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 )组( )号 导学案编号:7YW下-09-01(总000)
课题 | 9、阿长与<山海经>(1) | 课型 | 新授 | |||
主备 | 李 星 | 上课教师 | 范登清 袁桂林 李星 | 审核 | ||
学习 目标 | 1、了解作者作品,识记震悚、惶急、诘问等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3、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 |||||
【课前预习导学】 1、注音写字 掳去( ) 震悚( ) 惶急( ) 疮疤( ) 诘问 ( ) 惧惮( ) 粗拙( ) 疏懒( ) 惊骇( ) 憎恶( ) 炙热( )孤shuāng( ) pī( ) 雳 2、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选自《 》,作者 ,原名 。他发表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 》,小说集有《 》,《 》,散文集《 》,散文诗集《 》。 3、关于《山海经》 《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课堂学习设计】 一、板演展示,检查预习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刻画了哪个人物?围绕着这个人物写了哪几件事?
4、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文中哪些事是详写?为什么详写?
2、这些事件表现了长妈妈怎样的品格风貌?
3、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5、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课文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想象 的空间,大家想象一 下她是怎样到处打听,怎样跑书店书摊,操了多少心才买到这本书的?请以《阿长买〈山海经〉》为题,写一篇 200字左右的想象短文。
六、达标检测,反馈效果 | ||||||
课后 反思 |
民勤县蔡旗中学导学案
班级 姓名 ( )组( )号 导学案编号:7YW下-09-02(总000)
课题 | 9、阿长与<山海经>(2) | 课型 | 新授 | |||
主备 | 李 星 | 上课教师 | 范登清 袁桂林 李星 | 审核 | ||
学习 目标 | 1、学习作者欲扬先抑和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2、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 |||||
【复习导入 明确目标】 回顾上节课内容 【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 1、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标在课本上) 2、作者在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时,用了一种什么写法?作者叙述的几件事情中,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
3、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合作探究 品味赏析】 仔细阅读课文19~29段,思考下列问题,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阿长与<山海经>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6、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拓展延伸 巩固提高】 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 (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
【达标检测,反馈效果】 | ||||||
课后 反思 |
课题:9、阿长与<山海经>
班级 姓名 ( )组( )号 成绩:
1.找出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惊骇(hài) 孤孀(shuānɡ) 疮疤(chuānɡ)B.掳去(lǔ) 惧惮(dàn) 憎恨(zènɡ)
C.絮说(xù) 诘问(jié) 霹雳(pī)D.粗拙(zhuó) 烦琐(suǒ) 陆玑(jī)
2、指出下列各句的病因,填写在句后的括号中。
A.主语残缺 B谓语残缺 C宾语残缺 D主谓搭配不当E.动宾搭配不当 F语序不当 G不合书理
①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 )
②我们来到大海边,呼吸着新鲜空气、阳光和海水。 ( )
③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我就起床,准备出发了。 ( )
④农业生产必须走现代化。 ( )
⑤听了姜素椿的报告,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 )
⑥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 )
⑦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 )
⑧黑黑的乌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 )
3、阅读
祖母的启蒙
①祖母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虽然一生贫困,却教导后代仁慈待人。我刚懂事,祖母便找来一些纸板,剪成各种动物,以类似放幻灯的方式,讲许多匡扶弱小、抵御外侮的童话和民间故事;还买来仅巴掌大的连在一起的“小人书”,一页页耐心地讲《司马光砸缸救人》《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等故事。上幼儿园前,祖母挪动着小脚,几乎每天下午带我去少年儿童图书馆,她牵着我的小手,轻轻地走到那些专心看书的小学生背后,慈祥地望着他们。然后,祖母抱我坐在草坪上,亲切地说:“细伢子呵,你长大了要努力读书,书会告诉你许多许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要宽,要帮助比自己穷困的人。”
②我上幼儿园时正值三年困难之际,不少小朋友都因缺乏营养而面黄肌瘦。吃午饭时四个人一桌,中间放一碗没有油的咸菜豆瓣汤,每人轮流舀一汤匙,轮到我时都谦让了;下午发点心时,每个人仅得一只乒乓球般的淡馒头,每次我都留给上小班的弟弟吃。当祖母来幼儿园接我,知道这些事后,不禁潸然泪下,抖抖地捧出一包盐炒黄豆,哽咽着说:“我的乖伢子,你做得对呵,你一定饿坏了吧,快吃,快吃!”
③“”期间,我家遭难,有一阵断了经济来源。一天,姑妈从安徽寄来一包虾皮,祖母手捧着虾皮闻了又闻,却毅然吩咐我送给了被“造反派”打得遍体鳞伤,又将发配崇明的前抗日志士李伯伯。不久,北京的大叔托人辗转捎来两包豆腐粉,祖母也让我送一包给被诬陷为“历史反”的老党员刘爷爷。……
④冬至之夜,我久久地伫立于阳台上,祖母正是18年前的冬至去世的。遥望苍天群星,其中那颗极其平凡的微微闪光的一定是祖母了。
1.文写了四件事,请依次概括出来。其中哪件是详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2.上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3.祖母对“我”的启蒙方式是________。A.谆谆善诱 B.启发鼓励 C.以身作则 D.言传身教
4.第①段中加粗字“对人要宽”的“宽”字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_。
5.第②段中的比喻句“乒乓球般的淡馒头”形象地表明了馒头的特征是_____ 。
6.第③段末尾的省略号有什么意义?
7.最后一段画线句子中“极其平凡”照应了上文________________,“闪光”照应了上文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突出了祖母的什么品质?
次 数 | 日 期 | 评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