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05年全国高考各省物理试题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19:04
文档

2005年全国高考各省物理试题集

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12套(一)目录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22005年上海物理参7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9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参及评分标准14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科综合试卷18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综试卷参20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21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参24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25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推荐度:
导读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12套(一)目录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22005年上海物理参7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9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参及评分标准14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科综合试卷18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综试卷参20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21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参24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25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12套(一)

目 录 

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    2

2005年上海物理参    7

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    9

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参及评分标准    14

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18

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综试卷参    20

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21

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参    24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    25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参    27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部分)    27

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

一.(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本大题中第l、2、3小题为分叉题。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类题计分.

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1A.通电直导线A与圆形通电导线环B固定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时,通电直导线A受到水平向___的安培力作用.当A、B中电流大小保持不变,但同时改变方向时,通电直导线A所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____.

2A.如图所示,实线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发出的波的波峰位置, 

则图中的_____点为振动加强的位置,图中的_____点

为振动减弱的位置.

3A.对“落体运动快慢”、“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等问题,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请完成下表: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观点
落体运动快慢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
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2B.正弦交流电是由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线圈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此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____V,频率为____Hz.

3B.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微观粒子是_____.若在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中部加上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阴极射线将_____(填“向上”“向下”“向里”“向外”)偏转.

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4.如图,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带电薄板在图中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方向______.(静电力恒量为k)

5.右图中图线①表示某电池组的输出电压一电流关系,图线②表示其输出功率一电流关系.该电池组的内阻为_____Ω.当电池组的输出功率为120W时,电池组的输出电压是_____V.

二.(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6.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有

(A)创立“相对论”.    (B)发现“X射线”.(C)提出“光子说”.(D)建立“原子核式模型”.

7.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此实验发现了质子.          (B)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γ射线.

(C)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α射线. (D)原子核在人工转变过程中,电荷数可能不守恒.

8.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轮带动B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B)B轮带动A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C)C轮带动D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D)D轮带动C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9.如图所示,A、B分别为单摆做简谐振动时摆球的不同位置.其中,位置A为摆球摆动的最高位置,虚线为过悬点的竖直线.以摆球最低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则摆球在摆动过程中

(A)位于B处时动能最大.

(B)位于A处时势能最大.

(C)在位置A的势能大于在位置B的动能.

(D)在位置B的机械能大于在位置A的机械能.

10.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的吊钩.在小车A与物体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向上吊起,A、B之间的距离以(SI)(SI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

(A)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B)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

(C)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

11.如图所示,A是长直密绕通电螺线管.小线圈B与电流表连接,并沿A的轴线OX从D点自左向右匀速穿过螺线管A.能正确反映通过电流表中电流,随工变化规律的是

12.在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物体以某一初速沿电场反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0.8qE/m,物体运动S距离时速度变为零.则

(A)物体克服电场力做功qES        (B)物体的电势能减少了0.8qES

(C)物体的电势能增加了qES        (D)物体的动能减少了0.8qES

13.A、B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TA时间(TA为波A的周期),两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A:VB可能是

(A)1:3                    (B)1:2

(C)2:1                    (D)3:1

三.(32分)实验题.

14.(6分)部分电磁波的大致波长范围如图所示.若要利用缝宽与手指宽度相当的缝获得明显的衍射现象,可选用___________波段的电磁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分)一根长为1m的均匀电阻丝需与一“10V,5W”的灯同时工作,电源电压恒为100V,电阻丝阻值R=100Ω(其阻值不随温度变化).现利用分压电路从电阻丝上获取电能,使灯正常工作.(1)在右面方框中完成所需电路;(2)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__(选填:“0-0.6A”或“0-3A”);(3)灯正常工作时,与其并联的电阻丝长度为____m(计算时保留小数点后二位).

17.(7分)两实验小组使用相同规格的元件,按右图电路进行测量.他们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分别置于a、b、c、d、e五个间距相同的位置(a、e为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把相应的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一、表二中.对比两组数据,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趋势不同.经检查,发现其中一个实验组使用的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

(1)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的是第___实验组;断路发生在滑动变阻器__段.

表一(第一实验组)

P的位置

abcde
的示数(A)

0.840.480.420.480.84
表二(第二实验组)

P的位置

abcdXe
的示数(A)

0.840.420.280.210.84
(2)表二中,对应滑片P在X(d、e之间的某一点) 处的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为:

(A)0.16A                (B)0.26A

(C)0.36A                (D)0.46A

18.(7分)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l、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_____.

(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_____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

(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_____运动,最后“小纸杯”做:运动.

(4)比较图(b)中的图线l和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s)

下落距离(m)

0.00.000
0.40.036
0.80.469
1.20.957
1.61.447
2.O

X

四.(58分)计算题.本大题中第19题为分叉题.分A类、B类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均做,一律按A类题计分.

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19A.(10分)某滑板爱好者在离地h=1.8m高的平台上滑行,水平离开A点后落在水平地面的B点,其水平位移S1 =3m,着地时由于存在能量损失,着地后速度变为v=4m/s,并以此为初速沿水平地面滑行S2 =8m后停止.已知人与滑板的总质量m=60kg.求

 (1)人与滑板在水平地面滑行时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

(2)人与滑板离开平台时的水平初速度.(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10m/s2)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19B.(10分)如图所示,某人乘雪橇从雪坡经A点滑至B点,接着沿水平路面滑至C点停止.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70kg.表中记录了沿坡滑下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请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解决下列问题:

位置ABC
速度(m/s)

2.012.00
时刻(s)

0410
 (1)人与雪橇从A到B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2)设人与雪橇在BC段所受阻力恒定,求阻力大小(g =10m/s2)

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

20.(10分)如图所示,带正电小球质量为m=1×10-2kg,带电量为q=l×10-6C,置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点.当空间存在着斜向上的匀强电场时,该小球从静止开始始终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运动到B点时,测得其速度vB =1.5m/s,此时小球的位移为S =0.15m.求此匀强电场场强E的取值范围.(g=10m/s。)

某同学求解如下:设电场方向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θ,由动能定理qEScosθ=-0得=V/m.由题意可知θ>0,所以当E >7.5×104V/m时小球将始终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经检查,计算无误.该同学所得结论是否有不完善之处?若有请予以补充.

22.(14分)如图所示,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37°角,下端连接阻值为尺的电阻.匀强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0.2kg、电阻不计的金属棒放在两导轨上,棒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求:

(1)求金属棒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当金属棒下滑速度达到稳定时,电阻尺消耗的功率为8W,求该速度的大小;

(3)在上问中,若R=2Ω,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由a到b,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方向.

(g=10rn/s2,sin37°=0.6, cos37°=0.8)

23.(14分)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竖直固定轴转动,在圆盘上沿半径开有一条宽度为2mm的均匀狭缝.将激光器与传感器上下对准,使二者间连线与转轴平行,分别置于圆盘的上下两侧,且可以同步地沿圆盘半径方向匀速移动,激光器连续向下发射激光束.在圆盘转动过程中,当狭缝经过激光器与传感器之间时,传感器接收到一个激光信号,并将其输入计算机,经处理后画出相应图线.图(a)为该装置示意图,图(b)为所接收的光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接收到的激光信号强度,图中Δt1=1.0×10-3s,Δt2=0.8×10-3s.

(1)利用图(b)中的数据求1s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

(2)说明激光器和传感器沿半径移动的方向;

(3)求图(b)中第三个激光信号的宽度Δt3. 

2005年上海物理参

一.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lA.右,右                2A.b,a

3A.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    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

2B.220(或),50        3B.电子,向下

4.,水平向左(或垂直薄板向左)        5.5,30

二.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5分)

6. A C                7.A C            8.BD                9.BC

l0.B C                 11.C             12.A C D            13.ABC

三.实验题(共32分)

14.(6分)    微波;    要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波长应与缝的尺寸相近.

16.(6分) (1)如答图1 (2)0-3A   (3)0.17(或)

17.(7分)  

(1)二;d-e  

(2)D

18.(7分)

(1)作出假设、搜集证据

(2)匀速运动,1.937

(3)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匀速运动

(4)图线1反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图线5反映速度随时间继续增大(或图线1反映纸杯做匀速运动,图线5反映纸杯依然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四.计算题(共58分)

19A.(10分)(1)设滑板在水平地面滑行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厂,根据动能定理有:  (1)

由式(1)解得:  

(2)人和滑板一起在空中做平抛运动,

设初速为v0,飞行时间为t,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3) 

                                                  (4)

由(1)、(4)两式解得:       (5)

19B.(10分)  

(1)从A到B的过程中,人与雪橇损失的机械能为: 

ΔE=(70×10×20+×70×2.02-×70×12.02)J=9100J

(2)人与雪橇在Bc段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70×(-2)N=-140N

20.(10分)

该同学所得结论有不完善之处.

为使小球始终沿水平面运动,电场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必须小于等于重力,即:qEsinθ≤mg

所以

即:7.5×104V/m<E≤1.25×105V/m

22.(14分)

(1)金属棒开始下滑的初速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θ-μmgcosθ=ma                ①

由①式解得a=10×(O.6-0.25×0.8)m/s2=4m/s2                                  ②

(2夕设金属棒运动达到稳定时,速度为v,所受安培力为F,棒在沿导轨方向受力平衡

mgsinθ一μmgcos0一F=0                                          ③

此时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功率等于电路中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Fv=P              ④

由③、④两式解得              ⑤

(3)设电路中电流为I,两导轨间金属棒的长为l,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⑥

                P=I2R                                                      ⑦

由⑥、⑦两式解得                                  ⑧

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

23.(14分)

(1)由图线读得,转盘的转动周期T=0.8s                               ①

角速度                             ②

(2)激光器和探测器沿半径由中心向边缘移动(理由为:由于脉冲宽度在逐渐变窄,表明光信号能通过狭缝的时间逐渐减少,即圆盘上对应探测器所在位置的线速度逐渐增加,因此激光器和探测器沿半径由中心向边缘移动).

(3)设狭缝宽度为d,探测器接收到第i个脉冲时距转轴的距离为r1,第i个脉冲的宽度为△ti,激光器和探测器沿半径的运动速度为v.

                                                        ③

            r3-r2=r2-r1=vT                                        ④

            r2-r1=                    ⑤

r3-r2=                               ⑥

由④、⑤、⑥式解得:

              

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聚变        B.是裂变

C.是α衰变     D.是裂变

3.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1中实线所示,t=0.2s时刻的波形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则          

A.质点P的运动方向向右    B.波的周期可能为0.27s

C.波的频率可能为1.25Hz    D.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0m/s

4.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气体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密度增大                   B.气体的压强增大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D.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增多

5.如图2所示,一束白光通过玻璃棱镜发生色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光的偏折最大,紫光的偏折最小 B.红光的偏折最小,紫光的偏折最大

C.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大     D.玻璃中紫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大

6.如图3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固定平行金属光滑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导轨上横放着两根相同的导体棒ab、cd与导轨构成矩形回路。导体棒的两端连接着处于压缩状态的两根轻质弹簧,两棒的中间用细线绑住,它们的电阻均为R,回路上其余部分的电阻不计。在导轨平面内两导轨间有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开始时,导体棒处于静止状态。剪断细线后,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   

A.回路中有感应电动势

B.两根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

C.两根导体棒和弹簧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D.两根导体棒和弹簧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7.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通信手段,它可以提供大容量、高速度、高质量的通信服务。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高质量的宽带光纤通信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利用光作为载体来传播信息     

B.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

C.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是利用光的色散原理

D.目前广泛应用的光导纤维是一种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

8.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是横波                       B.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电磁波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D.电磁波中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处处相互垂直

9.钳形电流表的外形和结构如图4(a)所示。图4(a)中电流表的读数为1.2A 。图4(b)中用同一电缆线绕了3匝,则

A.这种电流表能测直流电流,图4(b)的读数为2.4A

B.这种电流表能测交流电流,图4(b)的读数为0.4A

C.这种电流表能测交流电流,图4(b)的读数为3.6A

D.这种电流表既能测直流电流,又能测交流电流,图4(b) 

       的读数为3.6A    

10.竖直放置的一对平行金属板的左极板上用绝缘线悬挂了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将平行金属板按图5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绝缘线与左极板的夹角为θ。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在a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1,夹角为θ1;当滑片在b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2,夹角为θ2,则   

A.θ1<θ2,I1θ2,I1>I2     

C.θ1=θ2,I1=I2    D.θ1<θ2,I1=I2

二、本题共8小题,共11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9分)

⑴如图6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遮光筒、⑥光屏。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的方法。

⑵如图7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11分)热敏电阻是传感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现用伏安法研究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已知常温下待测热敏电阻的阻值约4~5Ω。热敏电阻和温度计插入带塞的保温杯中,杯内有一定量的冷水,其它备用的仪表和器具有:盛有热水的热水杯(图中未画出)、电源(3V、内阻可忽略)、直流电流表(内阻约1Ω)、直流电压表(内阻约5kΩ)、滑动变阻器(0~20Ω)、开关、导线若干。

⑴在图8(a)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

⑵根据电路图,在图8(b)的实物图上连线。

⑶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6分)

⑴如图9所示,氢原子从n>2的某一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辐射出能量为2.55eV的光子。问最少要给基态的氢原子提供多少电子伏特的能量,才能使它辐射上述能量的光子?请在图9中画出获得该能量后的氢原子可能的辐射跃迁图。

  ⑵热力学第二定律常见的表述有两种。

第一种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第二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图10(a)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第一种表述画出的示意图:外界对制冷机做功,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请你根据第二种表述完成示意图10(b)。根据你的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2分)如图11所示,半径R=0.40m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一质量m=0.10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7.0m/s在水平地面上向左作加速度a=3.0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4.0m后,冲上竖直半圆环,最后小球落在C点。求A、C间的距离(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5.(13分)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r,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T1,地球的自转周期T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M的方法:

同步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得

⑴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⑵请根据已知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

16.(16分)如图12所示,在一个圆形区域内,两个方向相反且都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分布在以直径A2A4为边界的两个半圆形区域Ⅰ、Ⅱ中,A2A4与A1A3的夹角为60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Ⅰ区的边缘点A1处沿与A1A3成30º角的方向射入磁场,随后该粒子以垂直于A2A4的方向经过圆心O进入Ⅱ区,最后再从A4处射出磁场。已知该粒子从射入到射出磁场所用的时间为t,求Ⅰ区和Ⅱ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忽略粒子重力)。

17.(16分)如图13所示,一半径为r的圆形导线框内有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线框所在平面,导线框的左端通过导线接一对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t=0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从B0开始均匀增大,同时,在板2的左端且非常靠近板2的位置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液滴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射入两板间,该液滴可视为质点。

⑴要使该液滴能从两板间射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K应满足什么条件?

⑵要使该液滴能从两板间右端的中点射出,磁感应强度B与时间t应满足什么关系?

18.(17分)如图14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间距s=2.88m。质量为2m,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置于A板的左端。C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2,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0,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给C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的恒力F,假定木板A、B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粘连在一起,要使C最终不脱离木板,每块木板的长度至少应为多少?    

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参及评分标准    

题 号12345678910
选 项ACCCBDBADADACDCD
11.(9分)

⑴②滤光片 ③单缝 ④双缝 减小双缝间距离,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⑵0.86,,0.

12.(11分)

(1)如答图1

(2)如答图2所示。

(3) ①往保温杯中加入一些热水,待温度稳定时读出温度计值;

调节滑动变阻器,快速测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值;

③重复①~②,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数据;

④绘出各测量温度下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13.(16分)

  (1)氢原子从n>2的某一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满足:

   hν=En-E2=2.55eV                         (1)

      En=hν+E2=-0.85eV,所以n=4            (2)    

   基态氢原子要跃迁到n=4的能级,应提供:

   ΔE=E4-E1=12.75eV                     (3)

   跃迁图见答图3

  

(2)图见下面。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自然界中进行的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物理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14.(12分)

匀减速运动过程中,有:

              (1)

恰好作圆周运动时物体在最高点B满足:

mg=m                                

=2m/s                (2)

   假设物体能到达圆环的最高点B,由机械能守恒:

            (3)

   联立(1)、(3)可得

 =3m/s

   因为>,所以小球能通过最高点B。

  小球从B点作平抛运动,有:

2R=                (4)

                (5)

由(4)、(5)得:

=1.2m                                 (6)

15.(13分)

(1)上面结果是错误的,地球的半径R在计算过程中不能忽略。

正确的解法和结果是:             ①

得                           ②

(2)方法一:对月球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得  ③

  方法二:在地面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由得    ④

16.(16分)

   设粒子的入射速度为v,已知粒子带正电,故它在磁场中先顺时针做圆周运动,再逆时针做圆周运动,最后从A4点射出,用B1、B2、R1、R2、T1、T2分别表示在磁场Ⅰ区Ⅱ磁感应强度、轨道半径和周期 

          ①

        ②

       ③

     ④

   设圆形区域的半径为r,如答图5所示,已知带电粒子过圆心且垂直A3A4进入Ⅱ区磁场,连接A1A2,△A1OA2为等边三角形,A2为带电粒子在Ⅱ区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圆心,其半径

              ⑤

圆心角,带电粒子在Ⅰ区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⑥

带电粒子在Ⅱ区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圆心在OA4的中点,即

  R=r                           ⑦

  在Ⅱ区磁场中运动时间为

             ⑧

带电粒子从射入到射出磁场所用的总时间

            ⑨

由以上各式可得

           ⑩

           

17.(16分)

   (1)由题意可知:板1为正极,板2为负极                  ①

  两板间的电压U=                      ②

而:S=πr2                                ③

带电液滴受的电场力:F=qE=              ④

故:F-mg=-mg=ma

a=-g                                              ⑤

讨论:

一.若 a>0

液滴向上偏转,做类似平抛运动

y=                     ⑥

当液滴刚好能射出时:

有 l=v0t   t=  y=d 

故 d=                          ⑦

由②③⑦得  K1=                         ⑧

 要使液滴能射出,必须满足 y二.若 a=0

液滴不发生偏转,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 a=-g=0    ⑨

由②③⑨得 K2=                  ⑩

液滴能射出,必须满足K=K2

三.若 a<0,、,液滴将被吸附在板2上。

综上所述:液滴能射出,

K应满足          

(2)B=B0+Kt

当液滴从两板中点射出进,满足条件一的情况,则

用替代⑧式中的d

                     

即                  

18.(17分)

设A、C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1,A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2

∵ μ1=0.22,μ2=0.10

∴ F=mg<f1=μ12mg                                     ①

且 F=mg>f2=μ2(2m+m)g                             ②

∴ 一开始A和C保持相对静止,在F的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有

 (F-f2)s=                  ③

A、B两木块的碰撞瞬间,内力的冲量远大于外力的冲量,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1=(m+m)v2                                                ④

碰撞结束后到三个物体达到共同速度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设木块向前移动的位移为s1,选三个物体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外力之和为零,则

2mv1+(m+m)v2=(2m+m+m)v3                                                  ⑤

f1s1-f3s1=                  ⑥

f3=μ2(2m+m+m)g                                         ⑦

对C物体,由动能定理

            ⑧

由以上各式,再代入数据可得

l=0.3m                                                     ⑨

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一、本卷共25题,每题3分,共7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7.有两个共点力,F1=2N,F2=4N,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可能是

    A.1N          B.5N        C.7N         D.9N 

18.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线速度方向始终相同           B.与线速度方向始终相反

C.始终指向圆心                  D.始终保持不变 

19.利用打点计时器验证自由落体机械能守恒时,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是

    A.重物         B.纸带       C.天平        D.低压电源

20.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下列过程可以实现的是

    A.温度升高,体积增大   B.温度升高,体积减小C.温度不变,体积增大  D.温度不变,体积减小 

21.关于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是假想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B.描述电场的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

    C.电场对放人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D.电场对放人其中的电荷没有力的作用 ]

22.光电效应现象证明了光具有

    A.粒子性          B.波动性       C.衍射的特性        D.干涉的特性

23.下列四个方程中,表示重核裂变的是

  A.         B. 

 C.    D.

24.光线以某一入射角从空气射人折射率为的玻璃中,已知折射角为30°,则入射角等于

  A.30°           B.45°       C.60°           D.75° 

2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丑和厂,当闭合开关S,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5分)

二、本卷共11题,共75分. 

32.(4分)一个单摆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该单摆的周期T=__________s;在2.0s末,摆球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x=__________cm.  

33.(4分)把长L=0.15m的导体棒置于磁感应强度B=1.0×10-2T的匀强磁场中,使导体棒和磁场方向垂直,如图所示若导体棒中的电流I=2.0A,方向向左,则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__________N,安培力的方向为竖直向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

 34.(7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根相距0.5m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和PQ,它们的电阻可忽略不计,在M和 P之间接有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导体棒ab长=0.5m,其电阻为r,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4T.现使ab以=10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 

(1)ab中的感应电动势多大? 

(2)ab中电流的方向如何? 

(3)若定值电阻R=3,OΩ,导体棒的电阻r=1.OΩ,,则电路电流大?

35.(9分)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装置的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3.Om/s的恒定速率运行,传送带的水平部分AB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A=0.45m.现有一行李包(可视为质点)由A端被传送到B端,且传送到月端时没有被及时取下,行李包从B端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取lOm/s2

   (1)若行李包从B端水平抛出的初速v=3.Om/s,求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和飞出的水平距离;

   (2)若行李包以v。=1.Om/s的初速从A端向右滑行,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要使它从B端飞出的水平距离等于(1)中所求的水平距离,求传送带的长度L应满足的条件.

 

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综试卷参

17.B  18.C  19.C  20.A 21.C  22.A  23.C  24.C  25.D

32.(共4分,每空2分)    2.0(或2)  10

33. (共4分,每空2分)    3.0×10   下

34.(共7分)

 (1)ab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①

   代入数据得:E=2.0V                                                   ②

(2)ab中电流方向为b→a

(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回路中的电流                           ③

代入数据得:I=0.5A                                                   ④

评分标准:本题7分,其中第(1)问2分,第二问2分,第三问3分。

第(1)问中①、②各1分。

第(2)问中,正确得出ab中电流的方向给2分。

第(3)问中,③式给2分,④式给1分。

35.(共9分)

 (1)设行李包在空中运动时间为t,飞出的水平距离为s,则

                                                              ①

s=vt                                                               ②

代入数据得:t=0.3s                                                 ③

s=0.9m                                                ④

(2)设行李包的质量为m,与传送带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则

滑动摩擦力                                          ⑤

代入数据得:a=2.0m/s2                                                                     ⑥

要使行李包从B端飞出的水平距离等于(1)中所求水平距离,行李包从B端飞出的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3.0m/s

设行李被加速到时通过的距离为s0,则                   ⑦

    代入数据得s0=2.0m                                                ⑧

故传送带的长度L应满足的条件为:L≥2.0m                          ⑨

评分标准:本题9分,其中第(1)问4分,第(2)问5分。

第(1)问中,①~④式各1分。

第(2)问中,⑤~⑨式各1分。

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以下关于分子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    B.液体难于被压缩表明液体中分子力总是引力

    C.气体分子这间总没有分子力的作用    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16.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聚变过程中            (    )

    A.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B.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C.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D.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17.有关红、蓝两束单色光,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空气中的波长    B.在水中的光速

    C.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n红>n蓝    D.蓝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红光光子的能量

18.一电池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为3V,接上8Ω的负载电阻后路端电压降为2.4V,则可以判定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为            (    )

    A.E=2.4V,r=1Ω    B.E=3V,r=2Ω    C.E=2.4V, r=2Ω    D.E=3V, r=1Ω

19.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60m/s,在t=0时波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

    A.此波频率为40Hz,此时质元b的速度为零

B.此波频率为40Hz,此时质元b的速度向着y轴负方向

    C.此波频率为20Hz,此时质元a的速度向着y轴正方向

    D.此波频率为20Hz,此时质元a的速度为零

20.如图,一个盛水的容器底部有一小孔。静止时用手指堵住小孔不让它漏水,假设容器在下述几种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动,且忽略空气阻力,则(    )

    A.容器自由下落时,小孔向下漏水

    B.将容器竖直向上抛出,容器向上运动时,小孔向下漏水;容器向下运动时,小孔不向下漏水

    C.将容器水平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向下漏水

    D.将容器斜向上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不向下漏水

21.一个边长为6cm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电阻为0.36Ω。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    )

    A.×10—5A    B.×10—5A

    C.×10—5A     D.×10—5A

22.(18分)

   (1)图1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

          

(2)原始的电话机将听筒和话筒串联成一个电路,当自己对着话筒讲话时,会从话筒中听到自己的声音,导致听觉疲劳而影响通话。现代的电话将听筒电路与话筒电路分开,改进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线圈Ⅰ与线圈Ⅱ匝数相等,R0=1.2kΩ,R=3.6kΩ,Rx为可变电阻。当Rx调到某一值时, 

从听筒中就听不到话筒传出的声音了,这时Rx=      kΩ。

(3)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3V稳压电源E、滑线变阻器R、电压表V、电流表A、待测电阻Rx,以及开关S、导线等。要求:①电流表内接;②调节滑线变阻器可使电压表的示数在0V~3V间变化。

       在实验中,有的同学连成图3、图4所示的电路,其中a, b, c,…,k是表示接线柱的字母。请将图3、图4中接线错误(用导线两端接线柱的字母表示)、引起的后果、改正的方法(改接、撤消或增添),分别填在图下面相应的表格中。

接线错误引起的后果改正的方法
             

接线错误引起的后果改正的方法
23.(20分)两块金属a、b平行放置,板间存在与匀强电场正交的匀强磁场,假设电场、磁场只存在于两板间的空间区域。一束电子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两极板中间,沿垂直于电场、磁场的方向射入场中,无偏转地通过场区,如图所示。已知板长l=10cm,两板间距d=3.0cm,两板间电势差U=150V,v0=2.0×107m/s。求:

   (1)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若撤去磁场,求电子穿过电场时偏离入射方向的距离,以及电子通过场区后动能增加多少?

   (电子所带电荷量的大小与其质量之比,电子电荷量的大小e=1.60×10—19C)

                                                              

24.(18分)下雪天,卡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停着一辆故障车,他将刹车踩到底,车轮被抱死,但卡车仍向前滑行,并撞上故障车,且推着它共同滑行了一段距离l后停下。事故发生后,经测量,卡车刹车时与故障车距离为L,撞车后共同滑行的距离。假定两车轮胎与雪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卡车质量M为故障车质量m的4倍。

   (1)设卡车与故障车相障前的速度为v1,两车相撞后的速度变为v2,求;

   (2)卡车司机至少在距故障车多远处采取同样的紧急刹车措施,事故就能免于发生。

25.(22分)近期《科学》中文版的文章介绍了一种新技术——航天飞缆,航天飞缆是用柔性缆索将两个物体连接起来在太空飞行的系统。飞缆系统在太空飞行中能为自身提供电能和拖曳力,它还能清理“太空垃圾”等。从1967年至1999年17次试验中,飞缆系统试验已获得部分成功。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可用物理学的基本定律来解释。

    下图为飞缆系统的简化模型示意图,图中两个物体P,Q的质量分别为mP、mQ,柔性金属缆索长为l,外有绝缘层,系统在近地轨道作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Q距地面高为h。设缆索总保持指向地心,P的速度为vP。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1)飞缆系统在地磁场中运动,地磁场在缆索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设缆索中无电流,问缆索P、Q哪端电势高?此问中可认为缆索各处的速度均近似等于vP,求P、Q两端的电势差;

   (2)设缆索的电阻为R1,如果缆索两端物体P、Q通过周围的电离层放电形成电流,相应的电阻为R2,求缆索所受的安培力多大;

   (3)求缆索对Q的拉力FQ。

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参

15.A   16.B   17.D   18.D   19.C   20.D  21.

22.(18分)

   (1)2.720mm    (2)1.8    

   (3)图3对应的表格

接线错误引起的后果改正的方法
 ce 电源可能短路,损坏电源撤销ce连线

fi , hj 电流表指针反偏,损坏电流表fi→fh , hi→ij
    图4对应的表格

接线错误引起的后果改正的方法
缺db(或dg或dk)连线

电压表的示数无法调到OV

增添db(或dg或dk)连线

hj电流表短路,指针无示数撤销hi连线

23.(20分)

   (1)电子进入正交的电磁场不发生偏转,则满足

        

   (2)设电子通过场区偏转的距离为y1 

24.(18分)

   (1)由碰撞过程动量守恒Mv1=(M+m)v2    ①

        则

   (2)设卡车刹车前速度为v0,轮胎与雪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两车相撞前卡车动能变化             ②

        碰撞后两车共同向前滑动,动能变化

               ③

         由②式

         由③式

          又因

         如果卡车滑到故障车前就停止,由  ④

         故

         这意味着卡车司机在距故障车至少L处紧急刹车,事故就能够免于发生。

25.(22分)

   (1)缆索的电动势  E=Blvp

        P、Q两点电势差  UPQ=Blvp,P点电势高

   (2)缆索电流

        安培力

   (3)Q的速度设为vQ,Q受地球引力和缆索拉力FQ作用

                    ①

        P、Q角速度相等         ②

        又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

31.如图2 ,放射源放在铅块上的细孔中,铅块上方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度垂直于纸面向外。已知放射源放出的射线有α、β、γ三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是α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β射线 

    B.甲是β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α射线

    C.甲是γ射线,乙是α射线,丙是β射线

    D.甲是α射线,乙是β射线,丙是γ射线

32.图3中B为电源,R1、R2为电阻.K为电键。现用多用电表测量流过电阻R2的电流。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调至直流电流挡(内阻很小)以后,正确的接法是(    )

    A.保持K闭合,将红表笔接在a处,黑表笔接在b处

    B.保持K闭合,将红表笔接在b处,黑表笔接在a处

    C.将K断开,红表笔接在a处,黑表笔接在b处

    D.将K断开,红表笔接在b处,黑表笔接在a处

33.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b。已知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下列哪个光路图可能是正确的?

  

34.如图4所示,两根相距为l的平行直导轨ab、cd、b、d间连有一固定电阻R,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MN为放在ab和cd上的一导体杆,与ab垂直,其电阻也为R。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指向图中纸面内)。现对MN施力使它沿导轨方向以速度v(如图)做匀速运动。令U表示MN两端电压的大小,则                (    )

    A.流过固定电阻R的感应电流由b到d

    B.流过固定电阻R的感应电流由d到b

    C.流过固定电阻R的感应电流由b到d

    D.流过固定电阻R的感应电流由d到b

35.一物块由静止开始从粗糙斜面上的某点加速下滑到另一点,在此过程中重力对物块做的功等于(    )

    A.物块动能的增加量

    B.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以及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D.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36.两光滑平板MO、NO构成一具有固定夹角θ0=75°的V形槽,一球置于槽内,用θ表示NO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如图5所示。若球对板NO压力的大小正好等于球所受重力的大小,则下列θ值中哪个是正确的?(    )

    A.15°    B.30°    

    C.45°    D.60°

39.(14分)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是水平的(如图7)。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从O点出发,初速度的大小为v0,在电场力与重力的作用下,恰能沿与场强的反方向成θ角的直线运动。求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其电势能与在O点的电势能之差。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参

31.B   32.C   33.B   34.A   35.D   36.B

39.(14分)

设电场强度为E,小球带电量为q,因小球做直线运动,它受的电场力qE和重力mg的合力必沿此直线,如图。

mg=qE=tanθ  (4分)

由此可知,小球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2分)

设从O到最高点的路程为s,:  (2分)

运动的水平距离为:  I=cosθ  (2分)

两点的电势能之差:  △W=qEl  (2分)

由以上各式得:  (2分)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部分)

2004年联合国第58次全体会议作出决议,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并高度评价物理学在认识世界、改变人类社会、提高人的科学素质等方面所起的重大作用。回答26~30题。

26.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

  A.库伦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C.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D.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

27.万有引力定律首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物体的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引起的

B.人造地球卫星离地球越远,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越大

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D.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28.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许多电器设备。下列电器设备中,哪个没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B)

A.动圈式话筒     B.白炽灯泡       C.磁带录音机     D.日光灯镇流器

29.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辐射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若有N个频率为ν的光子打在光电池极板上,这些光子的总能量为(h为普朗克常数 )  (C)

 A.hν       B. hν      C.Nhν     D.2 Nhν

30.静电在各种产业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几乎都是让带电的物质微粒在电场作用下奔向并吸附到电极上。现有三个粒子a、b、c 从P点向下射入由正、负电极产生的电场中,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则  (B)

A.α带负电荷,b带正电荷,c不带电荷

B.α带正电荷,b不带电荷,c带负电荷

C.α带负电荷,b不带电荷,c带正电荷

D.α带正电荷,b带负电荷,c不带电荷

32.(3分)“大洋一号”配备有一种声呐探测系统,用它克测量海水深度。其原理是:用超声波发生器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底会反射回来,若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通过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受到反射波的时间,就可推算出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为1500m/s,船静止时,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受到反射波的时间为8s,试计算该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

答案:设s为超声波往返的距离,h为海水的深度有

   s=vt=1500×8=12000m

h=s/2=6000m

33.如果“大洋一号”在海水中以速度vo做匀速直线航行,忽略风力的影响,请回答:

(1)船除受到推进力、阻力和浮力的作用外,还受到             的作用,船沿航行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              。

(2)假设船所受到的阻力与船速的平方成正比,当船速为0.9vo时,船的推进功率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33.(1)重力  等于零

(2)设、F和分别为科考船以、v匀速运动时的推进力和推进功率,f这阻力,有

 =f=k

==k

 P=Fv

 V=0.9

%

文档

2005年全国高考各省物理试题集

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12套(一)目录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22005年上海物理参7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92005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参及评分标准14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科综合试卷182005年江苏省高考综合考试理综试卷参20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212005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参24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物理部分)25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