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施工流程
25.2主要技术要求
25.2.1 搭设作业平台牢固,符合有关技术要求。脚手架作业平台应满铺(参下图)。
25.2.2 梁体上钻孔前,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测定出钻的位置,再使用电子探测仪器探测钻孔处钢筋的情况,如果钻孔的位置有钢筋,则适当调整钻孔的位置,但移动距离不宜大于50mm。调整孔位时兼顾到两片梁对应部位的预应力钢筋孔同时移动,以保证两片梁的孔位在同一轴线上,且轴线垂直腹板。
25.2.3 钻孔时避免损伤预应力筋与主筋,并保证钻孔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同时注意使两片梁的钻孔中心在同一直线上。钻孔完成后,孔内用水清洗干净。
25.2.4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安全可靠地承受灌注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模板表面平整、接合严密并便于拆卸;立模时留天窗,便于混凝土入仓。
25.2.5 浇注混凝土采用机械搅拌,人工灌注,小型振捣棒振捣。粗骨料选用5~20mm的碎石,砂子选用中粗砂,混凝土坍落度以8~10cm为宜。
25.2.6 预应力混凝土须进行配合比试验,要求三天内强度、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80%,如砂石料发生变化,应重做配合比试验;累计20孔梁须做一组弹性模量试验。
25.2.7灌注混凝土前,在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部位应涂刷界面粘接剂并在模板上涂脱模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方可拆除模板。
25.2.8 预应力张拉前应对千斤顶、油表、油泵进行配套标定。配套标定使用期为一个月200次张拉作业(更换千斤顶、油表、油泵的配件后必须重新标定)。
25.2.9预应力张拉须在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80%后方可进行预应力终张拉。
25.2.10预应力张拉顺序要求,一般先张拉跨中段,然后再张拉梁端段,每段两根预应力筋同时张拉。预应力筋张拉前,张拉缸需先顶出50mm,张拉过程中,油泵进油要缓慢平稳,当张拉力达到预定的吨位后,锁紧螺母,即可顶压回油。
25.2.11 预应力筋终张拉采用YQD230-100型千斤顶,先张拉至设计吨位,顶压锚固后,拉动换向阀重复张拉至设计吨位,拧紧承压螺母,以保证预应力筋回缩量小于1mm。
25.2.12混凝土封锚端头与既有混凝土结合部位应涂刷2~3道防水涂料。
25.2.13 切割外露预应力筋必须采用手持砂轮,切口距夹片30mm以上;
25.2.14 张拉用千斤顶必须进行标定,油表、油泵、千斤顶必须配套使用;
25.3 重点安全卡控措施
25.3.1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作业面进行施工操作时必须配带安全带,对所发放的安全带定期进行回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以保证安全。
25.3.2 施工作业吊篮应定期检查,作业平台的周围设置安全栏杆,并挂设安全网,以防止施工人员和物资跌落。
25.3.3 预应力钢筋张拉时,严格按规定程序执行防止预应力钢筋拉断或锚具、垫片弹出伤人。
25.3.4 孔道压浆时,施工人员应戴防护眼镜,以免水泥浆喷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