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 m
V o l.18N o.1
Feb.,2007
[区域与地方旅游研究]
西安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定位研究α
杨军成,李树民,柴晋华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 要]从西安旅游业现实依据出发,通过需要结构理论和空间结构理论等,指出现行“古都旅游”战略定位的缺陷。提出了应以民族为本,把西安建设成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产业的基地构想。分别从短期、中期、长期阐述了西安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古都旅游;窗口;平台;基地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080(2007)0120038203
一个城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该城市旅游业战略的制定以及围绕战略的实施情况。一般而言,战略的制定基本围绕三大要素:资源、目标、问题。不同城市在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或者由于地方条件的不同,可能采取两要素相结合的战略,如“资源+目标”战略、“资源+问题”战略、“目标+问题”战略,个别城市甚至采取三要素相结合的战略。
楼嘉军在对上海旅游业战略研究所提出的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原则定位同样适用于西安旅游业,战略定位原则是:前瞻性、坚韧性、操作性[1]。前瞻性是指战略的定位以及战略的内容指导着未来行业的发展,因此应该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一段时期。坚韧性则重在强调战略实施的连续性。操作性是指战略内容具有可执行性。三原则对于战略的有效性缺一不可。
一、重新战略定位是西安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西安的旅游业一直以来都是陕西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西安旅游业战略定位从一开始就是古都旅游,尽管西安也有很多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但陕西旅游业和西安旅游业在对外宣传的主题仍然是古都旅游。自改革开放以来定位于古都旅游的决策使得西安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古都旅游的提法从原来强调十三朝古都(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逐渐转变到周、秦、汉、唐4个人尽皆知的朝代,被许多人认为是一种创新,一种务实,一种进步。
定位古都旅游基本符合过去20多年西安旅游业发展需要,然而古都旅游在国内并不具有惟一性。中国的七大古都都在宣扬古都文化,西安先前所宣传的十三朝古都在洛阳等城市20多朝的历史中优势不能完全体现。西安“古都旅游”定位的内涵相对模糊,提法不具有惟一性、差异性,不能完全体现自身的优势及特点,西安旅游发展战略的定位应该在别的城市干不了的,不适合干的领域。
围绕着古都文化旅游这个主题,西安旅游市场形成了几条相当成熟的旅游线路:市区、东线、西线。市区主要包括钟楼、鼓楼、大雁塔、小雁塔、碑林、历史博物馆等;东线主要有秦始皇兵马俑、唐华清池等;西线主要包括法门寺、乾陵等。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相对于古都文化旅游这个主题来说市场还是比较成熟的,在没有新的观念以及大量资本注入前,现状难以改变。
毋庸置疑,先前的战略定位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西安旅游业取得今天的成绩,但自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安旅游业并没有像某些其他行业一样搭上这趟快车,前进的步伐依然是稳步的自然增长,不仅没有西部大开发初期大家期望的那么快,甚至于在全国旅游城市的排名中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是什么使得西安旅游业在如此良好的大环境下步履蹒跚呢?我们的看法是:先前的战略定位不是很适合于当前形势,它遮住
α[收稿日期]2006210216
[作者简介]杨军成(19762 ),男,陕西省西安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2004级硕士研究生;李树民(19532 ),男,陕西蒲城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柴晋华(19812 ),男,山西临汾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系2004级硕士研究生。
了西安旅游业发展的视野,局限了发展的空间。只有对西安旅游业重新定位,围绕新的定位制定战略并根据新战略采取具体措施才能实现西安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西安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战略定位的现实依据
(一)西安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制约因素
1.战略不能满足发展要求。现行的战略定位相对于西安旅游业当前以及未来发展显得前瞻性不足,定位相对于市场不够准确。
2.地方经济相对落后。西安市区人均收入只有00元左右,没有进入2005年全国人均收入城市前50强,低于2005年中国十大旅游城市中的任何一个。经济的相对落后导致了本地旅游业的支持不够。体现在新项目的资本投入不充足,宣传资金缺乏,从业人员待遇较低、人才容易流失等。
3.资源利用不充分。具有垄断性、稀缺性优质资源低层次开发,缺乏精品和极品。在众多陕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陕西兵马俑博物馆发展状况可谓相对较好,它也得到了许多部门的重视以及较大的资金投入,但它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具有绝对垄断性资源的特性仍不匹配,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二)西安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优势因素
1.西安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西安市的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甚至对于西安旅游资源的开发往往面临的是如何选择性开发以及对其他大量暂不开发资源的保护问题。
2.西部大开发带来发展机遇。西部打开发给西安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在短短几年内,不论是进入西安还是西安市内,交通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态环境与市容市貌也有了很大提高。
3.旅游目的地形象较好。两千年文化和部分历史遗存赋予了西安市浓厚的文化底蕴,“世界四大历史名都之一”、“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等桂冠在国内外游客的心目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古城形象。良好的口碑和认知是西安旅游业发展的又一优势因素。
(三)新时期西安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旅游业发展速度相对稳定,几条主线发展状况良好。这主要体现在市区、东线、西线的客流量发展速度相对稳定,主要景区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2.新景区建设或某些资源二次开发的资本投入有较大幅度增加,其中以秦、唐文化区为主,汉文化次之。(秦文化主要投入在临潼兵马俑国际广场,唐文化在大唐芙蓉园和大明宫遗址等,汉文化主要投入在汉阳陵博物馆)。资本投入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投入方向紧随意愿;二是倾向投入有历史物质遗存地区的趋势有所弱化。
3.区域旅游合作成为西安市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内容,具体内容的实施主要集中在丝绸之路的合作开发,主要工作体现在召开高级别的会议,邀请丝路沿线不同国家城市的主要领导以及学界人士共同商讨开发策略及步骤[2]。
4.主导的西安旅游业积极开展全国范围内的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主题的旅游工作。在红色旅游大潮中,八路军办事处、西安事变纪念馆等市内景点再次成为旅游热点。西安市郊区的多种水果采摘节、农家乐满足了市民短期旅游需求,成为西安市民周末旅游新的目的地。
三、西安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战略定位的理论依据
(一)需要结构理论
需要结构的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与人性是相互联系的。人的需要与人的本性密不可分,人的本性决定了人的需要结构[3]。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理解,纪晓岚认为人的需要应界定为:人类社会中个人和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需要研究首先应立足于现代社会,即对现代人的需要研究,其次是对现代人的未来需要进行预测。人的需要研究从有关的学科角度出发,并且要与现有的自然、社会、环境发展状况相协调,而不是抽象孤立地研究人的需要[4]。生存需要是发展需要的前提和基础,它的内涵也不是一成不变,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和生活方式的改进,人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也处于变化之中。发展需要是以生存需要为基础,同时又对生存需要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是一个依次递进阶梯式的上升过程,即先由生存需要的满足,然后向发展需要过渡。
目前西安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的需要结构变化了,而相应的旅游产品供应却没有多大变化,始终处在低水平开发阶段。虽说是古都旅游,当游客怀着对中国古都文化良好的期望来到西安,由于和西安悠久的历史相对应的承载古都文化旅游的载体太少,游客只能通过导游的一番说辞利用自己的想象去感受,从而极易产生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能感受到的任何两种或更多态度间的不一致[5],产生认知失调后人们会对这种状况做出解释:西安的旅游业发展不如人意,这种解释必然导致重游率低和停留时间短等问题。旅游供给更多地是需要提供满足人们高一层次需求的产品,基于丰富旅游资源、满足游客的高层次需要是战略定位的基础。如今是一个崇尚个性的年代,而在个性张扬的表面之下,共性的需求市场往往更大,毕竟个性是在共性基础之上产生的,个性的容纳需要在一定共性基础之上。而汉文化的开发正是搭建中国人的精神平台,满足中国人的归属需求。同时汉文化平台也是向外国游客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满足游客高级需求是西安旅游业未来产品开发的方向。
(二)空间结构理论
这里主要参照弗里德曼的空间结构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与外围理论认为,核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为两种互相对立的过程:一是极化过程,二是扩散过程。
西安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成绩斐然。一直以来西安旅游业都是陕西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现在陕西旅游业的发展速度相对减缓,人们很容易得出判断:西安作为核心区的极化过程已经形成,现在正在逐步进入扩散过程,因此,发展陕北以及陕南的旅游业,寻求新的增长极是加快陕西省旅游业步伐的关键。我们认为,西安作为陕西旅游业的核心区极化过程还未结束,西安旅游资源进行重新审视并采用的新战略,将会给西安旅游业和陕西旅游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主导的陕西旅游业发展重点还应该是西安,而对于陕南和陕北地区,应该鼓励民间资本的注入发展当地旅游事业,满足市场的旅游需求。
四、西安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与目标
(一)西安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战略构想
我们认为西安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战略定位的进一步精确化。
如果说从强调十三朝古都转变是强调周、秦、汉、唐是一个进步,那么现在的西安需要迈出第二步,从周秦汉唐转变到汉。这里的“汉”并不是狭义的“汉朝”,而是汉族的汉、汉文化的汉、华夏的汉,它包含了周、秦、唐等多个朝代的文化,甚至超过十三朝。只要和汉文化相关的,我们都可以做,西安市和陕西省主管旅游工作的领导应该致力于把西安这片热土建设成为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传承中国文化的平台、开发中国文化相关产业的基地。
中国现在正处于转型时期,关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值得研究,传统的于当今社会发展有利的国学文化、价值观都需要弘扬;全国许多濒临消失的民俗、手工艺、饮食等民间技能的延续需要资助和关注;见证、纪念中国重大的民族相关事件需要像黄帝陵这样的地方来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平台;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以及重要人物需要有个地方来展现给海外游客、侨胞以及子孙后代等等。这些正是西安最适合做的,而且由西安完成最容易得到人们认可的。因此,西安的战略定位应在与此:以民族为本,致力于汉文化的开发、利用以及传承。
(二)西安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积极参加全国性质的旅游工作外,我们认为西安对自己的地方旅游发展应该采取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分别是:
短期目标(2006-2010年):完成周秦、唐、汉相关资源的开发,尤其是重点资源的二次开发。对外宣传突出西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地位,和某些兄弟省份协作,积极开展黄帝陵的寻根祭祖活动,突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根之所在,逐渐消除现在各地方都在搞寻根活动的混乱场面。资助部分濒临消失的民俗、手工艺、饮食等民间技能,在西安给予安置,创造条件使其在西安能够生存和发展。培养能够把传统文化转变成产业的市场和人才。
中期目标(2011-2015年):有选择性的和部分兄弟省份在西安开发容易获得市场效应的传统文化产品,比如三国文化、蜀文化等,进一步丰富西安的文化产品内容。巩固西安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地位。进一步宣传西安是炎黄子孙故乡的概念,树立西安是中华民族之根的惟一地位。建立影视基地,推出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宣扬传统文化。举办相关传统文化论坛,逐步使之发展成为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论坛。实施培养地方关于传统文化有独到见解的人才战略。
长期目标(2016-2115年):通过与兄弟省份的合作,逐步丰富在西安的汉文化产品内容,以民族为本的心态和为民族服务的精神把西安建设成为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传承中国文化的平台、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产业的基地。
(下转第44页)果充分认识与作者对利用规划的理解,意在使原真信息在利用的过程中能够永续传承。参考文献:
[1] 严国泰.历史城镇旅游规划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
[2] 娄靖.世界遗产重在原真[N].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0-11-30(3).
[3] 魏小安,窦群,彭德成.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相互关系
[EB OL].中国网h ttp: www.ch ina.o rg.cn ch inese zhuanti 234991.
h t m,2002-11-19.
[4] 德伟.棒喝文化造假何时休[EB OL].百灵宽带h ttp: cul.beelink.com
20040722 1635435.sh t m l,2004-07-23.
Ana lysis of the Usi ng M ethod of Or ig i na l I nforma tion
i n the Scenery Recrea tion Resort
YAN Guo2tai,W AN G W ei
(D ep a rt m en t of S cenery S cience&T ou ris m,S chool of A rchectectu re&
C ity P lann ing,T ongj i U n iversity,S hang ha i200092,Ch ina)
Abstract:T he o riginal info r m ati on in the scenery recreati on reso rt is the p reci ous w ealth to the m ank ind,but at p resent som e developm ent behavi o rs cause it to face the th reat of destructi ons.T he o riginal info r m ati on can be used o r no t and how it is used on earth is discussed in the thesis.Beginning w ith the analysis of the h isto ry of the o riginal info r m ati on about the scenery recreati on,the paper summ arizes the past experiences and compares w ith the p roblem s caused recently during the developm ent p rocess,then puts fo r w ard the p rinci p les of cauti ous using of the o riginal info r m ati on in the scenery recreati on reso rt,concludes th ree basic cauti ous using patterns by com bining w ith the cases at last.T he contents are m eaningful in alleviating the p ressure of the using of the o riginal info r m ati on,p romo ting the har moni ous developm ent of the scenery recreati on reso rt.
Key words:scenery recreati on reso rt;o riginal info r m ati on;using m ethod
[责任编辑:谌世龙]
(上接第40页)
参考文献:
[1] 楼嘉军.对上海都市旅游战略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1):39-43,69.
[2] 纪晓岚.上海城市发展战略与长三角一体化关系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
学报2005,(1):74-82.
[3] 李树民.西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
2001,(3):22-27.
[4] 纪晓岚.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背景下的上海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研究[J].南
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23-26.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Research on Grea t-leap-forward D evelepm en t Stra teg ic
Position of X i’an Tour is m
YAN G J un2cheng,L I Shu2m in,CHA I J in2hua
(S chool of E cono m ics and M anag e m en t,N orthw est U n iversity,X i’an710127,Ch ina)
Abstract:A fter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current situati on of the touris m industry in X i’an C ity and w ith the needs theo ry and the space theo ry as the basis of analysing and reasoning,the paper first po ints out the defects existing in X i’an touris m strategy w h ich is defined as“Enj oying the A ncient Cap ital”.T hen the autho r p ropo ses that,acco rding to the h isto ry and cultural traditi on of our country,X i’an should be constructed as a w indow fo r Ch inese traditi onal culture,a p latfo r m fo r inheriting Ch inese traditi onal culture and a base fo r develop ing traditi onal cultural industries.F inally,the paper offers and exp lains the vari ous goals w h ich should be ach ieved in X i’an touris m developm ent w ith in sho rt,m iddle and long ter m s respectively.
Key words:enj oying the ancient cap ital;w indow;p latfo r m;base
[责任编辑:吕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