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2日
一、概述
1.试验申请单位名称:
2.试验申请单位地址:
3.制造单位名称:
4.制造单位地址:
5.杂物电梯安装地址:公司厂房内
6. 杂物电梯类别:曳引式杂物电梯
7. 型号: TWJ300/
8. 额定载重量:Q=300㎏
9. 额定速度:0.4m/s
10. 行程: 3.2m
11. 层站: 2层2站
12. 轿厢质量:P=270㎏
13. 对重质量:W=405㎏
14. 调速方式:交流单速
15. 控制方式:手动按钮
16. 控制装置:微机
17. 产品合格证 附件1
18.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 附件2
19. 制造许可申请书 附件3
1
二、机房、井道布置图、部件结构布置说明及图示
1.机房位置和尺寸:上机房尺寸 附件4
2.检修门的布置和尺寸 附件5
3.井道平面布置图和井道立面图 附件6
4.井道顶层空间计算示意图 附件7
5.底坑空间计算示意图 附件8
6.驱动主机布置位置与安装方法。 附件9
7.悬挂系统的布置 附件10
8.控制柜的安装位置 附件9
9.限速器的安装位置 附件9
三.机房、井道结构的受力要求
1.该电梯为人员不可进入的机房,并且驱动主机的支架两端支点在井道架上,其所有载荷均有支架承载,对机房地板不产生受力,只承受控制柜的载荷,其在井道架的设计上满足了要求,故忽略不计。
2.底坑地面受力计算:
1)轿厢缓冲器下:
4gn(P+Q)=4×(270+300)=22344(N)
2)对重缓冲器下:
4gn(W+Q×=4×(420+135)=21756(N)
四.井道内各部件之间的间隙和保护
1.轿厢与层门之间的间隙: 20mm
2
2.井道内需维护、调节或检修的部件到层门地坎的距离:550mm
3.对重运行区域防护的要求和简图:对重运行区域采用刚性防护,其要求见简图。 附件11
五.机房、井道的其它要求
1.机房的专用要求:机房不应用于杂物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也不应设置非杂物电梯用的线槽、电缆和装置。
2.井道的专用要求:井道应为杂物电梯专应,井道内不应装与杂物电梯无关的电缆、设备等。
3.底坑的专用要求:除缓冲器座、导轨座以及排水装置外,其底部应平整。安装竣工后,不应漏水或渗水。
4.井道的通风要求:井道应适当通风,但不应用于非杂物电梯用房的通风。
5.机房的照明要求和示意图:机房照明电源应于杂物电梯驱动主机电源分开,通过另外的电路或通过与主开关供电侧相连接,而获得照明电源。见示意图。 附件12
六.悬挂装置的技术参数和相关计算:
1.钢丝绳型号:8×19S+FC
2.钢丝绳直径:φ10
3.钢丝绳根数:3根
4.钢丝绳破断载荷:44KN
5.产品质量证明书 附件13
6.悬挂系统端接方式和张力平衡的安装 附件14
3
7.钢丝绳安全系数:见计算书
8.绳轮与钢丝绳直径比计算。 见计算书
9.手动盘车力计算。 见计算书
七.轿厢和门系统的说明资料:
1.轿架、轿壁、轿顶的受力强度的计算。见计算书
2.轿厢内部净尺寸:宽1000mm×深1000mm×高1200mm
3.轿厢面积: 1m2
4.轿厢护脚板的安装和尺寸:有轿门,无此项。
5.轿门型式和开门净尺寸:手动垂直中分滑动门,1000mm×1200mm
6.层门型式、开门方式和净尺寸:垂直中分滑动门,手动,
1000mm×1200mm
7.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水平距璃:130mm。
8.开锁区域尺寸示意图 附件15
9. 垂直中分滑动门悬挂件的安全系数。 见计算书
10.门板悬挂装置和导向装置简图 附件16
11.层门门锁装置的结构和安装示意图 附件16
八.电气资料和说明
1.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包括井道照明和插座)、元器件代号表。 附件17
2.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厂家名称) 附件18
3.电缆的产品检验报告 附件19
4
4.电气故障防护说明 附件20
九.部件选型计算:
1.限速器
1)限速器绳型号:6×19W+FC φ6
2)限速器绳破断载荷:P=
3)限速器绳安全系数计算 见计算书
4)限速器的选型计算 见计算书
5)限速器的使用说明、合格证、调试副证 附件21
2.安全钳
1)安全钳的型式:
2)安全钳动作所需提拉力的范围:
3) 安全钳的选型计算 见计算书
4)安全钳的使用说明、合格证、调试副证 附件22
十.导轨的说明资料
1.导轨的型号:T50A
2.摩擦面的尺寸和表面状态:50mm×50mm , 冷拔
3.导轨润滑的要求:轿厢导轨、对重导轨均采用钙基润滑脂润滑。
4.导轨强度和变形计算。 见计算书
十一.曳引条件计算
1.曳引条件的计算。 见计算书
2.曳引轮的节圆直径与钢丝绳直径的比值计算。见计算书
5
十二.机械防护的说明:本杂物电梯无此项。
十三.部件型式试验证明:
1.限速器、安全钳、门锁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绳头组合、缓冲器、导轨的型式试验报告和证书。 附件23
十四.主要部件证明
1.接触器、继电器出厂合格证
附件24
十五.可靠性运行的记录和总结
1.试验样梯10000次可靠性运行的试验方案、记录和总结
附件25
6
杂物电梯可靠性运行试验方案和总结
我公司生产的 TWJ300/ 型300kg交流单速杂物电梯于2016年04月25日制造完毕,经过5天的安装调试,于2016年04月30日调试完毕,准备进行10000次试验运行,其试验方案的内容如下:
1.试验起止时间:至试验按排日程:日早8-12运行,下午1-6运行
日早8-9检修保养,9-12运行
下午1-6运行
日早8-9检修保养,9-12运行
下午1-6运行
日早8-9检修保养,9-12运行
下午1-6运行
日早8-9检修保养,9-12运行
下午1-6运行
日早8-9检修保养,9-12运行
下午1-6运行
日早8-9检修保养,9-12运行
下午1-6运行
日早8-9检修保养,9-12运行
下午1-6运行
日早8-9检修保养,9-12运行
下午1-6运行
日早8-9检修保养,9-12运行
下午1-6运行
3.试验人员:电气工1人,机械工1人。
4.在试验运行中,要按照试验要求进行,保证试验电梯的正常运行,试验阶段要按规定每日进行保养,不允许带故障运行。
认真地做好试验记录。
5.试验记录内容:运行时间、运行次数、运行状况、故障处理(包括故障原因、排除方法)、记录人、停运时间。
6.此可靠性试验必须是可靠的、真实的,符合GB/T10059-2009《电梯试验方法》表所规定的内容。
一.试运行阶段
1.总运行时间:48小时
2.总起动、制动次数:3000次
3.满载上行运行次数:900次
4.满载上行运行次数占总运行次数的百分比:30﹪
5.满载下行运行次数:900次
6.满载下行运行次数占总运行次数的百分比:30﹪
7. 轻载运行次数:1200次
8.轻载运行次数占总运行次数的百分比:40﹪
9.总装载量:825000kg
10.安全部件动作次数: 0次
11.故障停梯次数:1次
二.正试运行阶段
1.总运行时间:32小时
2.总起动、制动次数:7000次
3.满载上行运行次数:2000次
4.满载下行运行次数:2000次
5.满载上运行次数占总运行次数的百分比:﹪
6.满载上运行次数占总运行次数的百分比:﹪
7.轻载运行次数:3000次
8.轻载运行次数占总运行次数的百分比:43﹪ 1
9.总装载量:1350000kg
10.安全部件动作次数: 0次
11.故障停梯次数:0次
经过10天监控考核,.满载上运行次数达到2900次(试运行900次,正试运行2000次)满足了型式试验的要求。我们认为此部电梯运行可靠性符合《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标准和《杂物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的要求。该部电梯的运行试验是可靠的、真实的,是按照GB25194-2010标准和杂物电梯型式试验细则去实施的,真实性是可靠的。
300kg杂物电梯计算书
1、前言:
依据GB25194-2010《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标准,合理设计制造电梯,确保整机性能质量,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
本设计的电梯的主要参数为:
1)载重量 Q=300kg;
2)速 度 V=0.4m/s;
3)轿厢质量 P=270kg;
4)平衡系数 n1=;
5)曳引轮直径 D=400mm;
6)曳引绳直径 d= 10mm;
7)钢丝绳根数 n=3。
2、曳引机功率的计算:
已知: 电梯载重量 Q=300kg;
电梯速度为 V=0.4m/s;
电梯平衡系数 n1=;
系统传动效率 n2=。
计算:电机功率为
P=Q×V×(1-n1)/102×n2×i
=300××()/102××1
=
计算值为,考虑到机械系统的其它因素及产
品系列,增加电机功率余量,选用3kw。
1
5.运行速度的计算:
V= π×D×n/60×i1×i2
式中: V--电梯实际运行速度
i1--减速比 47:1
i2--曳引比 1:1
D--曳引轮直径 D=400(mm)
N--电动机转数 n=960(r/min)
则:
V=××960/60×47×1=()
按GB7588-2003重规定,当电源为额定频率,电动机施以 额 定电压时,电梯轿厢在50%额定载重量时,向下运行至行程中段(除去加速和减速段)时的速度,不得大于额定速度的110%,宜不小于额定速度的92%。
额定速度×92%=×92%=(m/s)
额定速度×110%=×110%=(m/s) 符合要求
3、曳引力计算
计算公式:曳引力满足条件
(T1/T2)×C1×C2≤e
式中:
T1/T2—在载有125%额定载荷的轿厢位于最底层站
及空载轿厢位于最高层站的情况下,曳引轮两边曳引绳中的较大静拉力与较小静拉力之比;
f-曳引绳在曳引轮绳槽中的当量摩擦系数;
2
-曳引绳在绳轮上的包角,rad;
T1、T2-曳引轮两侧曳引绳的拉力;
C1-与加减速度及电梯特殊安装情况有关的系数。
C1的最小值如下(V为额定速度)
0<V≤0.63m/s时,C1为;
0.63m/s<V≤1.00m/s时,C1为;
C2-槽横断面影响系数
半圆槽或切口槽:C2=1;
V型槽: C2=;
计算125%额定载荷且轿厢位于底层工况
3.2.1曳引绳重量QS:
曳引绳单位长度重量为q=0.218kg/m;
曳引绳根数为 n=3;
电梯提升高度h=3.2m;
轿架绳头高为h1=1.5m;
井道顶层高度为h2=2.2m;
曳引机轮中心高h3=×2=1m;
对重侧钢丝绳长度h4=0.52m
绕曳引轮钢丝绳长度h5=0.502m
QS=n×(h- h1+ h2+h3+h4+h5)×q
=3×( +1++)×
=3.8kg
3
3.2.2计算125%额定载荷且位于底层时轿厢侧绳拉力T1:
已知:电梯载重量 Q=300kg;
轿厢自重 P=270kg;
曳引绳重量QS=
计算:T1 =(×Q+P+QS)×gn/ n1
=(×300+270+)×
=14143N
3.2.3计算125%额定载荷且位于底层时对重侧绳拉力T2:
已知:对重质量W=P+n1×Q=270+×300
=405kg
计算:T2=W×gn/ n1=405×=8829N
3.2.4计算125%额定载荷工况之T1/ T2:
T1/ T2=14143/8829=
3.2.5计算125%额定载荷工况之e :
3.2.5.1计算当量摩擦系数f:
曳引机的绳槽是切口型绳槽,下部切口角β=98°,
其计算公式如下:
f=4μ{[1-sin(β/2)]/π-β-sinβ
式中:μ= β=98°
计算f=4×[ =
3.2.5.2计算e:
4
已知:α=156°
f×α=×156×180=
计算:e=e=
根据公式:(T1/T2)×C1×C2≤e
(T1/T2)×C1×C2=××=
因为<
所以(T1/T2)×C1×C2≤e成立
即轿厢125%额定载荷且位于底层工况曳引力
符合要求。
计算轿厢空载且位于顶层工况:
3.3.1轿厢侧绳拉力T2:
此时电梯载重为Q=0kg
轿厢自重为 P=270kg
计算:T2 =(Q+P+Qs)×gn/ n1
=(0+270+O)×
=5886N
3.3.2对重侧绳拉力T1:
已知:对重质量W=405kg;
曳引绳重量 Qs=3.8kg
计算:T1 =(W+Qs)×
=(405+)×
=11N
5
3.3.3轿厢空载且位于顶层工况T1/T2:
T1/T2=11/5886=
3.3.4 (T1/T2)×C1×C2=××=2 <
即:轿厢空载且位于顶层工况时曳引力符合要求。
计算轿厢滞留工况(轿厢空载且对重压在缓冲器上)
T1/T2≥e=
3.4.1轿厢侧拉力T1
T1=P×gn=270×=
3.4.2对重侧拉力T2
T2=QS×gn=×=37
3.4.3 T1/T2≥e=
37=71≥
轿厢空载且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时,在轿厢滞留工况条件下,
曳引钢丝绳可以在曳引轮上滑移。曳引力符合要求
计算曳引绳在曳引轮绳槽中的比压:
切口槽:
P=T/NdD×8cos(β/2)/π-β-sinβ ≤(125+4Vc)/1+Vc
其中:T=(Q+P+Qs)×gn
=(300+270+)×
=5628N
P= T/NdD×8cos(98/2)/π-(98π/180) –sin98
=×
6
=
Vc=0.4m/s
带入式中得:(+4Vc)/(1+Vc)
=+4×/(1+
=
< 故比压合格。
4.悬挂绳安全系数计算:S=No/N
选用8×19S+FC钢丝绳,共3根,钢丝绳最小破断力
No=44KN×3,单根钢丝绳所承受最大拉力为:
N =(P+Q)×
=(270+300)×
=5592N
S=No/N=44000/(5592/3)=23
GB25194-2010标准中9.1.2规定,悬挂轿厢和对重装置的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所以
S=23>8,符合要求。
5.绳轮与钢丝绳直径比的计算:根据GB25194-2010《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9.2.1规定,曳引轮节圆直径与悬挂钢丝绳的公称直径之比不应小于30。
本台杂物电梯的曳引轮直径=φ400; 悬挂钢丝绳的直径=φ10
因此: 400/10=40>30 符合要求。
6.手动盘车力的计算:根据GB25194-2010《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
7
全规范》中12.2.4.1规定,如果向上移动载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所需的操作力不大于400N,杂物电梯驱动主机应装设手动紧急操作装置,以便借助于平滑的无辐条的盘车手轮将轿厢移动到层站。
本台杂物电梯的曳引轮直径D=φ400;速比i=47:1;
盘车手轮直径d=φ250。
轿厢稳定上行阶段的曳引力T3(N):
T3=P+Q=300+270=570×=5586N
轿厢稳定上行阶段的曳引力矩M2:
M2=D/2×T3=400/2×5586=1117200N
传递到电机轴的力矩为M3:
M3= M2/i=1117200/47=23770N
作用在盘车手轮外圆周上的力为F:
F= M3/(d/2)=23770/250=95N<400N 符合要求。
7.导轨计算:
轿厢导轨校核计算:
7.1.1计算轿厢产生的压弯应力:
正常使用和运行工况下,不发生压弯应力,只有在
当导轨着地安装条件下且安全钳动作夹持导轨进行
轿厢减速制动时,才发生压应力。
Fk =k1gn(Q+P)/n
=3××(300+270)/2
=
8
式中:Fk—轿厢作用于一根导轨上的力,N
k1—瞬时式安全钳动作时对导轨的冲击系数
n—导轨的数量
7.1.2计算压弯应力
根据GB7588-2003标准中,导轨压弯应力计
算如下:
本电梯轿厢采用标准T型导轨,型号为T50A,导
轨架间距Lk=1500mm,σb=370Mpa钢材,有关截
面参数为:
截面面积:A=㎝
惯 性 矩:IX=㎝
Iy=㎝
抗弯截面模量:Wx=㎝
Wy=㎝
惯 性 半 径: i=㎝
导轨细长比: λ=Lk/i=1500/=
查表得:弯曲系数ω=
σk=( Fk+k3M)ω/A
=+0)×475=
式中:σk—压弯应力,MPa
k3—附加部件对导轨产生的冲击系数,此处k3=0
ω—ω值 从表G3抗拉强度为370MPa的钢材查得
9
根据GB7588-2003标准中,10.1.2.1计算导轨安全装置
作用工况时的许用应力为:
σpem =Rm/St=370/=205MPa
式中:σpem—导轨许用应力,MPa
Rm—抗拉强度,MPa
St—安全系数
σk=<σpem=205Mpa
结论:轿厢导轨安全钳作用工况下的应力满足使用要求
7.1.3弯曲应力
Y↑ Y↑
┳ ┳
↑
C 0 x→ Dy ↓ 0 x →
P Dy/8 ↑ P C
↓
┻ Dx/8 ┻
← ←→ → ← Dx →
Dx
相对于X轴 相对于Y轴
根据GB7588-2003标准中,附录G关于导轨验算方法,假
定轿厢中心和悬挂中心重合,且载荷均匀分布在3/4的轿
箱面积上,轿厢导靴之间距离h=1400mm。
10
假定悬挂中心与轿厢中基本重合由载荷偏载引起的在Y轴上的应力计算:
yp=yQ=yc=0, xc=xp=0,
xQ= xc+Dx/8=0+1060/8=132.5mm
Fx=k1gn(QxQ+Pxp)/nh
=3××(300×+270×0)/(2×1400)=
My=3 FxL/16
=3××1500/16
=
σy=My/Wy=21000=
由载荷偏载引起的在X轴上的应力计算:
xp= xQ= xc=0, yc= yp=0,
yQ= yc+Dy/8=0+1000/8=125mm
Fy=k1gn(QyQ+Pyp)/nh/2)
=3××(300×125+450×0)/( 2/2×1400)
=
Mx=3 FyL/16=3××1500/16=
σx=Mx/Wx=31500=
σm=σy+σx=+=
7.1.4复合应力
σ=σk+σm=+=<σpem=205
轿厢导轨正常使用工况时,在复合应力作用下满足使用要求。
11
7.1.5冀缘弯曲
σF= Fx/C2=×52 =
式中:σF—冀缘弯曲应力,MPa
Fx—导靴作用于导轨冀缘的力,N
C— C导轨导向部分与底脚连接部分的宽度,mm
σF=<σpem=205MPa
轿厢导轨冀缘弯曲满足使用要求。
7.1.6挠度计算
σx= FxL3/48EIy
= ××1500 3/48××10×1124000
=0.09mm×2=0.18mm
σy= FyL 3/48EIx
=××1500 3/48××10×525000
=0.35mm×2=0.7mm
式中:σx—X轴上的挠度, mm
σy—Y轴上的挠度, mm
E—弹性模量,×10MPa
GB7588-2003标准中,10.1.2.2 T型导轨的最大允
许变形规定:对于装有安全钳的轿厢导轨,安全钳动作时,在两个方向均不大于5mm。因此,轿厢导轨挠度满足使用要求。
8.限速器钢丝绳安全系数计算:安全系数即钢丝绳的最小破断载
荷与限速器动作时产生的绳张力的比值,此值不小于8。同时,
12
此绳的力不小于300N或安全钳提拉力的两倍当中的较大者。
限速器钢丝绳型号6×19W+FC,直径6mm,最小破断力
,ZWX/200限速器的安全钳提拉力≤300N,则安全
系数等于:K=P(破断载荷)/T(安全钳提拉力
K=P/T=17800/300=>8,所以限速器钢丝绳安全系数合格。
9.限速器选型计算:
所选限速器的:1)生产厂商:廊坊市成翔电梯附件有限公司
2)型 号:ZWX/200;3) 速 度:V≤
本台电梯额定速度V=0.4m/s< 符合要求
限速器绳轮与绳径比≥30;所选为200/6=﹥30符合要求所选安全钳需拉力140N,所选限速器提供拉力300N,300N>140N,符合要求.
10.安全钳选型计算:
所选安全钳的:1)生产厂商:廊坊市成翔电梯附件有限公司
2)型 号:AS07
3)速 度:V≤
4)总 质 量:P+Q=1000kg
本台电梯轿厢自重P=270kg;额定载重量Q=300kg;额定速度V=0.4m/s;
所以: P+Q=570kg <1000kg 符合要求。
V=0.4m/s<0.63m/s 符合要求。
11.缓冲器的选型计算:
13
所选缓冲器的:1)生产厂商:无锡柳辰起重配件有限公司
2)型 号: JHQ-C-6
3)速 度: V≤1.0m/s
4)总 质 量:P+Q=800kg
本台电梯轿厢自重P=270kg;额定载重量Q=300kg;额定速度V=0.4m/s;
所以: P+Q=570kg<800kg 符合要求。
V=0.4m/s<1.0m/s 符合要求。
12. 垂直滑动门悬挂件的安全系数的计算:S=N0/N
选用6×7+IWS钢丝绳,直径φ3,共2根,钢丝绳最小破断力
No=,单根钢丝绳所承受最大拉力为:
N =P× P---门的重量kg
=17×=167/2= N
S=No/N=4390/= 52
根据GB25194-2010《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7.4.3.2
规定,悬挂用的绳,其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8.
S=52>8, 符合要求。
13.悬挂绳轮直径与绳径比值的计算:根据GB25194-2010《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7.4.3.3规定,悬挂绳滑轮的节圆直径不应小于绳直径的20倍。
本台杂物电梯的绳轮直径=φ65; 悬挂钢丝绳的直径=φ3
因此: 65/3=>20 符合要求。
14
14. 轿厢架受力分析计算:
上梁近似简化为简支梁,所承受的总载荷F = P+Q上梁受力,
如图,选取4根∠63×6的角钢组成的梁,其抗弯载面模量为WX=24
L1=1000
L=500
F
弯矩M =(P+Q)gL1/2 = (270+300) × × 500/2
= 1396500
正应力б = M/WX =1396500/24 × 1000
= (N/mm2)
材料屈服应力[б] = 235(N/mm2)
安全系数n = [б] /б = 235/ => 3 合格
下梁受力计算:
15
下梁受力如图:选取4根∠50×5角钢组合成的梁,抗弯载面模量为:WX=
L=1000
弯矩M = (P+Q)gL/8 = (270+300) × ×1000/8
= 6982502)
正应力б = M/WX = 698250/ × 1000
=2 )
材料屈服应力[б] = 2352)
安全系数n = [б] /б = 235/ = > 3 符合要求
立侧梁受力计算:
16
厢架立侧梁是由4根<50×50×5角钢所组成,单根载面面积为:A = (cm2)
正应力б=(P+Q)g/4A=(270×300) × 4××100 = 2)
材料屈服应力[б] = 2352)
安全系数n = [б] /б = 235/=69> 3 合格
立侧梁弯曲受力计算:
M=QL/8=300×1000/8=37500
其中 M—弯矩
Q—额定载重量 kg
L—立侧梁内宽度
材料的惯性矩IX =
立侧梁惯性矩I = Mh3/24EHБ
17
=37500×15003 /24×2100×102×1500×20
=(cm )
其中: M—弯矩
H—主侧梁长度 mm
E—弹性模量E=200×1022)
Б—主侧梁的变形量 一般控制在20mm以下
I =< Ix= 符合要求
15.轿壁的受力强度的试验:
轿壁是用厚的不锈钢板弯制而成,其尺寸为宽1000mm
高1200mm(满足GB25194-2000对于轿厢尺寸的要求)。采取了试验的方法,在三处按照8.3.2.1的要求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数据。无永久性变形,其弹性变形量 最小处3mm,最大处8mm,满足了GB25194-2010中的要求。
16.轿顶的受力强度的试验:
轿顶是用厚的不锈钢板弯制而成,其尺寸为宽1000mm深1000mm(满足GB25194-2010对于轿厢尺寸的要求)。并且在轿顶板上增加了三道加强筋,采取了试验的方法,在三处按照8.3.2.2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数据,无永久性变形,无弹性变形,满足了GB25194-2010中的要求。
17.轿厢底的受力强度的试验:
轿底是用厚的不锈钢板弯制而成,其尺寸为宽1000mm深1000mm(满足GB25194-2010对于轿厢尺寸的要求)。并
18
且在轿底上增加了三道加强筋,采取了试验的方法,在三处按照8.3.2.2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数据,无永久性变形,无弹性变形,满足了GB25194-2010中的要求。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