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17:01
文档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单选1.《倾城之恋》塑造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是B白流苏2.《雨巷》的作者是A戴望舒3.百花文学产生的年代主要是A五十年代4.百科全书式地展现中原社会生活的小说是()C《黄河东流去》5.鼓动青年巴金不断探索真理的情感动力,主要来源于西方哪种思潮:C无主义6.季玉洁是哪部小说的人物C《美丽》7.静女士是茅盾哪篇小说的主人公D《幻灭》8.散文集《流言》的作者是A爱玲9.提出诗歌“三美”主的诗人是C闻一多10.提出诗歌“散文美”主的诗人是C艾青11.下列作家中,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D戴望舒12.小
推荐度:
导读单选1.《倾城之恋》塑造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是B白流苏2.《雨巷》的作者是A戴望舒3.百花文学产生的年代主要是A五十年代4.百科全书式地展现中原社会生活的小说是()C《黄河东流去》5.鼓动青年巴金不断探索真理的情感动力,主要来源于西方哪种思潮:C无主义6.季玉洁是哪部小说的人物C《美丽》7.静女士是茅盾哪篇小说的主人公D《幻灭》8.散文集《流言》的作者是A爱玲9.提出诗歌“三美”主的诗人是C闻一多10.提出诗歌“散文美”主的诗人是C艾青11.下列作家中,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D戴望舒12.小
单选

1.《倾城之恋》塑造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是 B 白流苏 

2.《雨巷》的作者是   A 戴望舒 

3.百花文学产生的年代主要是 A 五十年代 

4.百科全书式地展现中原社会生活的小说是(      )C 《黄河东流去》 

5.鼓动青年巴金不断探索真理的情感动力,主要来源于西方哪种思潮:C 无主义 

6.季玉洁是哪部小说的人物  C 《美丽》 

7.静女士是茅盾哪篇小说的主人公 D 《幻灭》 

8.散文集《流言》的作者是  A 爱玲 

9.提出诗歌“三美”主的诗人是 C 闻一多 

10.提出诗歌“散文美”主的诗人是 C 艾青 

11.下列作家中,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 D 戴望舒 

12.小说《九十九度中》的作者是  A 林徽因 

13. 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的诗歌是 C 《王贵与香香》 

14. 大哥是老舍哪部小说的主人公 B 离婚 

15. 思远是王蒙哪部小说的主人公  C 《蝴蝶》 

16.“五四”文学初期,撰文反对新文化运动与文学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 C 林纾 

17.“新辞赋体”的开创者是 D 郭小川 

18.《补天》的作者是  A 鲁迅 

19.《彷徨》收入鲁迅小说共  A 11篇 

20.《果园城记》的作者是 B 师陀 

21.《虹》的女主人公是 A 梅女士 

22.《画梦录》的作者是 C 何其芳 

23.《甲寅》周刊的创办者是 A 章士钊 

24.《九十九度中》的作者是 D 林徽因 

25.《莫须有先生传》的作者是 C 废名 

26.《女神》出版于  A 1921年 

27.《倾城之恋》塑造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是 B 白流苏 

28.《人• 兽• 鬼》的作者是 B 钱钟书 

29.《莎扬娜拉》的作者是 A 徐志摩 

30.《诗论》的作者是 A 艾青 

31.《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作者 A 何其芳 

32.《野蔷薇》是谁的作品 B 茅盾 

33.《雨巷》的作者是  A 戴望舒 

34.《月牙儿》的作者是 A 老舍 

35.《再别康桥》的作者是 D 徐志摩 

36.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编《晨报副刊·诗镌》所提倡的诗体是 D 格律体 

37.艾青早期的代表作是 B 《大堰河我的保姆》 

38.百花文学产生的年代主要是 A 五十年代 

39.被称为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市民诗人的作家是 A 老舍 

40.标榜为人生的写实主义的文学社团是 A 文学研究会 

41.长篇小说《长河》的作者是 D 从文 

42.创造社于1921年7月成立于 D 日本 

43.柳原是爱玲哪部小说的人物 B 《倾城之恋》 

44.鼓动青年巴金不断探索真理的情感动力,主要来源于西方哪种思潮 C 无主义 

45.贯穿《围城》情节始终的人物形象是 B 方鸿渐 

46.贯穿《围城》情节始终的重要人物形象是  A 方鸿渐 

47.郭小川哪部作品显示了明显的性别意识 B 《女性的豪歌》 

48.华老栓是鲁迅哪部小说的人物 B 《药》 

49.季玉洁是哪部小说的人物 C 《美丽》  

50.京派小说的发轫者是 C 废名 

51.静女士是茅盾哪篇小说的主人公 D 《幻灭》 

52.老舍创作的寓言体长篇小说是 B 《猫城记》 

53.鲁迅称赞其作品“画出高门巨族精魂”的作家是 B 凌叔华 

54.鲁迅发表的第一部现代小说 是 C 《狂人日记》 

55.鲁迅集中描绘看客形象的小说是 C 《示众》 

56.七月派理论上的领导人物是 D 风 

57.七月派作家中最有成就的小说家是 A 路翎 

58.钱默吟是老舍哪篇小说中的人物 D 《四世同堂》  

59.散文集《流言》的作者是 A 爱玲 

60.从文表现都市“阉寺性”问题的小说是  A 《八骏图》 

61.师陀小说中获得《大公报》文艺奖金的是 B 《谷》 

62.诗集《草莽》集的作者是 D 朱湘 

63.诗集《石门集》的作者是 A 朱湘 

.诗集《死水》的作者是 B 闻一多 

65.诗集《鱼目集》的作者是 B 卞之琳 

66.愫细是爱玲哪部小说的人物  A 《沉香屑•第二炉香》 

67.提倡“戴着镣铐跳舞”的诗人是 B 闻一多  

68.提出“主观战斗精神”理论的作家是  A 风 

69.提出诗歌“非个人化”主的诗人是 C 卞之琳 

70.提出诗歌“三美”主的诗人是 C 闻一多  

71.提出诗歌“散文美”主的诗人是 C 艾青 

72.万昭华是巴金哪部小说的人物  A 《憩园》 

73.王蒙创作的第一篇小说是 C 《青春万岁》 

74.下列哪部小说是路翎创作的 C 《燃烧的荒地》 

75.下列哪部小说是以土匪生活为题材的 B 《长夜》 

76.下列哪部小说属于冯沅君创作的 A 《旅行》 

77.下列哪部作品是丰村创作的 C 《美丽》 

78.下列哪部作品是陆文夫的作品 B 小巷深处 

79.下列哪部作品属于宗璞的 A 《红豆》 

80.下列作家创作有百花文学作品的是 A 国文 

81.下列作家中,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 D 戴望舒 

82.下列作品,属于废名的作品是  A 《桃园》 

83.小说《长夜》的作者是  A 雪垠 

84.小说《九十九度中》的作者是 A 林徽因 

85.小说《上帝之梦》的作者是  A 钱钟书 

86.小说《我这一辈子》的作者是 B 老舍 

87.小说《在悬崖上》的作者是 C 邓友梅 

88.小说集《沉郁的梅冷城》的作者是 C 东平 

.印家厚是下列哪部小说的主人公 C 《烦恼人生》 

90.岳之峰是王蒙哪部小说的人物  A 《春之声》 

91.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的诗歌是 C 《王贵与香香》 

92.曾树生是巴金哪篇小说中的人物 D 《寒夜》 

93.大哥是老舍哪部小说的主人公 B 离婚 

9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 B 《沉沦》 

95.庄建非是下列哪部小说的主人公 B 《不谈爱情》

多选题

1.茅盾塑造的时代女性形象有  A 舞阳 C 章秋柳 E 静女士 

2.下列诗人属于新月诗派的有  A 徐志摩 B 梦家 E 饶孟侃 

3.下列作品属于“百花文学”的有  A 《美丽》  B 《悬崖上》 D 《小巷深处》 

4.下列作品,属于从文的是  A 《长河》  B 《月下小景》 D 《萧萧》 

5.巴金家庭小说的风格  A 寓激情于平淡  B 丰厚 C 真切 

6.巴金作品中采用家庭题材的小说有 A 《憩园》 B 《家》 D 《春》E 《寒夜》 

7.老舍塑造的城市贫民形象有 A 剃头匠七 B 小福子 D 祥子 

8.老舍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有  A 大哥 B 祁老太爷 D 牛老者 E 祈瑞宣 

9.老舍塑造的新派市民形象有 A 天真 B 马克同 D 祁瑞丰 

10.鲁迅小说中封建卫道士的形象有  A 高而础 C 四铭 

11.茅盾塑造的时代女性形象有  A 舞阳 C 章秋柳 E 静女士 

12.世界现代文学中和方鸿渐这个“围城人”相似的现代人形象有 A 乔伊斯笔下的“反英雄” B 荒诞派戏剧中的“等待者” C 新小说中的“走向死亡的人” D 卡夫卡笔下的“变形人” E 存在主义文学中的“局外人” 

13.王蒙小说的语言风格有  A 杂文般的随意性  B 急促的节奏 D 鲜明的主观色彩 

14.下列鲁迅小说被收入《故事新编》的有  A 《非攻》 C 《不周山》 D 《理水》 E 《出关》 

15.下列人物属于《围城》的有 A 辛楣 B 方鸿渐 D 柔嘉 

16.下列诗集属于戴望舒的有 A 《我底记忆》 B 《望舒草》 C 《灾难的岁月》 D 《望舒诗稿》 

17.下列诗集属于闻一多的有 B 《红烛》 C 《死水》 

18.下列诗人属于新月诗派的有 A 徐志摩 B 梦家 E 饶孟侃 

19.下列作家属于汉园三诗人的有 A 广田 C 何其芳 E 卞之琳 

20.下列作家属于作家的有  A 冯沅君  B 徐玉诺 E 雪垠 

21.下列作家属于七月派的有 A 冀汸 B 柏山  C 贾植芳 D 东平 

22.下列作家属于现代派诗的有  A 戴望舒  B 卞之琳 C 何其芳 

23.下列作品,属于从文的是  A 《边城》  B 《萧萧》  C 《丈夫》 

24.下列作品,属于从文的是 A 《长河》 B 《月下小景》 D 《萧萧》

25.下列作品属于“百花文学”的有 A 《美丽》 B 《悬崖上》 D 《小巷深处》 

26.下列作品属于爱玲创作的有  A 《封锁》  B 《沉香屑•第二炉香》  C 《流言》  D 《传奇》 

27.徐志摩的诗歌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容  A 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B 对爱情的细腻表现 D 对自然人生的深刻体悟 E 对社会现实的揭露批判 

28.徐志摩诗歌鲜明的艺术个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 借助美妙意境传达诗情B 借助在激情实现音乐美 C 独特的语言风格 D 诗体方面多向追求

简答:

1.《故事新编》的特点。 答案:  《故事新编》在写法上的特点是:1、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历史史实。2、使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严肃与滑稽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油滑”手法。3、鲁迅在借鉴传统二丑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油滑”写法。 

2. 艾青忧郁形成的原因。 答:  1、来自客观现实。2、来自主观心情。3、西方象征派的影响。 

3.百花文学的特质。 答案:  1、取材的围大大扩大。2、主题开掘较深,有新意。3、表现方式、叙述结构、叙述角度的多样化尝试。 

4.卞之琳诗歌的艺术贡献。 答:1、卞之琳是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之间的一座桥梁。他既受到了徐志摩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及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的影响,又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2、“主情”向“主智”的转变。3、“诗的非个人化”。 

5.戴望舒的诗歌艺术。 1、细腻的抒情。2、跳跃的结构。3、自由的韵律。4、自然的语言。 

6.废名小说的艺术特点。 答: 1、废名对现代小说艺术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提供的独特的小说样式——“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2、尽量淡化戏剧型的故事。3、重在以简僻的、有涩味的词句,表现诗的意境。 

7.老舍小说的京味。 答: 1、体现在对北京市民生活场景和人生世象的描绘。2、其次表现在对北京独特文化特征的揭示。3、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沟通,独特的语言艺术。 

8.王蒙小说的表现手法。 答: 1、心独白、自由联想。2、多重的结构形态。3、中西合璧式幽默。 

9.王蒙小说的语言风格? 答:他杂取百家之长,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1、鲜明的主观色彩。2、杂文般的随意性。3、急促的节奏感。 

10.闻一多诗歌的艺术特质。答:1、注重绘画美。2、注重音乐美和建筑美。3、语言凝练、形象奇险。

11.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质。 答:  1、借助美妙意境传达诗情。2、具有音乐美。3、诗体的追求。4、语言优美。 

12.爱玲小说的思想容。 1、孤独的生存环境。2、虚无的生命体验。3、疯女人的人物形象。 

13.朱湘诗歌的思想涵。答:朱湘诗歌思想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大自然的摹形传神,代表作是诗集《夏天》。2、对艺术的刻意追求。代表作是《草莽集》。3、对人性的深刻体悟。代表作是《石门集》。

 试论:

1.试论艾青土地系列诗篇的思想涵。 答案: 土地|忧郁|中国|乡土|象征|凋敝|变革|光明 

2.试论巴金小说前后期变化。   答案: 主观|激情|英雄|宣泄|客观|冷静|平凡|阴郁 

3. 试论茅盾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特征。 答案: 社会活动|理性色彩|意象|象征|意识流|幻觉|梦|潜意识 

4. 试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风格。 答:意境|诗情|激情|音乐美|诗歌|体式|追求|语言 

5.试论艾青土地系列诗篇的思想涵。 答:  土地|忧郁|中国|乡土|象征|凋敝|变革|光明 

6.试论巴金小说前后期变化。 答:  主观|激情|英雄|宣泄|客观|冷静|平凡|阴郁 

7.试论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征。   答案: 抒情|细腻|结构|跳跃|韵律|优美|语言|生动 

8.试论高觉新的形象。 答:复杂|矛盾|新旧|士大夫|麻木|多情|自卑|双重人格 

9.试论老舍小说的艺术特征。 答: 京味|北京|文化|市民|生活|世相|风情|语言 

10.试论鲁迅小说的艺术特征。 答: 叙事方式|短篇小说|结构|横截面|全知叙事|叙事|客观叙事|油滑艺术 

11.试论茅盾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特征。 答社会活动|理性色彩|意象|象征|意识流|幻觉|梦|潜意识 

12.试论王蒙小说的语言风格。 答:  主观|鲜明|杂文|随意|节奏|急促|幽默|繁复 

13.试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风格。   答案: 意境|诗情|激情|音乐美|诗歌|体式|追求|语言 

名词解释:

1.家族小说答案:  从30年代初的《家》到40年代中期的《憩园》,巴金一直坚持不懈地写了一系列家庭题材的小说,他侧重从部对封建家庭作集中而又深刻的描写,撕建家族制度崇尚诗礼、温柔敦厚的虚伪面纱,暴露其吃人本质,并明确揭示出它“木叶黄落”的穷途末路。 

2. 七月派小说 答:七月派是抗战时期在风影响下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小说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东平、路翎等,其中以路翎成就最高。

3. 社会剖析小说 答:在文学史上,“社会分析小说”又称为“社会剖析派小说”。主要作家有沙汀、艾芜、吴组缃等左翼作家,而以茅盾为代表,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子夜》。其特点是:表现时代斗争的重大题材,在创作一开始就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的分析,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性格尤其是塑造时代性格。这种小说模式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 

4. 时代女性:茅盾初期小说中出现的一系列女性形象,茅盾以她们为代表,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动荡时期的中国社会里的复杂精神状态与艰难求索的心路历程。 

5. 中国诗歌会答: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1932年成立于上海,由穆木天、骚、任钧、蒲风等共同发起。主要刊物是《新诗歌》。中国诗歌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廓清新月派、现代派在诗坛造成的某些迷雾,推进和发展的诗歌运动。中国诗歌会在容方面主“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方面则提倡“大众歌调”,就是要创作大众化的诗歌,使诗歌普及到群众当中去。中国诗歌会成立后,不仅注意诗歌创作,而且注意理论研究。他们探索诗歌大众化的途径,出版“歌谣专号”、“创作专号”加以实践。中国诗歌会对我国诗歌运动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6.《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历史史实,使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严肃与滑稽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油滑”手法。鲁迅在借鉴传统二丑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油滑”写法。 

7.《果园城记》 答:是作家师陀创作的一部系列小说集,小说逼真描写了缺乏健全人性的中原人的精神委顿,折射出作者重塑中原精神的强烈愿望。

8.《汉园集》 答:《汉园集》是1936年出版的一部诗集,收何其芳的《燕泥集》、广田的《行云集》与卞之琳的《数行集》。(2分)《汉园集》诗人沿着戴望舒开辟的道路继续探索,更加注重东、西方诗学的融合,各自形式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成就最大的是卞之琳。 

9.《汉园集》 是1936年出版的一部诗集,收何其芳的《燕泥集》、广田的《行云集》与卞之琳的《数行集》。(2分)《汉园集》诗人沿着戴望舒开辟的道路继续探索,更加注重东、西方诗学的融合,各自形式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成就最大的是卞之琳。 

10.《骆驼祥子》 答:《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它以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堕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艺术上结构单纯,语言平实质朴,充满“京味儿”。《骆驼祥子》问世后,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产生了较大影响。

11.百花文学 答: 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学作品,打破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题材上也突破了不准写凡人小事,不准写人性、人情与爱情的清规戒律,由于这一批作品出现在“双百”方针提出之时,所以被人命名为“百花文学”。 

12.第三种人:是指30年代初的苏汶。文艺主有脱离政治、脱离阶级而自由的倾向。从1931年10月到1932年10月,以自由人自诩的秋原,连续发表《阿狗文艺论》、《勿侵略文艺》等一系列文章,鼓吹文艺“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叫嚷政治“勿侵略文艺”。正当“左联”批评界开始同秋原论战时,又有自称为“第三种人”的苏汶(杜衡)连续发表《关于<文新)与秋原的文艺论辩》等多篇文章,指责“左联”霸占文坛,“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第三种人”的文艺观,实质上体现出某些小资产阶级作家的超阶级文艺立场,它与“左联”所扬的阶级论观点是相悖的。从1932年下半年开始,瞿秋白、鲁迅等纷纷撰文,全面展开了对“第三种人”的批判。“第三种人”究其实质,是处于国共两党政治斗争缝隙地带的“自由”文人作家,鲁迅指出对他们要区别对待。

13.东北作家群 答: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到上海及关各地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进行文学创作的群体,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们的创作开创了抗日文学的先河,表达了强烈的反帝抗日救亡意识,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和不屈抗争,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其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展现出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罗烽、舒群、骆宾基、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舒群《没有祖国的孩子》等。 

14.+恋爱小说模式 答英雄儿女的加恋爱,是普罗文学许多作品的重要容,一时成为流行主题。一方面反映了大前后的青年知识分子面临个人与冲突的普遍问题,通过与恋爱的矛盾塑造出知识分子的思想人生,其中孕育着30年代知识新人的最初形象。另一方面,这类作品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理解的比较简单,大多数表现为战胜恋爱或情感在中升华,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对生活的片面理解与表达。但正是此类小说曾积极影响了一代青年走向道路,这说明其确实和着时代的节拍,即便是带有浓重理念痕迹的故事与人物,也能投合当时一部分知识青年兴奋地追求光明的共同心理。代表作品有洪灵菲的《》、蒋光慈的《冲出云围得月亮》、丁玲的《韦护》等。 

15.家族小说 答:从30年代初的《家》到40年代中期的《憩园》,巴金一直坚持不懈地写了一系列家庭题材的小说,他侧重从部对封建家庭作集中而又深刻的描写,撕建家族制度崇尚诗礼、温柔敦厚的虚伪面纱,暴露其吃人本质,并明确揭示出它“木叶黄落”的穷途末路。 

16.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代表有废名、从文、健吾、朱光潜、梁实秋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基本特征是追求一种执着而独特的“理性主义”文化品格;平民化的文化品格;追求一种和谐的“审美理想”。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代表作是《边城》、《萧萧》、《长河》等,语言具有简约、古朴、活泼、明净的特征。 

17.京味小说 答案:  老舍创作的表现北京市民生活的小说,被成为“京味”小说。其京味首先体现在对北京市民生活场景和人生世象的描绘。其次表现在对北京独特文化特征的揭示及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沟通。 

18.三美主 答:针对初期白话自由诗形式上过分散漫、情感表达泛滥、不节制的感伤倾向,闻一多提出“新格律体”的创作主,认为诗歌应具备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与音乐美,“新格律体”是现代诗歌形式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19.社会剖析小说   答案:  在文学史上,“社会分析小说”又称为“社会剖析派小说”。主要作家有沙汀、艾芜、吴组缃等左翼作家,而以茅盾为代表,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子夜》。其特点是:表现时代斗争的重大题材,在创作一开始就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的分析,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性格尤其是塑造时代性格。这种小说模式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 

20.诗的非个人化 答:  卞之琳的一种诗歌主,认为诗歌不应该放纵情感而应该克制情感的表达,即将西方小说化、典型化、戏剧化的“戏剧性处境”与中国旧小说的“意境”融合,达到“个人”的隐匿,从而使诗歌具有多重蕴,使诗歌中人物的身份具备可置换性。 

21.时代女性 答:茅盾初期小说中出现的一系列女性形象,茅盾以她们为代表,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动荡时期的中国社会里的复杂精神状态与艰难求索的心路历程。 

22.小剧场运动:小剧场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活动,后风行于欧美与日本,是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从而占据剧坛主导地位的一次戏剧革新运动。中国的小剧场运动以爱美剧的形式进行艺术实验,建立起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其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使中国的话剧走上正规化、专门化与科学化的道路,并且提出与建立了一套新的戏剧美学原则与表演体系和模式。小剧场运动重视剧本的创作,培养了田汉、丁西林等著名的剧作家。适模仿易卜生的《娜拉》创作的《终身大事》是现代话剧最早的创作剧本。创造社的郭沫若和田汉都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以“诗人写剧”而著称的剧作家。与当时现代话剧多以悲剧和多幕剧为主的情况不同,丁西林则创作出了在艺术上十分成熟的独幕喜剧。小剧场运动以爱美剧形式进行过各种艺术实验,建立了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

23.新辞赋体 :郭小川创造的一种独特诗歌形式吸收中国古代辞赋的艺术传统,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的长句进行铺,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写景穷形尽象,抒情淋漓尽致,形成整齐、对仗、压韵的长句体。 

24.新感觉派: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的都市小说流派,20世纪30年代初产生于上海文坛,代表作家有呐鸥、施蛰存、穆时英、叶灵凤、黑婴等。

25.政治抒情诗 答:政治抒情诗是指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在既定的意识形态规限,以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为题材,凸现政治容,抒发政治激情,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的一批抒情诗歌。 

26.中国诗歌会答: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1932年成立于上海,由穆木天、骚、任钧、蒲风等共同发起。主要刊物是《新诗歌》。中国诗歌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廓清新月派、现代派在诗坛造成的某些迷雾,推进和发展的诗歌运动。中国诗歌会在容方面主“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方面则提倡“大众歌调”,就是要创作大众化的诗歌,使诗歌普及到群众当中去。中国诗歌会成立后,不仅注意诗歌创作,而且注意理论研究。他们探索诗歌大众化的途径,出版“歌谣专号”、“创作专号”加以实践。中国诗歌会对我国诗歌运动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7.主观战斗精神理论 答:风认为作家的创作过程是主观与客观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即相生相克的过程,能够促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世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于现实的热情,合而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神” 。 

28.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粉碎了的文化“围剿”。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另外左联文学创作十分繁荣,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代表作家有:蒋光慈、柔石、殷夫、叶紫等。“左联”也存在一些不足,思想倾向上存在“左”的错误,理论上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组织工作方面存在比较重的关门主义和分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许多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 

填空

1.《腐蚀》的女主人公是惠明   。 

2. 《莫须有先生传》的作者是(     )。 : 废名 

3. 《青纱帐——甘蔗林》是          的作品。 答案: 郭小川 

4. 《生活是多么广阔》的作者是          。答案: 何其芳 

5. 《雪花的快乐》的作者是徐志摩 。

6. 艾青诗歌的总体情绪特征是             。 答案: 忧郁 

7. 郭小川一系列凸现政治容、表现政治激情的诗歌被称为         诗。   

8. 何其芳作品中获得《大公报》文艺奖金的是《   》。 答:  画梦录 

9. 鲁迅小说开创了现代小说  启蒙主义的精神传统 

10. 茅盾小说以其对人物心理的深刻表现而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 

11. 小说《九十九度中》的作者是林徽因  。 

12. 庄建非是池莉小说《  不谈爱情  》的人物。

13.“鲁迅”是他在1918年5月发表小说《   狂人日记   》使用的笔名。 

14.《第七连》的作者是          。 答:  东平 

15.《二马》塑造的新派市民形象是          。 小马 

16.《腐蚀》的女主人公是    惠明   。 

17.《盖上几油纸》的作者是    。 答案: 徐志摩 

18.《活动变人形》的男主人公是(      )。 答案:  倪吾诚 

19.《莫须有先生传》的作者是(废名)。 

20.《青纱帐——甘蔗林》是郭小川  的作品。 

21.《生活是多么广阔》的作者是          。何其芳 

22.《生活是多么广阔》的作者是何其芳   。

23.《蚀》三部曲包括《幻灭》、《  动摇  》、《追求》。 

24.《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作者是何其芳  。 

25.《一个和八个》是诗人郭小川  的作品。 

26.《圆宝盒》的作者是          。 答案: 卞之琳 

27.《月牙儿》的作者是(老舍 )  

28.【《生活是多么广阔》的作者是          。答案: 何其芳 

29.【小说《小巷深处》的作者是          。 : 陆文夫 

30.1979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将“百花运动”中出现的作品结集,并将这本书命名为《     》。 答案: 重放的鲜花 

31.1979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将“百花运动”中出现的作品结集,并将这本书命名为《     》。 重放的鲜花 

32.艾青诗歌的总体情绪特征是             。 答案: 忧郁 

33.巴金《激流三部曲》所塑造的封建家族孤独守墓人形象是 : 高觉新   。 

34.巴金《憩园》塑造的浪子形象是梦痴    。 

35.长篇小说《围城》作者是             。 答案: 钱钟书 

36.代表闻一多诗歌最高成就的诗集是《死水》。 

37.短篇小说集《人·兽·鬼》的作者是 钱钟书 

38.柳原是爱玲小说《              》的人物。 答案: 倾城之恋 

39.蒋纯祖是路翎小说《财主底儿女们》中的人物。 

40.老舍作品中以车夫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答案: 骆驼祥子 

41.鲁迅创作的历史小说集是《故事新编》。 

42.鲁迅的原名是(周树人 )。  

43.鲁迅小说开创了现代小说启蒙主义   的精神传统 

44.茅盾小说《虹》的女主人公是 :梅行素 

45.茅盾小说以其对人物心理的深刻表现而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 

46.莫须有先生传》的作者是(     )。 废名 

47.七月派因刊物《七月  》而得名。 

48.七月派作家中最有成就的小说家是            。 路翎 

49.师陀作品中以小城为视角来表现中原文化的小说是《       》。   答案: 果园城记 

50.诗歌《我底记忆》的作者是答: 戴望舒 

51.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作者是      答案: 戴望舒 

52.诗集《红烛》的作者是 答:  闻一多 

53.闻一多提出的“三美”指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54.小说《谷》的作者是            。 师陀 

55.小说《九十九度中》的作者是 林徽因 

56.小说《罗大斗底一生》的作者是   路翎 .

57.小说《小巷深处》的作者是: 陆文夫 

58.小说《丈夫》的作者是从文  

59.爱玲后以梁京的笔名发表的长篇小说是《十八春》。 

60.庄建非是池莉小说《不谈爱情》的人物。           。 

61.追求“爱、自然与美”的新月派诗人是徐志摩   。 

文档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单选1.《倾城之恋》塑造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是B白流苏2.《雨巷》的作者是A戴望舒3.百花文学产生的年代主要是A五十年代4.百科全书式地展现中原社会生活的小说是()C《黄河东流去》5.鼓动青年巴金不断探索真理的情感动力,主要来源于西方哪种思潮:C无主义6.季玉洁是哪部小说的人物C《美丽》7.静女士是茅盾哪篇小说的主人公D《幻灭》8.散文集《流言》的作者是A爱玲9.提出诗歌“三美”主的诗人是C闻一多10.提出诗歌“散文美”主的诗人是C艾青11.下列作家中,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D戴望舒12.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