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剖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23:59:17
文档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剖析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汇总考点一减数过程中相关概念及数量变化2.联会和四分体 (1)联会:是指减数第一次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该时期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即一对同源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 (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图中含有两个四分体,即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3.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1)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的a和a′、b和b′、c和c
推荐度:
导读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汇总考点一减数过程中相关概念及数量变化2.联会和四分体 (1)联会:是指减数第一次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该时期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即一对同源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 (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图中含有两个四分体,即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3.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1)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的a和a′、b和b′、c和c
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考点汇总

考点一 减数过程中相关概念及数量变化

2.联会和四分体 

(1)联会:是指减数第一次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该时期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即一对同源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 

(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图中含有两个四分体,即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3.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1)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的a和a′、b和b′、c和c′、d和d′。 

(2)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的a和b(b′)、a′和b(b′)等。

(2)曲线模型:

考点二 比较减数与有丝  

2. 比较与判断染色体、DNA的变化模型

4. 减数中据细胞质情况判断细胞名称

5.减数产生配子的种类 

分析正常情况下产生配子种类时应特别注意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性原细胞”。 

(1)若是一个个体,则可产生2n种配子,n代表同源染色体的对数或等位基因的对数。 

(2)若是一个性原细胞,则一个卵原细胞仅产生1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2种)精细胞。例如YyRr基因型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如下:

 

6.细胞图像的判断——三看识别法

(1)以上判别方法仅适用于二倍体生物。 

(2)二倍体生物有丝产生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以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存在,而减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以非同源染色体存在。 

(3)有丝与减数最本质的差别在于是否有同源染色体的行为或数目变化,有变化即为减数,无变化则为有丝。 

(4)有丝过程始终存在着同源染色体,而减Ⅱ则无同源染色体。

萨顿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考点三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XY型性别决定方式:

染色体组成(n对):

雄性:n-1对常染色体 + XY      

雌性:n-1对常染色体 + XX

性比:一般 1 : 1

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2.伴性遗传 

(1)基因位置:性染色体上,如X、Y染色体。 

(2)特点:与性别相关联,即在不同性别中,某一性状出现概率不同。 

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① 男 > 女    

②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③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① 女>男

② 连续发病  

③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3)伴Y遗传的特点:

①男病女不病    ②父→子→孙

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

伴X隐:色盲、血友病

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

常显:多(并)指

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考点四 系谱图中单基因遗传病类型的判断与分析

1.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并说明判断依据

2.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步骤 

(1)首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 

①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为伴Y遗传。如上表中的图(7)。 

②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 

(2)其次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①“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如上表中的图(1)、(3)。②“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如上表中的图(2)、(4)。

3.伴性遗传与两大遗传规律的关系 

(1)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 

①伴性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若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则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②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 

a.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有同型和异型两种。

b.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或Z染色体上,Y或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存在像XbY或ZdW的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现。 

c.Y或W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携带的基因,在X或Z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相应性别的个体之间传递。d.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要与性别相联系。 

(2)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的遗传时,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文档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剖析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汇总考点一减数过程中相关概念及数量变化2.联会和四分体 (1)联会:是指减数第一次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该时期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即一对同源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 (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图中含有两个四分体,即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3.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1)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中的a和a′、b和b′、c和c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