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精 《短文二篇》试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20:01
文档

精 《短文二篇》试题(含答案)

试题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夕日欲颓(tú)B.与其奇者(yù)C.藻、荇交横(xìng)D.何处无竹柏(bǎi)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晓雾将歇()(2)沉鳞竞跃()(3)相与步于中庭()(4)庭下如积水空明()3.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4.理解填空。(1)《答谢中书书》文题中第二个“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文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推荐度:
导读试题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夕日欲颓(tú)B.与其奇者(yù)C.藻、荇交横(xìng)D.何处无竹柏(bǎi)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晓雾将歇()(2)沉鳞竞跃()(3)相与步于中庭()(4)庭下如积水空明()3.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4.理解填空。(1)《答谢中书书》文题中第二个“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文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试题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夕日欲颓(tú)            B.与其奇者(yù)

C.藻、荇交横(xìng)            D.何处无竹柏(bǎi)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晓雾将歇(            )

(2)沉鳞竞跃(            )

(3)相与步于中庭(            )

(4)庭下如积水空明(            )

3.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4.理解填空。

(1)《答谢中书书》文题中第二个“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文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光下庭院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根据《记承天寺夜游》创作了一副对联,但上联找不到了,请你结合课文的内容补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

6.阅读下面的新闻,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

南海网12月19日消息  900多年前,苏东坡在“载酒堂”里会友授业,900多年后的今天,200多名来自国内外的苏学研究者、社会文化学者及儋州、惠州、黄冈三地在“载酒堂”前,探讨东坡文化这一独特文化品牌的魅力和传承。12月19日上午,“苏东坡在儋州”2010首届东坡节国际论坛在儋州中和镇东坡书院举行,央视著名主持人、创造了万人空巷收看《话说长江》奇迹的陈铎担任主持。

二、阅读理解

(一)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段,完成第7~10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用“/”为[乙]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 衣 欲 睡 月 色 入 户 欣 然 起 行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夕日欲颓(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10.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乙]文中蕴含了“美无处不在”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_____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________”的语句中。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3题。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②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③。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选自吴均《与顾章书》)

注:①薜(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

1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12.选文中写景运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

13.对文中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评价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17题。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

(2)夜大雪(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16.由此文引出了一个怎样的成语?

17.从文中可以看出王子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表达交流

18.苏轼一生走过无数穷山恶水,难得的是他始终能随缘自适、自得其乐。贬官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官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官惠州,他品尝着荔枝,欣然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这些无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乐观豁达、从不向困难低头的苏轼。时至今天,他仍然受到后人的尊敬和仰慕。2010年首届东坡节上,有学者称:一个苏东坡,胜过十万个明星。如果苏东坡就站在你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

19.某小组暑期开展以“书信沟通你我他”为主题的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李松同学缺乏人生理想,没有学习热情,总觉得能拿到初中毕业证书就行了,小组同学想写一封信规劝他。你认为下面名言警句中哪三则可以作为规劝的材料?

①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志当存高远。

④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乔万尼奥罗)

⑤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陀思妥耶夫斯基)

可以用来规劝李松同学的三则名言警句是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2)组内某同学给在外工作的父母写信时,谈到了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下面是信的部分内容,请你读后完成第①~③题。

你们一直喜欢读书,[A]在你们的熏染下,我也越来越喜爱读书了。我感到,书籍成了我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B]对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通过读书,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水平。读书让我乐于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画线句[A]中,“________”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________”。

②画线句[B]有语病,可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得改变原意)

③在文末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表达出写作对读书的影响。

1.A

2.(1)消散  (2)潜游在水中的鱼  (3)共同,一起  (4)形容水的澄澈

3.D

4.(1)书信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2)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5.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

6.2010首届东坡节国际论坛在儋州东坡书院举行。

7.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8.(1)坠落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睡觉  (4)只是

9.(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10.(1)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2)山川  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或“热爱自然,归隐林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陡峭的崖壁直抵天空,好像要与彩色的云霞一争高下,矗立的山峰穿过云霄,遮住了红色的太阳和辽阔的天空,清幽深邃的洞穴蕴涵着神奇缥缈的白云,那深谷的小溪,积聚着醉人的绿色,如同屈曲蜿蜒的玉带。

12.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如从视觉和听觉等角度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

13.示例:(1)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超凡的气度。(2)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

14.(1)接近,靠近  (2)下大雪

15.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不进去却转身返回。

16.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17.王子猷是一个放逸无羁、自然率真的人。

18.示例:今天我明白了:您之所以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在于您的政绩和文学成就,更在于您豁达洒脱的人生观,这是您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跟您相比,我生活中遇到的一点挫折算什么?今后我会潇洒地面对人生,以闲适的心情去发现生活的美,创造诗意的人生!

19.(1)②③⑤  (2)①熏染  熏陶  ②使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  ③写作让我更热爱读书

文档

精 《短文二篇》试题(含答案)

试题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夕日欲颓(tú)B.与其奇者(yù)C.藻、荇交横(xìng)D.何处无竹柏(bǎi)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晓雾将歇()(2)沉鳞竞跃()(3)相与步于中庭()(4)庭下如积水空明()3.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4.理解填空。(1)《答谢中书书》文题中第二个“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文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