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在我国古代璀璨的艺术宝库中,有一些怪兽,是非自然界中的动物形象,如麒麟,狻猊、獬豸等等。通过本课对古代这些怪兽的了解,可是学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学生在编怪兽故事,设计、制作表演怪兽的过程中,有助于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不同的怪兽,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她的艺术特点,能用多种材料表现出特点突出的怪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合作学习和综合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合作意识。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怪兽的分析,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
四、教学难点:
怪兽的设计、表现及材料的巧妙利用。
五、教具准备:
课本、有关资料图片
六、学具准备:
课本、彩纸、生活中的废弃物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 教 学 活 动 |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
激趣 导入 | 教师播放动画片中有怪兽的片段,提问:动画片里的主要形象叫什么? 小结,出示课题;《怪兽》 | 学生观看动画片中有怪兽的片段。 |
探 究 学 习 | 1、教师展示其析其特点。 提问:如果这些动物最有特点的部分长在一种动物身上,那是会什么样? 2、展示麒麟图片。 问:它有哪些动物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3、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麒麟成为一种艺术形象,从古至今,深受人们喜爱,像这样的怪兽,自古以来还有许多。 引出课题。 4、教授知识: 播放教学课件,并结合教材提问:你从哪儿看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结合教材研讨怪兽的设计特点,分析其夸张的表现手法,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 我们可以设计什么样的怪兽? 5、学生讨论。 谁能自己编一个简短的怪兽的故事? 怎样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 6、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分小组研究:这些作品如何表现了怪兽的形象? 如何巧用材料? 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组织学生交流,交流中教师演示几种制作方法。 | 观察分析动物的特点,学生发言。 你从哪儿看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结合教材研讨怪兽的设计特点,分析其夸张的表现手法,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 我们可以设计什么样的怪兽? 学生讨论。 谁能自己编一个简短的怪兽的故事? 怎样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分小组研究:这些作品如何表现了怪兽的形象? 如何巧用材料? 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组织学生交流,交流中教师演示几种制作方法。 |
艺术 实践 | 1、布置讨论内容:小组集体编一个怪兽的故事,并分工合作制作道具,准备表演。 2、学生利用彩纸、废旧材料制作怪兽面具。 3、教师巡回辅导。 | 1、学生明确作业要求。 2、利用彩纸、废旧材料制作怪兽面具。 |
审美 评价 | 1、指导学生展示评价作业。 2、教师点评。 | 1、学生展自评互评。 2、听教师点评。 |
安全提示 | 放学时提示学生安全回家 | |
板书 设计 | 13、怪 兽 学生作品展示区 |
赏析作品 |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