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考试(A卷)
姓名:
序号 | 判断题 | 单选题 | 多选题 | 简答计算题 | 总分 |
分数 | 20 | 20 | 30 | 30 | 100 |
得分 |
1、级配良好的土压实时往往压实密度小,压实性低。 ( )
2、土的流动状态与可塑状态的分界含水率称为液限。 ( )
3、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 )
4、钢材的屈强比越大,反映结构的安全性高,但钢材的有效利用率低。 ( )
5、混凝土拌合物中若掺入加气剂,则使混凝土密实降低,便混凝土的抗冻性变差。( )
6、混凝土的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差,都是说明混凝土质量的离散程度。 ( )
7、在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和实验室配合比中,两者的水灰比不相同。 ( )
8、包括闭口孔隙在内的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集料的表观密度 。 ( )
9、沥青混合料的理论密度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 )
10、重复性试验是对试验人员的操作水平,取样的代表性的检验,而再现性则是对试验时所采用的仪器设备的检验。 ( )
11、水泥砼抗压强度试验中,数据的处理有如下规定:在3个试件测值中,如任一个测值与平均值的差值超过平均值的15%,则取余下两个平均值。 ( )
12、水析法适用于0.074mm~0.002mm粒径的土。 ( )
13、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小其决定作用的是拌合物用水量的多少。 ( )
14、针片状颗粒的含量的原因是因为它影响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 ( )
15、砂率是水泥混凝土中砂子用量与石子用量之比的百分数。 ( )
16、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随砂率的增大而减小。 ( )
17、混凝土可以在温度符合规定的静水中养护。 ( )
18、水灰比的大小反映了混凝土拌合物中水的多少。 ( )
19、磨耗值小的石料其抗磨耗能力差。 ( )
20、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的目的是为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确定拌合用水量。 ( )
二、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1分,选错得0分。)
1、用于配制1.5m3土样,要求土样重度为17.5kN/m3,含水量为30%。若土粒重度为27kN/m3,则需要土粒体积多少? ( )
(A) 0.292 m3 (B) 0.748 m3 (C) 0.972 m3
2、土的不均匀系数Cu越大,表示土的级配 ( )。
(A)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B)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3、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指标是 ( )
(A)孔隙比、天然含水量和饱和度; (B)孔隙率、相对密度和密度;
(C)天然重度、天然含水量和相对密度; (D)相对密度、饱和度和密度。
4、室内侧限压缩试验测得的e-P曲线愈陡,表明该土样的压缩性 ( )。
(A) 愈高; (B) 愈低; (C) 愈均匀; (D)愈不均匀。
5、被土颗粒表面吸附着的水称为 ( )。
(A) 毛细水; (B)重力水; (C)自由水; (D)结合水
6、制备土样时,渗透系数小于(等于)10-4cm/s的细粒土宜采用 ( )法饱和。
(A) 直接饱和法; (B) 抽气饱和法, (C) 毛细管饱和法, (D) 反饱和法
7、酒精燃烧法测得的含水率一般 ( ) 烘干法测得的含水率。
(A) 低于; (B)高于; (C)相等
8、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对强度贡献最大的是 ( )。
(A) C3A (B)C3S (C) C4AF (D)石膏
9、砂中有机质会妨碍水泥的 ( )
(A)结构 (B)胶结 (C)析出 (D)细度
10、随着钢材含碳质量百分数的提高 ( )。
(A)强度、硬度、塑性都提高 (B)强度提高,塑性降低
(C)强度降低,塑性提高 (D)强度、塑性都降低
11、水泥强度试体养护的标准环境是: ( )
(A)20℃+3℃,95%相对湿度的空气 (B)20℃+1℃,95%相对湿度的空气
(C) 20℃+3℃的水中 (D) 20℃±1℃的水中
12、水泥安定性是指: ( )。
(A)温度变化时,胀缩能力的大小 (B)冰冻时,抗冻能力的大小
(C)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 (D)拌和物中保水能力的大小
13、表面张力大小是衡量 ( )起泡能力的主要指标。
(A)水 (B)混凝土 (C)外加剂 (D)砂
14、在干燥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用石的坚固性指标不应大于 ( )
(A)8% (B)10% (C) 15% (D) 12%
15、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掺加量,掺非活性混合时材料,不得超过 ( )。
(A)5% (B)10% (C) 15% (D) 20%
16、原材料品质完全相同的4组混凝土试件,它们的表观密度分别为2360、2400、
2440及2480 kg/m3,通常其强度最高的是表观密度为 ( ) kg/m3的那一组。
(A)2360 (B)2400 (C) 2440 (D) 2480
17、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 ( )。
(A)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B)小于最大水灰比
(C)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与最大水灰比的规定 (D)大于最大水灰比
18、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 ( )mm。
(A)≤80 (B)≤60 (C)≤40 (D)≤20
19、选择混凝土骨料的粒径和级配应使其( )。
(A)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小 (B)总表面积大,空隙率大
(C)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大 (D)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小
20、混凝土承受荷载的( )的徐变变形增加较快。
(A)后期 (B)中期 (C)初期 (D)长期
三、多选题(共15题,共30分。下列各题均有 2 个或2个以上备选答案符合题意,有错误选项不得分,选项正确但不完全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完全正确得满分。)
1、用于土的工程分类的指标有:( )
(A)粒径; (B)不均匀系数; (C)塑性指标; (D)含水率; (E)渗透系数
2、评价土的压缩性指标主要有( )
(A)压缩系数; (B)压缩指数; (C)泊松比; (D)变形模量; (E)孔隙比
3、关于击实土的特性以下那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压实使土块内部的土颗粒重新排列; (B)压实使土的强度增加;
(C)压实减少土的塑性变形; (D)压实可减少土的渗透系数;
4、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有 ( )。
(A)白云石 (B)粘土 (C)铁矿粉 (D)矾土 (E)石灰石
5、要求快硬的混凝土,不宜使用的水泥是 ( )
(A)普通水泥 (B)矿渣水泥 (C)粉煤灰水泥 (D)硅酸盐水泥 (E)火山灰水泥
6、、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主要有 ( )
(A)硬度 (B)抗拉性能 (C)耐疲劳性 (D)耐磨性 (E)冲击韧性
7、拌合用水质量检测必检项目有:( )
(A)有害物质含量测定 (B)凝结时间差的测定
(C)抗压强度比测定 (D)电解成分测定 (E)含泥量测定
8、混凝土经碳化作用后,性能变化有( )。
(A)可能产生微细裂缝 (B)抗压强度提高 (C)弹性模量增大
E.可能导致钢筋锈蚀 (D)抗拉强度降低
9、混凝土的耐久性通常包括 ( )。
(A)抗冻性 (B)抗渗性 (C)抗老化性 (D)抗侵蚀性 (E)抗碳化性
10、混凝土用砂当其含泥量较大时,将对混凝土产生( )等影响。
(A)阻碍水泥石与砂子的胶结 (B)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C)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D)增加混凝土的干缩 (E)影响和易性
11、回弹仪出现不能弹击故障时检修方法有( )。
(A)装上挂钩拉簧 (B)更换弹击杆 (C)更换弹击拉簧 (D)更换弹击锤 (E)更换挂钩
12、反映钢材工艺性能指标的有哪些? ( )
(A)抗拉强度 (B)冷弯性能 (C)冲击韧性 (D)硬度 (E)焊接性能
13、硅酸盐水泥腐蚀的基本原因是 ( )。
(A)含过多的游离CaO (B)水泥石中存在Ca(OH)2
(C)水泥石中存在水化硫铝酸钙 (D)掺石膏过多 (E)水泥石本身不密实
14、固结试验成果整理中利用e-lgp曲线得到的指标有: ( )
(A)压缩系数; (B)压缩指数; (C)回弹指数; (D)先期固结压力;
15、集料试验中折算成SO3含量来测试的物质是( )。
(A)氧化硫; (B)硫化物; (C)硫铁矿; (D)硫酸盐。
四、简答计算题(共5题,共30分,每题6分)
1、何谓碱—集料反应?混凝土发生碱集料反应的必要条件是什么?防止措施是怎样?
2、为什么不宜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也不宜用低强度等级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3、土的工程分类依据?这些依据分别是通过什么试验方法获得的?
4、规范规定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以0.5~0.7MPa/s的加载速度加载,某人在试验中按13500N/S的速度加载,理由是(22500mm2为试件断面积),这种计算对吗?
5、设计强度为C30的水泥混凝土,施工抽检了10组试件,其28天的抗压强度(标准尺寸试件、标准养生)如下:30.5、28.4、36.0、35.5、36.0、38.0、35.0、29.0、38.0,33.8,
试评定该结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取判定系数k1=1.7,k2=0.9)。
一、判断题(共20题,共20分,正确打√,错误打×)
1、×2、√3、×4、√ 5、×6、×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二、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1分,选错得0分。)
1、B2、C 3、C 4、A 5、D 6、B 7、A 8、B 9、B 10、B 11、D 12、C 13、C 14、D 15、B 16、D 17、C 18、C 19、D 20、C
五、多选题(共15题,共30分。下列各题均有 2 个或2个以上备选答案符合题意,有错误选项不得分,选项正确但不完全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完全正确得满分。)
1、A C D 2、A B D 3、A B C D 4、BCE 5、BCE 6、ABE 7、ABC 8、BCD 9、CDE 10、ABCD 11、ACE 12、BE 13 、BCE14、B C D 15、BD
六、简答计算题(共5题,共30分,每题6分)
2、何谓碱—集料反应?混凝土发生碱集料反应的必要条件是什么?防止措施是怎样?
答: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的碱与某些活性集料发生化学反应,引起混凝土产生开裂、膨胀甚至破坏,折中化学反应称为“碱—集料反应”。(2分)
其发生反应的必要条件是:1)水泥中的碱含量过多;2)集料含碱活性物质;3)有水存在。(2分)
防止措施:1)控制水泥中的含碱量;2)选择不具备碱活性物质;3)使混凝土保持干燥。(2分)
2、为什么不宜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也不宜用低强度等级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答:1.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时,只需少量的水泥或较大的水灰比就可满足强度要求,但却满足不了施工要求的良好的和易性,使施工困难,并且硬化后的耐久性较差。因而不宜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2分)
2.a.用低强度等级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一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强度,二是需采用很小的水灰比或者水泥用量很大,因而硬化后混凝土的干缩变形和徐变变形大,对混凝土结构不利,易于干裂。(2分)
b.同时由于水泥用量大,水化放热量也大,对大体积或较大体积的工程也极为不利。(1分)
c.此外经济上也不合理。(1分)
所以不宜用低强度等级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3、土的工程分类依据?这些依据分别是通过什么试验方法获得的?
答: 1)土颗粒组成特征––––通过筛分,比重计法获得土的级配。(2分)
2)土的塑性指标:液限、塑限、塑性指数通过液、塑试验获得。(2分)
3)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化学分析––––重铬酸钾容量法。(2分)
4、规范规定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以0.5~0.7MPa/s的加载速度加载,某人在试验中按13500N/S的速度加载,理由是(22500mm2为试件断面积),这种计算对吗?
解:计算法不对。(2分)
应用抗折强度公式反算,即
(4分)
所以加载速度应为4500N/S
5、设计强度为C30的水泥混凝土,施工抽检了10组试件,其28天的抗压强度(标准尺寸试件、标准养生)如下:30.5、28.4、36.0、35.5、36.0、38.0、35.0、29.0、38.0,33.8,
试评定该结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取判定系数k1=1.7,k2=0.9)。(8分)
解:(
R=30MPa Rmin=28.4MPa (2分)
(2分)
∴
(2分)
∴ 判定结果是强度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