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考历史真题5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14:01
文档

高考历史真题5

高考历史真题(5)一、选择题(48分)1.(原创)柳宗元《封建论》认为“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材料中柳宗元主要强调封建制是()A.古代圣人为顺应自然而制定的B.古代圣人应该废除的政治制度C.古代圣人为巩固统治而创制的D.古代圣人必须遵守的政治制度2.(原创)《世界文明史》记载,“据估算,十六七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合3000吨许,而外国人估算更多,认为这一时期美洲、日本生产的白银3
推荐度:
导读高考历史真题(5)一、选择题(48分)1.(原创)柳宗元《封建论》认为“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材料中柳宗元主要强调封建制是()A.古代圣人为顺应自然而制定的B.古代圣人应该废除的政治制度C.古代圣人为巩固统治而创制的D.古代圣人必须遵守的政治制度2.(原创)《世界文明史》记载,“据估算,十六七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合3000吨许,而外国人估算更多,认为这一时期美洲、日本生产的白银3
                         高考历史真题(5)

一、选择题(48分)

1.(原创)柳宗元《封建论》认为“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材料中柳宗元主要强调封建制是(  )

A.古代圣人为顺应自然而制定的         B.古代圣人应该废除的政治制度

C.古代圣人为巩固统治而创制的         D.古代圣人必须遵守的政治制度  

2.(原创)《世界文明史》记载,“据估算,十六七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合3000吨许,而外国人估算更多,认为这一时期美洲、日本生产的白银3.8万吨,其中流入中国的有7000或1万吨。”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明朝重视海外贸易和商业发展          B.白银大量流入说明当时中国经济发达 

C.白银流入促进中国资本原始积累        D.白银流入是当时西方资本输出的结果

3.在“忠、孝、节、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常常出现戏剧性变化,如曹操由史书《三国志》中的东汉名臣逐渐变为传说和文学中的“奸臣”,关羽则从史书中的“降将”变为民间和文学中的“圣人”。这种变化最早可能出现于(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4.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所述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已经产生“开眼看世界”的思想      B.仍停留于“天朝上国”的政治幻想中 

C.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    D.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朝贡心存不满

5. (原创)中国传统史学观点认为,“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但是日本学界根据日本档案研究发现,事变发生后,日本内阁对于是否全面侵华存在很大争议。对这两种观点说法比较合理的是(  )

A.前一种观点正确,后一种观点错误。因为日本的档案是后人伪造的

B.前一种观点错误,后一种观点正确。因为后者的史料更加可靠

C.两种观点都由合理性。因为日本全面侵华蓄谋已久,在事件面前有所顾虑

D.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日本1931年九一八事变已经全面侵华

6.(原创)“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中国在 1929—1937年期间能“坚持下去”的原因是(  )

①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②国民实行“币值改革”

③官僚资本的膨胀                     ④西方国家转嫁危机,倾销商品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原创)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下列对“最高民主阶段”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最高民主阶段”到来

 ②“最高民主阶段”期间,各级官职向全体成年居民开放

 ③“最高民主阶段”时期,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

 ④在“最高民主阶段”,陪审法庭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十二铜表法》)。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十二铜表法》专门解决债务问题           B.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C.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D.无地放纵了债权人的专横行为

9.(原创)梁启超在《新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指美国( )  

A. 实行共和制,切实维护人民的权利          B. 实行联邦制,加强集权          

C. 实行联邦制,协调和地方关系          D. 实行三权分立,实现权力制衡

10.(原创)1880年,招贴画在英国街头几乎随处可见。当时的伦敦就有150名张贴工,他们每周要贴大约九万张海报。1881年,巴黎市颁布了一条法令,规定海报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张贴,而且上面必须有公章表明已交纳“张贴费”。这实质说明了(  )   

A.近代工业推动社会就业和广告业的规范     B.出现了全面干预经济的现象  

C.英国广告业的无序发展受到的阻扰     D.广告业的无序发展影响城市发展

11.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下列最能论证此观点的历史事实是(   )

A.英国圈地运动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B.苏联农业集体化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C.1953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促使农业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积极性

12.(原创)“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指历史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受当代历史事件的影响。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特意研究了唐高祖李渊向西北强国突厥称臣的历史事实。这可能是(   )

A.暗讽新中国外交方针,倒向苏联          B.批评新中国三大改造,学习苏联

C.暗讽新中国抗美援朝,支持朝鲜          D.揭示败退,

二、材料题(52分)

13. (32分)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时代,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哥伦布的伟大发现最初看起来像是一个重大失败。数千名冒险家成群结队地前往西印度群岛,只是令人扫兴地找到少量黄金。然而,美洲的发现却引起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直接反应,它促使葡萄牙人环航非洲,由海路直接抵达印度。” 

(1)列举“葡萄牙人环航非洲 ,由海路直接抵达印度”的具体事例(2分)有人说,“哥伦布的伟大发现”给美洲人民带来了灾难,它不能反映人类经济的理性和理想,更谈不上“伟大历史意义”。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10分)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2)观察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19世纪后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4分)结合所学,说明英国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地位。(8分)

材料三    

(4)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曲线图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的原因。(8分)

14.二战后国际格局风云变幻,总体来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  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乔治•凯南

(1)材料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8分)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2)简述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8分)

材料三   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一一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2)依据材料三,概述亨廷顿对冷战后国际格局的认识(2分)你认同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

                  参及解析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ABBB CAACCADA
1.A.考查分封制。材料中封建非圣人意也,可知分封制是顺应自然规律而产生的。故选A.

2.B.考查古代中国经济。从材料白银大量入超,说明中国经济实力雄厚。明代实行重农抑商,白银流入和资本原始积累相关不大,更不是西方资本输出结果。故选B.

3.B.考查古代中国思想。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维护纲常礼教,注重气节。故B.

4.B.考查近代中国被侵略原因。从龚自珍的言论中可以看出还是以朝贡眼光看待中西关系。故选A.

5.C.考查史学方法。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全面侵华具有一定偶然性

6.A.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国民统治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推行币值改革。

7.A.考查雅典民主伯利克里时期。克里斯提尼改革没有达到最民主阶段,故选A.

8.C.考查罗马法。从《十二铜表法》内容可知,主要是体现保护债权人私有财产,故选C

9.C.考查美国1787年。大小共和国可知实行联邦制,协调与地方关系。故选C

10.A.考查第二次工业。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家开始对广告贴进行监督规范,但是不是全面干预。故选A.

11.D.考查农业。从材料可知学者肯定小农经济优势,故选D

12.A.考查中国外交。根据新中国初期的国际形式,主要是暗讽新中国一边倒向苏联

13.(1)达伽马 1497年。(2分)不同意:“商业”;“价格”;加速封建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世界从此成为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等等。同意:殖民掠夺和扩张;带来天花、瘟疫等等(同意不同意皆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0分)

(2)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成为“世界工厂”;(4分)原因: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英国的殖民掠夺和扩张;英国的在政治经济立法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交通运输和通讯工具的不断完善(8分)

(3)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任意四点得8分)

14(1)战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6分)

(2)二周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实力的增强;不结盟运动兴起(8分)

(3)亨廷顿:文明冲突论(2分)不同意: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的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若同意言之有理酌情给分)(4分)

文档

高考历史真题5

高考历史真题(5)一、选择题(48分)1.(原创)柳宗元《封建论》认为“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材料中柳宗元主要强调封建制是()A.古代圣人为顺应自然而制定的B.古代圣人应该废除的政治制度C.古代圣人为巩固统治而创制的D.古代圣人必须遵守的政治制度2.(原创)《世界文明史》记载,“据估算,十六七世纪明朝白银流入量约合3000吨许,而外国人估算更多,认为这一时期美洲、日本生产的白银3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