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1分)
1.+++=( )×( )=( )。
2.小时=( )分钟 千克=( )克 平方米=( )平方分米
3.在里填上“>”“<”或“=”。
×4 × ××
4.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6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5.飞机每小时飞行800 km,小时飞行多少千米?是求( )km的是多少。
6.一根电线长30 m,用去它的,还剩它的,求剩下多少米,列式为( )。
7.比24 t多是( )t。
8.北京故宫的宽比长短,宽是长的( )。
9.4.5吨的是( )吨,9米的是( )米。
10.小雯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两天共看了总页数的( ),还剩总页数的( )没看。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数(不等于0)乘真分数,积小于这个数。 ( )
2.甲数的一定比乙数的小。 ( )
3.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了,第二根用去了m,剩下的一样长。 ( )
4.因为1×=7×,所以1 km的与7 km的同样长。 ( )
5.一盘水果,红红吃了,明明吃了余下的,刚好吃完。 (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算式中,( )的计算结果最大。
A.× B.1× C.× D.×
2.下面与×的结果相等的是( )。
A.× B.× C.×
3.今年比去年增产,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
A. B. C. D.
4.×24=×24+×24,这是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加法结合律
5. 左图用算式表示是( )。
A.× B.× C.×
四、计算挑战。(共26分)
1. 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8分)
5×= 4.2×= ×= ×24=
×0.48= ×= 1.4×= ×=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每题3分,共18分)
2.1× ×× ×+×
101×- ×15 39×
五、看图列式计算。(每题4分,共8分)
1. 2.
六、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1. 广州平均年日照时间为1608小时,北京平均年日照时间是广州的,北京平均年日照时间是多少?
2.第2届青奥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青奥村的食堂运来0.63 t大米,两天用去了总量的,还剩下多少吨?
3.人体的血液大约占体重的,血液里大约有是水,小丽的体重是39 kg,她的血液里大约含有多少千克的水?
4.爸爸每月工资是7200元,妈妈每月工资是3000元,他们每月工资的总收入的存入银行作为教育储蓄。每月的教育储蓄是多少元?
5.爷爷是捏小面人的高手,捏一个“孙悟空”要用250 g面团,捏一个“猪八戒”需要的面团比捏一个“孙悟空”多,捏一个“猪八戒”需要多少克面团?
6.天猫商城在“双十二”活动中,部分商品降价促销,液晶彩电降价后的价钱是多少?
答案
一、1. 4 2.36 625 80
3.> < > 4.
5.800 6. 30×
7.30 8. 9.3 10.
二、1.√ 2.× 3.× 4.√ 5.×
三、1.C 2.C 3.C 4.C 5.A
四、1. 2.4 20 0.28 0.8
2. 2.1×
=2.1×-2.1×
=1.4-0.9
=0.5
××=
×+×
=×
=
101×-
=×(101-1)
=
×15
=×15+×15
=12+5
=17
39×
=(40-1)×
=40×-
=14
点拨:39可以转换成40-1,而40是8的5倍。
五、1.4.2×=3.5(m)
2.75×=125(朵)
六、1.1608×=2412(小时)
2.0.63×=0.63×=0.28(t)
3.39××=2(kg)
4.(7200+3000)×=1700(元)
5.250×=350(g)
6.2450×=1960(元)
2019-2020年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测试题
一、填空
1.涂一涂,算一算
用加法计算: ;
用乘法计算: ;
我发现:在这里,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 。
2.看图列式计算(求深色阴影部分的面积)
我发现:(1)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 ;
(2)分数乘分数,用 相乘的积作 , 相乘的积作 。
3.在○里填上>,<或者=;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 )< ×( )> ( )×=
4.连线找朋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1) (2)
5.小明储蓄了180元,小刚储蓄的钱是小明的,小红储蓄的钱比小刚多。小红储蓄了多少元?先根据“小刚储蓄的钱是小明的”,把( )看作单位“1”,( )×=( );再根据“小红储蓄的钱比小刚多”, 是把( )看作单位“1”,( )×( )=小红储蓄的钱。小红储蓄了( )元钱。
二、选择
1.用5千克棉花的和1千克铁的相比较,结果是( )。
A.5千克棉花的重 B.1千克铁的重 C.一样重 D.无法比较
2.用简便方法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求这块菜地面积的算式是( )。
A. B. C. D.
4.一桶油净重100千克,用去这桶油的以后,又买来这时桶里油的,现在桶里还有( )千克的油。
A.100 B.101 C.99 D.80
5.有两条绳子,第一条用去米,第二条用去它的,剩下部分相等。那么,对于这两条绳子原来的长度,你的看法是( )。
A.第一条绳子长 B.第二条绳子长 C.无法比较 D.相等
考查目的: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解答
1.看图列式解答
2.先比较,再答题
(1)学校六月份用水56吨,七月份用水量是六月份的,七月份用水多少吨?
(2)学校六月份用水56吨,七月份用水量比六月份节约了,七月份用水多少吨?
3. 如下图。小华每天喝2杯这样的牛奶,他在整个九月份通过喝牛奶可以摄取钙质多少克?
4.一本故事书有120页,小明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余下的。
(1)第一天读了多少页?
(2)第二天读了多少页?
(3)第三天应从第几页读起?
5.根据以下信息完成统计表。
联系实际想一想,这样的天气情况说明了什么?
试题解析
一、填空
1.涂一涂,算一算
用加法计算: ;
用乘法计算: ;
我发现:在这里,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 。
考查目的: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答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解析:帮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学习新知的完整过程,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采用动手实践与计算归纳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还要注意在该题的用乘法计算的分析中,应对先约分再计算的算法加以强调。
2.看图列式计算(求深色阴影部分的面积)
我发现:(1)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 ;
(2)分数乘分数,用 相乘的积作 , 相乘的积作 。
考查目的: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以及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掌握。
答案:;。
解析:一方面,通过图形强化学生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重点回顾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对该题的具体分析,可让学生通过在纸上折一折的操作活动进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尤其需要加深他们对单位“1”的理解。
3.在○里填上>,<或者=;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 )< ×( )> ( )×=
考查目的:主要针对“一个(不为0)的数乘以一个大于1、等于1、小于1的数,积分别大于、等于、小于它本身”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答案:>;<;<;略(小于1的数);略(大于1的数);1。
解析:应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题目中的数据特征,再结合自己的思考和验证加以解决。所选习题之间具有较强的互通性,有利于学生自己探索出规律。
4.连线找朋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1) (2)
考查目的:第(1)题考查学生将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分数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第(2)小题重点突出分数乘法计算题中对数据特征的把握,同时对倒数的知识进行了渗透。
答案:
解析:分析中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第(1)小题让学生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第(2)小题的分析应从计算结果出发,指向对题目中数据特征的探索,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有什么发现。
5.小明储蓄了180元,小刚储蓄的钱是小明的,小红储蓄的钱比小刚多。小红储蓄了多少元?先根据“小刚储蓄的钱是小明的”,把( )看作单位“1”,( )×=( );再根据“小红储蓄的钱比小刚多”, 是把( )看作单位“1”,( )×( )=小红储蓄的钱。小红储蓄了( )元钱。
考查目的:对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包括简单的和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类问题。
答案: 小明储蓄的钱;180,150;小刚储蓄的钱;150,;250。
解析:教材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并没有特别强调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而这一知识点在后续学习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列出算式后,进一步引导他们尝试用文字表述出列式的依据,加深理解。
二、选择
1.用5千克棉花的和1千克铁的相比较,结果是( )。
A.5千克棉花的重 B.1千克铁的重 C.一样重 D.无法比较
考查目的: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通过实际问题比较分数的大小。
答案:C
解析:该题在解答中应使学生排除初始经验可能造成的错误干扰。通过引导学生分别找出它们的单位“1”,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用乘法计算出结果并且进行比较。
2.用简便方法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查目的:在分数乘法中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本题考查了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即。
答案:B
解析:在将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后,其中乘法分配律的运用是一大难点。应引导学生把握题目中的数据特征,理解将77拆分成(76+1)的方法可使运算简便。在实际运算中“×1”可省略不写。
3.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求这块菜地面积的算式是( )。
A. B. C. D.
考查目的:对两步计算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练习,考查学生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C
解析:将计算问题与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相结合,通过练习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中应突出分步骤解答的思路,先求出宽,再根据公式计算面积。
4.一桶油净重100千克,用去这桶油的以后,又买来这时桶里油的,现在桶里还有( )千克的油。
A.100 B.101 C.99 D.80
考查目的:对解决实际问题中单位“1”的理解。
答案:C
解析:通过分析和计算,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第一次用去时的单位“1”与第二次买来时的单位“1”是不同的。在该题基础上,可以继续提出“如果是先买来,再用去此时的,最后剩余多少?”的问题,激
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5.有两条绳子,第一条用去米,第二条用去它的,剩下部分相等。那么,对于这两条绳子原来的长度,你的看法是( )。
A.第一条绳子长 B.第二条绳子长 C.无法比较 D.相等
考查目的: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D
解析:应抓住题目中“剩下部分相等”这一信息,通过实物操作或者画线段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在剩下部分相等的情况下,第一条绳子用去的米和第二条绳子用去的也是相等的,从而得出这两条绳子原来的长度相等,且都是1米的结论。
三、解答
1.看图列式解答
考查目的:利用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这一方法。
答案:或;或。
解析:该题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线段图,第一种是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第二种是两个相对量之间的关系。可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并分别说出各个计算步骤表示什么,以达到对所学知识充分理解和巩固的练习效果。
2.先比较,再答题
(1)学校六月份用水56吨,七月份用水量是六月份的,七月份用水多少吨?
(2)学校六月份用水56吨,七月份用水量比六月份节约了,七月份用水多少吨?
考查目的: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两类解决问题的掌握情况。
答案:(1)(吨)答:七月份用水24吨;
(2)(吨)答:七月份用水32吨。
解析: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句的分析,熟悉不同类型解决问题的题目特征。可借用线段图的方式直观呈现不同之处,加深学生的理解。
3. 如下图。小华每天喝2杯这样的牛奶,他在整个九月份通过喝牛奶可以摄取钙质多少克?
考查目的: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练习,重点考查学生对答题所需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
答案:(克)答:他在整个九月份通过喝牛奶可以摄取钙质18克。
解析:该题中“一杯约250毫升的鲜牛奶”是多余条件,需要学生对题中信息进行筛选。此外,九月份的天数“30天”是一个隐藏条件。通过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和信息处理能力。
4.一本故事书有120页,小明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余下的。
(1)第一天读了多少页?
(2)第二天读了多少页?
(3)第三天应从第几页读起?
考查目的:对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能力。
答案:(1)(页)答:第一天读了20页;
(2)(页)答:第二天读了25页;
(3)(页)答:第三天应从第46页看起。
解析:第(1)小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第(2)小题要注意单位“1”发生了改变;第(3)小题应根据问题,先计算已读的页数,从第几页读起还要再加1。这样的练习对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有较大帮助。
5.根据以下信息完成统计表。
联系实际想一想,这样的天气情况说明了什么?
考查目的:综合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晴天8天;雨天16天;阴天6天;答:说明该地区正处于梅雨时节。
解析:解决问题所需信息“6月份共30天”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审题得出。计算三种不同天气的天数对学生的分析和答题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最后一个问题的设置,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理由充分的前提下答案可以不同。 下载:
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测试试卷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28分)
1.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10分)
4×= ×= ×2.4= += -=
×12= 4.8×= ×= += -=
2.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3分,共18分)
×34+17× ×5.4 -×
×+ 37×+×0.75- 200×
二、 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24分)
1.18 m的是( )m;( )kg是2.4 kg的。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m,它的周长是( ) m,面积是( )m2。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m2=( ) dm2 时=( )分 m3=( ) dm3
4.在里填上“>”“<”或“=”。
× × ×0
×1 5×5× ××
5.28个的和是( ),的是( ),1.4的是( )。
6.比30多的数是( ),比36少的数是( )。
7.“篮球社团的人数比足球社团的人数多”,这里是把( )的人数看成单位“1”,篮球社团的人数是足球社团的人数的( ),如果足球社团有48人,那么篮球社团有( )人。
8.一根钢管长m,如果锯下m,还剩下( ) m;如果锯下它的,还剩下( )m。
9. 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丙数的,丙数是丁数的,这四个数均不为零,甲数是丁数的(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6分)
1.下面( )的积在和之间。
A.× B.× C.×5 D.×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m,宽是长的,求面积的算式是( )。
A.× B.×× C.×× D.×××
3.甲绳和乙绳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甲绳用去了它的,乙绳用去了m,剩下的相比较,( )。
A.甲绳长 B.乙绳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4.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大正方形边长的,那么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大正方形面积的( )。
A. B. C. D.
5.×28=×28+×28,这里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加法结合律 D.乘法分配律
6.如果a×=b×=c(a、b、c均不为零),那么a、b、c这三个数的关系是( )。
A.b>a>c B.a>c>b C.a>b>c D.c>a>b
7.一堆煤分两次用完,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t,两次比较( )。
A.第一次用去得多 B.第二次用去得多
C.两次用去得一样多 D.无法判断
8.一本童话书150页,笑笑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应从第( )页看起。
A.30 B.29 C.31 D.120
四、看清要求,动手操作。(6分)
画图表示下面的算式。
× ×
五、看图列式计算。(每题2分,共4分)
1.
2.
六、活用知识,解决问题。(1题2分,其余每题4分,共22分)
1.把下列条件和算式用线连起来。
一台笔记本电脑,原价是5400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价是多少元?
2.学校组织研学实践活动,五年级有280人参加,六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五年级的多100人,六年级参加研学实践活动有多少人?
3.一根绳子长15米,第一次用去了,第二次用去了剩下的。第二次用去了多少米?
4.六(1)班有学生45人,参加学校各种社团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其中男同学占参加社团人数的,六(1)班参加社团的男同学有多少人?
5.同学们进行拍球比赛,李明拍了120下,宋丽拍的下数比李明拍的少,宋丽拍了多少下?
6.某市要修一条长7.2 km的沿江大道,一个工程队第一个月修了全长的,第二个月修了全长的,还有多少千米没有修?
答案
一、1. 2 3
2.
×+
=+
=
=
37×+×0.75-
=37×+×-
=×(37+-1)
=×100
=75
二、1.8 1.5
2.3
3.60 45 650
4.< > < = < < 5.20
6.35 9 7.足球社团 54
8. 9.
三、1.B 2.B 3.D 4.B 5.D 6.B 7.B 8.C
四、略
五、1.400×=160(吨)
2.160×=200(棵)
六、1.
2.280×+100=310(人)
3.15××=4(米)
4.45××=20(人)
5.120×=72(下)
6.7.2×=1.3(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