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在坐标原点及点分别放置电量及的点电荷,求点处的场强。
解 如图6.4所示,点电荷和在产生的场强分别为
而,所以
6-2 长为的直导线AB上,设想均匀地分布着线密度为,的正电荷,如图6.5所示,求:
(1)在导线的延长线上与B端相距处的P点的场强;
(2)在导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与导线中点相距处的Q点的场强。
解 (1)如图6.5(a)所示,以AB中点为坐标原点,从A到B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在导线AB上坐标为x处,取一线元dx,其上电荷为
它在P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方向沿x轴正方向。导线AB上所有线元在P点产生的电场的方向相同,因此P点的场强大小为
方向沿x轴正方向。
(2)如图6.5(b)所示,以AB中点为坐标原点,从A到B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垂直于AB的轴为y轴,在导线AB上坐标为x处,取一线元dx,其上的电荷为
它在Q点产生的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方向如图6.5(b)所示。
在导线AB上坐标为-x处取另一线元dx,其上电荷为
它在Q点产生的电场场强大小为
方向与坐标x处电荷元在Q点产生的电场方向相对与y轴对称,因此
与的合场强的大小为
方向沿y轴正方向,因此Q点的场强的大小为
方向沿轴正方向。
6-3 一根玻璃棒被弯成半径为R的半圆形,其上电荷均匀分布,总电量为q,求半圆中心O
点的场强。
解 建立如图6.6所示的坐标系,在弧线上取线元其上电荷为,它在Q点处产生的场强
由于半圆形上电荷对y轴呈对称性分布,电场分布也对y轴呈对称性,所以
6-4 一根细有机玻璃棒被弯成半径为R的半圆形,上半截均匀带有正电荷,电荷线密度为;下半截均匀带有负电荷线密度为,如图6.7所示。求半圆中心O点的场强。
解 建立如图6.7所示的坐标系,根据电荷分布的对称性,O点的场强沿 y轴方向正方向,任意电荷元dq在O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此场强在y轴方向的分量为
半圆形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在O点产生的场强,在x轴方向合场强为零,在y轴方向分量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因此
方向沿y轴的正方向。
6-5 (1)一半径为R的带电球体,其上电荷分布的体密度为一常数,试求此点球体内、
外的场强分布;
若(1)中带电球体上点电荷分布的体密度为,其中为一常数,r为球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试求此带点球体内、外的场强分布。
解 (1)当时,建立如图6.8(a)所示的高斯面,根据高斯面定理
式中,所以
当时,建立如图6.8(b)图所示的高斯面,根据高斯面定理
式中,所以
(2)当时,建立如图6.8(a)所示的高斯面,根据高斯面定理
式中,所以
当时,建立如图6.8(b)所示的高斯面,根据高斯面定理
式中,所以
6-6 根据量子力学,正常状态的氢原子可以看成由一个电量为+e的点电荷,以及球对称分
布在其周围的电子云构成。已知电子云的电荷密度为其中是为使点电
荷总量等于-e所需要的常量。试问在半径为的球内净电荷是多少?距核远处的电场强度是多
大?
解 半径为的球内净电荷为
在距核远处做半径为球形高斯面,根据高斯面定理
所以
6-7 如图6.9所示,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体,电荷体密度为。今在球内挖去一半径为r(r , 所以 而,上式可改写为 6-8 有一对点电荷,所带电量的大小为q,它们间的距离为。试就下述两种情形求这2个点电荷连线中点的场强和电势:(1)2个点电荷带同种电荷;(2)2个点电荷带异种电荷。 解 (1) 以2个点电荷连线中点为原点,建立如图6.10所示的坐标系。 2个点电荷在原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场强为零。 2个点电荷在原点电势大小相等,合电势为 (2)以2个点电荷连线中点为原点,建立如图6.10(b)所示的坐标系。 2个点电荷在原点O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合场强为 2个点电荷在原点的合电势为 6-9 一均匀带电球壳,它的面电荷密度为,半径为R。求球壳内、外的电势分布。 解: 利用高斯定理可求得球壳内、外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布为 当时 当时 6-10 电荷Q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球体内,试证明离球心r(r 解 利用高斯定理渴求得球体内、外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 选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球内任一点的电势为 6-11 如图6.11所示,一均匀带电细棒,电荷密度为,棒长为,求途中点处的电势(P点到棒的距离为a) 解 建立如图6.11所示的坐标系,在细棒上任一位置x处取一电荷元。 则在P点处的电势为 整个细棒在P点的电势为 6-12 如图6.12所示,3块平行金属板A,B和C,面积都是,A和B相距,A和C相距,B和C两板都接地,如果使A半带正电,电量为,并忽略边缘效应,试求:(1)金属板B和C上的感应电量;(2)A板相对于地的电势。 解 设A板右侧面电量为,左侧面电量为,则 B板上的感应电量为,C板上的感应电量为,均匀分布于与A板相对的侧面上,因此A,B两板间的场强及A,C两板间的场强分别为 A,B两板间及A,C两板间的电势差分别为 而,所以 连立(1)、(2)、(3)式,代入数值,得 相应地,B板上的感应电量为,C板上的感应电量为,A板相对于地的电势为 6-13 如图6.13所示,2个均匀带电的金属同心球壳,内球壳(厚度不计)半径为,带电荷;外球壳内半径,外半径,所带总电荷,求:(1)距离球心各点处的场强和电势;(2)如果用导线把2个球壳连结起来,结果又如何? 解 由于静电感应,外球壳内表面上均匀分布着电荷,球壳外表面上均匀分布着电荷。 (1) 根据高斯定理,苛求得不同空间的场强分布。 当时 所以 当时 所以 当时 所以 当时 所以 利用电势的定义,可求得不同空间的电势分布。 当时 , 当时 当时 当时 代入相应的数值: 时 (2)如果 用导线把两个球壳连结起来,则部分电荷中和,剩余电荷分布于大球壳外表面上。在大球壳的外表面以内的3个点,场强均为零,在处,场强人为 在大球壳外表面以内的3个电势相等,为 在 处,电势仍为 6-15 在一半径为a的长直导线的外面,套有半径为b的同轴导体薄圆筒,它们之间充以相对电容率为的均匀电介质,设导线和圆筒都均匀带电,且沿轴线单位长度所带电荷分别为和,求(1)空间个点的场强大小;(2)导线和圆筒间电势差。 解 (1)以导线为轴,在空间不同区域做半径为,高为的圆柱面形高斯面。根据高斯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