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建筑施工技术
【适用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
工程监理
工程造价
1.前言
1.1课程性质
建筑施工技术是土建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是一门研究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分部及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和方法的基本规律的学科。本课程前续课程建筑识图与制图、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均采用典型项目图纸(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单层排架预应力屋架结构)驱动教学,到本课程学习时对该图纸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本课程学习时,主要是从图纸项目的建造角度来阅读和认识。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中有关施工技术问题的基本职业能力。能够根据工程具体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达到保证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目的。
1.2设计思路
由于《建筑施工技术》实践性强、综合性大、社会性广,工程施工中许多技术问题的解决,均要涉及到有关学科的综合运用。因此,要求拓宽知识专业面,扩大知识面,要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并自觉地进行运用。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老师讲授和施工现场参观见习相结合的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则主要通过现场教学参观等教学环节进行,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部分课程采用PPT多媒体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习的目标。
课程建议课时数90,其中实践课时数16。机动、考试课时
各章建议课时:(该课程总课时90课时)
序 号 | 内 容 | 讲 课 | 备 注 | |
第一章 | 土方工程 | 8 | ||
第二章 |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 12 | ||
第三章 | 混凝土结构工程 | 16 | ||
第四章 |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 8 | ||
第五章 | 结构安装工程 | 6 | ||
第六章 | 砌筑工程 | 4 | ||
第七章 | 防水工程 | 8 | ||
第八章 | 装饰工程 | 14 | ||
第九章 | 季节性施工 | 4 | ||
小 计 | 84 | |||
机 动 | 6 | |||
合 计 | 90 |
2.1知识目标
(1)掌握一般建筑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常规施工方法及包含的原理;
(2)掌握一般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方法;
(3)熟悉一般建筑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常见质量、安全问题及质量、安全验收规范;
(4)熟悉一般建筑工程施工安装顺序及所需配备的设施和设备;
(5)了解国内外建筑施工新技术和新动向及国家技术。
2.2能力目标
(1)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2)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
(3)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编写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4)能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验收规范进行常规工程的质量检验。
3、实施建议
3.1教材编写
(1)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建筑施工的各种分部分项工程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2)教材在内容上既实用又开放,即在注重建筑施工实例的技能训练同时,还应把工程施工操作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融入教材,以便教材更加贴近工程施工操作的实际,能较好地指导工程施工。
3.2教学建议
(1)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实践经验的学习,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运用现代化、软件应用的手段实施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
(2)教学中应突出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实例教学,让学生边学边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教学中,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课堂训练的活动中,既学会工程施工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又练就各项基本技能。
(4)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热情真诚、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格。
3.3教学评价
(1)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以工作任务模块为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训练活动、阶段测验等进行综合评价。
(2)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3)评价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在评定时给予鼓励。
3.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注重实训指导的开发和应用
实训指导书既是教师训练学生的指导文件,也是学生参加实训的参考书,所以在编制时必须注意可操作性,要求文字简练,脉络清晰。
使学生根据校内和校外施工实训场进行项目工程的质量检验, 选择和制定该项目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该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该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进行主要工种操作实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2)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且形象生动的扫描仪、数字化仪、绘图仪、视听光盘,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
(3)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
可以利用现有多教学媒体、多样化、教学双向化、学习形式合作化。
(4)开发和利用校外实训基地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培养学生工程施工的实际能力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为此学校应与各建筑施工、工程监理、房地产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建筑施工、工程监理、房地产企业的培训资源,让学生在建筑指导老师的带教下参与工程建设企业施工实践,为学生尽快成为合格的施工员、监理员创造条件。
4.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各专业(三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