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 B ); 2.( B ); 3.( B ); 4.( B );
5.( B ); 6.( B );7.( B );
8.( C ); 9. ( B ); 10.( C ); 11.( C);
12. (D); 13.(A ); 14.( C); 15.( A );
16.( C ); 17.(D); 18.( C); 19.(A)。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3.(); 14.(); 15.(); 16.(√)。
三、简答题:
1.答:(1)直流电机空载运行时,要求每极下有一定量的主磁通和一定的励磁磁势,实际电机中励磁绕组的匝数已经确定,即要求有一定的励磁电流。或。这种与(或)的关系也就是电机磁路的B-H曲线转化而来的曲线,称为电机的磁化曲线,它表明了电机磁路的特性。
(2)特点:电机磁路中磁通数值不大时,磁动势随磁通成正比地增加;当磁通达到一定数值后,磁动势的增加比磁通增加得快,磁化曲线呈饱和特性;当磁通数值已在增加时,对应的磁动势就急剧增加,电机磁路的饱和程度就很高了。
(3)磁回路中存在着铁磁材料,而铁磁材料的B-H曲线是非线性的,磁导率不是常数,这就使得的关系也是非线性的。据磁路定律定律可知,电机的磁化曲线形状必然和所采用的铁磁材料的B-H曲线相似。
2.答:从电磁的角度看,电动机(或发电机)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从电源吸取(或发出)电磁功率;从机械角度看,在电动机中,为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对机械负载所作的机械功率,而在发电机中为原动机克服制动电磁转矩所需输入电机的机械功率。所以无论是电动机还是发电机,其能量转换过程中,电功率转换为机械功率或机械功率转换为电功率的这部分功率为或,故称这部分功率为电磁功率。
3.答:(1)时,电机的转差率,电磁转矩属于拖动性质,电机从电源吸收电功率,由转轴上输出机械功率,是电动机运行状态。
(2)时,电机的转差率,电磁转矩属于制动性质,电机从原动机上吸收机械功率,从定子绕组上输出电功率,是发电机机运行状态。
(3)时,电机的转差率,电磁转矩属于制动性质,电机从转轴上吸收机械功率,从定子绕组输入电功率,两部分功率一起变为电机内部的损耗,是电磁制动状态。
4.答:1)性质上:主磁通与励磁电流成非线性关系,漏磁通与励磁电流成线性关系;
(2)数量上:主磁通占99%以上,漏磁通仅占1%以下;
(3)作用上:主磁通起传递能量的作用,漏磁通起漏抗压降作用。
(4)因为主磁通的路径是铁磁材料,磁导比较大,且磁导随着饱和程度的不同在不断变化;漏磁通的主要路径是非铁磁材料,磁导较小。
5.答:,——分别是变压器一次绕组的电阻和漏电抗;
和——分别是变压器二次绕组折算后的电阻和漏电抗;
——变压器的励磁电阻,它是反映变压器铁心损耗大小的等效电阻;
——变压器的励磁电抗,它是反映变压器主磁通对电路的电磁效应。
和随着磁路的饱和程度的增加而减小,和不受磁路饱和程度的影响,对设计好的变压器来说短路电阻和短路阻抗是定值。
6.答案略,参照交流电枢绕组磁动势的相关内容。
7.答案略,参照理想变压器并联运行的相关内容。
8.答:同步发电机中电枢磁动势对励磁磁动势的影响就叫做电枢反映。
,的情况,是交轴电枢反应磁动势;
滞后,的情况,是直轴去磁电枢反应;
超前,时,是直轴增磁电枢反应
为滞后的一个任意角,是直轴去磁和交轴电枢反映作用的叠加。
9.答案略,参照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无功功率的调节。
10.答案略,参照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
四、计算题:
解:(1)额定输入功率=
(2) 额定输出功率=
(3) 总损耗=-
(4) 励磁电流为 电枢电流为
=; =
(5)
(6)
五、计算题:
解:
(1),(2)
六、计算题:
(1)高压线圈Y联结,额定电压;
低压线圈D联结,额定电压
变压器的变比:
(2)空载试验在低压方测量,线电流为11.46A
相电流:
励磁电阻:
励磁阻抗:
励磁电抗:
折算到高压侧的励磁参数:
(3)短路在高压方测量,Y接,相电流等于线电流为24.06A,线电压为4800V。
短路阻抗:
短路电阻:
短路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