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文学史 笔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19:05
文档

中国文学史 笔记

名词解释:台阁体:指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台阁体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茶陵派:以李东阿为主,主要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在内容上反映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强调对声调节奏等法度的掌握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精金千连:《警种记》《金印记》《连环记》四大声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沈汤之争:
推荐度:
导读名词解释:台阁体:指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台阁体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茶陵派:以李东阿为主,主要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在内容上反映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强调对声调节奏等法度的掌握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精金千连:《警种记》《金印记》《连环记》四大声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沈汤之争:
名词解释:

台阁体:指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台阁体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茶陵派:以李东阿为主,主要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在内容上反映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强调对声调节奏等法度的掌握

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

精金千连:《警种记》《金印记》《连环记》

四大声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

沈汤之争:戏曲史上的一桩学术公案,有的学者认为是汤显祖在《答吕姜山》等信中彻底否定了沈氏的声律论解开了论战的序幕,沈氏便在《词隐先生论曲》中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反击。

《清平山堂话本》: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在嘉靖年间洪楩缩刊,原书分《雨窗》《长灯》《随航》《醒梦》《解闷》《敬梘》六集,每集又分上下两卷每卷5种,共60种又称《60家小说》

《熊龙峰小说四种》:继《清平堂话本》之后,万历年间书商熊龙峰也刊印了一批话本小说,今存仅4种,1958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和在一起排印出版,定名为《熊龙峰小说四种》,一般认为其中《张生踩鸾灯传》一篇是宋人话本,《苏长公章台柳传》是元人所写,《冯伯玉风月相思小说》和《孔淑芳双鱼坠扇传》出于明代。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作者冯梦龙,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包容了旧本的汇集和新著的创作,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短篇白话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二拍:凌濛初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各40卷,人称“二拍”,是一部个人

白话小说创作专集,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灯:《剪灯录》瞿佑《剪灯新话》李祯《剪灯馀话》李昌祺

派:晚明文学领域的一个文学派别,主要认为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是湖北人所以人称派,“性灵说”是他们的理论主张,反对拟古蹈袭,创作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

性灵说:派提出的著名口号,推崇“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反对各种人为约束,摆脱道理束缚,把表现个体自由悟性和欲望看做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

竟凌派:继派之后,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凌派崛起于文坛。钟、谭为湖北竟凌人,故名。在文学观念上出“真诗”,重“性灵”,重视作家个人性情流露的体现,提倡学古人的精神以开导今人心窍积蓄文学底蕴。

清初三大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古文三大家:魏禧、汪琬、侯方域

《后秋兴》:大型七律组诗,8首一组,相互关联,13组诗浑然一体,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连叠杜诗原韵,一叠再叠至13叠104首,另附自题诗4首,澜翻不穷,无斧凿凑韵之痕,是一种创造性的史诗巨制,显示出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论。

梅村体:以吴伟业为代表的一派在继承元,白诗歌的基础上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梅村体”。以内容上说,多写故国怆怀和身世荣辱;形式上说,以叙事为主语言辞藻华丽缤纷,深情绵缈;情节上,融合了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极尽俯仰生姿之能事。

《醒世姻缘传》:原名《恶姻缘》全书100回,按照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先后写了两世的两种恶姻缘,作者署名“西周生”。是最早的作家独创的一篇世情小说。

桐城派:情中叶也是清代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由康熙年间的桐城人方苞开创,其同乡刘大魁,姚鼐继承发展而形成。分支的阳湖派,代表人物是浑敬,张惠言,他们专志以谘古文,但又不愿受桐城文论束缚,兼收子史百家,六朝辞赋,以博雅放走取胜,桐城派提倡“道也,法也,辞也,三者有一之不备不可谓之文也。”在手法上,兼取骈文之长,合骈,散为一体,使诗文更有气势。

常州词派:在词的领域,进入近代以前,已有常州词派兴起,领袖人物张惠言推崇词体提倡比兴,主张以婉约的风格表现士大夫的幽愤之情,至周济发扬光大,强调词的社会内容,阐明“非寄托不入”和“专寄托不出”揭示最有普遍意义的美学命题

诗界:甲午战争后,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形成一个文化运动,在诗歌界形成了诗歌改良运动,梁启超提出“诗界”的口号,是对古典诗歌的挑战,虽然在诗歌的语言合格律方面未有根本性的改变,但在开拓题材和开辟诗境方面,最早从理论上时间上开辟道路的是黄遵宪,通过诗界,现代是大致完成了具有近代的历史文化特点的转型,形成自身的品格和风貌。

南社:是一个以资产阶级派为核心的文学团体,1909年成立于苏州,发起人有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南社意为“操南音不忘本”,提倡民族气节,鼓吹民族民主,反对清王朝统治,有意的用“文学”为资产阶级服务。鸳鸯蝴蝶派亦称:亦称“礼拜六派”他并非组织严密的文学团体,而是文学倾向,艺术趣味相近的一个小说流派,其创作被称为“新的才子佳人小说”。在艺术上也有所拓展,诸如第一人称叙事、倒叙、插叙、日记体等。民初徐梘亚《玉梨魂》的发表,标志着鸳鸯蝴蝶派的成型

简答

1.《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①虚与实的结合,有虚有实,清代章学诚认为它是“7分事实3分虚构”②非凡的叙事才能“陈叙百年,概括万事”人众事繁却组织的有条不紊主次分明③全景式的战争描写,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在世界文学史中是罕见的④特征化艺术的典型,突出甚至夸大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人物,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⑤历史演义体语言《三国演义》所用的语言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有利于营造历史的气氛,雅俗共赏形成一种适用于历史演义的语体风格。

2.《水浒传》艺术成就(1).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水浒传》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净化了的文学语言,塑造了一批传奇的英雄。(2).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注重多层次的刻画人物性格。(3).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4).连环钩锁,百川入海的结构,《水浒传》的结构是以单线纵向进行的。上半部是以人为单元,下半部则以事为顺序。连环钩锁,层层推进。

3.《西游记》体裁演化:①玄奘的经历是唐代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主要写他于贞观三年,为追求佛家真意,前往天竺,历经十七载,取梵文657部故事,归国后由门徒辨机录成《大唐西域记》一书,后又有其弟子慧立彦惊撰写《大唐大慈思寺三藏法师传》取经的故事在社会上越传越神,唐末一些笔记如《独异志》《大唐新语》就记录了玄奘的取经故事②成书于北宋年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文字粗略故事简单,大致勾画了《西游记》的基本框架,并开始将取经的历史故事文学化,尤其注意的是书中出现了猴行者形象助三藏出行,成为取经主角孙悟空的雏形③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取经故事在元代渐渐定型,猪八戒首次出现,在此剧中沙僧也改为沙和尚在元末明初有一部故事比较完整的《西游记》问世④《西游记》最后作者是谁迄今无定论,清代乾隆年间提出作者为吴承恩,未产生较大影响,20世纪20年代鲁迅胡适也持此意见,之后出版的《西游记》一般都归之于吴承恩。

《西游记》艺术成就:

1、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2、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3、情节紧张曲折,结构完整4、语言流利、明快

《金瓶梅》艺术成就

1.寄意于世俗,小说将视角转向普普通通的社会,琐琐碎碎的家事,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亲睹亲闻之感2.从歌颂到暴露,用冷静、客观的笔触描绘了人间的假、丑、恶3.人物性格的立体化,小说描写的重心开始从讲故事向写人物转移,是任务多色调、立体化4.网状结构,从复杂的生活出发,没一个是在直线推进时有常将时间顺序打破,作横向穿插以拓展空间,纵横交错5.妙在家常口语,多用“市井之常谈,闺房之碎语”吸取了市井中流行的方言、行语、谚语、有事写得平淡无奇,有时显得汪洋肆意

“三言二拍”艺术成就

1.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巧妙,悲剧与喜剧性的情节互相穿插2.细致入微的写作艺术3.体式和语言的变化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1.多种小说横式,丰富了小说的形态,类型2.情节的丰美,以情节曲折,有起伏跌宕之致取胜3.小说诗化倾向,许多篇章程度不同地带有诗的品格特征4.叙述语言平易简洁,全知的视野,故做含糊,造成扑朔迷离的意味5.人物语言多样,叙述语言平易简洁,人物语言灵活多样,行文精炼而文约事丰,人物语言有雅有俗,有生活气味和趣味性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1、长篇结构的新形势,冲破了传统通俗小说靠紧张的情节互相勾连,前后推进的通常模式,按生活的原貌描绘生活,写出生活本身的自然形态,写出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

2、叙事艺术的新特点,摆脱了传统小说的传奇性,淡化故事情节,也不靠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而是尊重客观再现,用寻常的事,通过细节的白描来再现生活,塑造人物

3、讽刺艺术的新成就,通过不和谐的人和事进行婉曲而又锋利的讽刺,显示出滑稽现实背后隐藏着悲剧性内蕴,从而给读者以双重的审美感受

《红楼梦》悲剧,四层次悲剧

1、《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作品,展示了一个多重层次,又互相融合的悲剧世界

2、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和大观园的毁灭,爱情婚姻问题是她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她们的爱情悲剧是全书的主线,还写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儿国”的悲剧

3、封建大家族没落的悲剧,《红楼梦》是以荣、宁两府,系开国功勋之后,“功名奕世,富贵传统”,小说以贾府的衰落过程为主线,贯穿起史,玉薛等大家族的没落,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的反映了封建末世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显示了封建富贵家族的本质特征和必遭衰败的历史命运。

4、贾宝玉和人生悲剧,贾宝玉是个半现实半意象化的人物,作者把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怨恨、企盼都熔铸到贾宝玉的形象里,贾宝玉不愿走封建家庭给他规定的人生道路,但又对自己“一技无成”“毕生潦倒”感到悔恨,他的“痴情”不仅表现在对黛玉的钟情,还表现在对一切少女美丽与聪慧的欣赏,对她们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红楼梦》中宝玉的痛苦已超越了一个家庭破败痛苦与个性压抑之痛苦,是众多人的痛苦,是感到人生有限天地无情的痛苦,孤独无路,人生转瞬即逝、感伤——悟破人生。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1.写实与诗化融合,摆脱了说书体通俗小说的横式,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叙事艺术,借景抒情,移情于景,把作品诗化,象征手法的运用

2.浑然一体的网状结构采取了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联合的网状结构

3.叙事视角的变换,在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自觉采用了颇有现代意味的叙述人叙事方式,创进性地以叙述人多角度复合叙述,取代了说书人单一的全知角度的叙述

4.个性化的文学语言,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融合了古典书面语言的精粹,经过作家高度提炼加工,加工成生动形象,准确精炼,自然流畅,有生活气息和感染力的文学语言

文档

中国文学史 笔记

名词解释:台阁体:指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台阁体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茶陵派:以李东阿为主,主要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在内容上反映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强调对声调节奏等法度的掌握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精金千连:《警种记》《金印记》《连环记》四大声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沈汤之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