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21:37:53
文档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课程英文名称:FoundationEngineering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0先修课程:土力学、材料力学、混凝土结构等授课时间:星期三、星期四1-2节1-16周授课地点:松山湖校区/6D101授课对象:2014级土木工程专业开课院系: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任课教师姓名/职称:孙成访/教授联系电话:Email: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分集体答疑与个别答疑的形式。集体答疑的时间、地点在上
推荐度:
导读《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课程英文名称:FoundationEngineering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0先修课程:土力学、材料力学、混凝土结构等授课时间:星期三、星期四1-2节1-16周授课地点:松山湖校区/6D101授课对象:2014级土木工程专业开课院系: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任课教师姓名/职称:孙成访/教授联系电话:Email: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分集体答疑与个别答疑的形式。集体答疑的时间、地点在上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基础工程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 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Foundation Engineering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0

先修课程:土力学、材料力学、混凝土结构等

授课时间: 星期三、星期四1-2节1-16周

授课地点:松山湖校区/6D101

授课对象:2014级土木工程专业

开课院系: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孙成访/教授 

联系电话:Email: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

分集体答疑与个别答疑的形式。集体答疑的时间、地点在上课前、课间进行;也可课后通过电邮与电话联系等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   )     闭卷( √ )   课程论文(  )   其它(  )

使用教材:

基础工程,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教学参考资料:

[1] 《基础工程》,赵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2版。

[2] 《基础工程》,周景星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2版。

[3] 《地基基础工程》,王广月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程简介:

《基础工程》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其特点是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通过学习浅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等基础型式的基本概念,以及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实用设计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进行地基基础工程的一般设计和施工管理能力;能根据工程实际正确选择地基基础类型,并能对常见基础工程事故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课程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地基的工程性质;掌握并能运地基及基础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依据和设计内容。

2. 理解并能运用刚性基础、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桩基础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熟悉并理解高层建筑筏板、箱形基础的设计概念;熟悉并理解连续基础的计算原理;熟悉并理解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的设计概念;熟悉并理解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3. 了解土工合成材料;理解特殊土地基的工程性质;理解地基基础抗震设计的一般方法;理解桩基础施工技术、基坑支护常用形式等。

本课程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可多选):

■C1. 具有运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及力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能力;

■C2. 具有发现、表达、分析复杂土木工程问题,并得出有效结论的能力;

■C3. 具有针对复杂土木工程问题开展分析、设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C4. 具有通过实验设计与实施、数据分析与解释、信息综合等科学方法,研究复杂土木工程问题并获得合理有效结论的能力;

□C5. 具有恰当地选择、应用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土木工程常用软件,模拟或计算分析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能力;

■C6. 具有良好的环保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关注土木工程行业发展与动态,了解土木工程实践、技术及问题解决方案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

□C7. 具有良好的项目管理与经济决策、沟通交流与表达、团队领导与协作、创新与创业的能力;

□C8. 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教学主题教学时长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方式作业安排
1绪论2重点: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

无难点

课堂讲授与讨论
2浅基础类型、基础构造要求、基础埋深的选择

2重点:基础构造要求、基础埋深的选择;

难点:基础埋深的选择。

课堂讲授与讨论 
3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基础底面尺寸确定2重点: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和基础底面尺寸确定。

难点:偏心受压基础设计、软弱下卧层验算。

课堂讲授与讨论2.1
4基础底面的确定、扩展基础和联合基础的设计,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2重点:扩展基础和联合基础的设计,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难点:扩展基础和联合基础的设计。

课堂讲授与讨论2.4,2.6

5地基计算模型

文克勒地基梁

2重点: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文克勒地基模型及地基梁计算

难点:文克勒地基梁计算

课堂讲授与讨论
6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结构设计和构造2重点:柱下条形基础、柱下交叉条形基础

难点:柱下条形基础和柱下交叉条形基础内力计算

课堂讲授与讨论
7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的结构设计和构造2重点:筏形基础的结构、构造、内力计算。箱形基础的结构、构造、内力计算。 

难点: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的内力计算。

课堂讲授与讨论
8桩的类型、桩的竖向承载力2重点:桩的类型;桩基设计原则;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单桩破坏模式;桩的竖向承载力

难点:桩的竖向承载力确定

课堂讲授与讨论4.2
9桩基础沉降的计算、桩的负摩擦问题、桩的水平承载力2重点:桩基础沉降的计算、桩的负摩擦问题、

难点:桩的负摩擦力

课堂讲授与讨论4.1
10桩的平面布置原则,桩承台的设计,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2重点:桩的平面布置原则,桩承台的设计,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

难点:桩的平面布置原则,桩承台的设计

课堂讲授与讨论4.3
11

地基处理

2重点:软弱地基概念、地基处理的目的;复合地基理论和基本概念,换土垫层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砂石桩法、强夯法等简介、换填法设计。

难点:换土垫层法设计

课堂讲授与讨论5.3
12土工合成材料

挡土墙的类型、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

2重点:加筋挡墙、地基加筋的原理和方法。挡土墙的类型、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

难点: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

课堂讲授与讨论6.1
13

挡土墙的设计

2重点: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三类挡土墙的设计计算原理。

难点:重力式挡土墙的选型和计算、悬臂式挡土墙计算、扶壁式挡土墙计算。

课堂讲授与讨论7.1
14

基坑工程

2重点:基坑工程特点、基坑围护结构形式、悬壁及单锚式围护结构的计算。

难点:悬壁及单锚式围护结构的计算。

课堂讲授与讨论
15特殊土地基、地基基础抗震2重点:特殊土地基的工程性质;了解振动对地基的影响以及地基基础抗震设计原理。

课堂讲授
16机动2复习、答疑
合计:32
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考核内容评价标准权重
平时成绩包括到堂情况、课堂讨论、完成作业情况,得分为30%⨯作业的平均成绩。无故缺课一次,直接扣除平时总成绩的5分,请假为2分,扣完为止。

30%
期末考核(闭卷)按照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分70%
大纲编写时间:2017.3.15

系(专业)课程委员会审查意见:

我系(专业)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系(专业)课程委员会主任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注:1、课程教学目标:请精炼概括3-5条目标,并注明每条目标所要求的学习目标层次(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本课程教学目标须与授课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2、学生核心能力即毕业要求或培养要求,请任课教师从授课对象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应部分复制()

    3、教学方式可选: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实训

    4、若课程无理论教学环节或无实践教学环节,可将相应的教学进度表删掉。

文档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课程英文名称:FoundationEngineering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0先修课程:土力学、材料力学、混凝土结构等授课时间:星期三、星期四1-2节1-16周授课地点:松山湖校区/6D101授课对象:2014级土木工程专业开课院系: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任课教师姓名/职称:孙成访/教授联系电话:Email: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分集体答疑与个别答疑的形式。集体答疑的时间、地点在上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