯逼供罪
15、下列属于从一重论处的情况有( )。
A、牵连犯 B、继续犯 C、连续犯 D、想象竞合犯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犯罪的故意是行为人应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 )
2、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停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结果的发生.()
3、某机关花费16万元买回一辆小轿车,停在一间空房内。两天后发现车被毁坏,经查为本单位的钟某故意所为。钟某的行为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
4、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方面( )。
5、盗窃专用的,依照盗窃罪定罪处罚。( )
6、绑架犯罪过程中故意杀死被绑架者的,也只按绑架罪定罪处罚,而不实行数罪并罚。( )
7、交通肇事后故意不抢救被害人而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应以(间接)故意杀人罪论处。( )
8、甲乙丙三人系某刑事侦察科的干警,为侦破一起毒品犯罪集团案件,传唤一名案件知情人,
并对其使用肉刑逼取证言,但未造成重伤。三人的行为构成刑讯逼供罪。( )
9、甲乙二人共谋抢钱,一日,二人见一女子独行,甲乘该女不备,从其背后用双手将该女拦腰抱住,乙乘机抢走女子的钱包。二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
10、甲将乙打伤,第二天乙和其朋友丙在路上遇见甲,乙丙二人威胁甲交出500元赔偿,甲说身上没带这么多钱,乙便说:“明天给我拿来。如不答应,现在就让你知道我的厉害。”乙丙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
罪。( )
11、对想象竞合犯依照从一重的原则处罚。( )
12、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构成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确知道是赃物。( )
13、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高法定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不予追究。
14、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
15、聋或者哑的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简述犯罪未遂的基本特征。
2、简述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异同。
3、简述自首的成立条件。
4、受贿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与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哪里?。
五、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试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
2、试述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之间的异同。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6,共18分)
1、宋某有房三间,位于一排砖木结构房屋的东端,依此向西有七户人家。1988年7月8日宋及其因家事与其母、兄发生争执,遭其兄殴打。宋怒从心起,感到此屈辱无法忍受,决心房屋移居他处。宋用火柴点燃屋内麦草堆后携妻带子出走。火势很快蔓延将房屋烧着。当时风向东南,西邻七户为避免殃及,纷纷将财物向外转移。由于众村民奋力扑火,才避免七家的房与物化为灰烬。
请问:对宋某的行为如何认定?说明理由。(本题7分)
2、袁甲(23)因与一女青年恋爱遭到女方哥哥丁某的反对,袁甲便与其大弟袁乙商量教训丁某。袁乙同意后,第二天就了解到丁某的活动规律,并把丁某骗到袁甲埋伏的地点,袁甲突然窜出用铁棍把丁某的右腿打折,造成截肢。在此事发生5天前,袁甲的小弟弟袁丙(18)因该女青年与袁甲中断关系而心怀不满,先后两次打匿名电话给该女青年,对其辱骂。袁甲知道此事后,责怪袁丙说:“乱弹琴,不怪她,是他哥哥不好。”
请问:(1)袁甲、袁乙、袁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谁不构成犯罪?为什么?
(2)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
(3)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如果是,谁是主犯?(本题8分)
3、刘某与某公司张某在宾馆住在同一房间。刘看到张的文件包中有支票,当张离开房间去用餐时,趁机从张某的文件包中窃取盖好印签的空白支票一张。窃后刘发现是一张填好日期但已过期的空白转帐支票,遂将日期往后改了一下,便到一家商店购买了24寸日立彩电8台、电冰箱、洗衣机各4台等物品。总价值人民币14万元。
请问:刘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处罚?(本题8分)
参: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D; 5、A;
6、C; 7、C; 8、A; 9、A; 10、D;
11、B; 12、C; 13、D ; 14、A; 15、A。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BD; 3、AD; 4、ABD; 5、CD;
6、BD; 7、AC; 8、CD; 9、ABCD; 10、ABC;
11、AC; 12、ABCD; 13、BD; 14、AB; 15、A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简答题:(略)
五、论述题:(略)
六、案例分析题:
1、 答:构成放火罪。
2、 答:(1)袁甲、袁乙构成犯罪,袁丙不构成犯罪;
(2)袁甲、袁乙构成故意伤害罪;
(3)袁甲、袁乙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袁甲是主犯。
3、答:构成盗窃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