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预科直升试卷格式A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15:11
文档

预科直升试卷格式A

绝密(启用前)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3页,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在每小题后给出四个可能的选项,将其中唯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A.屈原B.陶渊明C.杜甫D.辛弃疾2、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文人是()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3、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早倡导白话诗并进行诗歌创作的诗人是()A.冰心B.胡适C.徐志摩D.闻一多4、下列诗作
推荐度:
导读绝密(启用前)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3页,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在每小题后给出四个可能的选项,将其中唯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A.屈原B.陶渊明C.杜甫D.辛弃疾2、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文人是()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3、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早倡导白话诗并进行诗歌创作的诗人是()A.冰心B.胡适C.徐志摩D.闻一多4、下列诗作

绝密(启用前)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3  页,满分150   分,150   分钟完卷。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在每小题后给出四个可能的选项,将其中唯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

A. 屈原         B.  陶渊明        C. 杜甫      D. 辛弃疾 

2、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文人是(     )

A. 柳永       B.  苏轼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3、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早倡导白话诗并进行诗歌创作的诗人是(    )

A.冰心        B.  胡适        C. 徐志摩     D. 闻一多

4、下列诗作中,最具音乐美的作品是(    )

  A. 《希望》                      B. 《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C. 《蛇》                        D.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5、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赞美母爱、童真、大自然而著名的作家是(      )

A. 冰心        B. 朱自清        C. 丰子恺       D. 郁达夫

6、下面是对课文《二月兰》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选项是(   )

A. 作者借对常见的野花二月兰的描写,歌颂了千千万万象二月兰一样的普通老百姓,揭示了“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一深刻的哲理。

B. 文章展现真情、真思于情景交融之中,创造出令人难忘的发人深思的艺术境界。

C. 作者借二月兰点染自己的悲欢,感叹大自然的永恒无穷和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天行健”人们要自强不息的思想感情。

D. 文章借小山的野草、松柏来衬托二月兰旺盛的生命力。

7、《断魂》中,孙老者与沙子龙相比,性格显得(      )

A. 争强好胜,性情外露            B. 沉落保守,孤傲执著      

C. 深藏不露,乐观执著            D. 老成持重,谦恭有礼

8、瞿秋白杂文《一种云》所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      )

A. 暗示         B. 象征           C. 比喻     D. 借景抒情

9、朱自清散文的独特风格是(      )

A. 辛辣犀利,事理相融            B. 浪漫飞动,直率热烈      

C. 舒徐自在,悠闲冲淡            D. 漂亮缜密,纯正朴实

10、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      )

A. 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 生理苦闷的情绪   

C. 隐逸的思想                    D. 追求的思想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辨别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

1、根据篇幅的长短和容量的大小,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      )

2、《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文字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感官上的绘画美。(   )

民预      试卷第 1  页(共   页)

民预        试卷第 2   页(共    页)

 

3、余秋雨在《阳关雪》的结尾部分叹阳关,主要叹的是他眼前的阳关的景色与古人笔下的阳关的景色不一样了。(    )

   4、“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这句话在《废园外》中两次出现,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直接抒发了作者满腔仇恨、满腔愤懑的感情。(    )

5、沈从文小说具有平和、淡远、隽永的风格,在他的笔下,展现了岭南地区的原始、古朴的风土人情。(     )

6、布封在《马》中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描写了家马和野马的不同生存状态,流露出对自由的马的赞美之情。(     )

7、叶圣陶在《潘先生在难中》通过揭示潘先生的性格缺陷和处世态度来批判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     )

8、《小二黑结婚》的主题是反对父母包办婚姻。(     )

9、在《棋王》中,下棋是王一生的最爱,他很希望参加象棋大赛,但他有他的做人准则,他不会牺牲自己的尊严苟且参赛,所以他拒绝了脚卵的帮助。(      )

10、《一种云》中“会画符的人”象征着不劳而获的地主。(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汉代传《诗经》有四家,现在流传的是---------。

2、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干宝的---------。

3、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是---------。

4、唐代作家---------继承和发展我国寓言创作的传统,从而成为我国历史上首先把寓言作为的文学样式进行写作并取得很高成就的作家。

5、鲁迅散文《影的告别》里写的是影对---------的告别。

6、小说《热爱生命》中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部分是---------。

7、在《社稷坛抒情》中,作者想象和联想的触动点是---------。

8、赵树里在小说艺术的民族化、---------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五十年代形成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的艺术流派。

    9、阿城写作《棋王》的目的不在“以文传棋”,而是“---------”。

   10、何其芳在《黄昏》里抒发了---------的情感。

   11、《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后半部分里有这么一句话“她们暂时压倒了我的听歌的盼望,这便成就了我的灰色的拒绝”,这里“灰色的拒绝”指的是------------------。

    12、在现代文学史上,盛赞孩子们的天真纯洁的本性和他们活波的创造力,把儿童称为“真人”、“真生活”,是人们的“黄金时代”的散文家是---------。

    13、“恩典恩典”是《小二黑结婚》中---------说的话。

    14、《阳关雪》中“唐人风范”指的是------------------。

四、简答题(29分)

   1、 阅读《社稷坛抒情》里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多么想去抱一抱那些古代的思想家,没有他们的艰苦探索,就没有今天人类的智慧。正像没有勇敢走下树来的猿人,就不会有人类一样。多少万年的劳动经验和生活智慧积累起来,才有了今天的人类文明。每一个人在人类智慧的长河旁边,都不过像一只饮河的鼹鼠。在知识的大森林里面,都不过像一只栖于一枝的鹪鹩。这河是多少亿万滴水汇成的啊,这森林是多少亿万株草木构成的啊!”

     请回答:

         ①这段文字用富于诗意的语言抒发了作者浓烈的感情,在修辞上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2分)

 ②这段文字具体抒情方式是---------。在事理上,作者阐述了- - ---------------------------------------------------------------------;在情感上,作者表达了----------------------------------------------------------------------。(5分)

    2、鲁迅在《影的告别》里说“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5分)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民预      试卷第3页(共    页)

民预     试卷第4页(共   页)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3、老舍《断魂》中对沙子龙有这么一段描写:

“谁不晓得沙子龙是短瘦、利落、硬棒,两眼明得象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他身上放了肉。镳局改了客栈,他自己在后小院占着三间北房,大立在墙角,院子里有几只楼鸽。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

请回答:

①这里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沙子龙的?(2分)

②夜间习表现了沙子龙怎样的心态?(2分)

③“镳局改客栈”说明了什么?(2分)

④这里可以看出沙子龙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4、好的文章结尾,应是“言已尽而意绵绵”。沈从文在1929年是这样安排小说《萧萧》的结尾的:

“这儿子名叫牛儿。牛儿十二岁时也接了亲,媳妇年长六岁。媳妇年纪大,方能诸事作帮手,对家中有帮助。唢呐到门前时,新娘在轿中呜呜的哭着,忙坏了那个祖父,曾祖父。

这一天,萧萧抱了自己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蜡树篱笆间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

1请指出结尾的深沉意味是什么。(4分)

2沈从文在1957年修改《萧萧》时,结尾处又增加了一段文字:小毛毛哭了,

萧萧唱歌一般地哄着他:“毛毛,看,花轿来了。看,新娘子穿花衣,好体面!不许闹,不讲道理不成的!不讲理我要生气的!看看,女学生也来了!明天长大了,我们也讨个女学生媳妇!”

新增的文字比1929年的结尾增加了哪部分的内容,表现了沈从文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5分)

五、阅读分析题:(86分)

(一)阅读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柔弱的人》,完成文后各题。(24分)

                          柔弱的人

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来。需要结算一下工钱。

       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您也许要用钱,你太拘泥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您讲妥,每月30卢布……”

    “40卢布……”

    “不,30……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30付教师的工资的……呶,您呆了两个月……”

    “两月另五天……”

    “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您60卢布……扣除九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您是不和柯里雅一块儿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三个节日……”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

    “三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12卢布……柯里雅有病四天没学习……你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你牙痛三天,我内人准您午饭后歇假……12加7得19,扣除……还剩……嗯……41卢布。对吧?”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左眼发红,并且满眶湿润。下巴在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一语不发!

    “新年底,您打碎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扣除2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高,它是传家之宝……上帝保佑您,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哪,由于您的疏忽,柯里雅爬树撕破礼服……扣除10卢布……女仆盗走瓦里雅皮鞋一双,也是出于您玩忽职守,您应对一切负责,您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5卢布……一月九日您从我这里支取了9卢布……”

    “我没支过!”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嗫嚅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

    “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41减27净得14。”

    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令人怜悯的小姑娘啊!

    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3卢布……再没支过……” 

    “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14卢布再扣除……呐,这是您的钱,最可爱的姑娘!3卢布……3卢布……又3卢布……1卢布再加1卢布……请收下吧!”

    我把11卢布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

    “谢谢。”

    我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憎恶使我不安起来。

民预      试卷第5页(共   页)

民预    试卷第   页(共   页)

    “为什么‘谢谢’?”我问。

    “为了给钱……”

“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

‘谢谢’?”

    “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不给?怪啦!我和您开玩笑,对您的教训是太残酷了……我要把您应得的80卢布如数付给您!呐,事先已给您装好在信封里了!可是何至于这样怏怏不快呢?为什么不?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她苦笑了一下,而我却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了一个答案,这就是“可以”。

      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接着把使她大为惊疑的80卢布递给了她。她羞羞地点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

我看着她的背影,悟想着:

“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

问题:

1、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在小说中“我”的一再“抢劫”的逼迫下由开头的两次发言而到“一语不发”而到“嗫嚅着”而到任对方怎么说直至最后拿到被以种种借口克扣完的工钱以后说“谢谢”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小说中“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这“残酷教训”指的是什么?我为什么假意进行“残酷教训”?  (5分)

3、这是怎样的一个“柔弱的人”呢?请概括出她的性格特征。(5分)

4、对这个“柔弱的人”,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作者对她的态度是怎样的?(5分)

5、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体会。(5分)

    

(二)阅读散文《你不必完美》,完成篇后的问题(一年制同学做)(62分)

你不必完美

                         (罗马尼亚) 哈罗德·库辛 

我们当然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致无人能始终不出错。

好几次,当我必须告诉我的孩子们我在某件事上做错了时,我多害怕他们不再爱戴我。但我非常惊奇地发现,他们因我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更爱我。比较起来,他们更需要我诚实、正直。 

然而,有时人们并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也许我们的父母期望我们完美无瑕;也许我们的朋友常念叨我们的缺点,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能够改正。而他们难以谅解的是因为我们的过失,总在他们最脆弱的时候触痛了他们的心。

     这让我们感到负疚。但是承担过错之前,我们必须问问自己,那是否真是我们应该背负的包袱。

     我是从一个童话中得到启示的。一个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圆想要找回一个完整的自己,到处寻找自己的碎片,由于它是不完整的,滚动得非常慢,从而领略了沿途美丽的鲜花,它和虫子们聊天,它充分地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它找到许多不同的碎片,但它们都不是它原来的那一块,于是它坚持着找寻……直到有一天,它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然而,作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它滚动得太快了,错过了花开的时节,忽略了虫子。当它意识到这一切时,它依然舍弃了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碎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也许正是失去,才令我们完整。一个完美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可怜的人,他永远无法体会爱他的人带给他的某些一直追求而得不到的东西的喜悦。

一个有勇气放弃他无法实现的梦想的人是完整的;一个能坚强地面对失去亲人的悲痛的人是完整的——因为他们经历了最坏的遭遇,却成功地抵御了这种冲击。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民预     试卷第7页(共   页)

民预    试卷第8页(共  页)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生命不是上帝用于捕捉你的错误的陷阱。你不会因为一个错误而成为不合格的人。生命是一场球赛,最好的球队也有丢分的记录,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一天。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让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

当我们接受人的不完美时,当我们能为生命的继续运转而心存感激时,我们就能成就完整,而别的人却渴求完整——当他们为完美而困惑的时候。

      如果我们能勇敢地去爱、去原谅,为别人的幸福慷慨地表达我们的欣慰,理智地珍惜环绕自己的爱,那么,我们就能得到别的生命不曾获得的。

请完成:

1、文章提倡“不必完美”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借口而不去努力乃至放弃追求,作者对此是否有明确的态度?请摘引文中语句回答。(3分)

2、作者引用的童话给了我们哪些启示?(3分)

3、第6自然段中“一个完美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可怜的人”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4分)

4、第10自然段中作者告诉我们要用宽容豁达的胸襟去对待别人,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2分)

5、围绕你读这篇散文感受最深的一点,展开想象和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50分)

(三)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冬天》,完成篇后的问题:(二年制学生做)

冬天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象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象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象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慈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象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象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

民预    试卷第9页(共   页)

民预    试卷第10页(共  页)

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请完成:

1、这篇文章写了几个冬天?是分别通过什么事情写冬天的?(6分)

2、通观全篇文章,你觉得作者笔下的冬天是怎样的冬天?你是通过哪些语句感受到的?(从原文中找出至少三个句子)(4分)

3、这篇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贯穿全文的?(2分)

4、围绕你读这篇散文感受最深的一点,展开想象和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50分)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民预    试卷第11页(共   页)

民预    试卷第12页(共    页)

文档

预科直升试卷格式A

绝密(启用前)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3页,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在每小题后给出四个可能的选项,将其中唯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A.屈原B.陶渊明C.杜甫D.辛弃疾2、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文人是()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3、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早倡导白话诗并进行诗歌创作的诗人是()A.冰心B.胡适C.徐志摩D.闻一多4、下列诗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