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基于stm32的红外遥控风扇设计毕业论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21:29:34
文档

基于stm32的红外遥控风扇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基于Android的红外智能风扇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
推荐度:
导读毕业论文基于Android的红外智能风扇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
毕业论文

基于Android的红外智能风扇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注 意 事 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

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一、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

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评定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摘要:为了解决家用电器在遥控方面的缺陷,结合智能家居的相关概念和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手机的红外智能风扇设计方案。利用Android平台的应用软件,将智能风扇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手动调节模式,通过红外模块把控制信号发送到STM32控制模块,而后由主控芯片STM32控制风扇的启停以及速度调节;另一种模式是智能模式,利用人体红外感应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当检测到是否有人存在,且当前的温湿度(可通过设置数值大小)是否超出设定值,风扇将自动开关,调节风速大小,从而实现智能手机遥控电器的功能。 

关键词 :智能家居;Android;红外线;STM32;风扇

第一章 概述

目前,市面上的家用电器如电视、空调、DVD等都有自己专用的红外遥控器;另外,还有一种叫万能遥控器,可以实现控制不同品牌的家用电器。但是遥控器过多,也给用户带了不便,可以通过手机集成红外遥控功能,实现简化。该方法通过手机发射红外信号,主控芯片接受到该红外信号后,对与之连接各种电器设备进行相应控制。

Android系统是Google公司推出的开源手机平台,采用Linux内核,是一

个标准化的、开放式的手机平台[1]。它具有强大的无线网接入能力,丰富、便捷的开发工具,和开放的平台等特点。STM32F1系列属于中低端的32位ARM微控制器,该系列芯片是意法半导体(ST)公司出品,其内核是Cortex-M3。该控制芯片具有低功耗、高稳定、大容量等特点,适合多场合的控制应用。

基于当前安卓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了满足智能家居的需求,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Android手机控制的智能风扇。把安卓智能手机作为控制平台,采用红外通信接口,把安卓智能手机与家用电器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手机的无线智能遥控的功能。另外,本文还对风扇工作的模式进行了拓展,使其能够红外遥控调节模式与智能调节模式之间切换。

第二章 硬件设计

2.1 方案选择

    红外协议需要载波调制信息,设计方案有:

方案一:采用555定时器调制38KHz载波信号供单片机加载信息;555 定时器成本低,性能可靠,但占空比调制困难,频率确定无法改变。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内部的PWM机制调制38KHz载波信号加载信息;这个方案节约空间、抗噪性能强,可随时改变频率与占空比,但程序不易编写

    众多遥控器一体对数据库存储需求大,方案设计有:

方案一:采用AT24Cxx扩展外部存储器;

方案二:采用自带高存储容量的存储器;

综合以上考虑,本设计采用STM32系列单片机,这款单片机有脉宽调节模式,能满足本方案的38KHz需求,且此单片机Flash程序存储区有512K,不需要扩展存储空间也能满足加载万能遥控器的数据库。功能满足的情况下,也为了不让硬件过剩的原则,我们采用了载波方案二和数据库存储方案二。

2.2 电路设计

    本设计总模块框图

图2-1 总模块框图

    电路设计主要分为电源模块,红外接受模块、STM32控制模块、人体感应模块、DHT11温湿度检测模块和风扇驱动模块组成。其中电源模块采用电源适配器负责为其他模块电路提供稳定的5V电压。

红外模块负责与手机红外经行相互通信,传递控制信息;单片机控制模块负责识别以及处理从红外模块传递过来的控制信息。手机加载数据库信息到PWM调制38KHz载波上驱动红外发射模块进行红外波发射。

2.2.1单片机模块

单片机模块中的单片机采用STM32F103ZET6芯片,如图2-2所示。它是基于ARM Cortex-M3核心的32 位微控制器,LQFP-144封装,512K片内FLASH(相当于硬盘),K片内RAM(相当于内存,片内FLASH 支持在线编程(IAP);高达72M 的频率,数据,指令分别走不同的流水线,以确保 CPU运行速度达到最大化;通过片内BOOT区,可实现串口下载程序(ISP);片内双RC 晶振,提供8M和32K 的频率;支持片外高速晶振(8M),和片外低速晶振(32K).其中片外低速晶振可用于CPU的实时时钟,带后备电源引脚,用于掉电后的时钟行走;42个16位的后备寄存器(可以理解为电池保存的RAM),利用外置的纽扣电池,和实现掉电数据保存功能;多达80个IO,4个通用定时器,2个高级定时器,2个基本定时器,3路SPI接口,2路I2S 接口,2路I2C接口,5路USART,一个USB从设备接口,一个 CAN接口,SDIO接口,可兼容SRAM,NOR和NAND Flash 接口的16位总线-FSMC;3路共16通道的12位AD输入,2路共2 通道的12位 DA 输出.支持片外电压基准;CPU操作电压范围:2.0-3.6V。

图2-2 STM32F103V单片机封装图

时钟电路 

STM32F103ZET6芯片上有两种时钟源,如图2-3所示:

(1)8MHz晶振X2作为MCU的时钟源 (2)32.768KHz晶振X1作为RTC的时钟源

图2-3 时钟电路

电源电路

本设计模块通过USB线供电,如图2-4所示。为保证芯片因电压过高不被烧毁,设置一个自恢复保险丝,在电路短路的情况下,自恢复保险丝发热断开,保护了硬件和电脑的USB接口免遭烧毁。

图2-4 电源模块

2.2.2红外接收模块

本设计的红外接收模块是基于HL-A838红外一体化接收头的红外接收模块,电路图如图2-5所示。与单片机相连时,接PA3引脚。可接收红外发射模块(内链接)发来的调制成38KHz的红外信号,并解调成逻辑电平,即收到调制的红外信号即输出低电平,否则输出高电平,在程序上应用编解码即可完成红外遥控功能。模块特点如下:低功耗、宽角度及长距离接收供电电压可为3.3V~5.5V输出匹配TTL,CMOS电平,低电平有效 4个M2螺丝定位孔,便于安装。发射的红外线信号是手机通过两个并联的红外二极管发射的。具体实物图如图2-6所示。

图2-5  红外发射接收电路图

  

图2-6 本设计自制的红外发送模块

2.2.3温湿度检测模块

    温湿度检测模块采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它包括一个电阻式测湿元件和一个NTC测温元件,并与单片机的PA4引脚相连接。通过单片机等微处理器简单的电路连接就能够实时的采集本地湿度和温度。DHT11与单片机之间能采用简单的单总线进行通信,仅仅需要一个I/O口。传感器内部湿度和温度数据40Bit的数据一次性传给单片机,数据采用校验和方式进行校验,有效的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DHT11功耗很低,5V电源电压下,工作平均最大电流0.5mA。

图2-7 温湿度传感器的连接图

2.2.4 人体红外感应模块

图2-8 人体红外感应模块

    人体红外感应模块是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模块,电路图如图2-8所示。    与单片机PA2引脚相连,电源采用5V电压供电,其功能特点:

1、全自动感应:人进入其感应范围则输出高电平,人离开感应范围则自动延时关闭高电平,输出低电平。

2、温度补偿:在夏天当环境温度升高至30~32℃,探测距离稍变短,温度补偿可作一定的性能补偿。

3、两种触发方式:(可跳线选择)

    a、不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延时时间段一结束,输出将自动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

    b、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在延时时间段内,如果有人体在其感应范围活动,其输出将一直保持高电平,直到人离开后才延时将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感应模块检测到人体的每一次活动后会自动顺延一个延时时间段,并且以最后一次活动的时间为延时时间的起始点)。

4、具有感应封锁时间(默认设置:2.5S封锁时间):感应模块在每一次感应输出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可以紧跟着设置一个封锁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感应器不接受任何感应信号。此功能可以实现“感应输出时间”和“封锁时间”两者的间隔工作,可应用于间隔探测产品;同时此功能可有效抑制负载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此时间可设置在零点几秒—几十秒钟)。

2.2.5风扇驱动电路

风扇电机的驱动模块比较简单,与红外接受模块的电路类似,就是主控芯片控制一个三极管的通断实现对风扇启停。此外,可通过调制PWM波的方式对风扇的转速进行相应调节。

为了丰富风扇的功能,除了红外遥控风扇开关和调速外,本设计引入智能控制模式,即无需手动调节,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和DHT11温湿度传感器检测风扇下有无人员,及当前温度和湿度。在检测到有人的前提下,主控芯片根据当前的温度和湿度值给出相应的PWM来控制风扇电机的转速,实现风扇电机的智能运行。系统的总体实物图如2-9所示。

图2-9 系统设计实物图

第三章 遥控器软件设计

STM32程序主要是用来接收、分析、处理红外模块过来的数据,完成以后通过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到电器上,最终达到遥控电器的目的。

3.1遥控器软件流程框图

软件采用模块化编程,把系统运行分成两种模式:

智能模式:用户无需调节风扇,主控芯片会对人体传感器与DHT11传感器的信号处理,并根据其给出相应的速度信号给风扇。

手动控制模式:该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对风扇的启停、速度进行调节控制

另外,两种模式间的切换只需要手机应用端调节。

图3-1 遥控器软件流程框图

    3.2红外编码程序

   本软件包含了3种红外编码格式:三星的TC9012,松下的LC74M和NEC的uPD6121G。受篇幅,这里主要介绍TC9012编码。

  1、红外载波程序

⑴TC9012载波要求:频率 38KHz 占空比 1/3

   

图3-2载波波形参考图:38KHz 1/3  载波实测波形图:38.46KHz  1/3占空比

由载波实测波形图可以看出,实测波形与参考波形频率误差为1.2%,占空比误差为-0.6%,满足TC9012载波要求,说明我们用PWM产生的38KHz载波的程序是正确的,下面是具体的程序代码。

⑵38KHz载波核心代码:SYSclk = 22118400Hz,PWM0频率为:SYSclk /(65536-[TH0,TL0])/= 22118400 /(65536-[TH0,TL0])/=38400Hz

  2、红外发送数据程序

     TC9012的一帧数据中含有32位码,包含两次8位用户码,8位数据码各8位数据码的反码。引导码由4.5ms的载波和4.5的载波关断波形所构成,以作为用户码、数据码的先导。

图3-3 引导码参考图

 

 图3-4 引导码实测:有载波4.52ms    图3-5引导码实测:无载波4.52ms

   由以上两实测图可以看到,引导码有载波误差0.4%,无载波误差0.4%,是满足TC9012引导码开载波4.5ms+关载波4.5ms的要求的。

图3-6 数据0实测:高电平0.56ms     图3-7 数据0实测:高低电平总长 1.14ms

由以上两实测图可以看到,数据0高电平误差0%,高低电平总长误差1.3%,是满足TC9012数据0高0.56ms,总长1.125ms的要求的。

   图3-8数据1实测:高电平0.56ms  图3-9 数据1实测:高低电平总长2.26ms

由以上两实测图可以看到,数据0高电平误差0%,高低电平总长误差0.4%,是满足TC9012数据1高0.56ms,总长2.25ms的要求的。

第四章 Android应用软件设计

本应用软件的设计是为了使我们的手机能够发射红外信号给主控芯片,从而实现远程控制目的。开发工具 :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JDK,Android-SDK。编译版本:android2.3.3。

4.1 Android应用流程介绍

下面是应用的具体流程;

图4-1应用流程图

图4-2 应用界面

4.2 资源规划和权限配置

为了兼容不同手机屏幕尺寸和分辨率,放了三套不同分辨率和尺寸的图片分放在res/drawable-hdpi,res/drawable-mdpi,res/drawable-xhdpi目录。

    本应用设计用到本地红外适配器功能,多分辨率支持功能,窗体纵向显示功能的使用,在AndroidMainfest.xml中添加允许使用红外功能的权限

android:name="android.permission.BLUETOOTH"/>

并且界面的窗体均为纵向显示,这里设置窗体显示通过标签属性                                              android:screenOrientation=“portrait”。

设置多屏幕分辨率支持        android:smallScreens="true"

        android:normalScreens="true" 

        android:largeScreens="true"

        android:anyDensity="true"

    />

4.3 欢迎窗体的设计与实现

应用启动后是一个欢迎窗体,欢迎窗体全屏显示,3秒钟后自动跳转到TV主窗体。欢迎窗体的实现:

1)在onCreate()方法中初始化窗体信息,加载background为drawable目录下的welcome图片的布局文件activity_welcom.xml。

2)创建一个线程类实现3秒后自动跳转。

4.4红外服务

红外服务是一个service类,提供红外的连接,状态反馈,线程读写数据,启动和停止方法。

红外连接: device.createRfcommSocketToServiceRecord(MY_UUID)获取套接口,mySocket.connect()套接口远程连接遥控器。并且通过bundler传递message给UI界面更新。

获取连接状态方法:返回当前红外服务的状态。

Start和Stop方法:线程的初始化和关闭线程。

同步Write方法:防止多线程的干扰,采用关键字synchronized同步写方法。创建一个线程类,传递参数byte[]写到套接口的字节流outputstream中。

第五章 实物调试

5.1 手动控制模式

手动控制模式下风扇的启停与速度调节实验测试图如图所示:

  

图5-1 风扇停止工作与正常工作

图5-3 上位机显示风扇手动模式下各工作状态

5.2智能模式

智能模式下风扇的启停与速度自动调节实验测试图如图所示:

 

图5-1 风扇智能模式下的启停

图5-3 上位机显示智能模式下风扇运行状况

第六章 总结

本文设计的基于Android的红外智能风扇,通过手机客户端发射红外信号给STM32主控芯片,对系统进行各种操作,能够实现对风扇的手动调节控制,并能够进行模式切换。实验调试能够实现各模式的功能,基本满足预期实验要求。

基于安卓手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新颖,实用方便,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具有经济、社会效益。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多功能、低成本、强适应和人性化使得该产品将会获得发展契机。在以后居家生活中,手机远程遥控不仅仅如此,未来人类的生活更加便捷,物联网带给人们的效益将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 Ed Burnette.Hello,Android[M].USA:Pragmatic Programmers,LLC,2010年

[2] 林小茶.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年. 

[3] 郭现杰,张权.从零开始学Java[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

[4] 翟大昆,陈春茶.Android项目开发详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5] 刘焕成.工程背景下的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6] 高彩丽,许黎民,袁海等.Android应用开发范例精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本设计以STM32F103为主控芯片,使用安卓手机红外遥控APP作为移动控制终端,通过PC上位机实时显示系统各模块的工作状态,便于用户的监测与控制。

 系统包括3个功能模块,分别为风扇控制模块、盆景供水模块和照明控制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具有2种工作模式,手动调节模式和智能模式。系统通过安卓手机红外遥控应用发射红外信号,红外接受端将接受到的红外信号传送至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根据其内容进行相应模块的控制操作,且各模块相互,互不干扰。其中各模块的工作方式的切换也是通过APP上的相应操作实现。系统各模块的工作状态通过串口传送至PC上位机进行显示。

 该系统解决家用电器在遥控方面的缺陷,结合智能家居的相关概念和技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集多功能、低成本、强适应和人性化于一体,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

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一、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

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评定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特别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

本人及导师完全同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和以电子、网络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密级:

□公开    □保密(___年__月至__年__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致  谢

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郭谦功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郭谦功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

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赵达睿老师、和研究生助教熊伟丽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心的辅导。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论文能够及时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要求: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撰写意义: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是,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

3.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提高全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要求我们的干部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经济建设中,作为领导人员和机关的办事人员,要写指示、通知、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要写说明书、广告、解说词等说明文;还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是传达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整理、传播等等都离不开写作。

论文种类: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

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写作步骤: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 总结 性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 理论 问题进行 科学 研究 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致  谢

这次论文的完成,不止是我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以及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正所谓你知道的越多的时候你才发现你知道的越少,通过这次论文,我想我成长了很多,不只是磨练了我的知识厚度,也使我更加确定了我今后的目标:为今后的计算机事业奋斗。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感谢您的指导,才让我有了今天这篇论文,您不仅是我的论文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谢谢您!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四年的相处,虽然我未必记得住每分每秒,但是我记得每一个有你们的精彩瞬间,我相信通过大学的历练,我们都已经长大,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感谢你们的陪伴,感谢有你们,这篇论文也有你们的功劳,我想毕业不是我们的相处的结束,它是我们更好相处的开头,祝福你们!我也要感谢父母,这是他们给我的,所有的一切;感谢母校,尽管您不以我为荣,但我一直会以我是一名农大人为荣。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也对很多以前的东西有了更深的记忆与理解。漫漫求学路,过程很快乐。我要感谢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的老师,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令我受益良多。同时还要感谢学院给了我一个可以认真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即将结束*大学习生活,我感谢****大学提供了一次在**大接受教育的机会,感谢院校老师的无私教导。感谢各位老师审阅我的论文。

文档

基于stm32的红外遥控风扇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基于Android的红外智能风扇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