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 | 理化特征 | 健康危害 | 应急处理 | 预防措施 | |
电弧光辐射 | 皮肤损害 | 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 | 受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可出现界限明显的水肿性红斑,严重时可出现水泡、渗出液和浮肿,并有明显的烧灼感。停止照射后一般在24小时消退,可有色素沉着,一般出现在暴露部位。皮肤长期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之下,可能出现皮肤皱缩、老化,更严重的是引发皮肤癌。 | 当面部或眼睛受到伤害时,要马上就医,并注意休息。 | 工作时要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服、手套等,并使用合格的电焊防护面罩,作业场所注意通风。 |
电光性眼炎 | 波长在250nm-320nm的紫外线可以被角膜和结膜上皮大量吸收,引起急性角膜炎(电光性眼炎)一般须经6-8小时的潜伏期,故多在夜间和清晨发病。 轻度电光性眼炎一般表现为双眼异物感,瞳孔能够缩小,眼脸皮肤潮红。重症患者将有眼部烧灼感或剧痛,并伴有羞明、流泪、视线模糊等现状。 | 轻症无需特殊处理,重症患者可用地卡因、新鲜人乳或牛奶滴眼。 | 加强个人防护,坚持使用防护面罩或防护眼镜;如果在同一地点有数人进行电焊操作,应该采取背向;在固定的电焊车间内,应安装活动遮光屏或修建小隔断;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场所。 | ||
金属烟雾热 | 含钹、镁、锰、铁、铜等金属烟雾 | 吸入金属钹、镁、锰、铁、铜等烟雾后,患者在出现口内金属味、咽干、口渴等症状后,继而出现胸部发闷、咳嗽、气促,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关节肌肉酸痛等症状,并引发寒颤、发热、体温升高等。 | 1.酌情给患者服用柴胡、银翘解毒片或生姜红糖茶以缓解病症。2.高热者特别是伴神志异常或过高热者,可为其注射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注射液,并配合物理降温3.若发热持续1天以上仍不退,则应探查有无继发感染或金属中毒,并按相关病因及时治疗。 | 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从业人员要按要求佩戴防护面具,工作场所须保持空气流通,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参加体检。 | |
粉尘危害 | 分为有机粉尘、无机粉尘或者混合型粉尘 | 尘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由于吸入粉尘的质和量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粉尘作用于呼吸道的粘膜会导致萎缩性病变,此外还可引起咽炎、喉炎、气管炎等疾病。 | 发现身体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 通过通风除尘的方法对尘缘予以有效控制,为从业人员配备合格的防护用品(如:口罩、防尘口罩、防尘面具、防尘头盔等)。 | |
噪音危害 |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 钢结构生产过程中的机器轰鸣、物品碰撞等噪音可能导致从业人员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耳鸣,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疾病。 | 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如发现听力异常,应立即到医院检查,确诊。 | 利用吸收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使用隔声罩、隔声间、隔声屏等,将空气中的噪音隔开。 | |
高温危害 | 热辐射 | 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可导致中暑、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等病症。 |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腋窝处,并及时送医就诊。 | 隔热、通风,做好个人防护、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等,并保证合理的劳动和休息。 | |
喷漆 | 易燃液体 | 可对皮肤、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长期可影响肝、肾功能。 |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皮肤; 2.眼睛接触:用流动清水冲洗;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及时送诊就医。 4.食入:误食者应充分漱口,严重时须及时就医。 | 穿戴劳保手套、劳保服、防护眼镜等劳保用品。 | |
有毒有害气体 | 易挥发、不溶于水,遇热、明火易燃、易爆 | 油漆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笨、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经口和皮肤进入人体,有害健康,大剂量吸入会致人死亡。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会引起瞌睡、头晕、头痛、心跳加快、震颤、昏迷等;长期接触会引起贫血、易出血、易感染等症状,严重时会引发白血病和造血器官病变。 | 1.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 2.皮肤接触:立即用流动的清水清洗污染的皮肤,严禁擦拭接触危险化学品的皮肤; 3.火情/火灾:灭火器扑救并及时报警。 | 作业场所加强通风;作业时穿戴防毒物渗透工作服,带橡胶手套和防护眼镜;及时换洗工作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