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18:04
文档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授予学位类别:管理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专业学位)代码名称: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制订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培养方案版本号:2016版一、学科概况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是面向经济与商业社会中更加复杂的系统科学与管理决策问题,研究其基本理论和规律、求解方法以及管理技术。理论方面主要从哲学与数学的再认
推荐度:
导读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授予学位类别:管理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专业学位)代码名称: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制订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培养方案版本号:2016版一、学科概况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是面向经济与商业社会中更加复杂的系统科学与管理决策问题,研究其基本理论和规律、求解方法以及管理技术。理论方面主要从哲学与数学的再认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授予学位类别:管理学博士学位

一级学科(专业学位)代码名称: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制订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

培养方案版本号:2016版

一、学科概况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是面向经济与商业社会中更加复杂的系统科学与管理决策问题,研究其基本理论和规律、求解方法以及管理技术。理论方面主要从哲学与数学的再认知角度,研究管理科学的普适性、内在关联性和演化动力性等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方面主要综合信息技术与优化方法,研究组织运作与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和效益的评价与决策、适应内外环境的与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途径方面主要运用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和实验环境,针对更加错综复杂和快速发展的决策行为和管理世界问题,解释和发现社会与经济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了实现管理目标,应用工程技术学科、数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对各种管理问题进行设计、评价、决策、改进、实施和控制。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站在学科前沿,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已形成了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决策理论与技术、企业融资与资本运营、供应链管理、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与创新管理、电子商务技术等、工程管理等有特色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在这些研究方向上,本专业承担了一系列重大的国家、省部级和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本专业以院士和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主,总体研究水平高,处于全国前列。科研项目多,经费充足,管理科学理论研究有一定深度,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注重实践应用,与行业结合紧密,特别是在有色工业的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方面,在国内具有独特的领先优势。本专业在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经验,博士生培养质量高。

二、研究方向

序号研究方向代码名称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1管理科学及决策理论与方法Management sciences, decision theory and method
2管理系统工程Management system engineering
3信息管理与大数据分析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big data analysis
4管理心理与行为科学Management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5电子商务与商务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6服务科学与工程Servic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7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
8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Two-oriented societ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1.管理科学及决策理论与方法

管理科学是应用逻辑推理、定量分析、实证研究等科学方法,为研究和解决各类管理问题提供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支撑的学科。包括管理科学和管理思想史,一般管理理论与研究方,优化理论与方法,决策理论与方法,对策理论与方法,评价理论与方法,预测理论与方法,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管理系统分析与仿真,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等研究领域。

2.管理系统工程

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数学,以及信息技术及方法,揭示各类复杂社会经济系统和工程系统的规律,设计、运行和管理各类复杂社会经济系统和工程系统的基本理论、管理技术及方法的学科。它以复杂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为支撑,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进行各类社会经济系统和工程系统中的科学决策,以及管理实践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系统分析与建模、综合集成、仿真、复杂系统维护等。

3.信息管理与大数据分析

信息管理与大数据分析是研究企业和组织中的现代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维护管理和评价、先进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数据资源的挖掘开发应用的学科方法,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工程技术和行为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研究并解决各类组织中的信息系统与技术开发应用、大数据资源的开发应用、信息管理等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知识管理系统;(2)数据资源的开发应用:数据挖掘、统计学习和模式识别中与大数据分析相关的理论、方法及工具,以及大数据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

4.管理心理与行为科学

管理心理与行为科学是通过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或观察等定量研究方法以及社会科学的深度访谈或文献追踪等质性研究方法来研究生产和工作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组织生产和工作效率的一门学科。(1)按研究层级来分,可以研究组织个体层面(如人体动机),群体层面(如群体动力学),组织层面(如组织文化与变革);(2)按研究对象来分,主要是根据组织管理研究的对象特征来区分,如组织中领导者的心理与行为,组织中被领导者的心理与行为,组织外部客户(如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等;(3)按研究领域来分,主要是看其研究主要侧重的领域,如组织生产管理中的劳动者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组织营销过程中营销对象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组织领导过程中领导与被领导者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等。

5.电子商务与商务智能

电子商务与商务智能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电子商务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利用开放的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实现买卖双方进行的各种商贸、交易、信息服务和金融等活动的新型商业模式。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利用设计科学、理论建模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各种商务活动及其相关综合服务活动实现的支撑平台技术和商务模式规律。研究领域可以分为:电子商务战略与模式创新、数字经济、电子市场、网络信誉机制、协作商务、移动商务、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开发与管理等。

6.服务科学与工程

是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服务参与者行为与服务策略,服务创新与服务设计,服务运作的协调优化的一门学科。侧重研究现代服务管理系统理论,服务创新设计,服务需求管理,服务运作管理的支持技术与应用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交通运输服务管理;(2)物流与供应链管理;(3)服务信息工程等。

7.金融工程

是研究金融产品设计、定价与风险管理的学科。它融合现代金融学、工程方法与信息技术于一体,通过设计各种创新性金融工程方案(产品)来解决各种金融问题,是一门新兴交叉性学科。无套利定价与风险中性定价是金融工程典型的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证券投资,基金运作与管理,衍生金融工具或金融创新工具的论证、开发与设计,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度量预警与控制,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投资基金运作与管理,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等。 

8.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

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是是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方向,作为特色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符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主要研究内容:两型社会与生态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两型社会建设评价、两型社会建设的模拟与仿真,两型产业与实践,环境保护的经济管理决策与规划、环境成本与效益评估、公共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生态环境的价值计量与分析、环保产业与实践等。

9.科技与创新管理

包括技术实施过程的管理和整个创新过程链的管理。它涉及从创意产生、研究、开发到技术/发明的商业化整个创新过程。创新活动不仅包括技术活动,研发活动,而且也包括与这些活动相关的组织管理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创新,以及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创新。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企业创新网络等创新体系建设;开放式创新系统、产学研合作联盟、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管理、创新联盟、创新战略、专利与知识产权管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

三、培养目标

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有很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某一领域或者方向具备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的创新型人才。具体包括:1)具有敏锐的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判断研究问题的价值,跟踪学术前沿,进行理论和知识创新;2)具有学术研究的感悟力,理解学术研究的真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并做出自己的创造性贡献;3)对社会经济中的管理现实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并能提炼成管理的科学问题,进行理论升华与创新;4)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学的最长年限为6年。超过最长在读年限的博士研究生学籍管理按《中南大学超年限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中大研字[2015]1号)文件执行。

五、培养方式

1.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负责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包括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指导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等工作,而且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跨学科培养博士生,应从相关学科聘请副导师。

2. 各学科方向应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确定灵活多样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发挥学术群体作用、营造调动研究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环境,大力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3. 各学科专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必要的淘汰机制,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学分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满不低于19学分的总学分。跨一级学科(非工商管理专业)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博士研究生必须补修所考取学科专业硕士生阶段的专业基础课2门以上。

课程类别学分要求课程类别学分要求
公共学位课2学科基础课3
专业课2选修课1
seminar8培养环节3
补修课4
总学分19(不含补修学分)

学分说明
2.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必修课)、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加修课五类。具体课程设置如下表: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课程(环节)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说明
公共学位课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22第一学期必修2学分
学科基础课管理研究方法

161第一学期必修3学分
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专题322第一学期

专业课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英文授课)161第一学期

必修2学分以上
管理决策方法161第一学期

管理博弈论

161第一学期

选修课高水平论文写作及发表

(英文授课)

161第一学期

必选1学分以上
大数据分析

161第一学期

复杂性分析与算法设计161第一学期

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161第一学期

学术研讨与学术交流听学院组织的学术研究报告

(六次以上)

2春秋季每项均为必修,

8学分

作学科相关的学术研究报告2
参加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2
在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2
培养环节00000000601博士生资格考试

1第三学期必修3学分

00000000602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1第三学期
00000000603社会实践1春秋季

补修课

高级计量经济学(硕士生课程)

322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者必选2门以上(不计入总学分,但需有考核记录)
高级运筹学(硕士生课程)

322
高级微观经济学(硕士生课程)

322
管理统计学(硕士生课程)

322
高级管理学(英文)(硕士生课程)

322
七、学术研讨与学术交流

(1)参加至少八次以上的学院组织的学术研究报告会,每次应有不少于500字的总结,并经导师签字后留存,达到要求后,按规定时间交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审核,并记载成绩。满五次计2分 

(2)至少在学院或学校做一次以上的学术研究报告,根据提交的报告PPT和在学院网页上公开发布的报告通知进行考核,每次计2分。

(3)至少参加一次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根据参会依据考核。每次记2分。

(4)至少在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的论文一次,根据会议论文录用通知和参会宣读论文依据考核。每次计2分。

八、博士生资格考试

根据《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管理办法》(中大研字﹝2014﹞22号),博士生(含直博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学科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学分,参加资格考试通过后方能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资格考试旨在检验学生是否具备坚实的管理学基础知识与理论,牢固地掌握现代管理学研究方法,并且具有创新能力和开展科学研究的素质。

博士研究生在作选题报告考评之前必须进行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资格考试,以取得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的资格。资格考试在第三学期进行;确有困难者,经主管院长批准,可推迟一个学年进行。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10月下旬。

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资格考试的内容包括:(1)政治思想品德、行为道德和科研态度;(2)个人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课程学习成绩:(3)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4)对本学科和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前沿课题、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了解情况;(5)所具备的科研素质、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6)基础和专业外语水平。    

资格考试由学院组织成立考试小组,指导教师不担任负责人。采用笔试、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部分由学院统一组织命题,含专业基础类试题和研究方向类试题。外语是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资格考试未通过者,可补考一次;补考须随同下次由学院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进行,不另行安排。补考仍未通过者,应终止其学籍。

九、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博士生通过资格考试后方可作公开的选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具体课题,并尽早完成选题报告。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作公开的选题报告,确定研究课题。博士生生查阅的文献资料应在1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资料一般应在四分之三以上。

选题报告应包含文献综述、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

选题报告考评在第三学期进行;确有困难者,经主管院长批准,可推迟一个学期进行。选题报告考评一般安排在每年的5月和11月下旬进行。

选题报告由学院或导师所在系组织专门考评小组进行考评,考评小组一般由五名以上有高级职称或在课题相关领域具有相当水平的专家、教师组成,其中除博士生导师本人外,必须有已指导过博士生的教授参加,并且尽可能占较高例。博士生应向考评小组作全面选题报告,考评小组对选题报告进行认真评审后,填写具体评审意见。

选题报告未通过者,可补作开题报告一次,并须随同下次由学院或系统一组织的选题报告评估进行,不另行安排。仍未通过者,不得继续进行论文工作,应终止其学籍。

研究生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上填写网络版《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选题报告评审通过后,交所在单位研究生管理办存档,由研究生助理记载成绩。

十、科研训练与社会实践

“科研训练”是博士研究生必修环节,要求博士研究生至少参加1项导师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至少参加导师的1项科研项目的研究,通过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的能力,经导师审核达到要求者给予相应学分。

“社会实践”是所有全日制博士生的必修环节。由学院研工办具体组织实施和考核(见附录一)。

十一、学年总结与考核

在每学年放假前,学校组织研究生对一学年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成绩、科研和实践业绩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评定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优和筛选依据,对考核不合格者根据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进行相应学籍处理。由研工部具体组织实施和考核。

十二、学位论文工作

1.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1)要求

博士生在学期间,须在《中南大学商学院学术期刊分级方案》中规定期刊上正式发表与学位论文紧密相关(构成学位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学术论文。满足下列1条方可申请授予学位。

在CSSCI、CSCD、EI及以上的中文期刊,或SCIE、SSCI英文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1篇须在Ⅱ级及以上的中文期刊或B-级及以上英文期刊上发表;

在Ⅱ级及以上中文期刊或B-级及以上英文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

在I级中文期刊或B+及以上英文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

以上发表的论文应以中南大学商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博士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

2.学位论文要求

(1)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属于本学科专业有关研究方向的基础研究或者应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对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论文必须对该领域的文献进行详细、充分的回顾,明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尚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 

(3) 论文内容应体现出作者具有坚实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深入地了解所研究课题的研究动态与主要进展。 

(4) 论文必须观点鲜明,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研究方法规范得当。 

(5) 论文引用的资料翔实、可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6) 论文初稿完成之后,首先须经导师同意之后,方可推荐答辩。

3.论文评审、答辩与学位授予

(1)博士生在完成培养计划,通过学位课程及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学位论文经导师审核认可,并在博士生导师所在系或跨系作学术汇报(预答辩)后,提交学位论文3份进行院内评审。学位分委员会根据申请人的政治思想表现、博士学位课程考试成绩、院内论文的评审情况、导师推荐和导师所在系审查意见,进行学位论文校外送审资格审查。

(2)博士学位论文校外专家评议,由校学位办统一办理。寄送份数为3份,回收的同行评议为3份。同行评议意见返回数中均认为达到博士论文水平要求的,方能组织答辩。

(3)博士学位论文校外通讯评议通过后,方可到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心领取答辩材料,组织正式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

(4)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5或7人,均应为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专家,其中博士生导师应超过半数,校外专家不少于2名且至少应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委员会由博士生指导教师担任(申请人的指导教师除外)。 

委员会设秘书1人,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具体负责论文答辩的组织接待、会议记录、整理论文答辩材料等工作。研究生本人不得参与组织接待工作,更不得探询与答辩有关的问题。

委员会根据答辩情况,就是否授予博士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用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能通过答辩。    

(5)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可由导师与所在系主任协商提出,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批准后方可向各受聘者正式发出聘书,组织论文答辩。

(6)博士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作出授予学位的决定后,可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并作出决议,可在两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

附:

1、本学科研究生须研读的主要参考书目

[1] 陈晓萍, 徐淑英, 樊景立.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2版)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岳超源. 决策理论与方法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3] 李怀祖. 管理研究方(第2版) [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4] 莱斯科夫,拉贾拉曼,鄂尔曼.大数据:互联网大规模数据挖掘与分布式处理(第二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5]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北京:格致出版社, 2012.

[6]弗登博格, 梯若尔.博弈论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0.

[7] Avinash K. Dixit. 经济理论中的最优化方法(第二版)[M].  北京:格致出版社, .

[8] 霍尔姆斯. 测度论[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9] Salvador Barbera, Perter J. Hammond, Christian Seidl. Handbook of utility theory [M].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2004.

[10] David Simchi-Levi, S, David Wu, Zuo-Jun Shen. Handbbok of quantitative supply chain analysis: modeling in the E-Business era [M]. 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2004.

[11] Steve Graves, Ton de Kok.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 North-Holland, 2003.

[12] Thorsten Hens, Marc Oliver Rieger. Financial economics: 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and behavioral finance [M].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10.

[13] Jose Figueira, Salvatore Greco, Matthias Ehrgott.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state of the art surveys [M]. 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2005.

2、修订专家名单

文档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授予学位类别:管理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专业学位)代码名称: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制订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培养方案版本号:2016版一、学科概况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以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是面向经济与商业社会中更加复杂的系统科学与管理决策问题,研究其基本理论和规律、求解方法以及管理技术。理论方面主要从哲学与数学的再认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