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页
第 1 页
课程名称 材料力学A 考试日期 .
层次、专业、班级 姓名
题 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计 | 检查人 签名 |
得 分 | |||||||
阅卷人 签名 | |||||||
一、填空题:(15×1=15分) 1、保证构件正常或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有 强度 要求、 刚度 要求和 稳定性 要求。 2、低碳钢拉伸可以分为弹性阶段、 屈服阶段 和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3、确定容许应力时,对于脆性塑性材料以 抗拉强度 为极限应力。 4、利用强度条件,可以解决三类强度问题,即 强度校核 ; 选择截面尺寸 ; 确定最大许可载荷 。 5、求解静不定问题,必须同时考虑三个方面: 静力学 ; 几何 ; 物理 。 6、梁弯曲变形时剪力与分布荷载集度间的微分方程是: dFs/dx=q 。 二、选择题(10×2=20分) 7、实心圆形截面轴,当横截面的直径增大一倍时,该轴的扭转刚度增大( C ) A 4倍 B 8倍 C 16倍 D 32倍 8、当剪应力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剪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虎克定律都不成立; B、剪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虎克定律都成立 C、剪应力互等定理成立和剪切虎克定律不成立; D、剪应力互等定理不成立和剪切虎克定律成立 9、传动轴简图如图示,已知轴的直径D=100mm,则截面m-m上的最大剪应力τmax=( A ) A 40KN.m B -40KN.m C 20KN.N D -20KN.m 10、图所示简支梁处为距A支左( C )处。 A、 B、 C、 D、
11、图所示简支梁中点弯距值为( C )。 10、11题图: A、 B、 C、 D、 12、外力解除后能消失的变形,称为( D )。 A、残余变形 B、塑性变形 C、比例变形 D、弹性变形 13、为使构件中的力学量能用连续函数表示,材料力学假设构件是具有( A )的。 A、连续性 B、均匀性 C、各项同性 D、各向异性 14、正应力是指( C )。 A、与x轴正向相同的应力;B、与y轴正向相同的应力;C、沿截面法向的应力分量; D、沿截面正法向的应力分量 15、由试验确定的材料的力学性能是( A )。 A、弹性模量与切变模量 B、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 C、应力与应变 D、拉伸与压缩 16、以下哪两种变形必然同时存在( D )。 A、拉伸与压缩 B、拉伸与剪切 C、压缩与剪切 D、剪切与挤压 三、计算构件的内力并画内力图。(20分) 17、求以下杆件中AB、BC、CD各段的轴力,并画出轴力图。(8分)
解:FAB=-2kN(1分) FBC=1kN(1分) FCD=3kN(1分) 图5分 18、如图所示的桥式起重机大梁的跨度为l,起重机大梁的自重可以看作均布载荷。试作剪力图和弯矩。 (12分)
解:起重机大梁可以简化为简支梁,由于载荷和结构均为对称,可以方便求出A、B两处的支座反力 (2分) 以梁左端A为坐标原点,选取坐标系如图所示。距原点为x的任意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分别是 (4分) 作图如图所示。(6分) 四、计算题:(15x2=30分) 19、图示两块钢板,由一个铆钉联结。已知:铆钉直径d=24mm,每块板的厚度=12mm,拉力P=27kN,铆钉允许应力[]=60MPa,[]=120MPa,试对铆钉作强度校核。 解: (1)剪切强度校核 剪切面上的剪力为Q=P(2分) 剪切强度条件为: (3分) 将有关数据代入,得 故安全。(4分) (2)挤压强度校核 挤压强度条件为:(2分) 将有关数据代入,得 故安全。(4分) 20、如图所示的钢件,中间部分BC段横截面积为,两端部分为,在BC处作用轴向力P,求杆件的轴力和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此题为静不定问题,现将D端作为多余约束,并以多余约束力代替,如图不b)所示,则有 1、静力学条件 AB段: (2分) CD段: BC段: (2分 2、几何条件 (4分) 3、物理条件 (4分) (3分) 五、设计题(15分) 铸铁梁受荷载情况如图示。已知截面对形心轴的惯性矩Iz=403×10-7m4,铸铁抗拉强度[σ+]=50MPa,抗压强度[σ-]=125MPa。试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求反力2分 作图4分 (3分) 作弯矩图 B截面 (3分) (3分) C截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