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板的基本要求
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荷载。,
2、模板的构造应简单、合理,结构受力应明确,安装、拆除应方便。
3、模板应能与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特征、施工条件和浇筑方法相适应,应保证结构物各部位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准确。
二、钢模板制作
1、模板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情况、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性能等条件进行。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的规定,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要求。
2、钢模板宜采用标准化的组合模板。组合钢模板的拼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各种螺栓连接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3、钢模板及其配件应按设计的加工图加工,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大块钢模板加工中,组装前应对零部件的几何尺寸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组装,对零部件的各种连接形式的焊缝应符合外观质量标准。
三、模板制作及安装的允许误差
模板制作时的允许偏差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
钢 模 板 制 作 | 外形尺寸 | 长和高 | 0,-1 |
肋高 | ±5 | ||
面板端偏斜 | ≤0.5 | ||
连接配件(螺栓、卡子等)的孔眼位置 | 孔中心与板面的间距 | ±0.3 | |
板端中心与板端的间距 | 0,-0.5 | ||
沿板长、宽方向的孔 | ±0.6 | ||
板面局部不平 | 1.0 | ||
板面和板侧挠度 | ±1.0 |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
模板标高 | 基础 | ±15 |
柱、墙和梁 | ±10 | |
墩台 | ±10 | |
模板内部尺寸 | 上部构造的所有构件 | +5,0 |
基础 | ±30 | |
墩台 | ±20 | |
轴线偏位 | 基础 | 15 |
柱或墙 | 8 | |
梁 | 10 | |
墩台 | 10 | |
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标高 | +2,-5 | |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 2 | |
模板表面平整 | 5 | |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 3 | |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 10 | |
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