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记住水的密度及其物理意义。
2.掌握密度的定义及其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精确测量固体物质的质量和液体的体积实验操作
2.会应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能将知识学以致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实验操作及密度公式的应用
2.难点:实验过程中误差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
过程1:知识梳理
今天我想我大家探讨的话题是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密度的相关知识,所见今天首先请大家利用学案梳理一下密度这部分知识。
常用单位:( )、( )
单位换算:
1*103千克/米3=( )克/厘米3
定义:
水的密度是:
其物理意义:
特点:
密度
测量:要测出物质的密度一般我们需要测出那两个物理量:( )( )
公式:
学生完成,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过程2:学以致用
同学们对密度知识的梳理还是非常到位的,看来我们对密度知道的掌握还是相当到位的。那么同学们可不可以用这些知识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应用1.
用天平称取5克食盐,用量筒量取50ml水。并将食盐溶解在水中。此食盐溶液的密度是 。(在溶解过程中体积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将一小包稻谷放在该食盐溶液中,观察现象 。
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
思考:该实验在生活中有何应用?
学生:农民伯伯可以用这种方法选种
应用2.小明在了解盐水溶液可以选种后想进一步了解盐水密度多大时选种最合适?大家能否帮助他设计一个实验来找到选种所需的最合适的盐水密度!
1.分别取50ml水放入烧杯中,编号A、B、C、D
2.分别称取食盐2.5g、5g、7.5g、10g依次放入A、B、C、D四个烧杯中,使其完全溶解。
3.从同一包稻谷中取出等质量稻谷反别放入A、B、C、D四个烧杯中观察现象
(照片展示实验步骤)
教师:大家来猜想一下四个烧杯中沉底的稻谷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照片展示实验结果)
教师:在选种时盐水的密度是不是越大越好?
应用3.通过反复实验和上网查阅资料小明终于找到了盐水密度在1.1-1.15g/cm3,现在小明想把刚才在做实验时配制的两杯体积50ml的密度为1.05 g/cm3(A)和1.20 g/cm3(B)盐水溶液都变成密度为1.1 g/cm3盐水溶液,小明该怎么办?
A溶液应该加 ,加多少克 。
B溶液应该加 ,加多少克 。
应用4.小明回家后爸爸正配好了盐水溶液准备选种,小明想测量一下盐水的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可是他找不到准确测量体积的仪器,只找来了一架电子称,一只杯子和水。请你用上述器材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盐水的密度?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过程3.能力训练
1.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火炬呈三角圆锥体,由双层镂空、激光切割的铝合金材料制作,通体金光闪闪,十分轻便。其质量只有800g,比北奥运会的火炬祥云质量还少185g。火炬外壳使用铝合金做材料的原因有可能是 。
A.导热性差 B.磁性强 C.导电性好 D.密度小
2.一饮料瓶最多能装1kg水,若用此瓶装满酒精,酒精质量为 。(已知酒精密度为0.8g/cm3)
3.医用酒精的酒精度要大于等于70%酒精,70%医用酒精密度是0.86g/cm3现有一瓶医用酒精其质量是500g,体积是450ml,请问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加酒精还是水?
4.市场出售的“茅台酒”,包装上注明的净含量为500mL,酒精度为55%,求这瓶酒的质量.(酒精度是指酒精与酒的体积比,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g/cm3)
5.测某液体的密度时,采取了下列的实验步骤:A.用量筒量出液体的体积,并把它倒入空玻璃杯中;B.调节天平平衡;C.用天平测出玻璃杯的质量m1 ;D.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及液体的总质量m2 ;E.算出液体的质量 m=m2-m1 ;F.算出液体的密度ρ=(m2-m1)/v
其合理的顺序是: 。
过程四.课堂总结
1.密度的测量几类方法
a.天平(弹簧秤)和量筒(刻度尺)
b.天平、杯子和水
c.量筒和水
2.密度的应用
a.鉴别
b.材料的选择
c.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质量
d.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