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二中 马鹏飞
2007、6、11
一、2006和2007试题比较:
I 卷(48分) | |||||||
2006 | 2007 | ||||||
题号 | 题型 | 考查内容 | 难度 | 题号 | 题型 | 考查内容 | 难度 |
15 | 动力学 | 由运动求力 | * * | 14 | 热学 | 热力学第一定律、克拉伯龙方程 | * |
14 | 原子物理 | 核反应类型 | * | 15 | 波 | 由振动确定波动 | * |
20 | 电磁感应 | 电磁感应定律、全电路欧姆定律 | * * | 16 | 力学综合 | 动力学 动量和能量 | * |
17 | 静电平衡 | 电场的叠加 | * * | 17 | 几何光学 | 偏振光 | * * |
19 | 物理光学 | 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最大初动能 | * | 18 | 物理光学 | 能级及跃迁问题 | * * |
21 | 分子动理论 | 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及克拉伯龙方程 | * * | 19 | 磁学 | 洛仑兹力 匀速圆周运动 | * * |
16 | 波 | 多普勒效应 | * | 20 | 天体力学 | 功能原理 | * * |
18 | 动量和能量 | 弹簧模型 | * | 21 | 电磁感应 | 楞次定律、电磁感应定律、图像问题 | * * |
* *→4 *→4 | * *→5 *→3 |
II 卷(72分) | |||||||
2006 | 2007 | ||||||
题号 | 题型 | 考查内容 | 难度 | 题号 | 题型 | 考查内容 | 难度 |
22 | ①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 电学计算、安培表的内外接法 | * | 22 | ①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 单摆周期的计算 | * |
②测量玻璃的绝对折射率 | 插针法 | * * | ②测RA | 半偏法及全电路欧姆定律 | * | ||
25 |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 洛伦兹力 匀速圆周运动 | *** | 23 | 动力学 | 匀速圆周运动 功能原理 | * |
24 | 动力学 | 电梯问题、图象处理 | * | 24 | 动量与能量 | 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 | *** |
25 | 动力学 | 动力学的观点 能量观点 动量观点 | ** | 25 | 力电综合问题 | 电偏转、磁偏转 | * * |
* *→2 *→2 ***→1 | * *→3 *→1 ***→1 |
二、试题特点:
1、2007试题的结构形式及分值分布,与2007考试大纲一致,加强了计算(主要体现在第24题,给考生增加了难度);延续了2006稳定的命题思路,但试图有所突破,同04、05、06试题比较缺失一份大气。风格有所变化,试题看起来不“平和”,总体难度增加。
2、2007试题增加了多项选择题难度,体现在两个方面:1.增加了多项选择题(06年2个,07年5个)。2.选择题难度增加(其中第19题值得商榷)。大部分考生完成的都不是很理想,但增加了区分度。
3、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设计性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方法的迁移、创造性思维要求高。但此类题目学生练习较多,相对来讲,得分率较高。
4、加强了力学基础的考查,计算题难度较2006略有增加,更进一步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考生在计算题的逻辑思维和答题的物理过程的体现上,会有较大差异,但可能比较人性化的评分标准,诸考生之间的得分差异可能不是很大。
三、分值估计:
1、I卷相比2006,大约可少得9分。
2、II卷相比2006,实验大约可多得6分;计算题大约可少得8分。
3、总计:今年相比去年,考生总体可少得11分左右。
(以上均按2006年宽松阅卷尺度估计)
200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