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公式 | 符号说明 |
1.中心管面积 | qmax----每池最大设计流量(米3/秒) v0----中心管内流速(米/秒) v1----污水由中心管喇叭口到反射板之间的缝隙流出速度(米/秒) d1----喇叭口直径(米) v----污水在沉淀池中流速(米/秒) t----沉淀时间(小时) S----每人每日污泥量(升/人/日)一般采用0.3~0.8 N----设计人口数(人) T----两次清楚污泥相隔时间(日) C1----进水悬浮物浓度(顿/米3) C2----出水悬浮物浓度(顿/米3) KZ----生活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 γ----污泥的容量(顿/米3) p0----污泥含水率(%) h1----超高(米) h4----缓冲层高(米) h5----污泥室圆截锥部分的高度(米) R----圆截锥上部直径(米) r----圆截锥下部直径(米)
| |
2.中心管直径 | ||
3.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 | ||
4.沉淀部分有效断面积 | ||
5.沉淀池直径 | ||
6.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 ||
7.沉淀部分所需总容积 | (1) (2) | |
8.圆截锥部分容积 | ||
9.沉淀池总高度 | H= |
设v0=0.03米/秒,采用4个竖流式沉淀池,最大设计流量
2.中心管直径
3.中心管喇叭口到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
设v1=0.02米/秒,d1=1.35d0=1.35×1.11=1.50米
4.沉淀部分有效断面积
设表面负荷,则
5.沉淀池直径
采用D=7.5米
6.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设t=1.2时,
>7.5米(D)。(符合要求)
7.校核集水槽出水堰负荷
集水槽每米出水堰负荷为:
<2.9升/秒(符合要求)
8.沉淀部分所需总容积
设T=2日,S=0.5升/人·日
每个池子所需污泥室容积为
9.圆截锥部分容积
设圆截锥体下底直径为0.4米,则
>12.5米3
10.沉淀池总高度
设超高及缓冲层各位0.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