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烷烃的成键特点,结构特点,理解链烃的含义,通式,能够判断所给的烃是否是烷烃。
理解同系物概念,并能正确判断所给烃是否是同系物
能够对简单烷烃进行系统命名
结合课本表格信息以及甲烷的性质了解烷烃的物理化学性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不同烷烃分子结构式的对比学习过程,熟悉对比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通过不同烷烃的结构模型观察,了解宏观物质的微观表征的手段方法。
通过不同烷烃不同信息表格的信息对比解读,熟悉表格信息的读取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有所提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烷烃的通式,同系物概念,烷烃命名
难点:同系物概念,烷烃命名
三、辅助教学工具
1、导学提纲
2、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球棍模型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课 | 不同种类的蜡烛图片展示,同时介绍蜡烛在生日宴会,照明,红白喜事,以及宗教活动中广泛应用,提出问题,蜡烛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怎样表示? | 学生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回答,蜡烛燃烧过程中有黑烟,同时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生成,但是具体成分不清楚 |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引出本节课内容,可以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同时以问题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 ||
蜡烛的主要成分说明:提出问题“烷烃”“正二十二烷”是什么意思?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读懂蜡烛的成分表 | |||||
授课环节 | 烷烃通式 | 自主研习思考 | 结合导学提纲中材料,以及问题展示,引导学生注意结合问题理解烷烃的含义,试总结烷烃的通式 | 自主阅读导学提纲中对应内容,理解烷烃结构特点,烷烃名称以及烷烃的通式 | 让学生动起来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锻炼学生文字信息理解处理能力 |
小组讨论 | 小组内部交流自主学习情况,并结合知识点练笔,促进相互理解 | 让学生动起来,同时锻炼学生交流沟通,相互协作能力 | |||
小组展示学习情况 | 听取学生的汇报情况,并进行精评,精讲 | 小组烷烃及其同系物学习结果 | 通过该环节,让学生自主展示,培养学生展示自己的勇气和信息 | ||
同系物 | 自主研习思考 | 结合导学提纲中问题,引导学生去理解同系物概念,并通过习题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 自主结合问题阅读课本中同系物的概念,把握概念中的关键词 | 让学生动起来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锻炼学生文字信息理解处理能力 | |
小组讨论 | 小组内部交流自主学习情况,并结合知识练笔,促进知识的理解 | 让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初步解决力所能及的简单问题,同时促进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 |||
小组展示学习情况 | 听取小组学习情况,并精讲同系物概念中,“结构相似”以及分子组成的变化 | 小组代表展示同系物概念学习结果 | 通过该环节让学生自己把握机会展示所学习的结果,锻炼学生的自信 | ||
烷烃命名 | 自主研习思考 | 讲解烷烃的习惯命名方式同时提出习惯命名的缺陷,引出系统命名内容 | 结合导学提纲中烷烃命名操作步骤,初步感知烷烃命名的步骤 | 让学生初步接触复杂问题的分步处理 | |
精讲 | 结合导学提纲中的具体案例,分步解释烷烃命名中的有关内容 | 认真听讲烷烃命名的要点,以及步骤 | 重点,难点知识,让学生先自主感知,了解其中相对较简单的问题,知道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认真听讲难点的解读 | ||
精练 | 安排学生结合导学提纲中的内容,及时通过练笔消化烷烃命名的知识 | 结合导学提纲通过习题消化所学知识 | 及时安排练习内容,促进学生的消化和理解 | ||
烷烃物理化学性质 | 自学 | 结合课本所列出的几种烷烃信息表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烷烃的物理性质,同时结合甲烷的化学性质,让学生自己学习烷烃的化学性质 | 自主结合课本以及课外资料学习烷烃的物理,化学性质 | 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对比学习的学习方法 |
烷烃
一、烷烃结构,通式
结构特点:C-C C-H
通式:CnH2n+2
二、同系物
结构特点:结构相似,对于烷烃而言,是链状烷烃
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原子团
三、烷烃命名;
习惯命名:
系统命名:
(1)选主链: 最长最多
(2)编碳号,定支链:最近和最小
(3)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