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导学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17:11
文档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导学案

24《司马光》导学案课题司马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教学重难点1.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体会司马光是一个聪慧大胆的孩子. 2.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借助拼音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制作生字卡片.(学生)3.收集司马光简要的人物
推荐度:
导读24《司马光》导学案课题司马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教学重难点1.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体会司马光是一个聪慧大胆的孩子. 2.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借助拼音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制作生字卡片.(学生)3.收集司马光简要的人物
24《司马光》导学案

课题司马光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1.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体会司马光是一个聪慧大胆的孩子. 

2.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借助拼音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制作生字卡片.(学生)3.收集司马光简要的人物资料.准备好工具书.(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指导看图,揭示新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  

2.这个正在救人的小朋友就 是司马光.(板书课题:司马光)  

(1)介绍:“司马”是复姓.“司马光”姓“司马”,名“光”.  

(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司”.  

3.课件出示资料,简介司马光.

1.欣赏图片,自主交流.2.齐读课题.  

(1)了解复姓——司马. 

(2)识记“司”字,交流识记方法.“司”字是半包围结构,用组合法记生字: 横折钩里加横和“口”;和“同”字对比识记;交流书写“司”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并书写“司”字.  

3.借助课前搜集的关于司马光的资料有选择地进行介绍.

1.学生欣赏图片,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2.教师介绍复姓时,可引导学生再说几个复姓.   

3.教师要提示学生介绍资料要简练、浓缩.

二、初读感知,读通文言文(用时:23分钟)

1.出示课文,认识文言文.2.引导学生交流: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3.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练就是文言文最大的特点. 

4.引导学生交流有什么好方法学懂文言文. 

5.范读课文.

(1)教师先用较慢的速度范读课文,强调停顿处.

(2)教师再用正常的速度范读课文,读出恰当的停顿. 

6.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标注停顿,读通句子,读好停顿.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7.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课文内容.重点指导:“庭、登、瓮”是后鼻音;“众、持”是翘舌音;“没”在这里读mò.

(2)指导读好停顿.第一句: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第二句: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8.引导学生试着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9.指导学生朗读.

1.自读课文,初步了解文言文.  

2.交流: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3.小组同学根据课前查找的有关文言文的资料,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进一步加深对文言文的认识.  

4.小组合作交流怎样能学懂文言文.  

(1)学懂文言文靠读.(2)要学懂文言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每个字的意思.  

5.跟老师读文,读流利.

6.读自学要求,自学并小组内交流.  

7.汇报自学情况.  

(1)自由读课文,读准后鼻 音“庭、登、瓮”;翘舌音“众、持”;读准“没”在本课中的读音.(2)在教师指导下,画出停顿,读好停顿,读通句子.  

(3)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小组分句赛读课文、男女生对读、教师引读、全班齐读.     8.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9.反复朗读课文,读好断句,把课文读熟.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篇文章与众不同的地方,从而知道文言文的特点. 

2.教师要相机渗透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学生在朗读生字词时,要注意强调多音字“没”在这里读mò;“得”在这里读dé.4.学生首次练习读文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停顿.适时地范读也是必不可少的.     

5.本节课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的速度 放慢,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熟练,读出不同句式的不同语气.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生开火车朗读并组词. 

司 庭 众  

2.指导学生按结构将生字分类.  

3.重点指导书写品字形结构的“众”字.  

(1)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第二个“人”捺变点,整个字呈三角形.  

(2)写字动漫演示书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学生临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1.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词. 

2.将生字按结构分类.半包围结构:司 庭 品字形结构:众  

3.在教师指导下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特点,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观看写字动漫演示书写,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临写,注意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1.在书写时,教师要强调 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规规矩矩写字,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好习惯.2.教师要提示学生:“庭”字里面是“廴”,不是“辶”.3.观看书写动漫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运笔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体现在每一笔每一画中.

四、畅谈收获,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组织学生谈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2.课下阅读,拓展延伸.(1)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2)搜集有关司马光的小故事读一读.

1.自由谈收获.   

2.(1)熟读课文,完成书写作业.   

(2)查找有关司马光的小故事读给小伙伴或家人听.

引导学生谈谈收获,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巩固生字(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朗读.  

2.指名朗读课文.  

3.想一想:课文讲述的是司马光的什么故事呢?

1.开火车朗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2.朗读课文.  

3.回顾课文讲述的故事.

朗读课文时,提示学生注意读准生字词,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二、解读故事,品味人物(用时:23分钟)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读读文言文,品品小故事.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或工 具书,交流:“群儿、一儿、众、光、儿”分别指的是谁? 

2.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小孩子分别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1)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词理解第一句话的意思.  

庭:庭院. 戏:嬉戏玩耍.  

(2)其中一个小孩子怎么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出示图,引导学生认识“瓮”.瓮是一种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3)你觉得在这里“登”是什么意思?再猜猜,有没有合适的词来替换?哪个更贴切?  

(4)小结:在文言文中,有很多字词的意思和现代文比较接近.

(5)引导学生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  

(6)过渡:瓮里的水非常多.小孩子沉入了水中.看到伙伴跌入水中,其他孩子的表现怎样?引导理解“众皆弃去”这句话的意思. 

(7)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司马光留了下来,他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3.引导学生交流:你们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5.课件出示课文内容,请三位同学来合作分别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6.指导学生采用不同方式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1.朗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自由交流:  “群儿”指在一起玩耍的一 群小孩子.“一儿”指其中的一个小孩子.“众”指除司马光外的其他孩子.“光”指司马光.“儿”指跌入水中的那个小孩子.  

2.借助注释、插图,猜一猜,想一想. 然后组内交流:  

(1)“戏”是嬉戏玩耍的意思.从中可知,群儿在庭院里嬉戏玩耍.  (2)其中一个小孩子“登瓮”“足跌”,掉进了瓮里. 

(3)小组对照插图交流.预设:  

我觉得“登”是“登上”的意思.我觉得“登”是“爬”的意思.我觉得“爬”更贴切.因为从图中看那个瓮很高大,不容易登,应该是爬上瓮. 

(4)进行比较、发现.(5)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嬉戏玩耍,其中一个小孩子爬上瓮,失足掉了进去,淹没在水中.  

(6)交流理解:“众”指的是除司马光外的其他孩子;“皆”是全,都的意思;“弃”在这里是丢弃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除司马光以外的孩子们把这个落水的小孩子丢弃在那里,都跑开了.  

(7)对照插图交流:司马光拿着石头把瓮砸破了,掉进瓮里的小孩子得救了.并交流体会当时司马光这么做的原因. 

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果断的性格特点. 

4.小组同学练习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5.合作说故事,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6.个人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全文,并达到熟读成诵.

1.学生在预习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借助注释或查找工具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还要鼓励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将自学所得记录下来. 

2.司马光破瓮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所以理解课文内容并不难,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熟读的基础上,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3.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寻求更贴切的答案.“登”在这里用“爬”字来解释更准确.  

4.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并引导学生借着课文注释,采用猜一猜、想一想、悟一悟的方法去读懂文言文,把文字读透.

5.教师可通过“演一演”活动,引导学生演示一下司马光破瓮救人时的动作,在动作演示中理解“持、击、破之”的意思.6.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主表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出谋划策,商讨施救的方法.    

7.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 序来背诵课文.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开火车朗读并组词. 

登 跌 弃 持 

2.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3.重点指导书写.  

(1)指导“登”,写上边部分时撇、捺要舒展. ①观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②出示书写动漫演示,指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教师范写. 

④提醒写字姿势. 

⑤反馈交流,展示评议.(2)合作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弃”.  

①写字动漫演示书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②指导学生明确书写特点. 

③强调写字姿势. 

④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1.学生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词.     

2.按生字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跌 持 上下结构:登 弃 

3.在教师指导下书写生字. 

(1)书写“登”.

 ①观察生字特点,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观看写字动漫演示书写,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③观看教师范写. 

④仿写,注意写字姿势.⑤反馈交流,展示评议.(2)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弃”. 

①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②明确书写特点. 

③仿写,注意写字姿势.④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1.在书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观察再书写,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正确的笔画、笔顺,注意间架结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注意“登”是上下结构;“弃”的第四笔是点,可与“异”进行比较.还可以把这两个字组成词语,练习书写.如:登山、放弃.     

3.教师要注重书写评价, 展示好的书写成果,激励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背诵积累,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1.出示背诵要求.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1.熟练地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先自己讲讲,然后讲给好朋友、爸爸妈妈或 爷爷奶奶听.

文档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导学案

24《司马光》导学案课题司马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教学重难点1.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体会司马光是一个聪慧大胆的孩子. 2.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借助拼音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制作生字卡片.(学生)3.收集司马光简要的人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