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教案(学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12:40
文档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教案(学案)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配合物的概念、组成;2.掌握常见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及其成因;3.掌握配合物的性质特点及应用。[学习重、难点]配合物的空间构型、配合物的应用[课时安排]3课时[学习过程][活动与探究]: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2mL5%的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振荡,观察。现象: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2:取5%的氯化铜、铜进行如上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原理。[交流讨论]Cu2+与4个NH3分子是如何结合生成[Cu(NH3)4]2+的?⑴用结构式表示出NH3与H+
推荐度:
导读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配合物的概念、组成;2.掌握常见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及其成因;3.掌握配合物的性质特点及应用。[学习重、难点]配合物的空间构型、配合物的应用[课时安排]3课时[学习过程][活动与探究]: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2mL5%的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振荡,观察。现象: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2:取5%的氯化铜、铜进行如上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原理。[交流讨论]Cu2+与4个NH3分子是如何结合生成[Cu(NH3)4]2+的?⑴用结构式表示出NH3与H+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学习目标]

1.理解配合物的概念、组成;

2.掌握常见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及其成因;

3.掌握配合物的性质特点及应用。

  [学习重、难点]配合物的空间构型、配合物的应用

  [课时安排]3课时

[学习过程]

 [活动与探究]:

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2mL5%的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振荡,观察。

  现象:                                                             

  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实验2:取5%的氯化铜、铜进行如上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原理。

 [交流讨论]  Cu2+与4 个NH3分子是如何结合生成[Cu(NH3)4]2+的?

⑴ 用结构式表示出NH3与H+ 反应生成NH4+的过程:                      

⑵ 试写出[Cu(NH3)4]2+的结构式:                                      

一、配位键、配合物:

1、配位键: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成键的两个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是由一个原子单独提供的。

2、形成条件: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其中一个原子有孤电子对,另一个原子有接受孤电子对的“空轨道”。配位键用A→B表示,A是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是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

3、配合物:通常把金属离子或原子(称为中心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合物。 

4、常见配位键的形成过程

(1) NH4+  、H3O+中配位键的形成

注意:结构式中“→”表示配位键及其共用电子对的提供方式。 

(2)配离子[Ag(NH3)2]+中配位键的形成

 

在[Ag(NH3)2]+里,NH3分子中的氮原子给出孤电子对,Ag+接受电子对,以配位键形成了[Ag(NH3)2]+:[ H3N→Ag←NH3] +

(3)配离子[Cu(NH3)4]2+的形成

在[Cu(NH3)4]2+里,NH3分子中的氮原子给出孤电子对,Cu2+接受电子对,以配位键形成了

二、配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的组成包含中心原子/离子、配体和配位原子、配位数,内界和外界等。以[Cu(NH3)4]SO4为例说明,如右图所示:

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多以离子键结合,因而属于离子化合物、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成内界离子和外界离子,内界离子也能电离但程度非常小,可谓“强中有弱”。例如,配合物[Co(NH3)5Cl]Cl2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外界的Cl-能被沉淀,而内界的Cl-不能形成沉淀。

中心原子——配合物的中心。

常见的是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如:                          

(也可以是主族元素阳离子,如:      )

      配位体——指配合物中与中心原子结合的离子或分子。

内界         常见的有:阴离子,如:                                        

          中性分子,如:                                      

      (配位原子——指配合物中直接与中心原子相联结的配位体中的原子,它含有孤电子对)

配位数——配位体的数目

外界:内界以外的其他离子构成外界。有的配合物只有内界,没有外界,如:         。

注:(1)配离子的电荷数=中心离子和配位体总电荷的代数和,配合物整体(包括内界和外界)应显电中性。

(2)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通过离子键结合,在水溶液中较易电离;中心原子和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一般很难电离。

例:1、KAl(SO4)2 和Na3[AlF6]均是复盐吗?两者在电离上有何区别?

试写出它们的电离方程式。

        2、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Cl3和[Co(NH3)5Cl]Cl2,一种为橙黄色,另一种为紫红色。请设计实验方案将这两种配合物区别开来。(提示:先写出两者的电离方程式进行比较)

三、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是由中心原子杂化方式决定的,常见配合物的杂化方式、配位数及空间构型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配位数空间构型实例
sp[Ag(NH3)2]+
sp2

[Cu(CN)3]2-、[HgI3]-
sp3

四面体型[Zn(NH3)4]2+

*dsp2

平面四边型Pt(NH3)2Cl2、[Ni(CN)4]2-

*d2sp3(或d2sp3)

[AlF6]3-

例:1969年美国化学家罗森伯格发现了一种抗癌药物,分子式为Pt(NH3)2Cl2。但在应用中发现同为Pt(NH3)2Cl2,部分药物有抗癌作用,另一部分则没有抗癌作用,为什么?写出它们的结构。(提示:详见书本P78问题解决)

四、配合物的性质

1.配合物形成后,颜色、溶解性都有可能发生改变。

   如: Fe3+   棕黄色                 Fe2+   浅绿色

        [Fe(SCN)6]3-  血红色        [Fe(CN)6]4-   无色

      AgCl、AgBr、AgI可与NH3·H2O反应生成易溶的[Ag(NH3)2]+

2.配合物的稳定性:   配合物中的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

五、配合物的应用(详见书本P80)

1.在实验研究中,用形成配合物的方法来检验金属离子、分离物质、定量测定物质的组成;

实验1  现象                                               

实验2   现象                                              

实验3   现象                                               

2.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制镜、染色、电镀、硬水软化、金属冶炼领域,用配合剂将金属从矿石中浸取出来再还原成金属单质;;

3.在许多尖端领域(激光材料、催化剂的研制等)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4.在生命体中的作用

5.在药物中的作用

6.配合物与生物固氮,生物体内的许多变化如能量传递、转换或电荷转移常与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生成复杂的配合物有关。

例:1、设计方案,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Fe2+),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

                                                   (至少用两种方法)

2、已知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溶于强碱分别生成[Zn(OH)4]2-和[Al(OH)4]-。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

⑴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l(OH)3溶于强碱溶液                                       

②Zn(OH)2溶于氨水                                            

(2)说明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或NaOH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

                                                                        

                                                                        

(3)实验室一瓶AlCl3溶液中混有少量Zn2+,如何提纯?

3、根据所学共价键知识思考,氰气分子式为(CN)2,结构式为N≡C—C≡N。

(1)根据共用电子对的数目,N≡C键是    键,C—C键是    键。

(2)根据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程度,N≡C键是     键,C—C键是         键。

(3)根据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C—C键是   键,(CN)2分子有   个σ键,   个π键。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练习》

1.由配位键形成的离子[Pt(NH3)6]2+和[PtCl4]2—中,两个中心离子铂的化合价是(     )

A.都是+8    B.都是+6    C.都是+4    D.都是+2

2. 0.01 mol氯化铬(C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银溶液处理,产生0.02 mol AgCl沉淀。此氯化铬最可能是                                         (      )

A.[Cr(H2O)6]Cl3                         B.[Cr(H2O)5Cl]Cl2

C.[Cr(H2O)4Cl2]Cl·2H2O                 D.[Cr(H2O)3Cl3]·3H2O

3.下列大气污染物中,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中Fe2+以配位键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

A.SO2              B.CO2            C.NO             D.CO

4.已知[Co(NH3)6]3+呈正八面体结构:各NH3分子的间距相等,Co3+位于正八面的中心。若其中二个NH3分子被Cl-取代,所形成的[Co(NH3)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有

                                                            (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5.下列各组物质中,两者互为同分异构的是                          (     )

A.NH4CNO与CO(NH2)2                  B.CuSO4·3H2O与CuSO4·5H2O     

C.[Cr(H2O)4Cl2]Cl·2H2O与[Cr(H2O)5Cl]Cl2·H2O  D. H2O与D2O(重水)

6.下列离子中与氨水反应不能形成配合物的是                       (      )

A.Ag+           B.Fe2+            C.Zn2+                D.Cu2+

7.下列组合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相同的是                  (      )

A.K[Ag(CN)2]、[Cu(NH3)4]SO4     B.[Ni(NH3)4]Cl2、[Cu(NH3)4]SO4 

C.[Ag(NH3)2]Cl、K[Ag(CN)2]         D.[Ni(NH3)4]Cl2、[Ag(NH3)2]Cl

8.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型构型

C.Cl— 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 

D.配合物中Cl— 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

9. +3价Co的八面体配合物CoClm·nNH3,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若1mol配合物与AgNO3作用生成1molAgCl沉淀,则m和n的值是                        (     )

A.m = 1、n = 5                B.m = 3、n =4 

C.m = 5、n = 1                D.m = 4、n = 5 

10.下列常见化合物的溶液中,滴入足量氨水最后仍为澄清溶液的是     (     )

A.硫酸镁     B.氯化铁     C.氯化锌     D.氯化铜

11.已知Zn2+的4s和4p轨道可以形成sp3型杂化轨道,那么[ZnCl4]2-的空间构型为(  )

A.直线形          B.平面正方形    C.正四面体型      D.正八面体型  

12.能区别[Co(NH3)4Cl2]Cl和[Co(NH3)4Cl2]NO3两种溶液的试剂是    (     )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CCl4          D.浓氨水

13.已知[Ni(NH3)2Cl2]可以形成A、B两种固体,A在水中溶解度较大;B在CCl4中溶解度较大。试画出A、B分子的几何构型。

14.把CoCl2溶解于水后加氨水直到先生成的Co(OH)2沉淀又溶解后,再加氨水,使生成[Co(NH3)6]2+。此时向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的产物中有一种其组成可用CoCl3·5NH3表示。把分离出的CoCl3·5NH3溶于水后立即加银溶液,则析出AgCl沉淀。经测定,每1 mol CoCl3·5NH3只生成2 mol AgCl。请写出表示此配合物结构的化学式(钴的配位数为6)___________,此配合物中的Co化合价为__  ____。

15.回答下列问题:

(1) AgNO3溶液中加入氨水,先沉淀然后又变澄清,化学方程式为

                                                                      

配合物[Ag(NH3)2]OH的中心原子是________,配位原子是__________,配位数是________,它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少量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氨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解释加入氨水后,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

16.在照相底片定影时,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能溶解掉未反应的溴化银,这是因为银离子与硫代硫酸根离子生成配离子。银离子的配位数为2,若硫代硫酸钠与溴化银刚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17.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o(NH3)xCly(x,y  均为正整数)。为确定x和y的值,取两份质量均为0.2140克的该化合物进行如下两个实验。将一份试样溶于水,在存在的条件下用AgNO3溶液滴定(生成AgCl沉淀),共消耗24.0毫升0.100mol·L-1的AgNO3溶液。在另一份试样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用足量盐酸吸收逸出的NH3。吸收NH3共消耗24.0毫升0.200 mol·L-1HCl溶液。试通过计算确定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本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0 N 14.0 Cl 35.5 Co  58.9)

18.完成下列空格

配合物内界外界中心原子(离子)

配位体配位数
[Ag(NH3)2]OH

Na3[AlF6]

[Co(NH3)5Cl]Cl2

文档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教案(学案)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配合物的概念、组成;2.掌握常见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及其成因;3.掌握配合物的性质特点及应用。[学习重、难点]配合物的空间构型、配合物的应用[课时安排]3课时[学习过程][活动与探究]: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2mL5%的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振荡,观察。现象: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2:取5%的氯化铜、铜进行如上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原理。[交流讨论]Cu2+与4个NH3分子是如何结合生成[Cu(NH3)4]2+的?⑴用结构式表示出NH3与H+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