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时间:2009-9-30 9:36:50 点击数:952 编辑人员:T inder
楼宇对讲系统,经过十年的发展,对讲系统类型有独户型、别墅型、低层系统、多层系统、高层系统、对讲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对讲可视混装系统、多功能可视对讲系统,彩色可视对讲系统、联网系统、大型联网系统等。由于中国住宅产业和物业管理的高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楼宇信息系统的研发,无论是产品还是技术都得到了快速提升。由于国内厂家紧跟国内市场的需求特点,不断推陈出新,已将可视对讲系统发展为集安防、家居智能、多媒体信息网络为一体的楼宇信息系统。将原本相对于国外厂家起步较晚的产品,短短十年间挤走了历史悠久的国外产品或迫使国外产品反过来研究中国市场,学习中国产品。
一、产品现状与应用:
门口机的种类有围墙门机、单元门机、住户门机,有可视、非可视之分,可视有彩色CCD、黑白CCD之分,从户数容量来说有直呼式、编码式之分。现在中高档的产品一般有LCD中文操作菜单提示,大容量密码开锁功能,IC卡门禁开锁及管理功能,产品的操作更趋向于人性化、智能化。
室内终端机的种类有可视、非可视之分,可视有黑白CRT显示和彩色LCD显示之分,有普通可视对讲和多功能报警可视对讲之分。此外一般还集成了紧急报警、信息提取功能。高档产品还采用触摸屏菜单操作、家电控制、图像存储以及个性化的和弦铃声选择等,个别产品甚至还集成了自动抄表模块和家庭信息模块,产品已明显趋向于家庭智能终端的角色,不再是传统的可视对讲产品。
管理机一般具有监视单元门,呼叫住户,接受室内机呼叫或警情,布撤防信息。与电脑联接后能进行信息发布、各种通信和报警的分析统计,在使用上一般采用电子地图直观显示各种住宅布局信息。有些软件可以做到监控录像、系统诊断、远程通信、远程控制等,并且可以作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集成抄表、CCTV监控、周界防范、物业报修、家庭多媒体信息、家庭娱乐等其它子系统。
二、技术现状:
楼宇信息系统所涉及的电子技术面较广,从传统的摸拟技术到先进的数字技术;从普通的电平控制到现代的CPU控制、电脑控制及网络通讯技术均有应用。
门口主机主要采用的技术有:CCD摄像技术、红外线补光摄像技术,音频处理及传输技术,CPU控制、通讯技术,文字编译及显示技术等。
室内终端分机主要采用的技术有:音频处理及传输技术,视频显示技术、CPU控制编解码及通讯技术、图象处理及存储技术、触摸屏控制技术、文字视频叠加技术、无线接收技术、TFT-LCD显示技术。
传输器材主要采用的技术有:CPU控制编解码及通讯技术、自定义编码技术、RS485通讯技术、在大型联网中已有深圳视得安公司率先 推出的音视频数字压缩解压技术和TCP/IP宽带通讯技术、光纤通讯传输技术。随着物业管理要求的发展和小区建设的规模化发展,在大型小区联网中模拟音视频传输技术和RS485通讯技术将很快由数字音视频光纤传输技术和TCP/IP通讯技术所取代。
前端聚集设备主要采用的技术有:红外传感器技术、烟雾感应器技术、瓦斯传器技术、温度、位移、压力、流量、湿度等传感器技术。基于可视对讲系统平台的楼宇信息系统的发展,楼宇信息系统一方受人们追求安全、便捷、舒适、智能的住宅建设的需求所推动;另一方面受数字宽带网络通讯这一主流技术的带动,楼宇信息系统无论是在产品设计还是在技术应用上均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
三、技术发展趋势
1、数字化:系统在传输过程中,音视频信号和各种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发展。数字技术的芯片价格下降。音视频数字化后的压缩、解压由软件解压逐步向硬件解压过渡。MFEG4为压缩、解压主流格式。
2、网络化:随着数字音视频的应用,IP网络成为系统联网的主要方式,并由局域网向INTERNET发展,实现远程信息调用,远程控制和远程维护。目前为模拟网络与数字网络并存的局面。
3、集成化:由于数字技术标准的全球化、跨行业化,得以在系统传输中与其它安防系统融合集成在同一信息平台进行传输。由最初的电脑管理端集成向传输集成发展,并最终实现用户终端集成。
4、智能化:在数字技术的应用层面实现自动数据处理,信息共享,系统联动,自动诊断。
四、产品发展趋势
1、中间传输设备减少:由于数字技术的应用,TCP/IP协议逐步取代RS485、CAN、脉冲编解码等控制信号的传输格式。中间传输的转换设备和中继设备消失。
2、终端设备技术含量提升:
A、终端设备在系统传输数字化后出现终端设备的数字化,模拟器件使用量减少,数字IC使用量增加,体积变小、变薄。
B、终端设备集成度提高:由1-2种子系统功能发展到家庭智能控制终端。将家庭安防功能与家居智能,家居信息化直接融合。
C、多种人性化操作界面:由于许多实用的子系统功能增加,使操作变得复杂。则中文菜单,触摸屏,手写输入,语音提示等用户操作技术逐步推广。
D、黑白图像显示成低档产品,彩色图像显示成中高档产品的基本配置。并由4寸屏向较大屏幕发展目前以5寸5.6寸为主流,智能终端产品向7寸8寸及更大屏幕发展。
E、将出现移动终端,由于系统IP网络的传输技术应用和3G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系统在管理中心,用户终端与INTERNET接入,将出现与手机、PDA、手提电脑等设备的信息共享。
3、产品外观由介于民用与工业设备之间的角色,逐步过渡到家居装饰,个性化角色。而传输设备则过渡到工业控制领域的标准设备角色。
随着电子、通信领域的技术发展,适合中国住宅小区建设和管理需求的楼宇信息系统已经在可视对讲基础上,融合信息家电、智能控制、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产业之路,其技术与产品已走到世界同类产品的前列。在各地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下,楼宇信息系统也必将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1.楼宇对讲系统工程施工要求
(1)将门口主机安装于良好的目视水平的高度,建议高度为150cm(摄像头高度)。
(2)不可将对讲系统安装于太阳直接曝晒、高温、雪霜、化学物质腐蚀及灰尘太多的地方。
(3)所有的联网布线一般来说应一致采用双屏蔽超五类线,屏蔽层选用金属编织网。
(4)屏蔽层应与系统的所有屏蔽层连接好,并作好接地处理。
(5)联网布线最好采用串接方式,布线的线管尽量采用铁管,铁管两端均应良好接地。且应与强电电缆(如交流220伏、电梯线、有线电视线等)保持50cm以上的距离,以提高抗干扰和防雷能力。
(6)为了系统的稳定和以后的检修方便,所有联网接线的线头不能放在管内或容易被水浸到的地方,接头处应作焊锡处理后用热缩管包好并做好防水防潮处理。
(7)在主机接线入口处应考虑连接滴水线。
(8)不要安装在背景躁声大于70dB的地方,否则室内机听筒噪声可能比较大。
(9)安装过程中严禁带电操作。
(10)所有连线接好后,反复检查安装无误方可通电。
(11)在通电时,如发现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直至故障排除。
(12)如系统不正常,断电后请分段检查。如未查明故障原因,请通知代理销售商或厂家售后服务部,切务自行修理或更换元件而造成系统损坏。
(13)带门禁的主机初次使用的IC卡或ID卡需经过管理中心登记发卡之后方可使用。
2.楼宇对讲系统管线施工要求
(1)电缆的安装应符合IEEE电气安装线缆敷设规范和国家、行业的相关规定。
(2)应根据选择的出入口产品厂商的要求选择符合规定的产品。
(3)室内布线时不仅要求可靠安全而且要使线路布置合理、整齐、安装牢固。
(4)使用的导线,其额定电压应不大于线路的工作电压;导线的绝缘应符合线路的安装方式和敷设的环境条件以及导线对机械强度的要求。
(5)布线时应符合尽量避免导线有接头。非接头不可的,其接头必须采用压线或焊接。导线连接和分支处不应收机械力的作用。
(6)布线在建筑物内安装要保持水平或垂直。布线应加套管(塑料或铁水管,按室内的布线的技术要求选配),天花板上可装软管或PVC管,但需固定稳妥美观。
(7)信号线不能与大功率电力线平行,更不能穿在同一管内。如因环境所限,要走平行线,则要远离50cm以上。
(8)交流电源应单独走线,不能与信号线和低压直流电源线穿在同一管内,交流电源线的安装应符合电气安装要求。
(9)控制主机到天花板的走线要求加套管埋入墙内或用铁水管加以保护,以提高防盗系统的放破坏性能。
(10)布线时应区分电源线、通信线、信号线。其中电源线的线径足够粗,采用多股导线;信号线和通信线采用五类或六类双绞线,环境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屏蔽双绞线。布线时注意强、弱电线分开。 | |
3.楼宇对讲系统设备安装要求 (1)安装设备前需对系统所有线路进行全面检查,是否存在断线或短路现象; (2)确认整个系统的线路无任何故障后,方可安装设备,接线的各接点必须加上焊锡; (3)安装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产品所附说明书或安装手册进行正确接线。 (4)分机安装在住户室内适当的位置,通过线缆与外部设备连接;不要将室内分机安装在如下场所: ① 太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高温或低温的环境(标准温度0--50℃); ② 滴水或潮湿的环境; ③ 灰尘比较大或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 ④ 背景噪声大于65dB的地方; ⑤ 有强磁场的地方(如非屏蔽音箱附近); ⑥ 电磁干扰严重地方(如电动机旁)。 (5)门口机安装在楼宇大门处,以方便住户通过对讲系统以来防者通话或观看来防者; (6)保护器等安装在楼宇内的竖井里,以便管理维护; (7)管理中心主机安装在物业管理部门的适当位置,以便管理人员管理; (8)电子锁、闭门器、电子门禁等安装在楼宇大门处,便于住户进出楼宇管理,预防外界人员随便进出楼宇。 | |
4.楼宇对讲系统调试 (1)系统上电调试前的检查 1)设备全部安装完毕后,必须全面检查各个部位的接线是否正确;如有一处接错都有可能会引起整个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2)特别检查电源线是否接错,正负极间是否有短路,否则上电后轻则烧毁设备及其相关线路的设备,严重会引起火灾。 (2)单元楼对讲与可视部分的调试 1)在保证线路及接线无误、设备完好的情况下,单元系统上电后即能正常工作。 2)在单元楼调试时,先把门口主机和最低层保护器/解码器及室内机的所有接线连接好,同时将分机的房号按照使用说明编号;上电调试这层系统的工作情况,确认门口主机及底层线路和设备是否属于正常。 3)若正常工作说明门口主机及线路和设备是正常的;接着切断系统电源,再连接好上一层系统的主线路,进行第二层调试(系统接线时一定要断电),依次往上调。 4)在单元楼的调试过程中,必须从底层开始一层一层地往上调试,即把第一层调试完后,再进行第二层的调试,依此一直往上调试,直到整单元调试完毕且能正常工作。 正常情况下,可通过使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测量电压参数判别线路或器材的好 5)若整个单元系统的设备都安装完毕且线路接线无误,但上电后不能工作,先断电只留底层的保护器/解码器、室内机与门口主机连接好,即把二层以上的保护器/解码器的总线全拆掉,确认一下门口主机和底层的保护器/解码器及室内机是否正常,若是正常的,故障就出在二层以上的保护器/解码器或室内机,这样就必须逐层查找故障的根源所在。 6)遇到上面故障,若是楼层较高的,可采用“黄金分割法”检查故障,就是先断开中间楼层(如20层楼就必须在10层断开)以上的保护器/解码器的总线,恢复接好二层的总线,确认故障具体是出在中间层以下或中间层以上,依此方法就能最快地查出故障根源点。 7)室内机与保护器/解码器之间只要接线无误,在保护器/解码器上与室内机的连接线插上、视频线接好,将分机的房号编好后无需调试就能正常工作; 8)若室内机的影像出现重影或因信号过强在图像上引起扭曲,必须在顶层最后一个保护器/解码器的视频输出端,并接一个大小为75Ω的碳膜电阻,用于衰减/匹配视频信号 9)若室内机的影像出现模糊或图像比较白,说明视频信号较弱,此时可通过打开保护器上的视频放大电路调节视频增益 10)门口主机与室内机呼叫通话过程中,若出现刺耳的啸叫声,或出现主机喇叭的声音较小时,可对门口主机主板上的喇叭、咪头进行音量调整。 (3)小区联网的调试 1)在调试整个联网系统之前,必须检查整个联网主干线和各个中继隔离器的接线是否正确,整个联网线各个接点一定要加上焊锡,增加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2)联网线的屏蔽线在管理机总控室里一定要接在弱电接地点上,确认无误后,才能开始进行整个联网系统的调试。 3)呼叫前必须对每台门口主机的本机号码进行设置,且同一管理机下的各门口主机的号码不能重复,否则门口主机呼叫管理机时,会出现多台门口主机同时被激活通话,造成多台门口主机同时通话而引起啸叫。 4)整个联网系统不能工作时,就必须检查数据线是否接错,特别是与联网线是否接错,或其中一台中继隔离器的联网线接错,都会引起整个联网系统不工作。 5)联网数据线、呼叫通话时音频线上的电压不正常时,会导致联网系统不能工作,必须检查相关的线路。 6)对于单元门主机较少的小区,若整个联网系统的设备都安装完毕且线路接线无误,但上电后不能工作,可先只留离管理中心机最近的门口主机、中继隔离器与管理中心机的联网线连接好,即把最近的中继隔离器以后的联网总线全拆掉,确认一下联网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若系统是正常的,表明故障就出在最近的中继隔离器以后的联网总线上,这样就必须逐个查找故障的根源所在。 7)遇到上面故障,若是单元门主机较多的小区(超过24台单元门主机),可采用“黄金分割法”检查故障,就是先断开中间的中继隔离器上的联网的总线,在中间中继隔离器上接入管理中心机,确认故障具体是出在中间中继隔离器之前还是在中间中继隔离器之后,依此方法就能最快地查出故障根源点 | |
1.楼宇对讲系统工程施工准备各项要求 (1)在接到工程施工任务后,与设计人员共同进行现场勘察,交流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方案存在的出入,出图、并出勘察纪要,以备设计整改。 (2)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内部交底,施工方案应包括工期进度安排、材料准备、施工流程、设备安装量表、工期质量材料保障措施,内部交底后确定工程解决方案。 (3)对甲方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以设计思路为辅,施工方案为主,交底后编写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 (4) 向监理报审施工组织设计,打开工报告,准备施工资料,施工资料包括: ①落实水、电、库房、办公场地; ②仓库管理须配备专职仓管员,仓管员须对施工中设备材料的进出仓做好登记、在设备开箱时对设备的外观、型号进行检查作好记录、设备材料堆放有续仓库内须做好防潮放火工作。 ③ 施工队伍安全文明施工教育,施工队伍施工交底,落实施工队伍安全管理制度。 ④设备材料报甲方认质,报监理材料审验。 ⑤向公司提交人员、资金、材料计划。 (5)学习掌握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严格遵守建筑弱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所在地区的安装工艺标准及当地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定。楼宇对讲系统应遵守的标准规范主要有: ①《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72-2005)。 ②《黑白可视对讲系统》(GA/T 269-2001)。 ③《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④《民用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⑤《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⑥ 对于保安型楼宇对讲设备,其报警部分的功能还应符合《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90)。 (6)熟悉和审查图纸 熟悉和审查图纸包括学习图纸,了解图纸设计意图,掌握设计内容和技术条件,会审图纸后形成纪要,由设计、建设、施工三方共同签字,作为施工图的补充技术文件。核对土建与安装图纸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明确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关系。 (7)技术交底 明确所承担施工任务的特点、技术质量要求、系统的划分、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做到心中有数,以利于有计划、有组织,多快好省的完成任务。二是对工程技术的具体要求、安全措施、施工程序、配制等。 2.案例楼宇对讲系统工程材料准备 根据上节案例中的系统结构,进行现场勘查。根据该公寓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基带传输方式,联网型楼宇对讲系统。据此,确定设备见表5.2.1。 | |
(1)系统布线及线缆选择 系统布线采用总线与星型混合结构进行布线。楼层之间采用总线结构布线,同一个楼层到分机之间采用星形结构布线。根据系统结构,系统布线划分如下: ① 水平子系统布线(用户线):水平子系统布线是从信号编码隔离器到室内分机之间的连接线缆。采用六芯线(RVV6×0.5mm2)和视频线(SYV75-3)。 ② 垂直主干线布线(楼层间布线):门口主机到每个信号编码隔离器之间的垂直连接线缆。采用三芯线(RVV3×1.5mm2)、视频线(SYV75-3)、信息传输线(RVV3×1.5mm2)。 ③ 电源线:所有电源线和电控锁线采用RVV2×1.5mm2。 | |
(2)楼宇对讲系统设备的选择 对于该公寓楼宇对讲系统产品的选择,应在5.1.1节所述内容的基础上考虑: 1)代表市场主流 2)实用、够用:由于楼宇对讲相关产品如门口主机、用户分机、管理中心机等功能、型号繁多,价格差异较大, 从公寓实用角度考虑,选择通用的普及型产品即可。 3)可靠的产品质量:可靠的产品质量是保证公寓正常使用的基础。 经过综合考虑,公寓楼宇对讲系统选择市场主流的国内知名品牌安居宝DF2000系列黑白可视对讲产品。 1.楼宇对讲系统检测 楼宇对讲系统检测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选呼功能检测:网楼宇入口处的主机应能正确选呼任一分机,并能听到口铃声。 (2)通话功能检测:用楼宇入口处的主机对任一分机选呼后,应能实施双工通话,话音清晰,不应出现振鸣现象。 (3)电控开锁功能检测:应可在分机上实施电控开锁。 (4)可视对讲系统所传输的视频信号应清晰,应能实现对访客的识别。 (5)联网型的小区楼宇对讲系统,其管理主机除应具备可视对讲或非可视对讲、电控开锁、选呼功能、通话功能外,宜能接收和传送住户的紧急报警(求助)信息。 (6)对带有紧急报警(求助)功能的楼宇对讲系统的检测,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使管理机处于通活状态,同时分别触发2台报警键,管理机立即发生与呼叫键不同的声光信号,逐条显示报警信息包括时间、区域; 2)使系统处于守候状态,同时分别触发呼叫键和报警键,报警信号具有优先功能,管理机应发出声、光报警并指示发生的部位,并应至少能存储5组报警信息。 楼宇对讲机系统检查项目如表5.4.1所示。 | |
2.楼宇对讲系统工程验收 楼宇对讲机系统验收要求如下: (1)基本功能要求 1)通话功能:主机与分机间经按键接通后,能实现双方通话,话音音质清晰,不应出现振鸣现象。 2)监视功能:主机与分机间经按键接通后,在分机监视器上能观看到主机摄取的图像信号,便于识别来访者。 3)夜视功能:主机在正常安装的情况下,夜间可在分机监视器上识别来访者。 4)防破坏报警功能:可视对讲系统应具有防破坏报警输出接口。当主机遇到非正常拆卸时,分机应立即发出报警。 (2)主要电性能指标 1)音频指标 ①主呼通道、应答通道音频响应:在500~3000Hz范围内,相对于1000Hz的幅度变化应在±3dB范围内。 ②主呼通道、应答通道音频输出功率为50mW条件下,主呼通道、应答通道的谐波失真均应不大于5%。 ③信噪比 a)应答通道信噪比应不小于25dB; b)主呼通道信噪比应不小于40 dB; ④通道输入信号电压 a)应答通道输入信号电压应不大于40mV; b)主呼通道输入信号电压应不大于30m V ⑤振铃声压应不小于70 dB(A)。 2)视频指标 系统摄像的最低照度应不大于0.1Lx。 系统摄像的最低照度应不小于4500 Lx。 系统监视器上的图像亮度鉴别等级不小于8级。 系统监视器上的图像分辨力(中心水平)不小于320TVL。 3)静态功耗 静态功耗应符合企业产品标准的要求。 4)电源电压适应范围 交流:220V+22-33vv或直流:12V+1.2 –1.8vv 在规定电源电压变化范围内系统规定的要求。 (3)照明或指示要求 主机应提供照明或指示,以便来访者在夜间操作。 (4)安全性要求 1)绝缘要求 ①绝缘电阻 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或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应不小于100MΩ,湿热条件下应不小于5 MΩ。 ②抗电强度 a)对于交流220V供电的系统,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或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应能承受交流有效值为1.5kV试验电压,持续1min的抗电强度试验,试验时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b)对于直流12V供电的系统,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或外科裸露金属部件之间,应能承受有效值为0.5kV试验电压,持续1min的抗电度试验,试验时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2)过流保护 ①如果在变压器的初级电路中有短路器或保险丝,则它们的额定值应与产品的最大输入额定值相适应。 ②对于不要求区分极性的接线柱与相邻接线柱短路或成对反接,或碰到电源端,均不应损坏产品,也不能使内部电路损坏。 对于要求区分极性的接线柱,则应把极性标志防在最靠近接线柱的地方。 3)阻燃要求 外壳有开孔且有着火危险的产品,其外壳经火焰烧5次,每次5s,不应烧着起火。 4)人为故障引燃 无过载保护的产品在人为的造成最严酷的电路故障时不应有触电或燃烧的危险。 5)过压运行要求 产品在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115%时,应能正常工作。 (5)环境适应性要求 1)根据其环境的严酷程度分为三组: Ⅰ组:能经受偶尔的教轻振动,能适应中等程度的高低温和湿度的变化,在一般室内条件下使用。 Ⅱ组:能经突然跌落或承受频繁移动中教大程度的振动和冲击,能适应教大范围的高低温和湿度变化。 Ⅲ组:除Ⅱ组条件外,并在严寒露天已经下使用。 2)气候环境适应性要求 产品按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每项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 (6)抗干扰要求 1)系统在GB/T 17626.2所规定的接触放电试验等级为4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符合标准的要求。 2)系统在GB/T 17626.3所对顶的试验等级为1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符合标准的要求。 3)由交流220V供电的系统在GB/T 17626.4所规定的试验等级为1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符合标准的要求。 4)由交流220V供电的系统在GB/T 17626.11所规定的40%Ut、10个周期的电压暂降及0%Ut、10个周期的短时中断干 扰条件下进行试验,符合标准的要求。 (7)稳定性要求 可视对讲系统在正常气候条件下,连续工作7天,不应出现任何故障,且其通话音质清晰,图象信号稳定,能正确辨别来访者。 (8)可靠性要求 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不小于5000h。 实际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常用的楼宇对讲系统施工质量验收表如表5.4.2所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