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00分 12月15~17 日使用
一 选择题 (25 ×2=50分)
2004年即将过去,12月25日前后世界各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庆祝圣诞节,依据下图
完成1~3小题(图中横坐标表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纵坐标表示年降水量,数码表
示广州、乌鲁木齐、圣地亚哥(智利)、吉隆坡四个城市。)
1.在圣诞节这一天,4个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 B C D
2.有关4个城市中在圣诞节这一天的天气描述正确的是
A处夜降暴雪,过了一个白色的圣诞节除夕
B城市举行大型花卉展览,过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圣诞节除夕
C地阴雨连绵,过了一个灰色的圣诞节除夕
D城市炎热干燥,冰激凌制成的圣诞老人十分畅销
3.四城市中,与北京同时迎来圣诞节钟声的有
A B C D
2004年末,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大地震诱发海啸,波及印度洋周边10多个国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读下图完成4~6小题
4.下列国家中,赤道穿过且多火山地震的是
A 马尔代夫 B 斯里兰卡
C 印度尼西亚 D 菲律宾
5.海啸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众多
运动中某种运动异常变化的表现,该运动是
A 潮汐 B 板块运动 C 大气环流 D 波浪
6。这次灾害造成众多外国游客伤亡,圣诞节前后图中区域外国游客众多的原因不包括
A 纬度低,冬季温暖 B 气候温暖湿润,喀斯特地貌广布
C 多为季风气候区,旱季为海滨旅游旺季 D 热带海洋风光,环境优美
读下图,分析完成7~8小题
7。形成图中甲地多地震的原因是
A 内部的板块拉张 B 板块生长边界
C 板块消亡边界 D 人类破坏植被的结果
8。有关乙、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之间的海域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域
B 它们之间的距离正在变小 C 两地的气候类型不同
D 两地的自然环境相似,民族和宗教也相同
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方,在城市地域中,人类改变了自然环境面貌,影响了城市气候,引发了影响人类生存的城市环境问题。图2为某市区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和该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9~11小题
9.根据“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图”,分析该城市主要空气污染来源于:
A. I B. II C. D.
10.观察该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该市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1.若该地气温由甲图逐渐演变到丁图所示状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锋面气旋过境
B.冷空气南下
C.连续阴雨
D.台风影响
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冬季地面
情况的示意图,图中阴影却分是林地,空
白部分是均质裸地。据此回答12~13小 题:
12.林地与裸地比较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裸地比较林地增温快而形成上升气流
B 林地比较裸地降温快而形成低压
C 林地水汽蒸发多,湿度大
D 林地受热多,而形成低压
13.图中近地面B,D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北、东南 B.西南、东北 C.东南、西北 D.东北、西南
读某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图,完成14~15小题
14.如果地球顺时针转动,且极圈内都是白昼,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节气是夏至 B 太阳直射北半球
C AB线昏线 D C点是18点
15.如果图中标出的都是西经度且极圈内都是黑夜,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华北平原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B 旧金山为多雨天气
C从C到D点是向东南方向
D 从大西洋向地中海航行的船只逆风逆水
16. 下图是一艘科学考察船的航行路线,已知
该船按图示路线于5月27日9时26分用5分钟时间自西向东由B点越过180º经线,又于6月3日15时36分用5分钟时间自东向西由A点越过180º经线,该考察船两次穿越180º经线后的时间分别是
A.5月28日9时31分、6月4日15时41分
B. 5月27日 9时31分、6月3日15时41分
C.5月26日.9时31分、6月5日15时41分
D. 5月27日8时31分、6月3日16时41分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单位°C)分析完
成17~19小题
17. 图中显示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 C 秋季 D冬季
18. 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大气环流
19. 图中a、b两处的气温
A a﹤28°c b﹥16°c B a﹥28°c b﹥16°c C a﹥28°c b﹤16°c D a﹤28°c b﹤16°c
20.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
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A.23º26N一90ºN B.0º一90ºN
C.23º26S一23º26N D.0º一23º26N
21.读图,在甲、乙两图中分别反映纬度较高的两条曲线是
读等值线图(a、b、c、d的数值依次增大),
回答22~23小题
2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海平面等压线图,那么
可能形成锋面的区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3.如果此图表示的海平面等温线图那么可能
有寒流经过的海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右图 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应线是潜水面等高
线,等高距均为5(单位:米),甲处为一口水井。
读图回答24~25小题。
24.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5米 B.2.5米 C.7.5米 D.8.5米
25.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 .4月 B .6月 C. 10月 D. 12月
二 综合题(共4小题,50分)
26 读东亚地区图,分析完成(11分)
(1)①②③三点气候的的相同点是 ,
从①向②、③过渡,气候特征有什么变化?(5分)
(2)A处附近在冬春季节常常有沙尘暴天气,与A处冬季风比夏季风强有关,试解释其原因(4分)
(3)①处附近的海洋资源最为丰富的是
②处的气候类型是 (2分)
27.下图是某大河三角洲图,读后完成(13分)
(1)该河流名称是 ,其三角洲不断向海洋推进的原因
是 (4分)
(2) 该河流注入 海,A城市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
发展起来的城市,其主要区位因素是 (3分)
(3)该三角洲地区发展农业主要因素是 ,并说明
原因及对策(6分)
28. 分析北美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2分)
(1)A处气候类型为 ,该气候类型在北美洲东西
狭窄、南北延伸的原因是
(5分)
(2) B、C两处的气候分别是 和 ;对这两种气候类型都有影响的气压带、风带是 (3分) 。
(3)D处气候类型为 ,其主要成因是
(4分)
29.右是全球生物气候地带示意图,·读图后完成(14分)
(1)从图中可以看到全球气候带的划分,热带和温带大约以年平均气温_℃为界,寒带和温带大约以年平
均气温_℃为界。(2分)
(2 )从图中可以看到,森林分布的极端界限条件大约是气温_℃以上,降水 ㎜以上(4分)
(3)在年平均气温20℃的条件下,年平均降水量从
0 — 1500mm,地面植被依次是 —
— — 。(4分)
(4)试分析寒带年平均降水量很少,却难于形成沙漠的原因(4分)
(5)试分析沼泽湿地为什么多见于中高纬度(4分)
新建二中第三次联考
高三地理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25×2=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C | B | C | C | B | D | C | D | A | A | B | C | C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D | B | B | B | C | B | A | B | C | C | C | D |
26.(11分)
(1)夏季高温多雨(1分),雨热同期。冬季寒冷(1分);海洋性减弱(1分),性增强(1分)降水减少(1分)或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3分)
(2)冬季风干燥,风力强劲,且从干旱内陆吹来(2分);冬季蒙古高压强大于夏季副高,加上我国东部地势北高南低(2分)因而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3)渔业资源(1分),温带季风气候(1分)
27.(13分)
(1)黄河三角洲(1分),黄河输沙量大(1分),在河口堆积(1分),三角洲迅速扩展(1分)
(2)渤海(1分),石油(2分)开发
(3)土地(2分)盐碱化;
原因:黄河三角洲地势低平(1分),地下水位高(1分)
对策:建设台田—鱼塘立体农业模式(1分),科学水盐运动(1分)
28.(12分)
(1)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北太平洋暖流影响(2分);科迪勒拉山系的阻隔作用(2分)。
(2)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2分);附热带高气压带(1分)
(3)热带草原气候(1分);高原地形的影响,气温低,蒸发少,难于形成热带沙漠气候(3分)
29.(14分)
(1)18℃(1分)4℃(1分)
(2)-6℃(1分),400mm(1分)
(3)沙漠,灌木,草地,林地(4分)
(4)寒带气温低(1分),蒸发量小(1分),尽管降水少(1分),但相对湿度不小(1分)
(5)中高纬度气温低(1分),蒸发量小(1分),地表水和地下水消耗少(1分),在地势低洼地容易积水成沼(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