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江苏省常州市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00:26
文档

江苏省常州市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常州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说明: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2.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50分。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到下列对应的答题框内。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101112131415答案1.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英国的大炮”指代的历史事件是A.
推荐度:
导读常州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说明: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2.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50分。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到下列对应的答题框内。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101112131415答案1.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英国的大炮”指代的历史事件是A.
常州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

八年级历史试题

说明: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

2.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50分。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到下列对应的答题框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 号

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 案

1.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英国的大炮”指代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843年的某一天,在英国伦敦造币厂门前停着长长的一队马车,每辆车上都载着写有“大清”字样的木箱,里面装满了银元。这些银元可能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赔款?

    A.《辛丑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3.在近代不平等条约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马关条约》

4.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C.仇视太平天国反侵略的行为    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运动

5.中国对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曾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包括在内的全岛及附属各岛屿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1901年可能看到的是

    A.慈禧太后组织抵抗                     B.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

    C.八国联军鱼肉百姓                     D.太平军围攻外国使馆

7.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主要是指     

    A.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    B.清完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

    C.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D.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8.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新式海军创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中华时期

9.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在“实业救国”的口号下,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大生纱厂

10.在19世纪80年代,天津到上海之间最快的通讯方式是 

            

A                  B                  C               D

11.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2.“从此神州事事新,再无皇帝管人民。”它突出地反映了辛亥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 

    A.揭开了新民主义的序幕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3.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14.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写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 

    A.侵略与抗争     B.近代化探索      C.改革复兴之路     D.艰难民主道路

15.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镜头一:商人身着中山装到北京洽谈生意 

    B.镜头二:商人的小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C.镜头三:商人饭后翻阅《申报》,了解新闻 

    D.镜头四:商人见到称“老爷”“大人”

二、简答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共10分)

16.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                                          ——范小静《十三行故事》

    材料二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三  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筹办夷务始末》

    请回答:

⑴ 造成材料一中清朝无知认识的根源是什么?(1分)

⑵ 材料二作者是谁?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产生的背景。

(3分)

⑶ 材料三中的“鸿章”指的是谁?他所说的“外国利器”主要是指什么?为学习外国“利器”他所创办的近代军工企业是什么?他的“自强梦”破灭的标志又是什么? (4分)

⑷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先后为解决“器物”“制度”“文化”的不足进行了积极探索。你认为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共10分)

17.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在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还是新民主主义,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  反映近代中国文化教育、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变革的图片

    请回答:

⑴ 根据材料一,指出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重大运动。(3分)

⑵ 材料二图1代表的是某个历史事件的成果,你认为该事件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

(1分)

⑶ 材料二图2反映出这场政治变革产生的作用是什么?(2分)

⑷ 材料二图3反映的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有哪些?(2分)

⑸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有没有最终实现“崭新的新中国”的理想?(2分)

 

八年级历史参及评分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2、D; 3、C; 4、A; 5、C; 6、C; 7、B; 8、B;

9、D;  10、C; 11、B; 12、B; 13、C; 14、B; 15、A

二、简答题(共10分)

16.⑴ 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1分)

⑵ 魏源;(1分)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1分)

⑶ 李鸿章;(1分)船坚炮利(或轮船、兵器);(1分)江南制造总局;(1分)甲午中日战争战败。(1分)

⑷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列强的侵略;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涉及中外两方面的任意各一点即可,2分)

三、材料解析题(共10分)

17.⑴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3分)

⑵ 思想启蒙作用(其他与题意相符的答案也可给分)。(1分)

⑶ 推翻了封建帝制;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2分)

⑷ 发式由长辫变成短发;称呼由“老爷”、“奴才”变成“先生”;见面礼由跪拜变成握手;服装由长袍变为西装。(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2分,答出一点不得分,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

⑸ 没有;(1分)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任意一点即可,1分)

文档

江苏省常州市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常州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说明: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2.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50分。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到下列对应的答题框内。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101112131415答案1.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英国的大炮”指代的历史事件是A.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