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人:谭永胜 审题人:陈云丰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六安市—六安瓜片等。
1.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里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 六安瓜片形似瓜子、色泽宝绿、香气清高、回味悠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六安独特的
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
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平均气温3℃。
3.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4.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
5.田纳西河流域的平原区,是美国农业带中的
A、乳畜带 B、小麦带 C、棉花带 D、畜牧和灌溉混合农业区
6.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C.旅游业开发 D.疏通河道
7.TVA在流域治理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措施是
①留出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调整农、林、牧业结构
③恢复治理采矿区的土地生态 ④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下图并回答。
8.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9.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
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
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10.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地
读某企业产品在、、、四国的
生产量/消费量
产量与消费量比值示意图回答。
11.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最可能是
A.飞机 B.运动鞋
C.计算机 D.精密仪表
12.关于该企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企业在国设厂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技术力量雄厚
B.该企业在国始终保持对该产品的出口
C.该企业给予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
D.该企业的产品在国经历了“进口—出口—进口”的过程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量的大小。读图判断6~7题。
13.在生态系统中,影响土壤.生物.枯枝落叶所储存养分多少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
14.图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
15.该山地所处自然带的自然景观为 A.森林带 B.森林—草原带 C.草原—荒漠带 D.草原带
16.降水垂直变化最大处 A.位于山地背风坡 B.位于山坡最陡处
C.降水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D.高度范围是600~1200米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西部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
17.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
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
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18.2008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 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B.古长城遗
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D.草方格沙障
19.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铁路沿线草方格沙障的作用是
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 固沙成本低,费用少
能截留水份,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植物存活 用沙障保护交通线有效
A B C D
20.山西省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①山西铝土矿资源丰富 ②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③山西炼铝工业社会协作条件好 ④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1.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
由北向南依次是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
22.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
A.水—南水北调 B.天然气—西气东输
C.电—西电东送 D.煤—西煤东运
读图1和图2,回答.
23.根据图1所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产业
A.a B.b C.c D.d
24.按图2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一环节
A.设计 B.加工 C.营销 D.设计和加工
25.按两图所示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自身工业方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A.全面吸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B.着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C.积极引进处于成熟期的产业
D.在外国企业的帮助下学习工艺和产品创新技能,逐步升级制造能力
选择题答题卷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当今,3S(RS、GPS、GI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运用有关3S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1显示的查询半径,
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
根据图中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 。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 技术。图2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 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 技术获取的。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 颗卫星的信息。
3.图3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 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 ,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 ,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 。
4.图3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 技术的组合。在图3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
5.我国第一条高速城际铁路,最高运营时速达350公里的京津城际将于2008年8月1日正式运营。京津城际铁路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27.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图7依次表示1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分析图5、图6、图7,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
高原和 平原。3分
(2)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3分
(3)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4分
(4)在图7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 的规律。在明王朝灭亡时,沙尘暴约发生了 次。2分
28.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
“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填定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
是 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
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
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
29.根据我国某省区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右图为我国某省区图,比较该省甲河以南和以北地区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差异。(6分)
甲河以北地区 | 甲河以南地区 | |
气候类型 | ||
地形类型 | ||
耕作制度 |
人口 (万人) | 土地面积 (平方千米) | 土层厚度 (米) | 2006年粮食产量 (万吨) | |
A县 | 65 | 3667 | 0.1—0.8 | 56 |
B县(黄土高原) | 15 | 4182 | 50—80 | 45 |
(4)A县属于 省 市。(1分)
参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D | C | B | A | C | A | A | D | A | C | B | D | A | D | C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C | D | A | D | D | B | A | B | B | D |
1.1∶50000000(1分) ADBC(1分)
2.RS(1分) GIS(1分) GPS(1分) 四(1分)
3.①(1分) ④(1分) ②(1分)
4.GIS与GPS(1分)
(1分)
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们位置;
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
丙:装载GPS接收器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
线路;
丁:RS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场精确位置,引导
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
5.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1分)
27
(1)准噶尔盆地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2)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和黄土)广布,植被稀疏。
(3)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地表)增温快、表土(地表)疏松(和植被稀疏),降水少,大风天气较多。
(4)(一定的)周期性(起伏、节律、震荡、波动等) 12 。
28
1.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
2.西气东输 青藏铁路
3.水资源南部多、北部少 ,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 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
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
4.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
29.(1)
甲河以北地区 | 甲河以南地区 | |
气候类型 | 温带季风气候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地形类型 | 平原为主 | 平原、丘陵、低山 |
耕作制度 |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 一年两熟到三熟 |
(2)水土流失
A县比B县:人均土地少,单位面积土地产量高,造成经济损失大;
土层薄,山地石质容易裸露,土壤恢复困难;
(3分)
(3)走立体农业道路,发展多种经营,系列开发优势资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开发薪炭林和沼气,解决农村能源问题。(3分)
(4)安徽、六安(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