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G大调弦乐小夜曲》 | 课 型 | 欣赏课 | ||
教材分析 | 《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莫扎特所写同类体裁的最后一部作品,完成于1787年8月10日。这部作品流传最广,也最受欢迎。 乐曲的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其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包括了两段风格不同的音乐: 主部主题的开头是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一段旋律: 1=G 4/4 1 05 1 05 | 15 13 5 0 | 4 02 4 02 | 42 72 5 0 |....... 这部份音乐用主、属和弦的分解和弦构成旋律。它采用问答式的手法作为旋律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发展,给人以雄壮有力、流畅明快的感受。随后,呈现了一段柔婉清盈的旋律: 1=G 4/4 5 — 6 — | 4 4 3 3 | 2 2 17 67 | 10 20 30 0 |......... 这段旋律留给人们一种庄重典雅的舞蹈印象。接着,乐曲把人们引向一种热烈、欢快的景象之中。 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带有浓郁的维也纳风格。它优美、抒情、温柔、靓丽,富于青春的气息。 副部主题也有两段旋律构成。其一: 1=D 4/4 5 .432 10 60 | 40 20 50 0 | 3 . 217 60 40 |3 — 2 0 | 这段旋律精巧、活泼,每句的后半部分多用跳进写成。其二: 1=D 4/4 05 17 65 | 65 05 55 55 | 65 05 17 65 | 65 05 55 55| 65 这段旋律轻盈、俏皮、欢快、活泼,给人以十分开朗的感受。 乐曲的展开部很精练,只有20小节。它采用了主部主题的两部分内容,开头是主部主题的引申: 1=D 4/4 1 05 1 05 | 15 13 5 0 | 5 03 5 03 | 53 13 6 0 | 尽管它非常短小,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此后,主要是将副部主题的后半部分在不同的调性上加以发展变化。其素材是: 1=D 4/4 05 17 65 | 65 05 55 55 | 65 ...... 乐曲的再现部基本上保持了呈示部的面貌。但在调性上,再现部完全呈现在G大调调性上。整个乐章在绚丽灿烂的色彩中结束。 | ||||
" 教学目标 | 1、能在聆听、演唱、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情绪。 2、能熟练模唱四个主题音乐,在听赏中辨别主题出现的顺序。 | ||||
" 教具准备 | 课件、媒体、 | ||||
教学活动过程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课前准备 1、搜集小夜曲和室内乐等文字及音响资料。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基础练习 唱 分解和弦 1 5 1 3 5 4 2 7 2 5 边唱边作柯尔文手势 加上教师给出的节奏谱子 , 唱曲谱 2、揭示课题《G大调弦乐小夜曲》 三、聆听感受音乐。 1、播放《G大调弦乐小夜曲》 主部主题。 2、提问: a、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这段音乐分成几个乐段? C、请同学画出图谱 ,第一部分为柱状的,第二部分为线状的。 (或者画旋律线,体会不同的线条) 每个乐段的风格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3、教师小结: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包括了两段风格不同的音乐: 主部主题的开头是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一段旋律: 1=G 4/4 1 05 1 05 | 15 13 5 0 | 4 02 4 02 | 42 72 5 0 |....... 这部份音乐用主、属和弦的分解和弦构成旋律。它采用问答式的手法作为旋律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发展,给人以雄壮有力、流畅明快的感受。随后,呈现了一段柔婉清盈的旋律: 1=G 4/4 5 — 6 — | 4 4 3 3 | 2 2 17 67 | 10 20 30 0 |......... 这段旋律留给人们一种庄重典雅的舞蹈印象。接着,乐曲把人们引向一种热烈、欢快的景象之中。 学生指挥主部主题,体会不同的音乐情绪的变化。 4、播放副部主题。做声势,并唱曲谱。 这部分的旋律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舞蹈印象。乐曲把人们引向一种热烈欢快的景象之中。优美抒情,温柔又富于气息 唱副部主题, 5、播放结束部, 视唱曲谱,唱出音乐记号 5、播放整个乐曲。 6、再次播放全曲。 7、讲解奏鸣曲式: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主 连 副 结 部 接 部 束 主 部 主 部 题 题 四、巩固升华。 1、这节课我们欣赏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谁写的?他是哪个国家的的作曲家?代表作有哪些? 1、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有感情地介绍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自幼从父学习音乐,4岁即公开演奏古钢琴,5岁开始作曲,故有“音乐神童”之称。 2、这首乐曲的体裁是什么?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3、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请写出它的结构图。 4、《G大调弦乐小夜曲》题目中的小夜曲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小夜曲吗? 五、课外拓展 六、总结 | " 1、用心去领略感受电影。 学生练习分解和弦,并视唱主部主题 。 1、聆听感受主部主题音乐。 2、简短讨论后,回答问题。 3、从视觉和听觉上了解室内乐和弦乐四重奏。 4、学生展示自己搜索到的室内乐的资料。室内乐:原指室内演奏的小型重奏曲。如: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 弦乐四重奏有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组成。(展示各种乐器的图片及声音) 5、用象声词唱《G大调弦乐小夜曲》主题。 a、女声 5 — 6 — | 4 4 la la la la 3 3 | 2 2 17 67 | la la la la la la 10 20 30 0 |..... la la la . b男声1 05 1 05 | 15 13 beng------------------------ 5 0 | 4 02 4 02 | beng--------------- 42 72 5 0 | beng----------- 8、当听到主部主题第一段旋律的时候男生用beng雄壮有力地伴唱,当听到主部主题第二段旋律的时候女声用la柔婉轻盈地伴唱, 9、聆听乐曲时,用图谱表现它的结构形式。 呈示部 | 展开部 | 再现部 | ||
■ ■ · · | 。°。 ° ° | ■ ■ · · |
1、学生依次回答问题
2、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小夜曲的资料。小夜曲:18世纪中叶,盛行于欧洲的一种声乐和器乐体裁。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爱情歌曲。多为青年人于黄昏、夜晚徘徊于恋人窗前演唱的独唱曲或独奏曲。其音乐情绪缠绵委婉,多用吉他或曼陀铃伴奏。 | " 音乐教学的所有内容都有体验性和操作性。为使学生深刻感受室内乐《G大调弦乐小夜曲》,通过实践于活动来完成: 1、有感情地演唱个旋律片段,加深对乐曲情绪的体验。 2、通过画图谱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创编与展示,这样变换形式反复体验,使学生获得对室内乐、小夜曲体裁特点的深刻感受和了解。 通过问题进一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小夜曲资料的搜集与展示,培养了学生自学音乐的能力,拓展了音乐视野。 | ||||
板书设计 | 用媒体代替板书 | ||||
作业设计 | 每个学生搜集世界各地的小夜曲音响资料,供下节课一起分享。 | ||||
课件设计思路 | 为了让学生得到和谐愉悦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让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饿基本策略:以“听”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将体现在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师生的每一次评价、课件的每一页界面、课堂的每一处声响。教师致力于创设一种亲、助、乐的人际情景,利用多媒体营造一种美、趣、智的学习情景,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