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
R2'
工作原理:控制占空比实际上就是要控制电容C1的充放电时间,依据电路图C1充电由0到2/3VCC 3脚输出高电平,电容放电由2/3VCC降到1/3VCC输出低电平,故只要控制好C1充放电回路就可以控制C1充放电时间进而控制输出波形的占空比。
f =1/0.7C(R1+R2) 注:C为图中C1
R1、R2为图中标记为红色的R1'、R2'
图例分析:充电回路,电流经过R1到达电位器由滑片流出,经过D2为电容C1充电。
电容充放电时间是一个RCln2的指数函数约等于0.7RC,而调节占空比C必须 一定,故只有R是决定占空比的变量,图中红色标记的R1'为充电回路电阻, 决定充电时间,电阻越大充点时间越长,输出高电平时间越长。
当R1=R2时充电时间等于放电时间,输出方波,占空比:50%
当R1=R2时充放电回路电阻和不变,即电路中总电阻(R1+R2)不变,由公式可得频率不变,改变电阻器RP阻值可调节波形占空比,调节范围由RP总阻值大小决定。
R1、R2可以是固定电阻,这里设置为电位器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输出频率,调节R1、可以增加高电平的占空比,此法是用在要求频率不变调节RP占空比还达不到要求时用到,增加R1阻值x达到要求的高电平的占空比,然后减小R1阻值x这样就保持了频率不变,通俗地讲就是在一个周期内减少低电平持续时间去增加高电平持续时间。但实际电路中很难调准,不推荐使用。
实际电路调试 实物参数:
R1:电位器 253 (调节输出频率,RP、R2一定,阻值越大高电平持续时间越长)
RP:电位器 103 (在频率一定情况下,可调节输出波形的占空比。)
R2:电位器 253 (调节输出频率,RP、R2一定,阻值越大低电平持续时间越长)
C1:104 (充放电为555提供触发)
C2:103 (提高内部基准电压的稳定性)
D1:RF107 (为电容C1放电提供单向电流,该型号管响应速度较其他管快)
D2:RF107 (为电容C1充电提供单向电流,)
电路调试: f max =1.7K Hz
f min =280 Hz
占空比:q=T高/T低=6/12 (f=280Hz时,调节RP时频率在3Hz以内波动,这是 因为二极管D1、D2产生管压降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