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正确使用熟语(练习绝对好)[整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23:59:38
文档

正确使用熟语(练习绝对好)[整理]

正确使用熟语(练习绝对好)广东怀集一中语文组整理汇编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的、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词组或句子,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1)结构上的稳固性,即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2)意义上的整体性,即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原挨”之意,使用中与“周瑜”“黄盖”无关。(一)、熟语考查形式第一、辨别读音。(与语音题结合起来考查)例如:下列词
推荐度:
导读正确使用熟语(练习绝对好)广东怀集一中语文组整理汇编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的、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词组或句子,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1)结构上的稳固性,即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2)意义上的整体性,即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原挨”之意,使用中与“周瑜”“黄盖”无关。(一)、熟语考查形式第一、辨别读音。(与语音题结合起来考查)例如:下列词
正确使用熟语(练习绝对好)

广东怀集一中语文组整理汇编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的、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词组或句子,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1)结构上的稳固性,即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2)意义上的整体性,即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原挨”之意,使用中与“周瑜”“黄盖”无关。    

(一)、熟语考查形式  

  第一、辨别读音。(与语音题结合起来考查)

例如: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傅粉  果脯  鹄立  手无缚鸡之力

B、谒见  歇凉  喝彩  远水不解近渴 

C、花蕾  对垒  打擂  胜不骄败不馁 

D、栈道  辗转  纤绳  吃一堑长一智

    这里的“吃一堑长一智”、“远水不解近渴”、“胜不骄败不馁”、“手无缚鸡之力”都是很常见的熟语,解答这一类试题的难度不是很大。答案是B。 

   第二、辨析字形。(与字形题结合起来考查)  

   例如: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3年全国卷) 

A、部署  备受青睐  恰如其分  可望而不可即 

B、报道  伶牙利齿  群贤毕至  一年之计在于春 

C、揣度  共商国是  唾手可得  冒天下之大不违 

D、通谍  猝不及防 大相径庭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作为选择题中的错别字选项出现,这里错别字选项中的“一年之计在于春”其实已经是熟语。答案是A。  

   第三、判断用法。(将成语和熟语混在一起,让考生判断成语、熟语使用的正误)

   例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发展发育,扩大招生,也要看本地区的具体条件,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切不可只为了什么“率”而盲目进行。 

   B.妈妈每次出差前,都把食物交给姐姐保管,可姐姐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C.搞经济开发区占一点地,也在情理之中,可这个镇的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营私之实,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就使农民难以忍受了。 

   D.他反应很敏捷,听风就是雨,教练在场外作几个手势,他就能迅速组织球队转换阵型,由守转功。

      这一类题型是高考熟语考查的最主要的形式,考生应在这一题型上下功夫。答案是A。 

   第四、名句填空。(与名言名句结合起来考查)

   例如: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熟语

   (1)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义接近的有《醉翁亭记》中的                    。(答案:醉翁之意不在酒)

    (2)与“八竿子打不着”意义接近的熟语有                       。(答案:风马牛不相及) 

(3)与“好死不如赖活”意义相反的熟语有                  。(答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4)与“痴心妄想”意思相近的熟语有                    。(答案:赖想吃天鹅肉) 

(注:这种题的答案可以有多个) 

   第五、成语替换。 

   例如: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

  ①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       

  ②“豪强”与“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      

  ③我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        

  ④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参:①吹毛求疵 ②沆瀣一气 ③直言不讳 ④贪得无厌) 

六,综合运用。(以语言综合运用题出现,写一段话,要求在所写的这一段话中用到某个熟语)

例如: 请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一熟语写一段话,不得少于30字。 

参: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熟语能力训练】

1.  找出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姚明已经闪出空当,拿球正要上篮,防守不及的波拉德一不做,二不休,伸出长腿就摆在了姚明和篮筐之间,姚明躲闪不及,被绊倒在地。

B.这次考试有道题本来我会,却因为粗心写错了公式,丢了10多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C.虽说很多经典名片如《洛奇》、《虎胆龙威》,甚至《终结者》,它们的续集都被人诟病为“一蟹不如一蟹”,但《无间道Ⅲ》、《黑客帝国Ⅲ》放映期间却场场爆满。

D.好多人以为股价跌得七七八八了,就可以伸手抓一把,其实稍加分析就会发现一动不如一静。原因是价值投资理念将抑制低价劣质股上扬;供需矛盾将制约劣质低价股反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移植手术后,患者还要“好了伤疤忘了痛”才能保住生命。

B、 招聘人才不是买蔬菜,挨个捏捏捡捡,照个大鲜亮的拿。“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种道理和事例,用人单位自然明了。但怎么一到自己招聘人才时就犯了糊涂呢

C、 有人说,如果宝马早一点放下“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架子,早几年进入中国,在中国设厂生产宝马车,那么,宝马也许早已成为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龙头老大。

D、 记者最近在一些县市农村发现,少数学校在教学楼、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危房改造中,有“等、靠、要”的思想和“乱花钱”的倾向。有的地方怨天尤人,抱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态度,一味请求上级倾斜,而不是自力更生、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资金困难。

3、找出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所有的空调厂家在参与市场竞争时,虽然手段有所不同、形式区别较大、玩法不断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价格已经成为贯彻整个市场竞争的一条主线。

B.海地反对派25日夺取北部托尔蒂岛之时,首都太子港发生抢劫事件。外国人纷纷逃离,联合国机构也撤员,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C.记者经过多次奔波,终于找到了营救小王燕的英雄;拔出萝卜带出泥,那位撞人后驾车逃逸的司机也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D.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

4、找出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贪官要牢记“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教训,一时忍不住贪心,收取了别人的贿赂,最终是要东窗事发的。

B.投影机和背投电视,原本属于井水不犯河水的两类大屏幕显示工具,如今却在家用大屏幕显示市场上一争高低。

C.孙伯渊知道马宝山非常能干,有一次跟他说,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你应该凭自己的实力另谋发展。

D.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妈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

5、找出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大凡贪官都喜欢唱高调——而且是反腐倡廉的高调。究其缘由,一为恐慌,二为掩饰。

B.更有甚者,他们还禁止记者到战区采访,有关战事的报道完全由军方根据需要单独发布,而报道的条件必须是按照发布要求刊登,不能越雷池一步。

C.就业问题时常困扰着大家。没工作的人找工作,有工作的人又存在着随时被炒鱿鱼的危险。

D.按部就班作公务员,这对我来说简直就像穿小鞋,整天感到郁闷。两年后,我索性辞了职。

6、找出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这本古代作弊书名为《春晓阁文存》。在书的封面上,用红笔着重写着“原为舟车便览,幸勿误携入场”,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B.儿女同父母说话,没有听说打官腔的,因为父母是长辈、是亲人。党政干部是人民公仆,讲话发言,与群众交流思想,不能打官腔。

C.“干部打工”吹皱一池春水,给一直以来处于低效状态的干伍注入了一剂清醒剂。虽然不可能解决干伍的所有问题,但这种尝试显然具有积极意义。

D.销售商当初承诺若有质量问题,双倍赔款,如今顾客找上门来,他们却打退堂鼓,死不认帐。

7、找出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这是一个信仰精英的时代,很多行业都看好“专家”这个称呼所带来的附加值,管它什么事、什么东西,都拉大旗作虎皮往专家头上扯。

B.敌人疲惫了,我们就要骚扰,来他个“树欲静而风不止”。毛的这一战术,在如今的商战中依然奏效。

C.每次对某件事物口无遮拦地进行炮轰完后,崔永元总是能够出人意外的打圆场。

D.这样的企业,即使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战略失误,在市场竞争非常不充分的环境下,完全可以“东方不亮西方亮”,总可以探索到一条发展的路径。

8、找出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许多观众对电影《英雄》提出了批评意见,并不是对张艺谋吹毛求疵,而是恨铁不成钢的表现。

B.但我们发现,许多优惠是干打雷不下雨,真正能落实的很少。

C.某部一位领导要求机关各部门注意培养人才,特别要注重培养那些能力尚弱的年轻干部,要‘赶鸭子上架’,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

D.自经济适用房登上舞台之日起,价格优势,就使其始终处在‘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特殊地位。

9找出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移动通信产业利润丰厚,吸引了很多厂商进入,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合法的、非法的、有条件的、没条件的经营者纷纷加大对通信产业的投入。

B.车买贵了固然吃亏,可得到的报价大大低于市场价时也应该保持十二分的清醒,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真有这等好事“降临”时可要仔细看清楚背后的隐藏条款。

C.肇庆市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不仅墙内开花墙外香,而且还香飘千里。在去年全国老年人乒乓球比赛中,该市老干部乒协就获得了男子退休组团体第一名。

D.近年来,不少城市热衷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似乎成了“使唤丫头”,成了一种跑龙套的角色,因而引起一些非议。

10、找出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照理说,八一队与四川队本已“恩断义绝”。但山不转水转,今年的冠城注入的是大连蓝色的血液,以前的恩怨情仇只好让位于乡里乡情。

B.对于中国球迷来说,当然希望每一个加入NBA的中国球星都能成为各俱乐部的座上宾、台柱子,但实际上只有姚明一人满足了球迷的愿望。

C.他反应很敏捷,听风就是雨,教练在场外作几个手势,他就能迅速组织球队转换阵型,由守转功。

D.成渝两地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联袂出击,不互挖墙脚,不互设障碍,在相互合作中加快双方的发展,努力在西部大开发中走在前面。

11.下列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

B.招聘人才不是买蔬菜,挨个捏捏捡捡,照个大鲜亮的拿。“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种道理和事例,用人单位自然明了。但怎么一到自己招聘人才时就犯了糊涂呢?

C.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主要的责任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也有责任。

D.这顿农家饭菜香辣可口,别有风味,虽然没有鱼肉荤腥,却也是一次不错的打牙祭。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B.小张,我劝你不要挖空心思赚黑钱,俗话说输钱只为赢钱起,你就不怕报应?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件丑事即使不宣传,也会有人知道的。

  D.做生意应讲诚信。像那种“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的投机取巧的做法,靠蒙骗顾客赚钱是极其愚蠢的。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发展发育,扩大招生,也要看本地区的具体条件,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切不可只为了什么“率”而盲目进行。

   B.妈妈每次出差前,都把食物交给姐姐保管,可姐姐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C.搞经济开发区占一点地,也在情理之中,可这个镇的领导借开发之名行卖地营私之实,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就使农民难以忍受了。

   D.我的父亲1963年报考上海戏剧学院,成绩优异,但由于他出身不好,便榜上无名,只能成为高等学府的门外汉。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人新年伊始,一再号召各级党组织务真求实,让广大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B.在《幻城》和它的作者已经被炒得甚嚣尘上的时候,再来谈论就难免有些狗尾续貂的尴尬。

C.下半场,釜底抽薪的曼城队突然发威,迪斯丁·博斯威尔特和菲利浦斯各进一球,将比分扳平。

D.去年三月,美国悍然发动了军事力量对比悬殊的伊拉克战争,老百姓形象而戏谑地称美国人是“高射炮打蚊子”。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B.由于缺少必要的制约,少数干部生活糜烂,一次宴请竟一诺千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C.如今巴以和谈的时机已生米煮成熟饭了,再无限期拖延下去,将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灾难。

 D.找工作的事嘛,目前还八字没一撇,你能不能让我再想想办法?我也不是不尽力呀!

16.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A.既然高学历能带来立竿见影的财富和地位,可以省却几年甚至十几年兢兢业业的奋斗,这个捷径谁不想走呢?

  B.美国宇航局奥基夫在“勇气”号成功着陆得到确认后喜笑颜开地开香槟庆贺,多少可以说明这一消息对宇航局的意义。

  C.这次复赛成绩不好没关系,一回生,二回熟,只要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能取得好成绩。

  D.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你看看我这虾,我这蟹子,不是我夸口,码头上谁的货能比得上?

17、下列加点的固定短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经北京宣武医院精心治疗,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昏迷三个月后竟然起死回生,苏醒过来并能开口说话了。

B.再过几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长,可现在回头一想,却如白驹过隙一般。

C.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钉是钉,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D.报纸和读者之间难以直接交流,电视则不同,当面鼓对面锣,可以与观众进行直接

对话。

18、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书收集了汪曾祺从1941年的第一篇小说到临终前的几乎全部作品,这对众多的“汪迷”来说,真可以大快朵颐了。

B、苏轼《和子由渑池怀归》诗的前四句说明了一个哲理。苏轼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如今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

C、面对王进华同学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功夫,捐了三千多元钱。

D、信息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网上传播。

▲● 19、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

(1)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夫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剥回。

(2)“豪强”和“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

(3)他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

(4)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20、将下列加线的成语与歇后语互换。

(1)他带了三个人,突然来找小小子。小小子知道他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眼儿,可又不能不接待他。

(2)此时,他心里更加惶惑起来:“怎么搞的呀?”虽从此知道一个大概,但都督府的情形,还是如坐云雾。

(3)他一摆手,叹了一口气说:“连你也这么认为,那咱们也是反贴门神——不对脸了。我没话可说了。

(4)一个右派分子,平白无故人家还得拿你当活靶子,三天批你一通,五天斗你一次,万一出了问题,百辞莫辩啊!

21、用两条恰当的成语、熟语或名言警句概括下述故事的含义,每条能从一个角度说明其中一个道理即可。

  古希腊有个青年学生向哲学家芝诺请教关于知识的问题。芝诺用手杖在地上画了两个圆圈,一大一小。然后告诉学生,圆圈的面积代表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圆圈之外的广大地面,代表人们还未知道的知识那个无穷的境域。他还指出:圆圈小,它的圆周所接触的未知的部分就小;圆圈大,它的周围所接触的未知的部分就大。

 22、阅读下面的故事,按照四个人物的共同点,填出空缺的句子。

   从前有个村子,生活着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厨师,一个裁缝,一个车夫,还有一个船家。谁家有红白事,打架抬杠的,都乐意找他们去帮办。一次,村里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四人便先在厨师家开碰头会。厨师说:“我看咱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的分不清。”裁缝说:“我们办事不能偏,要针过去,线也过去才行。”赶车的接过话茬:“咱也不是没管过这号小事,                       ,别出轨就行。”船夫最后说:“看风浪大小行事,                 。”

 ◆[熟语能力训练] 答案:

1、【答案解析】B。“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堕落或犯了严重错误,就成为终生的恨事。B句中使用词义过重。

2、【答案解析】 A。应该用“过五关斩六将”。“过五关斩六将”:比喻曾经值得骄傲的业绩,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好了伤疤忘了痛”: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海水不可斗量”:比喻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而加以低估。“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一种因循守旧思想。“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态度强硬、要求强烈的单位或下属能得到更多的照顾。

3、【答案解析】C。“拔出萝卜带出泥” 为贬义,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与句中感情色彩不符。

4、【答案解析】A。“小不忍则乱大谋”指小事情不能忍耐就会打乱整个计划,句中感情色彩用错。

5、【答案解析】D。“穿小鞋”比喻比喻暗中报复人,难人,与句意不符。

6、【答案解析】D。“打退堂鼓”比喻办事中途退缩,句中应改为“出尔反尔”。

7、【答案解析】B。“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客观情况与主观愿望相违背。“树”多喻正方,“风”多喻反方,句中用反了。

8、【答案解析】A。“恨铁不成钢”比喻恨某人不争气、不成材,多用于对学生或子女,有时也可用于对下属或公众人物。张艺谋虽为公众人物,但并非不争气之人,可改为“爱之深则责之切”。

9、【答案解析】C。“墙内开花墙外香”比喻成绩在本单位本单位不受重视却在外单位受到重视的不正常现象,也引申为其他事物在出产地不如在外地受欢迎,要注意不要和“窗户棂子吹喇叭——名声在外”一语弄混。该句显然没有在本地不受重视的意思。

10、【答案解析】C。“听风就是雨”比喻刚听到一点风声就信以为真,是贬义。

11.D ( 打牙祭:(方)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顿有荤菜的饭,后来泛指偶尔吃一顿丰盛的饭。)

12. B(A 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指事情的成败、好坏完全出于一个人的策划。B项:比喻被别人算计是由于算计别人所引起的。C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D项: “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意思是商品必须讲究包装,做生意必须重视宣传。这里用作贬义词不当。)

13.A(B“从长计议”的意思是“慢慢地多加商量,不急于做出决定”。原句望文生义。C“换汤不换药”是改变了形式,没有改变内容,前后得有对照才行;D属望文生义。“门外汉”指某方面知识还未入门的外行,不是门外面的汉子)

14、D(A项,“安居乐业”与前面的“生活”意思重复。B项,“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用在此处有误。C项,“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用在此处不当,宜用“背水一战”)

15.D  A项:“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贬义;B项:“一诺千金”形容诺言的信用极高;C项:“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巳经做成,不能再改变。       

16、答案:C

17、 B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A 起死回生:指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不能指病人自己。C 钉是钉,卯是卯:喻做事认真,常用于褒义。D 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18、B(A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B雪泥鸿爪: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痕迹(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C二一添作五:珠算口诀,用二除一,就把一添成五,表示得小数五。因用以指二人平分,各得一半。D迅雷不及掩耳: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动作或事件来得突然,猝不及防。)

19、【答案解析】 吹毛求疵、沆瀣一气、直言不讳、贪得无厌)

20、【答案解析】 别有用心/居心叵测、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话不投机、跳进黄河——说(洗)不清)

21、【答案解析】  概括故事的含义,关键要抓住芝诺告诉学生的那句话:圆圈越大无穷的未知的领域也就越大;圆圈小,所接触的未知的部分就小。为此我们可以把故事的中心意思表述为“人的知识有多有少,知识多的人所面临的未知领域更宽阔”。这其中包含两个道理:(1)学然后知不足;(2)对事物的认识要不断的深化、扩展。再按照题干要求,概括成成语、熟语、名言警句:学海无涯或学无止境;装知识的“宝碗”永远也装不满;学然后知不足或学不可以已。

22、【答案解析】 这是一道语言得体的应用题,要根据人物的特定身份、职业特点,借助熟语来表达。如第一处空格要跟车夫有关,紧扣车夫的职业特点,那就是“前有车后有辙”或“车到山前必有路”;第二处要跟船夫有关,“别翻了船,还是顺水推舟的好”或“实在不行,就来个见风使舵”。

文档

正确使用熟语(练习绝对好)[整理]

正确使用熟语(练习绝对好)广东怀集一中语文组整理汇编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的、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词组或句子,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1)结构上的稳固性,即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2)意义上的整体性,即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周瑜打黄盖”是“一个愿打,一个原挨”之意,使用中与“周瑜”“黄盖”无关。(一)、熟语考查形式第一、辨别读音。(与语音题结合起来考查)例如:下列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