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北语11秋《社会语言学》作业1、2、3、4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18:25
文档

北语11秋《社会语言学》作业1、2、3、4

北京语言大学11秋《社会语言学》作业1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100分。)1.社会语言学通过对()的描写和分析来说明语言的社会变异状况。AA.变体B.本体C.客体D.受体满分:5分2.语言与文化共存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是()。CA.汉字与中国文化B.印度语与印度文化C.拉丁语与拉丁文化D.英语与英国文化满分:5分3.社会语言学是___的重要分支之一。BA.社会学B.语言学C.人类学D.文字学满分:5分4.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去看语言、方言及其他具有完整系统的语言变体,可以归纳出某些特征,下列
推荐度:
导读北京语言大学11秋《社会语言学》作业1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100分。)1.社会语言学通过对()的描写和分析来说明语言的社会变异状况。AA.变体B.本体C.客体D.受体满分:5分2.语言与文化共存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是()。CA.汉字与中国文化B.印度语与印度文化C.拉丁语与拉丁文化D.英语与英国文化满分:5分3.社会语言学是___的重要分支之一。BA.社会学B.语言学C.人类学D.文字学满分:5分4.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去看语言、方言及其他具有完整系统的语言变体,可以归纳出某些特征,下列
北京语言大学

11秋《社会语言学》作业1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社会语言学通过对( )的描写和分析来说明语言的社会变异状况。 A

A. 变体  B. 本体  C. 客体  D. 受体

      满分:5  分

2.  语言与文化共存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是( )。 C

A. 汉字与中国文化   B. 印度语与印度文化   C. 拉丁语与拉丁文化   D. 英语与英国文化

      满分:5  分

3.  社会语言学是___的重要分支之一。 B

A. 社会学B. 语言学C. 人类学D.文字学

      满分:5  分

4.  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去看语言、方言及其他具有完整系统的语言变体,可以归纳出某些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B

A. 非标准性B. 性C. 非历史性D. 短暂性

      满分:5  分

5.  同语言变异有关的社会变量多种多样,( )作为一个非常直观的变量,是诸多变量中最重要的参数。B

A. 性别B. 年龄C. 身份D. 财富

      满分:5  分

6.  社会语言学家用___这个概念来指称自己的研究对象。 C

A. 变化B. 变动C. 变异D. 改变

      满分:5  分

7.  语用学的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  B

A. 态度研究B. 会话C. 言语交际方式D. 语言变异

      满分:5  分

8.  现代语言学的鼻祖是___。 A

A. 索绪尔B. 布龙菲尔德C. 乔姆斯基D. 拉波夫

      满分:5  分

9.  和( )之间的新词接近率是最高的,因为两地的方言相同,都使用粤语,并且交流也频繁。C

A. 上海B. 北京C. 澳门D. 

      满分:5  分

10.  语音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___上。 D

A. 音高B. 音强C. 音量D. 音质

      满分:5  分

11.  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开创之作是罗常培先生的___。 A

A. 语言与文化B. 语言学概论C. 社会语言学概论D. 社会语言学导论

      满分:5  分

12.  语体根据交际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口头语体和( )。 B

A. 正式语体B. 书面语体C. 文字语体D. 非正式语体

      满分:5  分

13.  语言与阶级的( )关系问题,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广泛而长期的研究领域。 C

A. 共振B. 共生C. 共变D. 共存

      满分:5  分

14.  关于语言变体、言语共同体、交际能力三个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B

A. 语言变体是划分语言使用者的基本单位B. 三个概念是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C. 言语共同体是研究基础理论主要突破口D. 交际能力是分析语言现象的基本单位

      满分:5  分

15.  社会语言学家普遍认同的观点是( )。 C

A. 社会结构影响或决定语言结构B. 语言结构影响或决定社会结构

C. 社会和语言的影响是双向的、互动的D. 语言和社会是各自自足的

      满分:5  分

16.  作为对描写语言学的反动,从结构主义阵营中异军突起的( )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乔姆斯基”。 D

A. 社会语言学B. 心理语言学C. 军事语言学D. 转化生成学派

      满分:5  分

17.  ___区分了语言结构和语言运用。 A

A. 乔姆斯基B. 萨丕尔C. 索绪尔D. 沃尔夫

      满分:5  分

18.  关于语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

A. 语体是语言的功能变体B. 方言不能表现出不同的语体

C. 任何正常人都会说非正式语体,但不一定会讲正式语体

D. 一个人或一个集团所掌握的语言变体总和被称为语库

      满分:5  分

19.  乔姆斯基主张区分“语言能力”和( )。 A

A. 语言运用B. 语言转换C. 语言变异D. 语言使用

      满分:5  分

20.  最早的社会语言学论文集是( )编著的。 D

A. 哈佛·丘里B. 韩礼德C. 拉波夫D. 布莱特

      满分:5  分

11秋《社会语言学》作业2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文化( )是制约词汇输入的最重要的因素。C

A. 独特性

B. 排他性

C. 兼容性

D. 一致性

      满分:5  分

2.  语言与阶级的___关系问题,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广泛而长期的研究领域。C

A. 共振

B. 共生

C. 共变

D. 共存

      满分:5  分

3.  俗话说“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各有殊词”,这里的“殊词”就是通常所说的___。A

A. 行话

B. 黑话

C. 歇后语

D. 熟语

      满分:5  分

4.  这种带有阶级意识和感情色彩、为某个阶级习用的词汇和语句,就是通常所说的___。B

A. 阶级语言

B. 阶级惯用语

C. 阶级常用语

D. 阶级熟语

      满分:5  分

5.  双层语言现象也可以简称为( )。D

A. 双语现象

B. 重语现象

C. 多语现象

D. 双言现象

      满分:5  分

6.  从本质上讲语言是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是___的符号系统。C

A. 系统性

B. 交际性

C. 工具性

D. 阶级性

      满分:5  分

7.  平常人们感觉到社会上“人有三六九等,话是五花八门”,这正是语言随着社会的___发生变异的结果。B

A. 结构

B. 阶级阶层

C. 观念

D. 发展

      满分:5  分

8.  语言忠诚和语言(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语言忠诚度强的民族,语言转移慢,反之亦然。C

A. 改变

B. 变化

C. 转移

D. 转变

      满分:5  分

9.  ( )是方言形成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C

A. 社会动荡

B. 区域重新划分

C. 人口迁移

D. 文化变迁

      满分:5  分

10.  男女的社会分工和___的差异往往造成语言使用的某些差异。A

A. 文化角色

B. 社会地位

C. 心理状态

D. 文化心理

      满分:5  分

11.  语言的职业变异主要表现为( )。A

A. 行话

B. 黑话

C. 借词

D. 谚语

      满分:5  分

12.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 语言会影响思维

B. 语言并不完全地决定思维

C. 反映人类直接感官体验的概念于语言

D. 人们的世界观是因语言相异而不同

      满分:5  分

13.  民间有一种历史悠久、广泛流传的秘密语,叫“反切语”或“切口”,就是采用传统语言学中的( )创造的行话。A

A. 反切原理

B. 同音原理

C. 同源原理

D. 同义原理

      满分:5  分

14.  社会语言学通过对___的描写和分析来说明语言的社会变异状况。A

A. 变体

B. 本体

C. 客体

D. 受体

      满分:5  分

15.  文化的( )是制约词汇输入采用音译或意译方式的主要因素。B

A. 制约型

B. 兼容性

C. 熟悉性

D. 亲近性

      满分:5  分

16.  微观的语言融合是指两种不同语言的成分交配成一个新的语言单位——词或较固定的词组,在其中一种语言里使用,这样的词可以称为( )。C

A. 双语词

B. 混合词

C. 合璧词

D. 联合词

      满分:5  分

17.  关于语码混合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

A. 大致分成两类

B. 指语码转换

C. 指借用

D. 指皮钦语

      满分:5  分

18.  在使用某一种语言的社团瓦解的时候,这种语言并不是立即消失的,而往往要经过一个( )的过渡阶段   B

A. 单语

B. 双语

C. 三语

D. 四语

      满分:5  分

19.  行话的变异主要发生在语音和( )方面。A

A. 词汇

B. 语法

C. 语言结构

D. 语言性质

      满分:5  分

20.  文化接触导致语言接触,最直接、最常见的现象就是( )。C

A. 行话

B. 黑话

C. 借词

D. 谚语

      满分:5  分

11秋《社会语言学》作业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  下列关于礼貌惯用语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D

A. 不同文化传统的礼貌惯用语毫无相同之处

B. 不同文化传统的的礼貌惯用语有共性但无个性

C. 说汉语的人对别人提供的帮助的欠负心理要更强,因此即使理所当然的服务也常常道谢

D. 言语行为通常所具有的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被称为礼貌惯用语

      满分:5  分

2.  词汇反映事物的概念,词汇影响的主要表现是___。  B

A. 词汇转用

B. 词汇借用

C. 词汇兼用

D. 词汇误用

      满分:5  分

3.  民间有一种历史悠久、广泛流传的秘密语,叫“反切语”或“切口”,就是采用传统语言学中的___创造的行话。A

A. 反切原理

B. 同音原理

C. 同源原理

D. 同义原理

      满分:5  分

4.  现代的“公公婆婆”称谓是从( )的结果。B

A. 借用别的语言或方言

B. 父母从子女称

C. 婚姻制度的变化

D. 子女从父母称

      满分:5  分

5.  古代人的名( )不可以称用。D

A. 父母对子女

B. 君主对臣下

C. 长辈对晚辈

D. 朋友对朋友

      满分:5  分

6.  制约语言转用的条件不包括___。D

A. 分布杂居或散居

B. 部分人群脱离了民族的主体

C. 族际婚姻

D. 种族灭绝

      满分:5  分

7.  下列属于积极礼貌策略的是哪项?A

A. 表示乐观

B. 说话迂回

C. 避免突出个人

D. 道歉

      满分:5  分

8.  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广告是( )。A

A. 商业广告

B. 产品广告

C. 企业广告

D. 观念广告

      满分:5  分

9.  万家乐电器的广告语是“万家乐,乐万家”,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D

A. 夸张

B. 双关

C. 排比

D. 回环

      满分:5  分

10.  下列属于正确的少数民族语言的是哪项?A

A. 尊重少数民族

B. 主张民族语中打量借用汉语

C. 在少数民族地区用汉字扫盲

D. 停止少数民族新创制的文字方案

      满分:5  分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  语言并不能反映国家或社会团体对语言问题的根本态度。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地理因素是造成跨境语言变异的唯一因素。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语言濒危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欣赏和尊敬。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5.  系统抽样指在对象序列中规定每隔若干选取一个样本,也叫等距抽样。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6.  可以通过政治力量强迫弱小民族转用其他语言。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7.  没有必要区分行话和职业语言。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8.  抽样调查本来是社会学惯用的方法。抽样是按照随机的原则,在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进行调查,以达到认识全部研究对象的目的。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9.  讳称实际上是被当作避邪的方法。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0.  凡是语言社群,都有自己的行话。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1秋《社会语言学》作业4

一、单选题(共 8 道试题,共 40 分。)

1.  较古老的湘语特征保留在( )一带的湘语中。D

A. 长沙

B. 北片

C. 西片

D. 南片

      满分:5  分

2.  语言竞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各方的( )。C

A. 语言范围

B. 语言实用度

C. 语言竞争力

D. 语言动听

      满分:5  分

3.  语言规划的实际存在已有很长的历史,但作为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还是___之后的事情。B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社会语言学产生

D. 应用语言学产生

      满分:5  分

4.  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词是以( )占绝大多数。A

A. 单音节

B. 双音节

C. 三音节

D. 多音节

      满分:5  分

5. 下列属于词汇干扰的是哪项?D

A. 过分区分

B. 词形干扰

C. 句法干扰

D. 词汇借用

      满分:5  分

6.  中国南方的六大方言中,从方言发生学的角度来看,( )是次生的,是从赣语中分化而来的。C

A. 吴语

B. 闽语

C. 湘语

D. 赣语

      满分:5  分

7.  最成功的意译也许就是( ),它最大限度地把音译和意译两者结合起来。A

A. 音义兼译

B. 音译

C. 意译

D. 音义义注

      满分:5  分

8.  松阳忌“虎”,称“老虎”为“大猫”是属于语言禁忌中的( )。B

A. 年节语言禁忌

B. 日常生活用语禁忌

C. 社会分层用语禁忌

D. 称谓禁忌

      满分:5  分 

二、判断题(共 12 道试题,共 60 分。)

1.  语言和文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如果海外华人社区并不通行官话,而在中文学校里用官话作为教学媒介,常常引起不良后果。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民系和方言的关系类似民族和语言的关系,即同一个民系说同一种方言,这种关系是一一对应的。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与强势方言和弱势方言相对应的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5.  汉语中大量双音节并列式复合词,因为是由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前后两个语素或叠义或近义或反义,在诗词写作中,可并可拆,以满足节律和整齐的需要。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6.  “文白异读”是汉语方言的普遍现象,不过因方言不同,有文白异读的字在常用字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7.  汉语的几大南方方言形成的初始原因即是南方人民迁徙北方。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8.  在方言地理上,方言基本上是成片存在的,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是,某一种方言的部分使用者脱离成片的大本营,身陷别的方言区,形成方言岛。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9.  旧体诗词易于记诵,现代白话诗不便于记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旧体诗词的形式能注意汉语的特点,并且使其更富于音乐性。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0.  能认得相当数量的汉字,或者会说普通话或国语,就可以与其他华语文地区居民自由沟通。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1.  近20年来,以外来词为主的新词大都始用于港台,然后向北扩散到。这些新词扩散的方向其实即代表时尚扩散的方向。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2.  文读音在历史上长盛不衰、在现代愈益发展地文化背景下,是各地方言中的文读音更加接近北方话。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文档

北语11秋《社会语言学》作业1、2、3、4

北京语言大学11秋《社会语言学》作业1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100分。)1.社会语言学通过对()的描写和分析来说明语言的社会变异状况。AA.变体B.本体C.客体D.受体满分:5分2.语言与文化共存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是()。CA.汉字与中国文化B.印度语与印度文化C.拉丁语与拉丁文化D.英语与英国文化满分:5分3.社会语言学是___的重要分支之一。BA.社会学B.语言学C.人类学D.文字学满分:5分4.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去看语言、方言及其他具有完整系统的语言变体,可以归纳出某些特征,下列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