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备课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09:53
文档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备课

第一单元  我们一起学科学1.走进科学课一、教材简析: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星眨眼,气球飘,我有很多“小问号”。多动手,勤动脑,科学课上探奥妙。二、教学目标: 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四、教学难点:知道科学家
推荐度:
导读第一单元  我们一起学科学1.走进科学课一、教材简析: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星眨眼,气球飘,我有很多“小问号”。多动手,勤动脑,科学课上探奥妙。二、教学目标: 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四、教学难点:知道科学家
第一单元  我们一起学科学

1.走进科学课

一、教材简析:

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星眨眼,气球飘,我有很多“小问号”。多动手,勤动脑,科学课上探奥妙。

二、教学目标: 

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四、教学难点:

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 

2.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 

(二)学习新课; 

科学课上要做什么? 

1、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2、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3、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 

(三)活动过程1:

1、看书第二页。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等得了什么? 

3、学生获取信息,同位互相交流。 

4、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

(四)活动过程2: 

1、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 

2、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课本第三页) 

3、小组代表说发现。 

4、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五)拓展活动 

听科学家的故事。学生互相讲。

教学反思:

这是小学生接触学科的第一课,各种各样稀奇的事是每一个小学生的最爱,并且各种各样的身体部位对于他们来说也充满了好奇,所以通过各个环节的设计让他们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2.我的“小问号”

一、教材简析:

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星眨眼,气球飘,我有很多“小问号”。多动手,勤动脑,科学课上探奥妙。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四、教学难点:

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等。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初步感悟  

1、师:我们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  

2、组织学生交流。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师:老师这儿有几样物品,你能提出小问号吗? 

师出示:黄色、红色、绿色的玩具、小车等。谁来提问?学生自由提问(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物品或者是提示提出问题即可,不管问题有没有答案,问题是否科学,都可以。)  

2、师:是啊,小车为什么能跑,青蛙为何能跳,这一个个美丽的小问号是多么有趣啊!我们来说说听听。学生各抒己见。  

3、师:我们可以自愿组合成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分组,选好组长) 

4、全班汇报: 

5、看课本第五页的图画,你有哪些“小问号”? 

(1)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有哪几种颜色? 

(2)鸟类是怎样繁殖的?...... 

(3)全班汇报,共同揭秘。对于可以解决的问题,老师可以积极发动学生,师生一起解决。  

(三)拓展活动 (课后作业) 

在课后进行观察,把自己的“小问号“记录下来,我们下一节课讨论。 

教学反思:

各种各样稀奇的事是每一个小学生的最爱,并且各种各样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也充满了好奇,让学生自己观察大自然,提出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小问号培养学生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二单元 我们怎么知道

3.看一看

一、教材分析:

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用眼看,用鼻闻,靠耳听声音, 用舌尝,用手摸,观察方法多样。

二、教学目标:

认识眼睛,以及它们的作用,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四、准备材料:  

镜子 七巧板 图片 

五、教学过程: 

1、导入一  

教师:(播放动画)蒙蒙诺诺是怎么找到自己照片的啊?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你们还能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吗?,往四周看一看能看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眼睛的重要性) 

2、活动:小眼看世界 

(1)戴上眼罩,体验黑暗 

教师:(分发材料)你看得见吗?能走路吗?(引导体验黑暗带来的不便) 

教师:下面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上前,戴着眼罩,穿过这些障碍物,看看会怎么样。(在教室前面摆法一些椅子等障碍物,摆放2-3个即可,同时老师在旁边注意保护,以免学生跌倒磕碰)

(2)眼睛的作用 

教师:刚才戴上眼罩的小朋友走的跌跌撞撞的,谁说一下这是为什么呢?(鼓励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让幼儿体验黑暗,明白眼睛的作用)教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还要关心和帮助眼睛看不到的人,对不对?(引导小朋友爱护眼睛,培养小朋友助残意识,关心帮助残障人士) 

3、评估 

(1)是否知道眼睛的作用。  

(2)是否参与了眼睛的游戏。 

4、小结:师谈话说如何保护自己眼睛和耳朵 

5、延伸: 

图片有哪几种动物(9页大象图) 

教学反思: 

 各种各样稀奇的事是每一个小学生的最爱,并且各种各样的身体部位对于他们来说也充满了好奇,认识眼睛和耳朵,以及它们的作用。知道眼睛和耳朵的重要性。使学生产生兴趣,愉快的参与活动,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4.听一听

一、教材分析:

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用眼看,用鼻闻,靠耳听声音, 用舌尝,用手摸,观察方法多样。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眼睛和耳朵,以及它们的作用。 

2.知道眼睛和耳朵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

认识眼睛和耳朵,以及它们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

知道眼睛和耳朵的重要性。

五、材料准备 

水杯、瓶子、沙、石子等。 

六、教学过程 

(一)现在请同学们安静。现在仔细听一听,听见什么声音了吗?那么现在请你们把耳朵捂住,还能听见吗?听得清楚吗? 

(二)听声辩音比赛 

1、请学生聆听几种乐器的声音,并尝试记住这些声音的特点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配合幼儿回答演奏乐器,引导幼儿回忆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让学生在戴着眼罩的情况下,辨别几种乐器的声音 

教师:这边的小朋友戴上眼罩,老师演示乐器,这边的学生当评委。(将学生分成两组,第二轮轮换进行,让学生辨认乐器的声音) 

教师:老师请出一个小朋友来演奏乐器,让戴着眼罩的小朋友猜测是哪种乐器的声音,好不好?(引导幼儿探究声音的兴趣,体验耳朵的重要性。) 

3、评估 

(1)是否知道耳朵的作用。  

(2)是否参与了耳朵的游戏。 

(三)延伸 

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个“盲人摸物”的游戏。小朋友和爸爸妈妈轮流来体验闭着眼睛摸东西的感觉。 

教学反思:

各种各样稀奇的事是每一个小学生的最爱,并且各种各样的身体部位对于他们来说也充满了好奇,认识眼睛和耳朵,以及它们的作用。知道眼睛和耳朵的重要性。使学生产生兴趣,愉快的参与活动,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5.摸一摸

一、教材分析:

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本单元用眼看,用鼻闻,靠耳听声音, 用舌尝,用手摸,观察方法多样。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特征,发展感知能力。 

2.帮助学生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3.培养学生用手触摸感知物体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用手感知物体的特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四、教学准备:  

每人一套材料:三支彩笔,复印纸、纸板、砂纸 方法与手段: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动手触摸的兴趣。  

师:请你用手摸一摸自己的皮肤,说说你有什么感觉?(引导说一说摸过的什么感觉,引导说完整句。)学生自由操作,并各自发表意见。  

(二)引导学生通过触摸,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  

1.师:你准备的东西摸上去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捏捏毛巾和纸板有什么不一样?摸摸砂纸的正面和反面又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软硬、光滑、粗糙等词汇。  

师:我们能用手摸出软、硬、光滑、粗糙,你们的小手真能干! 

2.教师继续提问:现在请你用手摸摸自己身上,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3.再摸摸其他物品,从箱子中任意摸出一种物品,说说它的特征。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用手摸一摸物品,说一说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尝试用几个词表达自己的感觉,帮助学生从物体的多方面感知特征与表达。  

(三)引导学生讨论,扩展经验。  

1.准备1—2个学生没有触摸过的东西。  

师: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些东西是冷的、热的、软的、硬的、光滑的还是粗糙的?那么谁来试试?  

引导学生回答用手摸摸捏捏并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捏一捏,摸一摸。  

2.教师继续提问:你还摸过什么东西?他们摸上去有什么感觉?说出来告诉大家。  

(四)活动延伸: 

 回家蒙上眼睛,摸一摸,分辨出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首先,我让学生直接动手操作,激发学生触摸的兴趣,并明确从各物体获得的感知。接着,引导学生摸摸物品,感知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相对的特征,进一步感受各特征。通过摸摸自己和摸摸教室里的物体,学生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然后,再以学生没有碰触过的物体、曾经碰触过的物品、看到的教室外的物体展开讨论,拓展学生的经验。最后,我以游戏进行延伸,让学生通过触摸物体进行猜测,加深学生对物体特征的印象。活动中,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用一个词描述物体特征,但并不能自主地使用两个及其以上的词语描述。今后我会加强学生从多角度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

6.闻一闻,尝一尝

一、教材分析:

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本单元用眼看,用鼻闻,靠耳听声音, 用舌尝,用手摸,观察方法多样。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感官,学习用鼻子、眼睛、嘴巴来辨别各种液体。    

2、愉快的参与活动,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三、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的感官,学习用鼻子、眼睛、嘴巴来辨别各种液体。

四、教学难点:

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五、教学准备:

1、无色透明的液体(开水、酒精、白醋)。  

2、黑色的液体(咖啡、可乐、酱油)。  

3、气味较为浓烈的水果(苹果、柠檬、石榴)  

4、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带盖塑料杯若干。  

六、教学过程:  

1、老师:“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要举行一个问答比赛,你们想参加吗?”请学生尽快举手回答问题:  

(1)什么动物的鼻子最长?(大象)

(2)什么动物的鼻子像圆形?(小猪)  

(3)什么动物的鼻子最灵敏?(小狗)  

2、把实验材料(苹果、柠檬、石榴)放在桌上,让学生蒙住眼睛,闻闻气味。  

3、请学生说一说刚才闻的是什么,然后摘下眼罩验证。  

4、将三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开水、酒精、白醋)放在桌子上,先请学生猜杯子里装的是什么,然后请幼儿闻一闻,区分开水、酒精、白醋。引导学生发现鼻子对认知物体的作用。 

5、将三种黑色的液体(咖啡、可乐、酱油)放在桌上,提问:“我们除了通过视觉、嗅觉来辨别各液体,还有什么方法呢?”引导学生通过尝一尝来辨别各种液体。

6、小结辨别物品的方法:  

闻、尝都是在观察。

教学反思:

 各种各样稀奇的事是每一个小学生的最爱,并且各种各样的颜色对于他们来说也充满了好奇,了解自己的感官,学习用鼻子、眼睛、嘴巴来辨别各种液体。使学生产生兴趣,愉快的参与活动,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第三单元 玩中学

7.玩磁铁

一、教材分析:

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推小车,捏彩泥,玩中发现小秘密。玩磁铁,分铅笔,我能解决小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了解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2.能在主动探索、反复尝试中找出磁扣的南北极。  

3.在合作游戏和探索活动中感受玩磁铁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了解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四、教学难点:

能在主动探索、反复尝试中找出磁扣的南北极。

五、教学准备:  

条形磁铁、U形磁铁若干,磁扣人手一个,磁铁玩具 

六、教学过程:  

(一)探究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1.情境导入,激趣  

师:小队员们,又到了我们一起“学科学,大闯关”的活动了,大家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别忘了我的口号是“科学泡泡,动手动脑;玩转磁铁,探索奥妙!”大家准备好了吗?有没有信心们?好,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闯关游戏。    

2.探究知道新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观察一下磁铁。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磁铁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  

(1)磁铁的形状:方块磁铁、瓦形磁铁、圆柱形磁铁、圆环磁铁、圆片磁铁、条形磁铁、U形磁铁。 

(2)磁铁两端有蓝色,一端红色。 

(3)磁铁能够吸引铁磁性物质。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   

3.游戏:变身小磁铁  

师:同学们很棒,请你们任选蓝色和红色小标志的两头,互相对碰会有什么现象?(同颜色的两端相斥,不同颜色的两端相吸。)  

(二)探究磁铁的应用      

1.激趣  

师:玩过了游戏,我们休息一下,进行我们的终极挑战。 

2.学生探究,磁铁还可以吸引那些物体?(教师适时引导,并观察学生实验情况。)    

3.分享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简介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8.玩彩泥

一、教材分析:

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本单元推小车,捏彩泥,玩中发现小秘密。玩磁铁,分铅笔,我能解决小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彩泥制作学会揉、压、搓等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2.能随意取橡皮泥,通过分泥、团圆、压扁、挤捏等技能,塑造不同样式的花朵形状。 

3.通过学生用彩泥制作花朵,激发学生爱护植物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

彩泥制作学会揉、压、搓等技巧。

四、教学难点:

能随意取橡皮泥,通过分泥、团圆、压扁、挤捏等技能,塑造不同样式的花朵形状。

五、教学准备:  

课件、彩泥、硬纸板、彩泥制作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让我们一起拍拍小手吧!  

2、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朋友,它的名字叫圆圆,它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戏。你们愿意吗?  

(二)制作部分:  

1、游戏:《彩泥变变变》  

①揉一揉:彩泥变成汤圆  

②压一压:汤圆变大饼,比一比谁的饼大。 

③搓一搓:汤圆变面条,比一比谁的面条长。 

④让学生自己变一变,说一说变成了什么。  

2、同学们,彩泥好玩吗?今天是圆圆的生日,圆圆有一个生日愿望? 

圆圆:我最喜欢夏天五颜六色的花朵,可是现在是冬天,花朵都枯萎了,我想看盛开是美丽花朵,你们能帮我实现生日愿望吗?  

3、老师边播放课件边动手演示花朵的制作过程。  

讲解彩泥花朵的制作的过程: 

制作一个黄色的小球,五个红色的小球,两个绿色的小球和绿色的长条。按照顺序粘在白纸板上。  

师:让我们一起用彩泥做出漂亮的花朵,帮小彩泥实现愿望把!  

4、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让大家和老师来欣赏一下你们的作品。 

2、我们一起去洗洗小手吧! 

 

9.玩小车

一、教材分析:

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推小车,捏彩泥,玩中发现小秘密。玩磁铁,分铅笔,我能解决小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对颜色感兴趣。  

2.会将小汽车车轮或其他圆形的东西蘸颜色在白纸上滚。  

三、教学重难点:

会将小汽车车轮或其他圆形的东西蘸颜色在白纸上滚。

四、教学准备: 

准备一辆玩具汽车,拉链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你们猜猜是什么?  

2. 在学生自由猜测时,教师掀掉布,给学生一个惊喜: 

(师:“看,是什么?”)(小汽车)  

师生一起说说小汽车的种类和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 “这么多好玩的小汽车,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啊?”  

(教师讲清楚要求,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玩具汽车玩。)  

(二)引发兴趣,教师进行示范演示。  

1.师:小朋友们,快来看呀,老师的汽车会变魔术! 

教师把汽车车轮蘸上颜色在白纸上开过,边开汽车边念儿歌“小汽车,嘀嘀嘀,开来开去真有趣。”  

2.引导学生观察小汽车滚出来的画,师:厉害吧,老师的小汽车还会画画呢,看,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在学生回答像什么时,教师要给与肯定。)   

3.师:同学们,你们的小汽车能画画,依靠的是什么力量? 

(推力  拉力) 

(三)活动结束  

1、每人一个方向盘,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做开小汽车的游戏。 

2、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或拉力。

文档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备课

第一单元  我们一起学科学1.走进科学课一、教材简析: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星眨眼,气球飘,我有很多“小问号”。多动手,勤动脑,科学课上探奥妙。二、教学目标: 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四、教学难点:知道科学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