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主要用于下列哪些关键流程?( )
A、急诊 病房 之间的转接;
B、病房 手术室之间的转接;
C、病房 ICU 之间的转接;
D、产房 新生儿室之间的转接;
E、病房 辅助检查科室之间的转接;
2、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主要用于下列哪些患者?( )
A、产妇;B、新生儿;C、过敏史患者;D、昏迷患者;E、语言交流障碍患者。
3、腕带登记的信息内容至少要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
A、姓名、性别、年龄;B、床号、住院号;C、身份证号; D、本人电话、亲属电话号码;E、临床诊断、过敏史。
4、腕带主要用于下列哪些病区? ( )
A、普通病区;B、重症医学科;C、新生儿室;D、手术室;E、洗婴室。
5、、抢救病人的病历应及时完成,因抢救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应在抢救结束后( )小时内据实补记。
A.6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4小时 E.24小时
6、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中,提倡使用唯一标识,查对中要求同时使用至少多少项核对患者身份?( )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E、五项。
7、急诊科腕带采用红、黄、绿、黑四种色对患者进行检伤分类,意义分别为:( )
A、黑色代表死亡;B、红色代表轻伤;C、绿色代表轻伤;D、红色代表重伤; E、黄色代表中度。
8、新生儿的腕带使用,正确的是( )
A、按男左女右原则,全部使用紫色;
B、全部使用黄色,记录好信息即可;
C、男孩用浅蓝色,佩戴在右手;女孩用粉红色佩戴在左手;
D、男孩用粉红色,佩戴在左手;女孩用浅蓝色佩戴在右手;
E、男孩用浅蓝色,佩戴在左手;女孩用粉红色佩戴在右手。
9、口头医嘱只适用于抢救患者或术中需要抢救用药的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流程是( )
A、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药品名称一次,医师确认,使用药物,记录,抢救结束后下达书面医嘱,双方签字。
B、护士向医师电话汇报病情,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一次,医师确认,使用药物,记录。
C、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一次以上,医师确认,使用药物,记录,抢救结束后下达书面医嘱,双方签字。
D、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一次以上,医师确认,使用药物并记录,(抢救结束后)清点核对安培及记录一致,补记书面医嘱,双方签字。E、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后,记得让医生补药物处方即可。
10、关于《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描述正确的是( )
A、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重点是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
B、“三步安全核查法”是指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的三步核查;
C、手术院感风险评估表是单独的一张表格;
D、手术安全核查由科主任主持;
E、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向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报告。
11、危急值处理原则,正确的是( )
A、发现危急值,立即电话告知主管医师即可;
B、发现危急值,检查仪器无误后再次复查确认,电话告知医生即可;
C、发现危急值,检查仪器无误后再次复查确认;进行登记,报告医生和/或科室护士,接到报告科室护士及医师应双签字;
D、危急值报告登记,原则是体现危急值在工作人员之间,到达检验、科室护理部门或/和主管医师的具体值及时间,并签字确保能够溯源;
E、通知患方患者病情危重,让他们赶快找主管医师。
12、关于《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描述正确的是( )
A、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重点是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
B、“三步安全核查法”是指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的三步核查;
C、手术院感风险评估表是单独的一张表格;
D、手术安全核查由科主任主持;
E、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向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报告。
13、关于“手卫生”的定义,正确的是( )
A、即“七步洗手法”的简称;
B、专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C、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D、指先洗手,然后使用手消毒剂的过程;
E、专指对医务人员洗手、消毒后进行的专业检测。
14、下列疾病进行手术,需要强调标识的有哪些( )
A、硬膜外血肿;B、白内障;C、阑尾炎;D、疝;E、输尿管结石
15、病区常见高危药品包括 ( )
A、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B、品、精神药品; C、放射性药品; D、类易制毒化学品等;E、毒性药品。
16、医院抢救车内物品采用定位放置制度,简易呼吸球囊处于( )
A、左上层;B、右上层;C、右中层;D、左下层;E右下层。
17、关于“手卫生”的定义,正确的是( )
A、即“七步洗手法”的简称;
B、专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C、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D、指先洗手,然后使用手消毒剂的过程;
E、专指对医务人员洗手、消毒后进行的专业检测。
18、患者参与医疗安全,主要内容是( )
A、向患方提供健康教育知识;
B、提供可选择的诊疗方案;
C、签署知情同意书;
D、住院患者医患沟通至少三次,分别是:入院时沟通、住院期间沟通、出院前沟通;
E、所有不良事件都告知患方,以求得谅解。
19、约束带主要用于下列哪些病员( )
A、谵妄病人;B、躁动病人;C、儿童;D、骨折病人;E、瘫痪病人。
20、压疮的好发部位包括 ( )
A、仰卧:枕骨隆突、肘、骶尾部、足跟;
B侧卧:坐骨结节、耳、髋部、膝内外侧、踝内外侧;
C、轮椅:手 (外伤或推轮椅时磨擦)、坐骨结节、脚后跟;
D、俯卧位:前额、下颌、肩、髂嵴、膝部;
E俯卧位:乳房、男性生殖器部位、足背、足趾。
21、有关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规定,正确的说法是( )
A、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可以据情获得医院减、免责任的鼓励;
B、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已经废止,启用了“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
C、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对不良事件的要求是,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0件;
D、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对不良事件的要求是,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0件;
E、报告不良事件,必然受到处罚。
二、填空题
1、对实施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 ”,作为 、 、 诊疗活动时识别患者的一种必备的手段。
2、在输血时采用 核对来识别患者的身份。
3、医院原则上不主张使用口头医嘱,仅在患者病情紧急需 和
时才允许执行医师使用口头医嘱。
4、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的 和 ,切实落实世界卫生组织 ,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5、对报告的安全事件进行 、 、 、 。对严重事件有根本 和 ,落实并反馈结果。
6、严格执行 、 、 、 、 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7、规范临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标本 、 、 的
安全操作流程,建立相关监管制度,确保临床实验室及标本的安全。
8、医护人员在无菌临床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 ,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
9、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为患者提供多种参与医疗照护过程的 与 。
10、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明确“危急值”报告项目与范围,如临床检验至少应包括有 、 、 、 、 、 、 、 、等及其他涉及患者生命指证变化需要即刻干预的指标。
11、规范并严格执行重要检查(验)结果和诊断过程的 、 和 交接流程。
12、评估有 、 、 等风险的高危患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三、判断题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须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
2、规范药品管理程序,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与使用的要求。
3、有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措施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规范,尽可能降低医院相关感染的风险。
4、医院鼓励员工积极主动呈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遵循重在对事件根本原因的分析改进,而仅对当事人惩罚处理的原则,保证医院质量持续提高,促进患者安全。
5、对手术、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床头卡、指纹等)。
6、规范药品管理程序,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与使用的要求。
7、加强医务人员的有效沟通应强调高、专、精技术的开展,为医务人员提供多种沟通方式和渠道,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倡导多学科诊疗模式
8、医护人员在无菌临床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
9、儿科患者(≤14岁)均为跌倒风险高危人群,无须行安全评分,病房内需设警示牌。
10、建立医院安全事件报告平台,提供有效、便捷的报告途径,鼓励医务人员全员参与,自愿、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近似错误和安全隐患,同时医院应制定自愿性报告事项。
11、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体系,采用系统标准化分析工具,针对医院存在的薄弱环节,主动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
12、建立医学装备安全管理与监管制度,遵从安全操作使用流程,加强对装备警报的管理。完善医学装备维护和故障的及时上报、维修流程。
13、择期手术须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
14、由参加手术的器械护士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该在患者清醒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规范手术部位识别制度与工作流程。
15、药品标签应保持字迹清楚,整洁干净,如有污损应即时使用。
四、简答题
1、应从哪几个方面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2、如何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
3、应怎样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4、如何落实临床“危急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