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13:17
文档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说明部分1、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写和审定的“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之一《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而制定的。本教学大纲是为经济学类专业“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而编写的。《国际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国际经济学》该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学相关的理论及模型;分析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质;分析国际经济运行的机制和机理;论述国民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均衡过
推荐度:
导读《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说明部分1、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写和审定的“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之一《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而制定的。本教学大纲是为经济学类专业“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而编写的。《国际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国际经济学》该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学相关的理论及模型;分析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质;分析国际经济运行的机制和机理;论述国民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均衡过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说明部分

1、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写和审定的“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之一《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而制定的。本教学大纲是为经济学类专业“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而编写的。《国际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

学习《国际经济学》该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学相关的理论及模型;分析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质;分析国际经济运行的机制和机理;论述国民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均衡过程。

2、教学的基本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和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讲,通过《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学生要学会吸收、掌握开放条件下经济运行的一般理论和;把握和了解国际经济现象;理解国外企业和国家的经营战略和对外;理论联系实际,评价与吸收相结合。

3、适应专业与学时数

作为专业基础课,《国际经济学》适用于经济类各普通本科及专科专业的教学。该课程总学时为54。

4、与其他课程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其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因此,要学好国际经济学,必须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同时,国际经济学又是一门国际经济领域的导论性课程,所以它与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课程有密切的前后关系。应该说国际经济学比较概括地阐述了这些课程的主要内容。

5、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取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30%,其末考试成绩占70%。

6、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主要推荐教材

(1)、黄卫平、彭刚主编:《国际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王志明、乔桂明主编:《国际经济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主要教学参考书

(1)、〔美〕托马斯.A.普格尔,彼德.H.林德特著,李克宁等译.《国际经济学》(第十一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1奥伯斯法尔德著,海闻等译校:《国际经济学》(第五版,中文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美) Dominick Salvatore 著,朱宝宪 吴洪等译:《国际经济学》(第八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陈彪如主编:《国际经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主编:《国际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各类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报刊杂志。

7、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设备要求

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课程讲解与讨论中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教学设备无特殊要求,若能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好。

正文部分

第一章   导论

【教学重点】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国际经济学与其他一般经济学的关系

【学时数】  2

【知识重点复习思考】(1)、什么是国际经济学?它有哪些特点?

(2)、简述国际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简述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理论发展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3、国际经济学与相关学科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与分析方法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国际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与目的

2、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3、怎样学好国际经济学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教学重点】绝对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

【教学难点】得自贸易的利益、得自分工的利益、提供曲线

【学时数】  8

【知识重点复习思考】(1)、简述重商主义的贸易观及主张。

                   (2)、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并用图形加以描述。

                 (3)、试画出贸易提供曲线的图形并进行分析。

                 (4)、说明相互需求论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重商主义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

1、重商主义产生的背景

2、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及主张

3、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第二节   绝对利益说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绝对利益、绝对利益说的基本假设及贸易

模型

1、绝对利益说产生的背景

2、绝对利益说的论点及主张

3、绝对利益说的贸易模型

4、对绝对利益说的评价

第三节   比较利益说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比较利益、得自贸易的利益、得自分工的

利益、比较利益说的基本论点及贸易模型

1、比较利益说的背景分析

2、比较利益说的主要论点

3、比较利益说的贸易模型

4、的国际贸易

5、比较利益的分解

6、对比较利益说的评价

第四节   相互需求论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相互需求论

1、相互需求论产生的背景

2、相互需求论的主要论点

3、对相互需求论的评价

第五节   早期保护贸易论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幼稚产业、李斯特保护幼稚产业论

1、美国保护幼小制造业论

2、李斯特保护幼稚产业论

第六节   相关的概念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大国模型、小国模型、提供曲线

1、大国模型和小国模型

2、ITT分类

3、提供曲线

第三章   现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教学重点】要素禀赋、赫克谢尔-俄林模型、雷布津斯基定理、需求偏好相似论

【教学难点】里昂惕夫之谜、产业内贸易论、产品生命周期论、竞争优势论

【学时数】: 6

【重点知识复习思考】(1)、简述里昂惕夫之谜的内容。

                   (2)、简述产品生命周期说的内容。

                   (3)、试述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前提条件并予以评价。

               (4)、你认为为什么会产生里昂惕夫之谜?

               (5)、利用图形表述需求偏好相似论并予以评价。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及模型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要素禀赋、赫克谢尔-俄林模型、雷布津

斯基定理

1、要素禀赋理论(H-O)的产生

2、赫克谢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H-O-S)

3、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S-S)

4、雷布津斯基定理

第二节   里昂惕夫之谜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里昂惕夫之谜、要素密集度转换说

1、背景分析

2、里昂惕夫之谜的内容

3、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产业内贸易、沃顿指数、巴拉萨指数、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论、竞争优势论

1、规模经济的引入

2、产业内贸易论

3、需求偏好相似论

4、产品生命周期论

5、竞争优势论

第四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教学重点】资本国际流动、劳动力国际流动、技术转移

【教学难点】劳动力国际移动的模型、资本国际流动对经济的影响、国际技术转移的经济效应

【学时数】  6

【重点知识复习思考】(1)、画图说明国际资本流动对一国总效用的影响。

                   (2)、画图说明劳动力的国际转移。

                   (3)、论述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4)、试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5)、试用图形解释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应。

第一节   概述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资本流动、技术流动

1、生产要素的种类及流动性

2、生产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间的关系

第二节   劳动要素的国际流动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劳动力国际流动、劳动力国际移动的模型

1、劳动力国际移动的类型、特点及原因

2、劳动力国际移动的模型

3、劳动力转移的福利效应

第三节   资本的国际流动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直接投资、间接投资、资本国际流动的模

1、概述  

2、资本国际流动的模型

3、国际资本流动的其他理论

4、贸易与投资间的关系

5、东道国直接投资的综合评价

第四节   国际技术转让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技术转移、技术转让的周期理论

1、技术的含义与种类

2、技术贸易的特点和方式

3、技术转让的周期理论

4、技术贸易的动因及作用

第五章   国际贸易

【教学重点】小国关税的分析、倾销与补贴、战略性贸易、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析

【教学难点】有效保护率的计算、小国出口补贴的效应分析、进口配额的分析

【学时数】  6

【重点知识复习思考】(1)、对实施进口配额和征收等额关税进行比较分析。

                   (2)、画图说明倾销和反倾销的理论根据。   

                   (3)、画图说明出口补贴的经济分析。

                   (4)、推导有效保护率并说明其经济意义。

                   (5)、试述倾销对出口国和进口国的影响。

第一节   一般分析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国际贸易、贸易保护、贸易自由

1、基本概念

2、贸易的分类

3、贸易的形式

第二节   关税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关税、名义保护率、有效保护率、关税结

构理论

1、关税的特点及作用

2、关税的经济效应

3、关税结构理论

第三节   其他贸易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配额、补贴、倾销、反倾销、倾销的模型

分析、战略性贸易

1、进口配额

2、出口补贴

3、倾销与反倾销

4、战略性贸易

第六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教学重点】贸易中性增长、贫困化增长、不平衡增长、顺贸易倾向增长、超顺贸易倾向增长

【教学难点】贸易福利效应分析、经济增长对贸易大国和贸易小国的贸易条件和国民福利的影响

【学时数】  4

【重点知识复习思考】(1)、简述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规模与进出口倾向影响。

                   (2)、简述经济增长对贸易大国和贸易小国的贸易条件和国民福利的影响。

                   (3)、试作图分析经济贫困化增长。

                   (4)、简述影响贫困化增长的经济因素。

                   (5)、简述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贸易变动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贸易中性增长、不平衡增长、顺贸易倾向

增长、超顺贸易倾向增长、逆贸易倾向增长、超逆贸易倾向增长

1、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类型

2、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倾向的影响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贸易福利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贫困化增长、经济增长对贸易大国和贸易

小国的经济效应分析

1、经济增长对贸易大国福利的影响

2、经济增长对贸易小国福利的影响

第三节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直接利益、间接利益、引擎增长、静态生

产力理论

1、有关的理论

2、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第七章   国际收支

【教学重点】国际收支、国际收支表、国际头寸、国际收支失衡、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教学难点】国际收支的经济含义、特别提款权、J曲线效应、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理论

【学时数】  4

【重点知识复习思考】(1)、什么是国际收支失衡?

                   (2)、论述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3)、论述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4)、论述国际收支的调节。

                   (5)、画图说明J曲线效应。

                   (6)、简述吸收论。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表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国际收支、国际收支表、国际收支的经济

含义、经常账户

1、国际收支的定义

2、国际收支表及其构成

3、国际收支的经济含义及意义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国际收支失衡、J曲线效应、国际收支调

节弹性论、国际收支调节货币论

1、国际收支的失衡

2、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若干理论

3、国际收支的调节

第八章   汇率决定理论

【教学重点】外汇与汇率、汇率标价法、汇率决定的理论、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历程

【教学难点】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一价定律、升水与贴水、费雪效应、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远期汇率的计算

【学时数】  6

【重点知识复习思考】(1)、什么是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2)、简述铸币平价论。

                  (3)、简述国际借贷论。

                  (4)、简述购买力平价论。

                  (5)、简述汇兑心理论。

                  (6)、试述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

                  (7)、试推导不考虑通货膨胀条件的远期汇率公式。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

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远期汇率、金融汇率

1、外汇的定义及作用

2、汇率的含义及标价方法

3、汇率的种类

4、汇率制度

       第二节   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铸币

平价论、国际借贷论、购买力平价论、汇兑心理论、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

1、汇率决定的传统理论

2、汇率决定的现代理论

第三节   汇率的决定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一价定律、升水与贴水、费雪效应

1、一价定律的决定

2、远期汇率的计算

3、实际汇率分析

4、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演变与对外汇率

第九章   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教学重点】货币危机理论、国际货币体系、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东南亚金融危机

【教学难点】对货币危机理论的评价、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原因的分析

【学时数】  4

【重点知识复习思考】(1)、试述货币危机理论并加以评价。

(2)、什么是羊群行为、花车效应和传染效应?

(3)、试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4)、试对牙买加体系进行评价。

(5)、试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

第一节   货币危机理论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羊群行为、花车效应、传染效应、理性冲

击模型

1、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2、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

3、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

4、对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比较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及改革的方向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东南亚金

融危机

1、国际金本位体系

2、布雷顿森林体系

3、牙买加体系

4、东南亚金融危机

5、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和问题

6、欧洲货币体系与欧元

第十章   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

【教学重点】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最优货币区理论、经济全球化、新经济

【教学难点】关税同盟的经济分析、最优货币区、单一货币区的成本-收益分析、新经济的内涵

【学时数】  4

【重点知识复习思考】(1)、画图说明关税同盟理论。

(2)、什么是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

(3)、试述最优货币区的条件。

(4)、试用图形进行单一货币区的成本分析。

(5)、试述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分析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国际贸易的次优

理论、贸易创造、贸易转移

1、关税同盟与经济一体化

2、关税同盟的经济分析

3、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分析

第二节   最优货币区理论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最优货币区、单一货币区的成本分析、单一货币区的收益分析

1、单一货币区的理论研究

2、单一货币区的成本分析

3、单一货币区的收益分析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分析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经济全球化、温特尔主义、新经济

1、经济全球化含义、成因及特征

2、温特尔主义的兴起与美国新经济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教学重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宏观经济的对内对外均衡、宏观经济目标、宏观工具、斯旺图表与蒙代尔的搭配、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

【教学难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经济分析、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

【学时数】  4

【重点知识复习思考】(1)、试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主要内容。

(2)、试述宏观经济目标的内容。

(3)、试述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

(4)、试用图形说明斯旺图表与蒙代尔的搭配。

(5)、试用图形分析一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过程及其搭配。

(6)、什么是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

第一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背景分析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宏观经济的对内与对外均衡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经济的对内均衡、经济的对外均衡、斯旺图表、经济管制

1、经济的宏观目标

2、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经济分析

第三节   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

本节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三元悖论、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

1、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

2、三元悖论

文档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说明部分1、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写和审定的“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之一《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而制定的。本教学大纲是为经济学类专业“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而编写的。《国际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国际经济学》该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学相关的理论及模型;分析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质;分析国际经济运行的机制和机理;论述国民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均衡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