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使用企业安全隐患检查表
受检查企业: 检查时间:
检查要素 | 项目 序号 | 检查内容 | 检查情况及意见 | 检查人 |
合法 | 1 | 是否需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 ||
2 | 若为需取证企业,是否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存在超许可范围生产经营活动。 | |||
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 3 | 是否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
4 | 是否制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具)、安全设施、设备,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职业卫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 | |||
5 | 是否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安全操作法)和制定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作业安全规程。 | |||
安全费用投入、职工保险 | 6 | 是否建立年度安全投入计划,建立安全费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是否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
管理机构安全教育培训 | 7 | 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
8 |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是否经考核合格; | |||
9 | 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 |||
10 | 从业人员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并考核合格。并建立相应台帐; | |||
11 | 化工岗位操作人员是否定期培训和安全教育,是否做到持证上岗; | |||
12 | 外单位人员在厂内施工或其它活动是否开展入厂前安全教育,或签订安全协议; | |||
13 | 自查自纠期间,是否组织岗位操作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举行全员反“三违”宣传活动。 | |||
厂区选址和布局 | 14 |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周边公共、民用设施和区域安全间距是否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 | ||
15 |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周边防护距离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 |||
16 |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是否持有县以上规划部门的规划证明文件; | |||
17 |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车间、仓库是否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且与员工宿舍是否保持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 | |||
18 | 厂区布局是否经有资质单位规范设计,或是否经设计单位或安评机构认可。 | |||
自查自纠动员落实 | 19 | 是否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 ||
20 | 隐患排查治理经费保障和落实情况; | |||
21 | 自查自纠期间,是否按方安案要求进行修订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 |||
22 | 是否组织一次全方位的安全隐患大排查; | |||
23 | 企业是否聘请专家对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 |||
24 | 是否对涉及硝化、氟化、氯化、重氮化、加氢等高危工艺的化工生产企业、剧毒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聘请专家进行重点安全检查,查找在生产工艺、单元操作、重点反应装置、应急救援预案等方面存在的事故隐患; | |||
25 | 对化工危险作业场所、环节生产作业,企业相关人员是否贯彻执行省局四个技术规范性文件;是否规范执行省局重大危险源“二牌一箱”制度、事故警示牌制度、安全隐患整改告示牌制度和化学品事故专项报告四项制度; | |||
26 | 是否开展或计划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 |||
27 | 是否认真落实安全检查和整改制度,是否建立相应的检查记录和管理台帐。 |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订和执行 | 28 |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仪表联锁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 ||
29 | 重要机组、反应器、分馏塔、专用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重要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 |||
30 | 工艺技术是否合规,操作条件是否合理,主要联锁自动保护装置是否正常; | |||
31 | 生产装置正常开、停车和紧急停车安全规程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 |||
32 | 开车前和停车后确认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 | |||
33 | 检修、维修作业时,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起重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 |||
34 | 生产和施工作业中,“四防”(防火、防爆、防中毒、防跑料串料)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特别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和防中毒、窒息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 |||
35 | 防雷电、防汛、防台风、防构筑物倒塌、防静电、防粉尘爆炸等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 | |||
36 | 是否严格执行企业巡回检查制度; | |||
37 | 正在试车投料和试生产项目试车方案备案、安全措施制订和落实情况; | |||
38 | 试车和投料过程是否严格按照设备管道试压、吹扫、气密、单机试车、仪表调校、联动试车、化工投料试生产的程序进行; | |||
39 | 废旧化工装置拆除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拆除施工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要求; | |||
40 | 使用液氯、液氨、剧毒化学品等危险化学品,建立和执行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 | |||
41 | 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防泄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的情况; | |||
42 | 危险化学品气瓶定期检查、检验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 |||
43 | 气瓶连接软管定期检查、试验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 |||
设备设施管理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 44 | 重要生产车间、原料和产品库区、公用工程(供电、供水、供汽、供风)等单元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状况; | ||
45 |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以及其他特种设备是否经有资质单位检测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 |||
46 | 防雷、防静电、电气防爆等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经有资质单位检测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 |||
47 | 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是否经过消防机构验收合格; | |||
48 | 是否采用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工艺、设备; | |||
49 | 是否建立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台帐、记录。是否按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维修,并建立档案; | |||
50 | 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的适当场所是否悬挂、张贴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标签或安全周知卡; | |||
51 | 检修、施工、吊装、装卸、罐装等作业场所是否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 | |||
52 | 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及应急救援用品; | |||
53 | 是否定期组织全面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班组日常安全检查是否正常开展,是否建立安全检查台帐,存在问题是否落实整改 | |||
54 | 作业人员是否存在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情况,对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相关人员是否及时作出处理,是否建立台帐和有记录; | |||
55 | 生产组织是否有序,现场环境是否良好、生产场所物料堆放是否规范、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 |||
56 | 剧毒化学品是否储存在专用仓库内。 |
重大危险源监管 | 57 | 是否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辨识、确定本企业的重大危险源; | ||
58 | 对已确定的重大危险源,有无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的检测、评估和监控措施,是否定期检测、检查和建立重大危险源检测、检查档案; | |||
59 | 重大危险源场所“二牌一箱”制度执行情况。 | |||
项目管理及应急救援设置情况 | 60 | 危险化学品新、改、扩项目是否规范执行国家8号令规定; | ||
61 | 设计和施工单位的资质情况;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情况; | |||
62 | 是否落实危险化学品事故状态下的“清净下水”工作,落实环境应急处理设施及预防措施,是否设立了污水储存池及具备污水处理能力; | |||
63 | 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有否记录; | |||
企业是否建立了应急救援队伍,是否储备了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或与当地大型企业、与地方建立了应急救援合作关系。 | ||||
安评报告及其他 | 65 | 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资质许可评价范围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 ||
66 | 安全评价报告是否在有效期内,对安全评价结论是否明确,需整改的问题是否有明确的整改意见和整改落实情况的确认报告; | |||
67 | 安全评价报告是否客观、实事求是,报告描述与现场情况是否相符; | |||
68 | 近三年是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事故原因、经过是否查清,相关责任人是否依法处理。 |
检查组人员 | 姓 名 | 单 位 | 职 务 | 职称 |
检查意见和对企业的整改要求 |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 |||
受检查企业对检查组的工作意见: 企业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企业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 企业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县级或市安监对企业整改情况意见 | 经办人(签名): 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受检查企业: 检查时间:
检查要素 | 项目 序号 | 检查内容 | 检查情况及意见 | 检查人 |
合法 | 1 | 是否需取得安全经营许可证的单位; | ||
2 | 若为需取证企业,是否持有安全经营许可证,是否存在超许可范围经营活动。 | |||
管理机构安全教育培训 | 3 | 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
4 |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是否经考核合格; | |||
5 | 从业人员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并考核合格。并建立相应台帐; | |||
6 | 自查自纠期间,是否组织岗位操作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举行全员反“三违”宣传活动。 | |||
储存区选址和布局 | 7 | 储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周边公共、民用设施和区域安全间距是否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 | ||
8 | 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周边防护距离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 |||
9 | 是否持有县以上规划部门的规划证明文件; | |||
10 | 储存区布局是否经有资质单位规范设计,或是否经设计单位或安评机构认可。 | |||
自查自纠动员落实 | 11 | 是否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 ||
12 | 隐患排查治理经费保障和落实情况; | |||
13 | 自查自纠期间,是否按方安案要求进行修订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 |||
14 | 是否组织一次全方位的安全隐患大排查; | |||
15 | 企业是否聘请专家对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 |||
16 | 是否开展或计划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 |||
17 | 是否认真落实安全检查和整改制度,是否建立相应的检查记录和管理台帐。 | |||
现场安全管理 | 18 | 是否严格执行“一书一签”(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标签)制度; | ||
19 | 销售剧毒化学品的企业是否查验、登记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运输车辆安装的安全标示牌; | |||
20 | 防雷、防静电、电气防爆等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经有资质单位检测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 |||
21 | 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是否经过消防机构验收合格; | |||
22 | 加油(气)站卸油、加油、检修等重要环节是否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 | |||
23 | 销售氯酸钾的企业和单位是否建立并严格执行了流向登记制度; | |||
24 | 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的适当场所是否悬挂、张贴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标签或安全周知卡; | |||
25 | 作业人员是否存在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情况,对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相关人员是否及时作出处理,是否建立台帐和有记录; | |||
26 | 剧毒化学品是否储存在专用仓库内。 |
重大危险源监管 | 27 | 是否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辨识、确定本企业的重大危险源; | ||
28 | 对已确定的重大危险源,有无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的检测、评估和监控措施,是否定期检测、检查和建立重大危险源检测、检查档案; | |||
29 | 重大危险源场所“二牌一箱”制度执行情况。 | |||
项目管理及应急救援设置情况 | 30 | 危险化学品新、改、扩项目是否规范执行国家8号令规定; | ||
31 | 是否落实危险化学品事故状态下的“清净下水”工作,落实环境应急处理设施及预防措施,是否设立了污水储存池及具备污水处理能力; | |||
32 | 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有否记录,是否配备了必要的应急器材。 | |||
安评报告及其他 | 33 | 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资质许可评价范围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 ||
34 | 安全评价报告是否在有效期内,对安全评价结论是否明确,需整改的问题是否有明确的整改意见和整改落实情况的确认报告; | |||
35 | 安全评价报告是否客观、实事求是,报告描述与现场情况是否相符; | |||
36 | 近三年是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事故原因、经过是否查清,相关责任人是否依法处理。 |
检查组人员 | 姓 名 | 单 位 | 职 务 | 职称 |
检查意见和对企业的整改要求 |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 |||
受检查企业对检查组的工作意见: 企业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企业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 企业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县级或市安监对企业整改情况意见 | 经办人(签名): 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受检查企业: 检查时间:
检查要素 | 项目 序号 | 检查内容 | 检查情况及意见 | 检查人 | |||||
合法 | 1 | 是否取得运输资质; | |||||||
2 | 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是否取得上岗资格证; | ||||||||
3 | 运输车辆、罐车罐体和配载容器是否取得检测检验合格证明。 | ||||||||
自查自纠动员落实 | 4 | 是否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 |||||||
5 | 隐患排查治理经费保障和落实情况; | ||||||||
6 | 是否组织一次全方位的安全隐患大排查; | ||||||||
7 | 是否认真落实安全检查和整改制度,是否建立相应的检查记录和管理台帐。 | ||||||||
日常管理情况 | 8 | 严禁超量装载规定执行情况; | |||||||
9 | 车辆二级维护制度和定期检验制度执行的情况; | ||||||||
10 | 运输车辆配备应急处置器材和防护用品情况,安装的安全监控车载终端、标志灯、标志牌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超载现象; | ||||||||
11 | 承运的剧毒化学品是否通过随车携带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包装物加贴安全标签等方法载明化学品的品名、种类、施救方法等内容; | ||||||||
12 | 是否随车携带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是否按照指定的路线、时间和速度行驶。 | ||||||||
应急救援设置情况 | 13 | 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有否记录; | |||||||
14 | 是否建立了应急救援队伍,是否储备了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 | ||||||||
检查组人员 | 姓 名 | 单 位 | 职 务 | 职称 | |||||
检查意见和对企业的整改要求 |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 |||||||
受检查企业对检查组的工作意见: 企业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企业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 企业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县级或市安监对企业整改情况意见 | 经办人(签名): 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受检查企业: 检查时间:
检查
要素 | 项目 序号 | 检查内容 | 检查情况及意见 | 检查人 |
合法 | 1 | 是否需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 ||
2 | 若为需取证企业,是否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存在超许可范围储存活动。 | |||
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 3 | 是否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
4 | 是否制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具)、安全设施、设备,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职业卫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 | |||
5 | 是否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安全操作法)和制定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作业安全规程。 | |||
安全费用投入、职工保险 | 6 | 是否建立年度安全投入计划,建立安全费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经营)要求。是否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
管理机构安全教育培训 | 7 | 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
8 |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是否经考核合格; | |||
9 | 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 |||
10 | 从业人员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并考核合格,并建立相应台帐; | |||
11 | 外单位人员在厂内施工或其它活动是否开展入厂前安全教育,或签订安全协议; | |||
12 | 自查自纠期间,是否组织岗位操作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举行全员反“三违”宣传活动。 | |||
储存区选址和布局 | 13 | 储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周边公共、民用设施和区域安全间距是否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 | ||
14 | 储存设施的周边防护距离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 |||
15 | 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是否持有县以上规划部门的规划证明文件; | |||
16 | 储存区布局是否经有资质单位规范设计,或是否经设计单位或安评机构认可。 | |||
自查自纠动员落实 | 17 | 是否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 ||
18 | 隐患排查治理经费保障和落实情况; | |||
19 | 自查自纠期间,是否按方安案要求进行修订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 |||
20 | 是否组织一次全方位的安全隐患大排查; | |||
21 | 企业是否聘请专家对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 |||
22 | 是否开展或计划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 |||
23 | 是否认真落实安全检查和整改制度,是否建立相应的检查记录和管理台帐。 |
设备设施管理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 24 |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以及其他特种设备是否经有资质单位检测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 ||
25 | 防雷、防静电、电气防爆等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经有资质单位检测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 |||
26 | 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是否经过消防机构验收合格; | |||
27 | 是否采用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工艺、设备; | |||
28 | 是否建立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台帐、记录。是否按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维修,并建立档案; | |||
29 | 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的适当场所是否悬挂、张贴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标签或安全周知卡; | |||
30 | 检修、施工、吊装、装卸、罐装等作业场所是否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 | |||
31 | 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及应急救援用品; | |||
32 | 是否定期组织全面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班组日常安全检查是否正常开展,是否建立安全检查台帐,存在问题是否落实整改; | |||
33 | 作业人员是否存在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情况,对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相关人员是否及时作出处理,是否建立台帐和有记录; | |||
34 | 是否建立了储罐罐体定期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 |||
35 | 储罐是否装备高、低液位和超温超压报警,仪表、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 | |||
36 | 防超压、防泄漏、防雷、防汛、防倒塌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否落实。 | |||
重大危险源监管 | 37 | 是否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辨识、确定本企业的重大危险源; | ||
38 | 对已确定的重大危险源,有无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的检测、评估和监控措施,是否定期检测、检查和建立重大危险源检测、检查档案; | |||
39 | 重大危险源场所“二牌一箱”制度执行情况。 | |||
项目管理及应急救援设置情况 | 40 | 危险化学品新、改、扩项目是否规范执行国家8号令规定; | ||
41 | 是否落实危险化学品事故状态下的“清净下水”工作,落实环境应急处理设施及预防措施,是否设立了污水储存池及具备污水处理能力; | |||
42 | 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有否记录; | |||
43 | 企业是否建立了应急救援队伍,是否储备了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或与当地大型企业、与地方建立了应急救援合作关系。 |
安评报告及其他 | 44 | 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资质许可评价范围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 ||
45 | 安全评价报告是否在有效期内,对安全评价结论是否明确,需整改的问题是否有明确的整改意见和整改落实情况的确认报告; | |||
46 | 安全评价报告是否客观、实事求是,报告描述与现场情况是否相符; | |||
47 | 近三年是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事故原因、经过是否查清,相关责任人是否依法处理。 |
检查组人员 | 姓 名 | 单 位 | 职 务 | 职称 |
检查意见和对企业的整改要求 |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 |||
受检查企业对检查组的工作意见: 企业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企业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 企业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县级或市安监对企业整改情况意见 | 经办人(签名): 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受检查企业: 检查时间:
检查要素 | 项目 序号 | 检查内容 | 检查情况及意见 | 检查人 |
合法 | 1 | 是否需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 ||
2 | 若为需取证企业,是否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存在超许可范围生产经营活动; | |||
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 3 | 是否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
4 | 是否制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具)、安全设施、设备,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职业卫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 | |||
5 | 是否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安全操作法)和制定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作业安全规程。 | |||
安全费用投入、职工保险 | 6 | 是否建立年度安全投入计划,建立安全费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经营)要求。是否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
管理机构安全教育培训 | 7 | 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
8 |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是否经考核合格; | |||
9 | 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 |||
10 | 从业人员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并考核合格,并建立相应台帐; | |||
11 | 外单位人员在厂内施工或其它活动是否开展入厂前安全教育,或签订安全协议; | |||
12 | 自查自纠期间,是否组织岗位操作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举行全员反“三违”宣传活动。 | |||
厂区选址和布局 | 13 | 危险废弃物处置装置和储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周边公共、民用设施和区域安全间距是否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 | ||
14 | 危险废弃物处置装置和储存设施的周边防护距离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 |||
15 | 危险化学品充装企业是否持有县以上规划部门的规划证明文件; | |||
16 | 废弃物处置区布局是否经有资质单位规范设计,或是否经设计单位或安评机构认可。 | |||
自查自纠动员落实 | 17 | 是否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 ||
18 | 隐患排查治理经费保障和落实情况; | |||
19 | 自查自纠期间,是否按方安案要求进行修订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 |||
20 | 是否组织一次全方位的安全隐患大排查; | |||
21 | 企业是否聘请专家对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 |||
22 | 是否开展或计划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 |||
23 | 是否认真落实安全检查和整改制度,是否建立相应的检查记录和管理台帐。 |
设备设施管理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 24 |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以及其他特种设备是否经有资质单位检测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 ||
25 | 防雷、防静电、电气防爆等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经有资质单位检测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 |||
26 | 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是否经过消防机构验收合格; | |||
27 | 是否采用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工艺、设备; | |||
28 | 是否建立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台帐、记录。是否按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维修,并建立档案; | |||
29 | 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的适当场所是否悬挂、张贴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标签或安全周知卡; | |||
30 | 检修、施工、吊装、装卸、罐装等作业场所是否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 | |||
31 | 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及应急救援用品; | |||
32 | 是否定期组织全面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班组日常安全检查是否正常开展,是否建立安全检查台帐,存在问题是否落实整改; | |||
33 | 作业人员是否存在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情况,对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相关人员是否及时作出处理,是否建立台帐和有记录; | |||
34 | 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装置正常开、停车和紧急停车安全规程的建立与执行情况; | |||
35 | 开车前和停车后确认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 | |||
36 | 在检修、维修作业中,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起重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 |||
37 | 是否建立了储罐罐体定期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 |||
38 | 储罐是否装备高、低液位和超温超压报警,仪表、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 | |||
39 | 防超压、防泄漏、防雷、防汛、防倒塌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否落实。 | |||
重大危险源监管 | 40 | 是否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辨识、确定本企业的重大危险源; | ||
41 | 对已确定的重大危险源,有无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的检测、评估和监控措施,是否定期检测、检查和建立重大危险源检测、检查档案; | |||
42 | 重大危险源场所“二牌一箱”制度执行情况。 | |||
项目管理及应急救援设置情况 | 43 | 危险化学品新、改、扩项目是否规范执行国家8号令规定; | ||
44 | 是否落实危险化学品事故状态下的“清净下水”工作,落实环境应急处理设施及预防措施,是否设立了污水储存池及具备污水处理能力; | |||
45 | 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有否记录; | |||
46 | 企业是否建立了应急救援队伍,是否储备了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或与当地大型企业、与地方建立了应急救援合作关系。 |
安评报告及其他 | 47 | 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资质许可评价范围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 ||
48 | 安全评价报告是否在有效期内,对安全评价结论是否明确,需整改的问题是否有明确的整改意见和整改落实情况的确认报告; | |||
49 | 安全评价报告是否客观、实事求是,报告描述与现场情况是否相; | |||
50 | 近三年是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事故原因、经过是否查清,相关责任人是否依法处理。 |
检查组人员 | 姓 名 | 单 位 | 职 务 | 职称 |
检查意见和对企业的整改要求 |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 |||
受检查企业对检查组的工作意见: 企业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企业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 企业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县级或市安监对企业整改情况意见 | 经办人(签名): 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受检查企业: 检查时间:
检查要素 | 项目 序号 | 检查内容 | 检查情况及意见 | 检查人 |
合法 | 1 | 是否需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 ||
2 | 若为需取证企业,是否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存在超许可范围生产经营活动。 | |||
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 3 | 是否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
4 | 是否制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具)、安全设施、设备,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职业卫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 | |||
5 | 是否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安全操作法)和制定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作业安全规程。 | |||
安全费用投入、职工保险 | 6 | 是否建立年度安全投入计划,建立安全费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经营)要求。是否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
管理机构安全教育培训 | 7 | 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
8 |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是否经考核合格; | |||
9 | 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 |||
10 | 从业人员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并考核合格。并建立相应台帐; | |||
11 | 外单位人员在厂内施工或其它活动是否开展入厂前安全教育,或签订安全协议; | |||
12 | 自查自纠期间,是否组织岗位操作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举行全员反“三违”宣传活动。 | |||
厂区选址和布局 | 13 |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周边公共、民用设施和区域安全间距是否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 | ||
14 |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周边防护距离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 |||
15 | 危险化学品充装企业是否持有县以上规划部门的规划证明文件; | |||
16 | 充装区布局是否经有资质单位规范设计,或是否经设计单位或安评机构认可。 | |||
自查自纠动员落实 | 17 | 是否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 ||
18 | 隐患排查治理经费保障和落实情况; | |||
19 | 自查自纠期间,是否按方安案要求进行修订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 |||
20 | 是否组织一次全方位的安全隐患大排查; | |||
21 | 企业是否聘请专家对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 |||
22 | 是否开展或计划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 |||
23 | 是否认真落实安全检查和整改制度,是否建立相应的检查记录和管理台帐。 |
设备设施管理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 24 |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以及其他特种设备是否经有资质单位检测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 ||
25 | 防雷、防静电、电气防爆等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经有资质单位检测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 |||
26 | 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是否经过消防机构验收合格; | |||
27 | 是否采用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工艺、设备; | |||
28 | 是否建立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台帐、记录。是否按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维修,并建立档案; | |||
29 | 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的适当场所是否悬挂、张贴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标签或安全周知卡; | |||
30 | 检修、施工、吊装、装卸、罐装等作业场所是否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 | |||
31 | 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及应急救援用品,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和防化服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 |||
32 | 是否定期组织全面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班组日常安全检查是否正常开展,是否建立安全检查台帐,存在问题是否落实整改; | |||
33 | 作业人员是否存在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情况,对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相关人员是否及时作出处理,是否建立台帐和有记录; | |||
34 | 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特别是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充装单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 |||
35 | 充装车辆资质、安全状况查验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 |||
36 | 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充装设备管道静电接地、装卸软管每半年进行压力试验情况以及充装设备的仪表和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 | |||
37 | 液化气体充装站是否采取防超装措施; | |||
38 | 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充装站配备有毒介质洗消装置的情况; | |||
39 | 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证明资料不齐全、检验检查不合格、罐体内残留介质不详和存在其他可疑情况的罐车禁止充装危险化学品规定的落实情况; | |||
40 | 是否向驾驶员和押运员说明充装的危险化学品品名、数量、危害、应急措施、生产企业的联系方式等内容,是否向押运员提供所押运的危险化学品信息联络卡。 | |||
重大危险源监管 | 41 | 是否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辨识、确定本企业的重大危险源; | ||
42 | 对已确定的重大危险源,有无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的检测、评估和监控措施,是否定期检测、检查和建立重大危险源检测、检查档案; | |||
43 | 重大危险源场所“二牌一箱”制度执行情况。 |
项目管理及应急救援设置情况 | 44 | 危险化学品新、改、扩项目是否规范执行国家8号令规定; | ||
45 | 是否落实危险化学品事故状态下的“清净下水”工作,落实环境应急处理设施及预防措施,是否设立了污水储存池及具备污水处理能力; | |||
46 | 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有否记录; | |||
47 | 企业是否建立了应急救援队伍,是否储备了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或与当地大型企业、与地方建立了应急救援合作关系。 | |||
安评报告及其他 | 48 | 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资质许可评价范围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 ||
49 | 安全评价报告是否在有效期内,对安全评价结论是否明确,需整改的问题是否有明确的整改意见和整改落实情况的确认报告; | |||
50 | 安全评价报告是否客观、实事求是,报告描述与现场情况是否相符; | |||
51 | 近三年是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事故原因、经过是否查清,相关责任人是否依法处理。 |
检查组人员 | 姓 名 | 单 位 | 职 务 | 职称 |
检查意见和对企业的整改要求 |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 |||
受检查企业对检查组的工作意见: 企业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企业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 企业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
县级或市安监对企业整改情况意见 | 经办人(签名): 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