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基站验收标准[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00:10:43
文档

基站验收标准[1]

GSM/WCDMA基站验收标准上海联通网络运行维护部2010年7月一、验收资料清单工程验收相关文件列表序号检测项目标准及指标要求检测方法验收结果1例行文件(含传输专业)开工说明归档记录齐全观测2开工报告3设备安装工程量总表4已安装的设备明细5交工报告6工程设计变更单7重大工程事故报告单8停(复)工通知9验收证书10交接书11随工检查记录(含传输专业)随工检查和中间验收签证记录(工艺检查)内容齐全、版面整洁、数据准确、规格一致观测、验证12随工测试和检查记录(性能、指标检查)13开通试运行期间,
推荐度:
导读GSM/WCDMA基站验收标准上海联通网络运行维护部2010年7月一、验收资料清单工程验收相关文件列表序号检测项目标准及指标要求检测方法验收结果1例行文件(含传输专业)开工说明归档记录齐全观测2开工报告3设备安装工程量总表4已安装的设备明细5交工报告6工程设计变更单7重大工程事故报告单8停(复)工通知9验收证书10交接书11随工检查记录(含传输专业)随工检查和中间验收签证记录(工艺检查)内容齐全、版面整洁、数据准确、规格一致观测、验证12随工测试和检查记录(性能、指标检查)13开通试运行期间,
GSM/WCDMA基站验收标准

上海联通网络运行维护部

2010年7月

一、验收资料清单

工程验收相关文件列表

序号检测项目标准及指标要求检测方法验收结果
1例行文件(含传输专业)

开工说明归档记录齐全观测
2开工报告
3设备安装工程量总表
4已安装的设备明细
5交工报告
6工程设计变更单
7重大工程事故报告单
8停(复)工通知
9验收证书
10交接书
11随工检查记录(含传输专业)

随工检查和中间验收签证记录(工艺检查)内容齐全、版面整洁、数据准确、规格一致观测、验证

12随工测试和检查记录(性能、指标检查)
13开通试运行期间,软硬件运行的记录
14竣工图纸线路敷设路由总图、设备安装平面图、布线端子图
15信号线、电源线、母线路由图、走线架图

16

设备系统连接图
17

无线验收资料操作、维护手册
18

单站验证测试表和单站优化测试记录(调测报告)

19

验收测试性能抽测报告
20验收测试安装验收报告

21从BTS/NODEB至BSC/RNC的传输路由表(布线大表)

223G基站路由表,表中需包含各节点的IP等信息

23安装的设备型号、数量以及性能资料
24天馈系统验收资料天馈线的驻波比VSWR的测试记录及其测试图

25安装的天线型号、数量和馈线型号及其性能资料
26传输专业验收资料传输项目工程量明细清单
27传输设备清单
28传输设备工程竣工固定资产接收明细表
29传输环网纤路连接表
30传输环网TOP结构图

31DDF及ODF连接位置表

二、基站主设备验收

(一)性能验收

1、BTS验收

表1 现场质量检查表

项目步骤CheckList点

是否检查检查结果评价依据
天线安装质量检查天线挂高-按照规划设计施工

  是  /  否  

CELL1:

CELL2:

CELL3:

 
天线方位角-按照规划设计施工

  是  /  否  

CELL1:

CELL2:

CELL3:

误差+10/

-10度

下倾角-按照规划设计施工

  是  /  否  

CELL1:

CELL2:

CELL3:

误差

+0.5/-0.5度

天线型号与设计院规划的一致  是  /  否  

天线型号: 
天馈安装质量检查基站天馈都完成驻波比测试并且驻波比正常  是  /  否  

CELL1:

CELL2:

CELL3:

<1.3
标签整齐、正确--符合联通规范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扇区连接正确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基站射频安装质量检查检查馈线标签与扇区连接一致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射频连接正确,无错误连线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附照片
基站所有单板状态正常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观察指示灯
备注:
基站射频器件接头正常,无松动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检查接地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基站发射机性能检验发射频率偏差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基站综合测试仪

或检查出厂记录

相位误差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射频功率电平容差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功率/时间包络图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调制频谱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杂散辐射电平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基站接收机性能检验参考灵敏度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基站综合测试仪或检查出厂记录
同频干扰保护比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射频功率电平容差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邻频干扰保护比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杂散辐射电平  是  /  否  

  正常  /  异常  

表2 拨测记录表

小区基本小区信息TRX电平值(离站50~100m)

CELL1LAC:            CELLID:

空闲态: 
BCCH:

TRX1:

 
NCC:            BCC:TRX2:

 
拨测点(方向角-站外主瓣方向):

TRX3:

 
正常主被叫:     是 / 否

TRX4:

 
通话是否清晰:   是 / 否

TRX5:

 
短信业务正常:   是 / 否

TRX6:

 
分组业务正常:   是 / 否

  
天线接反:       正常 / 异常       备注:

CELL2LAC:            CELLID:

空闲态: 
BCCH:

TRX1:

 
NCC:            BCC:TRX2:

 
拨测点(方向角):

TRX3:

 
正常主被叫:     是 / 否

TRX4:

 
通话是否清晰:   是 / 否

TRX5:

 
短信业务正常:   是 / 否

TRX6:

 
分组业务正常:   是 / 否

  
天线接反:       正常 / 异常       备注:

CELL3LAC:            CELLID:

空闲态: 
BCCH:

TRX1:

 
NCC:            BCC:TRX2:

 
拨测点(方向角):

TRX3:

 
正常主被叫:     是 / 否

TRX4:

 
通话是否清晰:   是 / 否

TRX5:

 
短信业务正常:   是 / 否

TRX6:

 
分组业务正常:   是 / 否

  
天线接反:       正常 / 异常       备注:

2、NodeB验收

验收项目验收类别验收结果
硬件检查检测各电路板LED指示灯是否正常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验证控制台连接和系统时间□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验证本地以太网连接和GUI界面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验证各电路板工作状态□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验证物理连路工作状态□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验证时钟同步的工作状态□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验证网管系统与Node B IP连接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基站发射机指标基站最大发射功率□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天馈系统的发射互调电平□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天线系统的驻波比□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移动性管理更软切换,并发业务(VP+PS128K并发),增加RL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更软切换,并发业务(VP+PS128K并发),减少RL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故障恢复Node B重新启动后恢复程序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基本业务验证本地移动用户呼叫本地PSTN用户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本地PSTN用户呼叫本地移动用户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本地移动用户呼叫本地移动用户□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本地VP用户呼叫本地VP用户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ftp下载业务(PS384K)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WAP业务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二)设备安装验收

验收项目验收类别验收结果备注
硬件安装工程量的完成情况硬件安装工程量的完成情况□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机架安装工艺检查设备标签、相关标识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机架安装的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机架安装后的测试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走线架及线槽的安装工艺检查支撑、吊挂,走线架和线槽安装的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非震区与震区的抗震加固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上走线、下走线的安装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设备接地网检查防雷接地的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机架、终端、电源、配线架接地要求及线径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特殊情况接地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电缆的布放工艺检查架间电缆的布放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直流电源电缆的布放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中继电缆的布放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网线的布放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光纤的布放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机框和单板的安装检查机框的安装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单板的安装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机台和外围终端设备的安装检查终端电缆的布放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终端设备的安装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告警箱的安装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配线架的安装检查DDF/MDF架安装检查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ODF架安装检查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电源模块、熔丝开关的安装检查电源模块、熔丝开关及标签的安装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隐蔽工程的检查电缆过孔洞、楼层时的隐蔽处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供电检查机架供电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机框供电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单板试通电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室外天馈部分安装检查室外天线安装工艺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室外线缆安装工艺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室外馈线接地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三、基站机房验收

表1 代维验收信息表

站名G网站号   

D网      站号   

C网站号   

站址
     
固定资产填写固定资产表 
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钥匙进站是否需业主配合 
业主沟通了解业主联系方式,核对基站站址

联系方式姓名 电话 
站址 
夜间及节假日进出基站 
发电位置了解发电位置,明确对方配合方式

发电位置 
配合方式 
电表读数核对当月电表读数读数 核对日期 
备注 
移交方:

交接方:

时间:

表2 机房验收表

检查项目检查重点及检查办法标准验收情况
基站外环境要求1) 站房附近无垃圾、积水,站房围墙内无垃圾、工程遗留物等。

2) 建站,需有围墙,围墙门完好、围墙无缺口,能正常关锁、隔离。

3) 围墙外排水设施齐全,四周排水孔畅通,地基稳固无沉降,围墙无裂痕。

4) 散水坡完好,无断裂和塌陷现象。

1) 站房附近无工程遗留物等,通道要保持出入通畅。

2) 建站需有围墙,围墙门完好、围墙无缺口,能正常关锁、隔离。

3) 围墙四周排水孔畅通,地基稳固无不均匀沉降,围墙无明显裂痕。

4) 散水坡完好,无断裂和塌陷现象。

 
基站安全管理1.检查基站内消防设备和设施配备是否齐全;

2.检查消防药剂是否过期;

3.定期维护和巡检情况;

4.检查防火通道是否畅通;

5.检查机房内是否堆积易燃易爆及纸箱等与网络运行无关的物品;

6.检查基站防水、防鼠、防虫措施落实情况;

7.检查基站防盗措施落实情况。

1、要求配置2个不小于1公斤符合消防规定的灭火器,灭火器均在有效使用时间之内。灭火器放置于室内靠近门口,位置明显,易于取放的地方,

2、机房内不能有易燃易爆及纸箱等。

3、基站墙壁、顶棚和地板无渗水、浸水的现象,站内无水管穿越(若不可避免,应增设防备措施,),不使用洒水式消防器材。

4、所有进出机房的线路在走线孔外必须制作滴水弯。

5、进出基站的进线孔洞应该用防火泥进行封堵。

6、烟感、门禁、水浸、动力报警设备必须齐备、可靠。

7、室外机组和电表等易盗物品应加装防盗保护装置。

8、基站大门应使用铁质或钢制防盗门、门锁能正常开启。

 
基站环境与布置1.通过查看温度计湿度计,检查机房温湿度是否符合总部相关规范;

2.实地查看机架、地板、设备、终端、设备、墙面等有无明显的污迹和灰尘堆积;

3.实地查看地板铺设、机架排列,设备入架情况;

4.检查基站内墙面、地面、天花板是否整洁。

1.机房温度不超过10℃~32℃范围和机房湿度不超过15%~80%范围,

2.地板、墙壁、桌面、机架、设备、设备风扇、线缆上无明显的污迹以及尘土堆积,

3.机房应密闭。

4.墙面应平整、光洁、无明显裂缝(不渗水)、不掉灰,地面不起灰。

5.机房内地板不得摇晃、塌陷,

6.机房内设备摆放不得凌乱

 
基站综合布线及安装实地检查综合布线是否规范1.架内设备外壳应与机架保护地排良好连接。

2.不同性质的电缆(信号电缆、直流电源电缆、交流电源电缆)应尽量分开布放,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3.尾纤应入槽或穿管、加保护套,暂时不用的尾纤,头部应用护套保护,整齐盘绕。

4.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 绑扎线扣应整齐,间距均匀,松紧适度。绑扎电缆时,不得损伤电缆外皮。

5.机房内无临时飞线。

 
基站标识标签实地检查设备、机架、电路有无符合规范化要求的标识标签1.设备、线缆标签统一,

2.标识标签内容与实际相符,

3.DDF/ODF标记齐全、准确,

4.各线路板对应光方向标识明确,

 
基站电源管理实地检查机房用电是否规范1.电源线径值应根据国家标准和实际用电电流值正确选定。

2.交流引入线穿墙进屋时,墙体内一定要穿管保护,保护管长度略大于墙体厚度。安装时注意保护管室内端高于室外端,以防雨水顺管或墙体流入配电箱。

3.交流引入室内后,必须配备室内总配电箱,

4.10平方毫米以上的电源线接头应采用铜鼻子压接方式,禁止绕接。电源线与空气开关或电表必须紧固连接,严禁为方便连接而剪掉部分线芯。

5.基站交流配电箱、直流配电箱(单元)的输出端子标示清晰,

6.接地汇集装置安装端正、牢固并有明显的标志,

7.交流配电箱输入端的三根相线及零线应分别对地加装避雷器,

8.所有交、直流配电设备的机壳应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入保护接地线,交流配电屏中的中性线汇集排应与机架绝缘。配线架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入保护接地,

9.若土壤电阻率低于700欧姆/米,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若土壤电阻率大于700欧姆/米,可不对基站工频接地电阻予以,此时地网等效半径应大于等于20米,并在地网四周铺设20-30米的辐射型水平接地体。

10.机房应采用等电位连接方式,站内设备由环形汇集线就近接地。

11.机房内无漏电、短路、电火花等不安全隐患。

12.第一级SPD的容量不小于60Ka。

 
四、基站铁塔验收

站号:站名:记录日期:
检查内容检查规范现场状况(如没有问题填OK,有问题具体说明)

铁塔基础基础承台外表完好无明显裂缝起皮等

 
基础承台保持水平 
基础周围地坪无开裂 
基础周围环境良好无杂草垃圾 
铁塔垂直度用经纬仪检测两个垂直方向的垂直度在1/1500以内

 
 
塔身无异物缠绕绑结 
构件外观完好无起皮生锈等现象 
构件必须防腐(镀锌)处理 
塔脚与承台基础连接处牢固无异常 
螺栓螺栓外观完好无锈蚀 
螺栓全部紧固必须丝扣外露2-3扣

 
螺栓强度标号符合要求 
照明航空障碍灯工作正常。移动通信基站铁塔宜采用太阳能塔灯。对于使用交流电馈电的航空标专灯,其电源线应采用具有金属外护层的电缆,电缆的金属外护层应在塔顶及进机房入口处的外侧就近接地。塔灯控制线及电源线的每根相线均应在机房入口处分别对地加装避雷器,零线应直接接地。 
对于单管塔塔内照明正常 
接地接地扁铁外观完好搭接牢固 
接地电阻应小于5欧姆规范

 
单位:
检查人:
五、基站天馈验收

(一)天馈安装工艺验收

检查内容检查规范现场状况(如没有问题填OK,有问题具体说明)

馈线、小跳线安装固定检查馈线布放符合规范(有无硬弯等)

 
馈线有无外伤、凹扁等 
馈线卡固定是否牢固 
馈线卡是否缺损 
馈线与室外跳线连接是否牢固 
室外跳线弯曲是否符合标准 
馈线与室内跳线连接是否牢固 
室内跳线弯曲是否符合标准 
馈线接头检查馈线接头是否松动 
馈线接头是否锈蚀 
馈线标识工程馈线标识有否 
馈线夹馈线夹是否有生锈 
胶泥是否有漏液现象 
馈线接地数量 
是否有生锈、缺失现象 
密封窗检查机房馈线密封窗及密封圈检查(是否密封、有漏水现象)

 
回水弯检查馈线及跳线的弯曲是否合符标准 
馈线是否有回水弯(无的话,注明具体情况,是否有走线架等) 
天线抱杆检查安装是否牢固且垂直 
天线固定检查天线固定是否良好(注意记录是用钢箍或钢扎带固定)

 
天线紧固件齐全,有无缺损、有无锈蚀等现象 
天线防水检查天线有无漏水现象,天线各端口的密封程度是否良好 
天线周围环境检查天线正面无阻挡;周围无工程杂物、无障碍物 
GPS天线检查

GPS天线无阻挡;无漏水现象;

 
GPS天线安装的位置,记录其安装的位置是否有隐患,如走线架或爬梯边上人员容易碰触等

 
GPS天线固定是否牢固,固定件有无锈蚀,是否垂直

 
机柜检查是否靠墙,注明厂商及型号 
新站所属期数  
单位:
检查人:
(二)天馈性能验收

序号测试项目规范标准测试工具

及方法

验收结果
1天馈线系统电压驻波比天馈线系统电压驻波比≤1.5

驻波测

量仪

2馈线外观馈线外观应无损伤现场检查
3馈线路由走向及布放工艺符合设计要求;进入机房前有防水弯;馈线转弯处曲率半径大于15倍馈线外径;室内距馈线窗1米处必须有卡子固定

馈线窗密封良好

现场检查
4馈线防雷接地符合设计要求,馈线避雷器应就近与室外接地排相连。导线截面大于16平方毫米

5单极化天线分集距离同一小区的两个接收天线水平间距

不小于4米

卷尺
6馈线卡子间距两卡子的间距在1米左右

六、基站配套验收

(一)配套性能验收

验收总表检验

序号验收项目验收结果结论
1电源交流配电箱
组合开关电源
蓄电池组
直流配电箱
一体化电源
柴油发电机组
2监控系统测点情况
系统功能情况
3防雷接地地网情况
天馈线情况
设备接地情况
4空调空调系统
5外电外市电引入
1、电源系统检验表格

附表1-1  交流配电箱检验

序号测试项目标准检测方法验收结果
1绝缘要求设备机内布线、二次布线绝缘电阻不小于2兆欧

500v兆欧表

2显示输入电压(V)

与显示值比较电压表
3输入电流(A)

与显示值比较电流表
4安装牢固
5防雷保护交流输入端有浪涌保护与说明书对照
6是否预留移动油机输入接口满足设计要求观测
7监控模块故障仍能正常工作断开监控模块
8设备厂商、型号
附表1-2  组合开关电源检验

序号测试项目标准检测方法验收结果
1绝缘要求设备机内布线、二次布线绝缘电阻不小于2兆欧

500v兆欧表

2显示输入电压(V)

与显示值比较电压表
3输出电压(V)

与显示值比较
4输入电流(A)

与显示值比较电流表
5输出电流(A)

与显示值比较
6告警市电停电正常拉闸
7市电恢复合闸
8熔断器断拔熔断器
9机内压降(V) 

符合说明书电压表
10浮、均充电性能应能手动、自动转换观测
11均分负载不平衡度不大于±5%

接假负载,观测
12输出杂音衡重杂音≤2mV

杂音计
13峰峰值杂音≤200mV(0~20MHz)

14宽频杂音≤50mV(3.4~150KHz)

15宽频杂音≤20mV(150~30000KHz)

16限流保护自动降压接假负载,接可变的输入电压

17过流保护自动关断
18输入过压保护
19输入欠压保护
20一次下电电压低于一次下电设定值,一次下电负载断开断开蓄电池,调整流模块设定值,改到保护设定值,一次下电
21二次下电电压低于二次下电设定值,二次下电负载断开断开蓄电池,调整流模块设定值,改到保护设定值,二次下电
22防雷保护交流输入端有浪涌保护与说明书对照
23监控接口正常正常监控
24监控模块故障仍能正常工作断开监控模块
25设备厂商、型号
附表1-3  蓄电池检验

序号测试项目标准检测方法验收结果
1环境温度-15°C~+45°C条件下应能正常使用

如条件所限不能测试,由供货商提供原厂对本机的原始测试记录
2安装位置排列整齐、符合设计要求外观
3水平偏差每米不大于3mm,全长不大于10mm

钢尺
4电池外观外壳不得有损坏现象,极板不得受潮、氧化、发霉,通气性能良好外观
5蓄电池结构蓄电池正负极应便于连接,有明显标志。蓄电池端子应用螺栓、螺母连接。
6蓄电池的气密性应能承受50KPa的正压或负压而不破裂、不开胶、压力释放后壳体无残余变形。

外观
7抗震措施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加固措施外观
8连接条1.连接条紧固螺钉力矩符合说明书要求

2.连接条压降小于10mV

3.连接条需涂抹凡士林、导电膏或加阻燃绝缘罩

万用表
9荷载符合设计要求
10电源母线符合设计要求
11端电压

均衡性

静态:各单体之间开路电

      压差值≤20mV

动态:进入浮充状态24小

      时后,各单体电池

      端电压≤90mV

万用表
12容量试验

(10小时放电率或3小时放电率)

放电电流1.0I10

终止电压1.8V,容量达到C10

放电记录表格由供货商提供
放电电流2.5I10

终止电压1.8V,容量达到0.75C10

放电记录表格由供货商提供
13容量保存率蓄电池静置28天后起容量保存率不低于97%。

如条件所限不能测试,由供货商提供原厂对本机的原始测试记录
14使用寿命在浮充状态下不少于8年以上

如条件所限不能测试,由供货商提供原厂对本机的原始测试记录
15设备厂商、型号
附表1-4 直流配电箱检验

序号测试项目标准检测方法验收结果
1绝缘要求设备机内布线、二次布线绝缘电阻不小于2兆欧

500v兆欧表

2显示输入电压(V)

与显示值比较电压表
3输入电流(A)

与显示值比较电流表
4安装牢固
5直流输入容量符合设计要求
6直流配电分路数量、容量符合设计要求
7监控模块故障仍能正常工作断开监控模块
8设备厂商、型号
附表1-5  系统配置检验

电源系统配置验收指标
序号项目名称标准验收方法备注验收结果
1市电引入容量符合设计要求查验市电引入开关的的容量、引入电缆截面、交流配电箱容量  

三条中有一条不符合设计要求,即为不合格 
2电源浪涌保护器的容量符合设计要求   
3开关电源模块容量符合设计要求开关电源的总容量应按负荷电流和电池的均充电流(10小时率充电电流)之和确定,并考虑n+1,其中n为主用

如无备用模块即为不合格 
4直流配电箱符合设计要求直流配电箱输入容量、配电分路数量、容量  
5蓄电池的容量、组数符合设计要求应设置两组蓄电池 
6蓄电池的使用年限(扩容基站)  验收结果仅登记使用年限,不判定是否合格 
2、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检验表格

附表2-1  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检验

序号测试项目及达到的要求规范标准测试工具及方法验收结果
1外观检测设备、附件及主要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配置、布放应符合要求,各种标记清晰  符合设计要求

外观
2设备表面油漆完好,无损伤
3开关、熔断器完整,接触紧密
4无污、裂纹、变形、无其他损坏
5安装检查接点、焊点可靠,接插件牢固符合设计要求外观
6所有接线处有信号标识,标注清晰,与图纸一致
7接地可靠
8备件、使用手册齐全
9系统的基本管理功能系统应具有准确、直观、实时的数据监视功能产品说明书查看竣工记录
10具有完善的历史数据的存储与查询功能
11系统应具有报表与曲线的统计、打印功能
12系统应具有对被监控的设备进行管理的功能
13系统应具有在线帮助功能
14系统的安全性人员配置、操作记录、登录记录产品说明书查看竣工记录
15系统容错能力
16系统故障自诊断
17系统来电自启动
18数据备份与恢复
19时钟校正
20接口系统的接入能力产品说明书查看竣工记录
21系统组网
22告警处理告警基本功能  符合设计要求

查看竣工记录
23告警显示
24系统对不同等级告警应能在颜色、声音等方面加以区别
附表2-2   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检验

序号测试项目及达到的要求规范标准测试工具及方法验收结果
25告警处理紧急告警时系统应能够提供自动呼叫有关人员的的功能  符合设计要求

查看竣工记录
26告警在确认后,系统应自动关闭可闻告警声响,并自动记录确认时间与确认人
27可对各告警点的告警条件、告警等级和告警门限值进行配置
28系统应能根据需要对各种历史告警与当前告警的信息进行方便地查询和正确打印
29系统本身的故障应能自诊断并发出告警,能直观地显示告警内容
30监控点测试三相交流电压与电流的测试符合设计要求万用表
31电池组总电压
32直流电压与电流的测试
33环境温度与湿度测试温、湿度计
34机房水浸查看竣工记录
35火灾探测
36入侵探测
37空调状态
38其它以设备厂商提供的出厂合格性测试记录为准,并编入设备验收文件中查看竣工记录
39设备厂商、型号
3、防雷与接地检验表格

表3-1  防雷与接地检验        

序号测试项目规范标准测试工具及方法验收结果
1外市电引入防雷与接地用低压电力电缆从地下引入,电力电缆在进入机房前应加装第一级防雷器(一般为最大通流量应为80~100kA),如果电力线架空引入,则防雷器应向上增加一个量级。

观测
2开关电源的防雷开关电源内部的第二级防雷器
3天馈线系统(室外)防雷与接地天馈线金属外护套应在上、下和机房入口处三点接地,机房入口处的接地线应接在室外地排上,当塔高超过60米时还应在铁塔中部增加一处接地

4天馈线系统(室内)防雷与接地馈线进入基站后与设备连接处应安装馈线防雷器,其接地端子应引到室外接地排
5直流拉远馈线直流拉远馈线必须采用有金属护套(金属屏蔽层)的电力电缆,且在入机房馈线窗口处金属护套层必须接地。
6直流室外防雷箱为了确保RRU的安全,应在RRU直流输入处加装直流室外防雷箱。厂家如果确认该接口不需要另外加防雷器,可以在厂家签字后,不再要求安装直流室外防雷箱。

7室内直流配电防雷箱为了确保基站内设备不因直流拉远馈电线将雷电引入,机房内必须在直流拉远馈电线处安装直流配电防雷箱,不管厂家是否称接口有无保护。按照信息产业部标准要求,一般直流室内防雷箱应有各个分公司提供。
8开关电源输出侧直流防雷器开关电源输出侧直流防雷器,开关电源输出侧必须加装直流防雷器
10防雷器功能要求应具有劣化指示、损坏告警、、保险跳闸告警(箱式)、遥信、雷电记数等功能
11光缆、电缆防雷与接地光缆、电缆宜由地下进出机房,光缆加强芯及金属护套层必须接地
12走线架、机架或机壳、吊线等铁架设施的防雷与接地基站机房内地线引线用16-35平方毫米的多股铜导线,小型设备可以4平方毫米的多股铜导线(如光端机、BBU、RRU等)。

9防雷器检测要求所有防雷器必须有信息产业部通信产品防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报告,并且通过信息产业部符合性人证。落实查看有无信息产业部通信产品防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报告,必要时打电话落实。
13地网施工工艺规范,符合设计要求查验隐蔽工程记录及竣工图纸
表3-2  防雷与接地检验            

序号测试项目规范标准测试工具及方法验收结果
1接地引入线A.基站机房不小于95平方毫米的多股铜导线,或者采用40X4的镀锌扁钢。

符合设计要求 
B.应与接地体焊接牢固,并做好施焊点的防腐处理。

查验隐蔽工程记录及竣工图纸 
C.采用星型接地可以采用一根或二根接地线,采用环形接地体时,应采用两根以上接地线。

符合设计要求 
D.出地面穿管保护,防水处理。

符合设计要求 
2室内、外接地排的安装工艺符合设计要求,地线接线端子螺栓要拧紧观测 
3接地电阻及地网要求基站接地电阻一般宜为不超过10Ω。

符合设计要求,地电阻测试仪 
4施工单位 
4、空调系统检验表格

表4-1   基站空调检验  

序号测试项目规范标准测试工具及方法验收结果
1制冷效果出厂标准温度计
2空调自启动市电恢复后空调能自启动外观
3安装位置安装位置正确,牢固可靠,符合设计要求

4抗震符合设计要求
5运转噪声出厂标准且运行平稳无扫边及异常噪音
6电源线采用多股铜芯橡胶护套电缆,壁挂式空调电缆线截面积不应小于4mm2;柜式空调电缆线截面积不应小于6mm2

7接地室内机、室外机外壳可靠接地
8排水、漏水情况出厂标准
9滤尘网检查清洁且无变形
10辅助电加热出厂标准
11节能室外机应安装在基站日照较少的位置,如东侧、北侧
12外观室内外机组外观无破损和变形
13其他以设备厂商提供的出厂合格性测试记录为准,并编入设备验收文件中
14设备厂商、型号
5、市电引入部分检验表格

表5-1 市电引入部分检验

序号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达到的要求检测结果
1引入方式观测基站机房市电引入
2电缆敷设观测规格程式符合设计要求
路由正确

线槽布放安装符合要求

加固合理

地埋防护规范

铠装电缆进机房前应做好防雷接地处理
穿墙套管保护

入室防水处理

3配电箱外观外形美观
位置合理
安装牢固
箱体接地良好
配件齐全
标识清楚 

4施工单位
(二)配套安装验收

包含在设备安装验收和机房验收内。

七、室内分布系统验收

(一)室内分布系统安装验收

验收项目验收类别验收结果
硬件安装工程量检查硬件安装工程量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室内分布系统主机安装检查主机安装位置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主机固定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主机内设备单元安装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主机外部电缆连接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主机标签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主机设备接地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主机电源安装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主机电源电压波动范围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主机电源电缆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主机电源走线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室内分布系统附件安装检查波分复用单元和光耦合单元安装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中继耦合器安装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室内分布系统有源设备安装检查有源设备安装位置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有源设备电源线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有源设备安装工艺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有缘设备接地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室内分布系统无源器件安装检查室内分布系统无源器件安装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室内分布系统天馈安装检查室内天线安装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室内馈线布放检查□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二) 室内分布系统性能验收

验收项目验收类别验收结果
基本功能AMR12.2K□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CS VP□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PS128K□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HSDPA□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HSUPA□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覆盖测试导频覆盖测试□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业务覆盖测试□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上下行链路覆盖平衡测试□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切换测试室内外切换 AMR12.2K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室内外切换 CS VP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室内外切换 PS128K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电梯内外切换 AMR12.2K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电梯内外切换 CS VP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电梯内外切换 PS 128K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地下停车场内外切换 AMR12.2K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地下停车场内外切换 CS VP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地下停车场内外切换 PS 128K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干扰测试本系统下行对上行的干扰□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室外对室内的干扰□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室内对室外的干扰□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天线输入口功率□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天线系统驻波比□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八、基站传输验收

(一)SDH接口测试

接口及系统测试项目测试分项目 
SDH接口测试

电接口测试 输出口AIS比特率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输入口允许频偏□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光接口测试 光源工作波长□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平均发送光功率□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接收机灵敏度□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实际接收光功率□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光输入口允许频偏□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抖动测试 STM-N口的输出抖动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STM-N口输入抖动容限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支路口的输入抖动容限□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支路口的映射抖动□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支路口的结合抖动□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支路口的系统输出抖动□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误码测试15分钟误码测试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1、电接口测试

(1) 输出口AIS比特率

测试分项目输出口AIS比特率

机器编号板位单板类型电口号速率测试值(ppm)

结论
参考标准:

    2048kbit/s接口:≤|±50ppm|                     1544kbit/s接口:≤|±32ppm|   

   34368kbit/s接口:≤|±20ppm|                     44736kbit/s接口:≤|±20ppm|                    

   155520kbit/s接口:≤|±20ppm|        

以上指标参见ITU-T G.703               

备    注:

测试仪表:                               测试人:                  年     月     日

厂家代表:                                    用户代表:

(2)输入口允许频偏

测试分项目输入口允许频偏
机器编号板位单板类型电口号速率测试值(ppm)

结论
参考标准:

 2048kbit/s接口:≥|±50ppm|                               1544kbit/s接口: ≥|±130ppm|         

 34368kbit/s接口:≥|±20ppm|                               44736kbit/s接口: ≥|±20ppm|         

 155520kbit/s接口:≥|±20ppm| 

以上指标参见ITU-T G.703                             

备注:
测试仪表:                             测试人:                   年     月     日

厂家代表:                                    用户代表:

2、光接口测试

(1)光源工作波长

测试分项目光源工作波长
机器编号板位单板类型光口号速率测试值(nm)

结论
参考标准:

见各厂家提供的标准值

备    注:

测试仪表:                              测试人:                   年     月     日

厂家代表:                                    用户代表:

(2)平均发送光功率

测试分项目平均发送光功率
机器编号板位单板类型光口号速率测试值(dBm)

结论
参考标准:

见各厂家提供的标准值

备    注:

测试仪表:                          测试人:                      年     月     日

厂家代表:                                    用户代表:

(3)接收机灵敏度

测试分项目接收机灵敏度
机器编号板位单板类型光口号速率测试值(dBm)

结论
参考标准:

见各厂家提供的标准值

备    注:

测试仪表:                            测试人:                    年     月     日

厂家代表:                                    用户代表:

(4)实际接收光功率

测试分项目实际接收光功率
机器编号板位单板类型光口号速率测试值(dBm)

结论
参考标准:

备    注:

测试仪表:                             测试人:                    年     月     日

厂家代表:                                    用户代表:

(5)光输入口允许频偏

测试分项目光输入口允许频偏
机器编号板位单板类型光口号速率测试值(ppm)

结论
参考标准:

STM-1接口:≥|±20ppm|            STM-4接口:≥|±20ppm|          

STM-16接口:≥|±20ppm|          STM-接口:≥|±20ppm|

备    注:

测试仪表:                          测试人:                      年     月     日

厂家代表:                                    用户代表:

3、抖动测试

(1)STM-N口的输出抖动

测试分项目STM-N口的输出抖动

机器编号板位单板类型光口号速率测试值(UIpp)

结论
参考标准:

接口速率

测量滤波器抖动率峰值
STM-1(e)500Hz~1.3MHz0.5UIpp
65kHz~1.3MHz0.075UIpp
STM-1(o)500Hz~1.3MHz0.5UIpp
65kHz~1.3MHz0.1UIpp
STM-41000Hz~5MHz0.5UIpp
250kHz~5MHz0.1UIpp
STM-165kHz~20MHz0.5UIpp
1MHz~20MHz0.1UIpp
STM-10kHz~80MHz0.5UIpp
4MHz~80MHz0.1UIpp
以上指标参见YD/T  768-95第6.2.3(b)条,ITU-T建议G.813

备    注:

测试仪表:                             测试人:                     年     月     日

厂家代表:                                          用户代表:

(2)STM-N口输入抖动容限

测试分项目STM-N口输入抖动容限

机器编号板位板类型速率光口号测试值(UIpp)

结论
f0ft
参考标准:

指标参见相关标准,详见YD/T768-95 第6.2.3(a),ITU-T建议G.958

备    注:

测试仪表:                          测试人:                       年    月     日

厂家代表:                                              用户代表:

(3)支路口的输入抖动容限

测试分项目PDH支路口的输入抖动容限

机器

编号

板位板类型速率电口号测试值(UIpp)

结论
f0f10f9f8f1f2f3f4
参考标准:

详见TZ015-94 第6.3.2.2,ITU-T建议G.823

备    注:

测试仪表:                             测试人:                      年    月     日

厂家代表:                               用户代表:

(4)支路口的映射抖动

测试分项目PDH支路口的映射抖动

机器编号板位板类型速率电口号测试值(UIpp)

结论
B1B2
参考标准:

PDH接口

映射抖动滤波器特性
B1(F1~F4) UIpp B2(F3~F4) UIpp F1 (HP1)F3(HP2)F4(LP1)
1544kbit/s待定0.110Hz8kHz40kHz
2048kbit/s待定0.07520Hz18kHz100kHz
34368kbit/s待定0.075200Hz10kHz800kHz
44736kbit/s0.40.110Hz30kHz400kHz
以上指标参见TZ015-94 第10.4.1,ITU-T建议G.783

备    注:

测试仪表:                           测试人:                       年    月    日

厂家代表:                                      用户代表:

(5)支路口的结合抖动

测试分项目PDH支路口的结合抖动

机器编号板位板类型速率电口号测试值(UIpp)

结论
B1B2
参考标准:

PDH接口

结合抖动滤波器特性测试序列参数
B1(F1~F4)  UIppB2(F3~F4)  UIppF1  HP1F3  HP2F4  LP1T1  (ms)T2  (ms)T3  (ms)
1544kbit/s1.5待定10Hz8kHz40kHz   
2048kbit/s待定0.07520Hz18kHz100kHz≥10

≥750

2
34368kbit/s0.40.075100Hz10kHz800kHz≥10

340.5
44736kbit/s待定待定200Hz10kHz800kHz   
测试序列abcdabcd      
以上指标参见TZ015-94 第10.4.1.2条重表10.4.2,ITU-T建议G.783

备    注:

测试仪表:                     测试人:                   年    月    日

厂家代表:                                              用户代表:

(6)支路口的系统输出抖动

测试分项目PDH支路口的系统输出抖动

机器编号板位板类型速率电口号测试值(UIpp)

结论
B1B2
参考标准:

PDH接口

系统输出抖动滤波器特性
B1(f1~f4)   UIppB2 (f3~f4)  UIppF1 HP1F3  HP2F4  LP
1544kbit/s50.110Hz8kHz40kHz
2048kbit/s1.50.220Hz18kHz100kHz
34368kbit/s1.50.15100Hz10kHz800kHz
44736kbit/s50.110Hz30kHz400kHz
备    注:

测试仪表:                        测试人:                      年    月    日

厂家代表:                         用户代表:

4、误码测试

(1)15分钟误码测试

测试分项目15分钟误码测试

机器编号测试板位测试接口测试值结论
参考标准:
备    注:

测试仪表:                         测试人:                          年     月     日

厂家代表:                                                    用户代表:

(二) 硬件安装验收

序号项目名称标 准 与 要 求

验收方法验收结果
1机  柜

 (1)机柜安装位置符合要求

现场验收□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2)机柜安装稳固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3)机柜排列整齐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4)机柜标志齐全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5)各紧固部分牢固无松动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6)机柜外部漆饰完好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2电缆布放 (1)内部光纤的路由及绑扎工艺符合要求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2)中继电缆的路由绑扎工艺符合要求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3)电源线、电缆排列整齐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3地  线

 (1)地线连接方法符合标准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2)地线路由及绑扎工艺符合要求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4电  源

 (1)设备内部电源布线无接地现象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2)电源线的路由及布放整齐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3)直流电源线的接头符合要求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5硬件检查 (1)印制板数量、规格、安装位置与设计文件相符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2)拔、插板无阻碍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3)插板锁定器件齐全可靠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4)时钟装置符合要求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5)告警装置符合要求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6)装入程序,确认硬件无故障

□通过 □部分通过 □未通过

文档

基站验收标准[1]

GSM/WCDMA基站验收标准上海联通网络运行维护部2010年7月一、验收资料清单工程验收相关文件列表序号检测项目标准及指标要求检测方法验收结果1例行文件(含传输专业)开工说明归档记录齐全观测2开工报告3设备安装工程量总表4已安装的设备明细5交工报告6工程设计变更单7重大工程事故报告单8停(复)工通知9验收证书10交接书11随工检查记录(含传输专业)随工检查和中间验收签证记录(工艺检查)内容齐全、版面整洁、数据准确、规格一致观测、验证12随工测试和检查记录(性能、指标检查)13开通试运行期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