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案例解析财会职业道德本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09:02
文档

案例解析财会职业道德本质

案例解析财会职业道德本质财务管理2班20090131王予函一、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案例一】某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原董事长、法人代表李某因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被司法机关依法予以追诉。此前,该公司其他涉嫌犯罪的相关责任人已分别被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公司巨额亏空及造假事件2000年10月经新华社披露后,中国立即组织力量展开调查。经中国查明,该公司上市前采取虚提返利、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虚增利润1908万元,并据此制作了虚假上市申报材料;
推荐度:
导读案例解析财会职业道德本质财务管理2班20090131王予函一、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案例一】某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原董事长、法人代表李某因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被司法机关依法予以追诉。此前,该公司其他涉嫌犯罪的相关责任人已分别被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公司巨额亏空及造假事件2000年10月经新华社披露后,中国立即组织力量展开调查。经中国查明,该公司上市前采取虚提返利、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虚增利润1908万元,并据此制作了虚假上市申报材料;
案例解析财会职业道德本质

财务管理2班 20090131 王予函

一、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案例一】某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原董事长、法人代表李某因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被司法机关依法予以追诉。此前,该公司其他涉嫌犯罪的相关责任人已分别被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公司巨额亏空及造假事件2000年10月经新华社披露后,中国立即组织力量展开调查。经中国查明,该公司上市前采取虚提返利、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虚增利润1 908万元,并据此制作了虚假上市申报材料;上市后3年采取虚提返利、费用挂账、无依据冲减成本及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累计虚增利润l4390万元。

  另外,还存在股本金不实、上市报告书重大遗漏、年报信息披露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问题。该公司的行为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之规定,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李某作为公司的董事长、法人代表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依法予以追诉。

分析:

该案例中的某股份有限公司事件是一起严重违反法律、道德的会计处理事件,该公司虚报盈利,骗取在股市的配股权,使广大股民蒙受重大损失。该公司的会计人员违反依法理财的职业道德,屈从权势的压力,做了假账,提供给社会虚假的财务信息,最后害人害己,引人深思。

  会计行为的规范化不仅要以会计法律、法规作保证,还要依赖会计人员的道德信念、道德品质来实现。在现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各种思想观念同时存在,影响、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会计职业道德不可能成为每个会计人员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因此,一方面,会计职业道德中的基本行为规范需要会计法律规范予以保障。这就要求把会计职业道德中最起码的要求用会计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强制性的、普遍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会计法规与其他法律一起严肃有力地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显示法律的威力,同时有助于对广大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开展和效果的提高。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法律义务卓有成效时,可受到不同形式的奖励;在没有履行会计法律义务时,会受到不同形式的处罚,这对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促使会计人员自觉形成和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习惯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诚实守信是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案例二】2003年11月,某公司因产品销售不畅,新产品研发受阻。公司财会部预测公司本年度将发生800万元亏损。刚刚上任的公司总经理责成总会计师王某千方百计实现当年盈利目标,并说:“实在不行,可以对会计报表做一些会计技术处理。”总会计师很清楚公司本年度亏损已成定局,要落实总经理的盈利目标,只能在财务会计报告上做手脚。总会计师感到左右为难:如果不按总经理的意见去办,自己以后在公司不好待下去;如按照总经理意见办,对自己也有风险。为此,总会计师思想负担很重,不知如何是好。

分析:

    总会计师应当坚决拒绝总经理的要求,总经理的要求不但自己违背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条例,也会使总会计师违背职业道德操守。

目前我国对财会职业道德的总体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其中诚实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会计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道德中的利益相关者,其中主要是股东,债权人,职工,及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和管理者,以及各种财会信息的应用者,这样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会计是诚信行业,如果会计失去诚信,弄虚作假,欺诈舞弊,会计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随之崩塌,会计行业的生命力也就随之结束,所以财会人员的诚实守信至关重要。

三、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更高目标

【案例三】王某是山东省某投资公司的一名会计,丈夫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技术工人,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王某一家像城市中的许多人一样,过着平淡而充实的生活。当汽车、洋房成为都市人追逐的时尚的时候,王某他们对此没有太多的选择。安平乐道,平安是福,在简单而又枯燥的生活中她有着自己的追求——梦想自己的孩子也像有钱人的孩子一样上名校、考大学、出国留洋。在一次同学聚会时,王某看到自己的同学,发财的发财、升官的升官,想想自己学习不比他们差,水平不比他们低,结果工作单位平平,要地位没地位,要钱财没钱财,心里很不平衡。

  闲谈中听到同学李小虎“炒股”发了大财,一年赚了l00多万元,心里羡慕极了,也想炒点股票试一试,可是资金哪里来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出谋划策。其中有个同学说:“王某,你真是一个死心眼,你不是管着单位的钱吗?先拿来用一用,等赚了钱再还回去不就行了,这有什么难的,炒股,私存,不是很正常的吗?”听了同学的话,王某动摇了。第二天就挪用50万元资金投进了股市。贪婪一旦战胜理智,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一发而不可收。到事情败露前的5年间,王某利用提取现金不记账等手段累计挪用资金249.7万元,非法获利87.6万元。

分析:

案例中当事人漫长的牢狱生活告诫人们:会计人员应该自尊、自爱,自觉遵守国家的财经法规,廉洁自律。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是有区别的,它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不能直接做出惩罚,它旨在引导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向好的方面发展,所以自律在会计职业道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何为自律,通俗讲就是凭借自己的良心,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自己对自己所作的事情可能的带来的后果的真实评估,而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和规范。它要求财会人员自觉抵制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由于财会人员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可以说要达到自律是需要一定高度的道德修养的,而且财会人员每天面对的是金钱——对大多数人最有诱惑力的东西,就会经常遇到不道德的行为,所以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我约束力,不为金钱所动,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诚实,正直,建立判断能力,保密性,胜任能力,关注职责意愿,承诺,在长期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强化理解,接受社会监督。

四、保持会计人员从业的性

【案例四】某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2002年12月,公司总经理针对公司效益下滑、面临亏损的情况,电话请示正在外地出差的董事长。董事长指示把财务会计报告做得漂亮一些,总经理把这项工作交给公司总会计师,要求按董事长意见办。总会计师按公司领导意图,对当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了技术处理,虚拟了若干笔无交易的销售收入,从而使公司报表由亏变盈。经诚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对外报出。2003年4月,在《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中,当地财政部门发现该公司存在重大会计作假行为,依据《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拟对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等相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并分别下达了行政处罚告知书。

分析:

在本案例中,公司董事长授意总经理做假账,总经理作为公司负责人,是财务报告的责任人,不仅没有起到监督作用,反而参与会计造假,两位负责人都应承担一定责任,总会计师违背了自己的职业道德,承担会计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应承担审计责任。责任环环相扣。

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过程中要依法办事,坚持准则。现实中经常会出现单位、社会公众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面对这些情况会计人员就作出“是”、“非”判断,坚持准则,经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对于有的单位负责人为了本单位、小集团、或个人的私利,指使会计人员帐外高帐,私设小金库,或者指使会计人员通过伪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表等,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坚持准则,对不合理的要求,不合格的票据予以退回,或者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更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五、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修养与评价

【案例五】安徽王某,23岁,大学专科毕业后分配到某市一国债服务部,担任柜台出纳兼任金库保管员。1999年5月ll日,王某偷偷从金库中取出l997年国库券30万元,4个月后,王某见无人知晓,胆子开始大了起来,又取出50万元,通过证券公司融资回购方法,拆借人民币.91万元,用来炒股,没想到赔了钱。王某在无力返还单位债券的情况下,索性于1999年12月14日和l5日,将金库里剩余的l4.03万元国库券和股市上所有的73.7万元人民币全部取出后潜逃,用化名在该市一处民房租住隐匿。至此,王某共贪污1997年国库券94.03万元,折合人民币118.51万元。案发后,当地人民立案侦查,王某迫于各种压力,于2000年1月8日投案自首,依法提起公诉。

分析:

本案例中年纪轻轻的王某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走了犯罪道路,让人唏嘘不已,然后思考他的作案动机和行为,我们发现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赚钱,行为很简单,就是监守自盗,然后为什么他能一再得手呢?一是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不够,不能抵制诱惑,二是监督的问题,没有对他形成约束力。

财会人员的教育应当从学生抓起。在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教育和考核并重,高校可以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比如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行为规范的约束和考核、对会计专业学生考试作弊的加重处罚、建立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档案等等制度和措施的制定都可以起到引导会计专业学生正确认识道德标准、随时规范自身行为的作用。高校作为教育和培养会计专业优秀人才的摇篮,在时代和行业的大背景下,必须改变以往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态度,认真研究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质,建立起合理完善的制度和措施,正确引导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和道德培养。

会计职业道德监督机制的建立也非常重要。财政部门应当认识到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新时期会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开展各阶段的工作。而各企业内部也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督审查制度,事前预防,事后弥补,及时作对应为措施。

文档

案例解析财会职业道德本质

案例解析财会职业道德本质财务管理2班20090131王予函一、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案例一】某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原董事长、法人代表李某因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被司法机关依法予以追诉。此前,该公司其他涉嫌犯罪的相关责任人已分别被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公司巨额亏空及造假事件2000年10月经新华社披露后,中国立即组织力量展开调查。经中国查明,该公司上市前采取虚提返利、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虚增利润1908万元,并据此制作了虚假上市申报材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